二维脉治尪痹初探
2024-02-24陈唤明纵瑞凯
陈唤明 张 瑞 王 男 纵瑞凯
1.安徽中医药大学,安徽 合肥 230031;2.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安徽 合肥 230031
痹证属于西医学风湿免疫性疾病[1-2],范围较广,包括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骨关节炎、干燥综合征、痛风、强直性脊柱炎等疾病。类风湿性关节炎作为痹证的一种,其发病机制主要为自身免疫功能的紊乱,西医一般将改善病情抗风湿药物(conventional synthetic disease modifying antirheumatic drugs,csDMARDs)单用或联合应用列为一线方案,而生物制剂一般用于csDMARDs治疗无效的患者。但长期使用会给患者的肝肾功能造成一定程度的损伤。近年来,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发病率逐渐升高,严重者则致残,极不利于患者的生活。而大量临床实践表明,运用中医维络理论指导临床治疗尪痹有独特的优势。本文将以“阳维病苦寒热,阴维病苦心痛”为出发点,论述从阴阳维脉治疗尪痹。
1 病因病机认识
“痹证”病名最早见于《内经》。“尪痹”作为其中的一种,中医学认为,尪痹主要是由于风、寒、湿、热等邪气客于脏腑经络,导致气血失调、经脉阻滞,脏腑失和,轻者表现为肢体、关节、肌肉等处的酸楚、疼痛、重着、麻木,甚者则影响关节功能,出现关节活动受限、肿胀、僵硬、畸形等症状的一类疾病。尪痹病因比较复杂,包括外感风寒湿热等邪气、情志失调、饮食失宜、劳逸失当等多重因素,《素问·痹论》载:“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由此可见,风寒湿三种邪气是形成尪痹的主要危险因素[3]。《中藏经》载:“痹者,闭也。五脏六腑感于邪气,乱于真气,闭而不仁,故曰闭也。”其中的“痹”是指经脉闭塞不通,出现关节、肌肉、筋骨麻木之义。临床治疗以辨证论治、单方随证加减等为主要治则,佐以药物、针灸、穴位敷贴等疗法[4]。
2 学术基础
《难经》在其二十八难、二十九难中载:“阴维脉,起于诸阴交。”“病则心痛。”“阳维脉,起于诸阳会,为病苦寒热。”由此可见,阴阳维脉主要的功能便是“维络”表里之经和“溢蓄”全身气血,使得一身之阴阳能够自相调和,从而维持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但若阴阳失调,则会出现一系列异常的病理表现。而头部是阳维脉与三阳经的交汇部位,属表,故其证以寒热、头痛为主要临床表现[5]。
《备急千金要方·诸风》曾云:“诸痹由风寒湿三气,并客于分肉之间,迫切而为沫,得寒则聚,聚则排分间,肉裂则痛,痛则神归之,神归之则热,热者痛解,痛解则厥,厥则他痹发,发则如是。此内不在藏,而外发于皮肤,若分肉之间,真气不能周,故为痹也。夫痹,其阳气少而阴气多者,故令身寒从中出;其阳气多而阴气少者,则痹且热也。”此处阐述了痹证之病机为内里正气亏虚,外感风寒湿三邪,正邪交争,阴阳失和,发为寒热。以上论述可见,阴阳维脉与尪痹之病因病机密切相关[6]。
更有《奇经八脉考·八脉》曰:“阳维之脉,与手足三阳相维,而足太阳、少阳,则始终相联附者。寒热之证,惟二二经有之,故阳维为病亦苦寒热。……则寒热之在表而兼太阳证者,有汗当用桂枝、无汗当用麻黄;寒热之在半表半里而兼少阳证者,当用小柴胡加减治之田。”亦为临床治疗尪痹提供了用药思路[7]。
