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经》营卫关系探析*
2011-02-12吴相春贾振华吴以岭
吴相春,贾振华,魏 聪,吴以岭
(1.河北以岭医院,石家庄 050091;2.河北以岭医药研究院,石家庄 050011)
营卫理论是中医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营卫与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等关系密切,早在《内经》即有专篇论述,后世医家也多有论及。本文探讨营卫的功能、属性与脉络、气血津液的关系以及营卫之间的关系,并愿与同道共同研究。
1 营卫的概念、功能及属性
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营卫是古人为系统论述“经脉”的概念、生理功能、病理变化而引入的概念。中医学中的“营卫”说最早见于《内经》。营气、卫气主要由脾胃运化而生的水谷精微组成,如《灵枢·营卫生会》云:“营卫者,精气也”,“人受气于谷,谷入于胃,以传于肺,五脏六腑,皆以受气。其清者为营,浊者为卫,营在脉中,卫在脉外”。
营气具有泌津液、化生血、内养五脏六腑、外养肢体关节的功能。《灵枢·邪客》云:“营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以为血,以荣四末,内注五脏六腑。”卫气具有温养皮肤肌肉、温煦肓膜胸腹、主司汗孔开闭的功能。《素问·痹论》说:“卫者,水谷之悍气也……不能入于脉也,故循皮肤之中,分肉之间,薰于肓膜,散于胸腹。”《灵枢·本脏》云:“卫气者,所以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阖者也。”《读医随笔·气血精神论》曰:“卫气者,热气也,凡肌肉之所以能温,水谷之所以能化者,卫气之功用也。”卫气还具有增强机体抗病能力的作用,《医旨绪余· 宗气营气卫气》:“卫气者,为言护卫周身,温分肉,肥腠理,不使外邪侵犯也。”
阴阳学说认为,任何事物都可分为阴阳两方面。《类经·阴阳应象》曰:“阴阳者,一分为二也。”营卫是《内经》用阴阳哲理解释人体气血循环中体用问题的一种假设。营卫无质可求,无形可见,绝非解剖所能取证,而是根据客观存在的色、脉、证推究人体气血运行输布及其效应的一个纲领性表现形式,营卫是相对存在的气血功能的反映,是气血功能的表述形式之一[1]。宗气贯心脉而行气血,气运行于经络之中即为经络之气,经络之气按阴阳属性来分为营卫二气。张景岳《类经·营卫三焦》说:“卫主气而在外,然亦何尝无血,营主血而在内,然何尝无气。故营中未必无卫,卫中未必无营,但行于内者称之为营,行于外者称之为卫,此人身阴阳之道,分之则二,和之则一而已。”营行脉中,卫行脉外,虽然脉根据性能将水谷精微分为营卫,但脉分营卫却又使营卫并未绝对分离,而是使营中有卫(以营为主),卫中有营(以卫为主),营卫相互为用,互为根本[2]。
2 营卫与气血津液的关系
《难经·三十二难》言:“心者血,肺者气。血为荣,气为卫,相随上下,谓之荣卫。”明·张景岳《类经·营卫三焦》更进一步将营卫与阴阳的关系作了论述:“人身不过表里,表里不过阴阳,阴阳即营卫,营卫即血气。”《医宗金鉴》云:“营即血中之精粹者也,卫即气中剽悍者也,以其定位之体而言,则曰气血,以其流行之用而言,则曰营卫。”卫主气,营主血。营卫为气血之用,气血为营卫之体,亦即气血通过脉络运行周身而发挥营卫的作用[3]。“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气血相关的理论特色表明气血之间不但具有互根互用的关系,而且两者之间具有母子关系。
气既是形质产生的原因,又是形质运动的结果。《素问·六节藏象论》曰:“气合而有形,因变以正名。”故营气与卫气皆具有各自所依附的结构。《研经言·原营卫》曰:“荣行脉中,附丽于血;卫行脉外,附丽于津。”清楚地说明了营、卫与血、津液的关系,即营气与血共行于脉中,营气为血之清者,营气与血的关系经常并称为“营血”。卫气与津液共行于脉外,卫气依附于津液,且功能一致[4]。
从解剖来看,营主要包括血液,卫则以组织液和淋巴液为主要内容。组织液和淋巴液中含有大量免疫球蛋白和淋巴细胞,能分泌抗体,吞噬、杀灭致病微生物,具有抗细菌和抗病毒作用。组织液和淋巴组织散在于各器官组织之中,故“循皮肤之中,分肉之间,熏于育膜,散于胸腹”,在脉管之外。神经与所支配的组织细胞之间存在着组织液,神经通过分泌神经介质而发挥其作用。故卫气有“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阖”等功能,起着“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主作用[5]。
3 营卫与脉络的关系
营气、卫气是建立在经络学说之上,用以说明和经络密切相关的实在功能。《灵枢·邪客》云:“壅遏营气,令无所避,是谓脉。”《灵枢·营卫生会》所云:“其清者为营,浊者为卫,营在脉中,卫在脉外。营周不休,五十而复大会,阴阳相贯,如环无端。”《金匮玉函经》云:“外为阳部,内为阴部,营卫脏腑同流,名曰经络。”《灵枢·本脏》云:“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张介宾云:“表里之气,由络以通,故以通营卫。”《灵枢·脉度》云:“经脉为里,支而横者为络,络之别者为孙。”《素问·气穴》云:“孙络三百六十五穴会……以通荣卫。”《黄帝内经素问集注·气穴论》曰:“盖大络之血气,外出于皮肤而与孙络相遇,是以脉外之卫,脉内之营,相交于孙络皮肤之间,是孙络外通于皮肤,内通于经脉,以通营卫者。”营中有卫,卫中有营,营卫可分而不可离,营卫于络脉处相互转化,互渗津血。络脉贯通营卫,为营卫气化的场所,络脉渗灌血气,互渗津血的生理功能赖营卫气化而实现[6]。营卫通过络脉相互贯通,气化乃生,相互配合,调节气血津液,保持阴平阳秘的生理常态[7]。脉络之气分阴阳,营为阴、卫为阳,营卫功能是心主血脉的具体体现,是脉中元气的阴阳属性概括[8]。
营卫与脉络关系密切,营卫和谐才能使脉络功能正常,脉络的功能正常又是维持营卫和谐的保障。营卫的循行不离经络,抛开经络而谈营卫,则不知其循行走向;离开营卫气血而讲经络,则无实质依据可言。经络的实质即营卫,营卫的运行道路即经络[9]。
4 营卫与宗气的关系
宗气,又名大气。《灵枢·邪客》曰:“宗气积于胸中,出于喉咙,以贯心脉而行呼吸焉。”宗气、营气、卫气三者同源异名,都由谷气与清气所化生,其积聚于胸中者为宗气,行于脉中者为营气,行于脉外者为卫气。正如《医碥·气》:“气一耳,以其行于脉外,则曰卫气,行于脉中,则曰营气,聚于胸中,则曰宗气,名虽有三,气本无二。”《读医随笔·气血精神论》曰:“宗气者,营卫之所合也,出于肺,积于气海,行于气脉之中,动而以息往来者也。”不过宗气不应是营卫之所合,而应该说营卫是宗气之所分,如《医旨绪余·宗气营气卫气说》所说:“营气者,乃阴精之气也,即宗气之所统,犹太极之分而为阴也。”“卫气者,阳精之气也,亦宗气之所统,犹太极之分而为阳也。”阐明了营卫二气与宗气的关系[10]。