3 二维脉与尪痹生理联系
3.1 功能联系 笔者认为,尪痹的总病机是阴阳失调,营卫不和,气血阻滞,经脉闭塞。而卫阳不固,腠理开泄,难以抗邪为其主要病因。十二经脉之中,六阳经脉多气少血,六阴经脉少气多血,气属阳为主,血属阴为从,气为血之帅,气行则血行[8]。若阳气不足,阴阳失调,气血失和,则会筋骨失养,导致肢体关节运动功能障碍。故临床以调和阴阳,行气活血通络为主要治则。
督脉统全身之阳脉,任脉统全身之阴脉。人身之阴阳维络于二维脉,阳维脉始于诸阳会,以维系诸阳经,由外踝而上行于卫分,故阳维脉受邪,可见疾病初起之发热、恶寒;阴维脉始于诸阴交,以维系诸阴经,由内踝而上行于营分,故阴维脉受邪,入于营分,经脉闭塞,则见肢体关节疼痛[9]。若二脉不能相互维系,阴阳失调,营卫失和,则百病由生。
3.2 经脉循行 从经脉循行路线来看,分布于小腿内侧和腹部第三侧线的阴维脉由各交会穴形成[10]。依据“经脉所过,主治所及”,即穴位近治作用,可用于治疗腰部、下肢等处的疾患。而阳维脉联系于手足三阳,尤其与太阳、少阳二脉关系紧密。足少阳胆经主骨,少阳主枢机,乃人身之半表半里,而阳维脉可联络少阳,间接调节人体气机[11]。其循行遍布周身,从头走足,经过头、颈、腰、膝、踝等多处关节。足太阳膀胱经主筋,乃一身之藩篱,主表卫外,可抵御外邪,以此间接调节营卫,其循行路线最长,范围最广,可治疗颈、肩、腰、腿、膝、脚等多处关节的疾患。由此可见,足少阳、足太阳之二阳经及其腧穴,均可用于治疗由风寒湿热等邪气导致的肢体关节疼痛、麻木、肿胀、屈伸不利等症[12]。
3.3 穴位主治 足少阴肾经之筑宾穴,为阴维之郄穴,位于小腿内侧,主治小腿内侧痛。足太阳膀胱经之金门穴,主足部疼痛。阳维之郄阳交穴,主下肢痿痹。阳蹻、足少阳之会居髎,属足少阳胆经,主腰腿痹痛。手足太阳之会臂儒,属手阳明大肠经,与手少阳三焦经之嚅会,二穴主上肢痹痛。手少阳三焦经之天膠,主治肩臂、颈项部的疼痛。手足少阳、足阳明之会肩井穴,属足少阳胆经,主肩颈部疼痛。手太阳、阳跷之会嚅腧,属手太阳小肠经,治疗肩臂疼痛。手足少阳之会风池,属足少阳胆经,主颈项、腰背部的不适。手足少阳、阳明之会阳白,属足少阳胆经,与足少阳胆经之本神穴,二者主颈项部不适[13]。
因此,临床在治疗尪痹时,可于阴阳维脉施以相关补泄手法,配以入阴阳维脉之药物,使得阴阳自和,营卫痛利,气血调和,则诸痹得愈。今尪痹病证型多错杂,单一治疗势必效果不显,一味合方也不可取,而从阴阳维脉内外合治可以很好解决这一问题。
4 临床治疗
4.1 内治法 尪痹之由多为气滞、血瘀、寒凝、热郁、湿阻等病理因素,使得阴阳失调,气血阻滞,营卫失和,不通或不荣则痛。其治疗以调整阴阳、理气活血通络为主,可据兼证的不同佐以温通、清热、利湿、通络、行气、活血之法[14]。总结见表1。
表1 尪痹内治法
4.2 外治法 临床上,尪痹常用的外治法有:针灸、穴位敷贴、中药热敷、熏蒸等,其均以穴位刺激作用和特定部位的药物吸收作用为主[15]。多项研究[16-17]证实,艾灸能够促进局部的血液循环,从而减轻局部炎性渗出,缓解肌肉痉挛,改善临床症状。同时,火针乃《黄帝内经》中的“九针”之一,其能够通过高温来缓解疼痛,调节疼痛系统和免疫系统,从而改善人体内环境,促进血液循环,使得炎症吸收[18-19]。有研究[20-22]表明,中药熏蒸法延缓关节软骨退变,促进软骨修复作用明显,是通过抑制炎性细胞浸润、纤维组织增生及滑膜细胞增生来实现的。针灸联合中药热敷可消除膝骨关节炎病变部位的炎症、使得血流通畅,进而达到消肿止痛的目的[23-24]。但应注意,治疗过程中应观察时间、温度及局部皮肤状态等。总结见表2。