营卫隶属于人体之宗气,是宗气的再分阴阳,宗气的盛衰与心脏疾病有着直接的联系,而营卫隶属于宗气,三者同源于水谷精微。运行于胸中的营卫,有助于宗气发挥作用。是知营卫充盛则宗气亦足,营卫衰少则宗气亦亏,此皆与心主血脉的功能有关[11]。营卫之气的运行要依靠上焦宗气的宣发才能完成。《读医随笔· 气能生血血能藏气》云:“荣气不能自动,必借宗气之力以运之。卫气虽自有动力,而宗气若衰,热亦内陷”,“夫生血之气,荣气也……藏于血之气,卫气也,宗气也。”张介宾《类经·营卫三焦》注文中说:“营气卫气,无非资借于宗气,故宗气盛则营卫和,宗气衰则营卫弱矣。”说明宗气与营卫二气有着密切的关系,宗气之盛衰关系着营卫的强弱[10]。宗气不足,无力贯心脉而行气血,致使脉络功能下降而形成血行瘀滞等脉络病变。所以《灵枢·刺节真邪》曰:“宗气不下,脉中之血,凝而留止。”
5 以营卫关系来解释人体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治疗目标
5.1 生理功能
营卫交感和谐,运行通畅,是成为人的重要因素。《灵枢·天年》曰:“血气已和,营卫已通,五脏已成,神气舍心,魂魄毕具,乃为成人。”营卫一阴一阳互为其根。《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营卫和谐,络脉通畅是人体正常生理机能运行的基础。营卫相互协调相互为用。如《灵枢·五乱》:“营卫相随,阴阳已和”,营卫之间必须协调,不失其常,才能发挥其正常的生理功能,正所谓“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正常生理状态下,营阴卫阳始终处在一个动态平衡中,阴阳消长稳定在一定的范围内称为平衡,平衡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自然界每年春夏秋冬四季,每日昼夜循环,始终处在一个动态平衡变化之中,人与自然相应,营卫无时无刻不在消长变化之中,只要这种消长稳定在一定范围内,没有超过一定的限度,皆可认为处于营卫和谐的平衡状态。
营卫和谐平衡,卫生营长,营生卫长,营卫互根互用,才能促进人体的生长发育并逐渐强壮。正如《伤寒论·平脉法第二》载:“阴阳相抱,荣卫俱行,刚柔相搏,名曰强也。”《灵枢·天年》说:“五脏坚,血脉调和,肌肉解利,皮肤致密,营卫之行不失其常……故能久长。”《灵枢·五味》:“谷气津液已行,营卫大通,乃化糟粕,以次传下。”《灵枢·营卫生会》:“壮者之气血盛,其肌肉滑,气道通,营卫之行不失其常,故昼精而夜暝。”
5.2 病理变化
疾病的主要病机为阴阳失调,即营卫失调。营卫失调主要表现在:一是营卫不足。《灵枢·邪客》曰:“荣卫稍衰,则真气去”;二是营卫不通。《素问·热论》言:“荣卫不行,五脏不通,则死矣”;三是营卫不和。《素问·调经论》云:“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12]。”营卫失调是痰瘀形成的重要病理因素。营卫虚既可以是脏腑虚衰的结果,又可因营卫虚弱不能充养脏腑而导致脏腑功能衰退、代谢迟缓或紊乱,从而使痰浊、瘀血等病理产物在体内积聚[13]。《伤寒论·辨脉法》曰:“荣卫不通,血凝不流”,则临床可见各种疾病的发生。营卫虚弱,气化交会失常,津凝为痰,血凝为瘀,气滞、血瘀、痰凝等瘀阻脉络,百病乃生。张介宾《景岳全书·非风》曰:“凡经络之痰,盖即津血之所化也。”