表2 尪痹外治法
临床使用时应根据疾病的阴阳属性及疼痛的部位,针刺不同经络,即“辨证施治”。在治疗时,可直接针刺、敷贴阴阳维脉之交会穴来调和阴阳。同时,可加入二维脉之中药增强疗效。使得机体达到阴平阳秘之态,气血运行通利,则脏腑筋脉有所濡养;营卫调和,则外邪难以入侵,诸症得除。且有助于尪痹患者的预后与恢复。
5 医案举隅
患者李某,男,57岁,初诊:2021年11月13日,主诉“双手近端指间关节疼痛4日年余”。患者4日前外出着凉后,逐渐出现双手近端指间关节疼痛,遇风遇寒加重,活动稍受限,四肢不温,腰部酸痛,纳寐可,小便夜频,大便尚调。查体:血压:135/88 mmHg,神清,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双手近端指间关节压痛(+),病理征(-)。舌淡红,苔薄白,脉沉紧。辨证:尪痹(风寒阻络证)。治则:祛风散寒,温通维络。方药:乌头汤加减。制川乌15 g,麻黄9 g,桂枝9 g,黄芪10 g,白芍15 g,独活10 g,威灵仙15 g,伸筋草15 g,甘草10 g。川乌先煎3小时,再与其他药同煎30分钟。日1剂,二次分服,复予十四剂。外用中药热奄包外敷、中药熏蒸30分钟,再针刺辅以髀关、梁丘、阳交、鹤顶、血海、阳陵泉、阴陵泉等二维脉交会穴20分钟。同时嘱患者避风寒,勿过度劳作,保持心情愉悦,配合适当功能锻炼。
2021年12月8日复诊。前方服用,症状好转,膝痛缓解,脉平,调理脾肾之阳,上方加怀牛膝10 g,仙茅8 g,杜仲8 g,日1剂,二次分服,复予七剂,外治同上。
按:患者着凉后出现双手近端指间关节疼痛,遇风寒加重,为外感风寒之邪引起。寒邪其性凝滞收引,易致气血运行失常,则出现局部肌肉疼痛。患者内有先天不足,脾肾阳虚,膀胱气化失司,则夜尿频多,腰乃肾之府,难以温煦,则腰部酸痛,而卫阳不足则更易感受外邪,内外合邪,发为本病。舌淡红,苔薄白,脉沉紧,均为阳维感受风寒之象。四诊合参,辨病属痹证,辨证为风寒阻络证。治疗方面,患者中年男性,病程较长,急则治标,缓则治本,先给予中药内服祛风散寒通络,外辅以针灸、中药热敷温通维络,后内服补益脾肾之阳之剂治其本。治疗一次后,患者症状有所缓解,两次后症状缓解明显。尪痹“三分治七分养”,一般病程较长,起效较缓,一方面患者用药需长期坚持,另一方面患者应当积极配合,二者缺一不可。
6 总结
临床发现,从二维脉治疗尪痹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笔者认为,尪痹的病因、病机、治疗都可与二维脉紧密相连,临床上在针刺金门、阳交、居髎、阳蹻、阴陵泉、臂儒、嚅会、肩髎、天膠、嚅腧、阳白、本神等二维脉交会穴的同时,可加入相应入于二维脉之归经药,如秦艽、防风、白芷、乌头、桂枝、川芎、苍术、羌活、独活等,从而调和阴阳维脉,则营卫通利,气血和畅,诸症得愈,但应注意辨证施治。在应用二维脉治尪痹的过程中,除了内服中药与针灸,可配合中药熏洗、中药外敷等综合治疗,同时在尪痹急性期可使用如非甾体抗炎药、改善病情抗风湿药物,在病情稳定之后,可逐渐撤减西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