《灵枢·营卫生会》云:“老者之气血衰,其肌肉枯,气道涩,五脏之气相搏,其营气衰少而卫气内伐,故昼不精,夜不瞑。”营卫亏虚,失于调和,汗孔开合失司而汗出。汗为心液,汗出过度损及心阴,卫虚及营,营卫两虚,而见心悸不宁、怔忡脉促等症。卫气虚弱则腠理空虚,不能固外,致寒邪内侵,痹遏胸阳,从而出现胸痹心痛的症状。《素问·举痛论》:“经脉流行不止,环周不休,寒气入经而稽迟,泣而不行,客于脉外则血少,客于脉中则气不通,故卒然而痛。”“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素问·生气通天论》)。血气由络脉渗出于脉外,温煦濡养脏腑组织分肉,筋骨得养则功能正常,感觉灵敏。营卫不足,卫失温煦,营失濡养,可致不仁、不用、偏枯、偏痛等症。《素问·逆调论》曰:“荣气虚,卫气实也。荣气虚则不仁,卫气虚则不用,荣卫俱虚,则不仁且不用。”营卫俱虚,交会生化失常,津凝为痰,血凝为瘀,痰瘀互阻,瘀阻络脉而致疼痛、痿废不用或偏枯。《灵枢·刺节真邪论》:“虚邪偏客于身半,其入深,内居荣卫,荣卫稍衰则真气去,邪气独留,发为偏枯。”严重者,营卫不能运行则导致死亡。如《素问·热论》曰:“荣卫不行,五脏不通,则死矣。”《研经言·原营卫》说:“惟血随荣气而行,故荣气伤则血瘀,津随卫气而行,故卫气衰则津停。”营卫气机失和导致气血郁滞亦可导致津液停滞。《景岳全书·肿胀》中提到:“三焦壅塞,营卫闭格,血气不从,虚实交变,水随气流,故为水病。”心阳敷布卫气于体表,卫气流通则肌肤腠理致密,阳气和利,水道通调,卫气不和则水液泛溢肌肤而成水肿[14]。如袁班《证治心传·中风肿胀辨》认为:“盖人身之卫气,周护一身之表……若卫受邪伏于内,阴反居于外,水从阴化则成肤肿。”
5.3 治疗目标
对于疾病的治疗,《素问·至真要大论》曰:“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阴阳自和者,必自愈”(《伤寒论》),“调和营卫”是中医治疗上的一个重要治则,首载于《内经》,再见于《难经》,而详发于《伤寒论》。《内经》中和营卫方法有三:一曰针刺,二曰热熨,三曰汤药。法虽不同,但都是着眼于“调其虚实,以通其道而去其邪”,即所谓“决渎壅塞,经络大通,阴阳得和者也”。可见,调和营卫法重要的一环在于疏通经络。《素问·调经论》曰:“病在气,调之卫”,“病在血,调之脉”。清·高秉钧《医学真传·气血》曰:“人之一身,皆气血之所循行,气非血不和,血非气不运。”正所谓:“疏其血气,令其调达,而致和平,此之谓也”(《素问·至真要大论》)。《难经·十四难》曰:“损其心者,调其荣卫。”不言补心气,滋心阴,而言调营卫就在于突出营卫的功能,强调脉络中营卫和调的重要作用。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详细记载了调和营卫在外感及杂病中的具体运用,创立了经典名方桂枝汤,被后世称为和方之祖。脉络通畅,保持良好的功能形态是营卫调和的基本条件,因此“络以通为用”是治疗脉络病的核心法则。营阴卫阳平衡和谐,脉络通畅是治疗的目标。《灵枢·平人绝谷》曰:“血脉和利,精神乃居。”针对络病的“久病入络,久痛入络”以及“易滞易瘀、易入难出、易积成形”的特点,以益气活血、化瘀通络、调和营卫的治法,能使营卫足,瘀血去,络脉通,营卫和。
6 结语
营卫理论是中医学基础理论之一,继承发扬营卫学说理论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它使人们更深刻地认识和了解人体内部的整体观,使我们从纷繁复杂的生理病理现象中,找到人体内在的规律性,在疾病的防治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1]杨诗德.营卫学说研讨[J].光明中医,1999,14(2):5-7.
[2]冯珂.论损其心者调其营卫[J].福建中医药,2010,41(2):50-51.
[3]高丽娟,宋列芙,郑南.“损其心者,调其营卫”浅析[J].中医药信息,2008,25(4):2-4.
[4]王凤仪,赵党生.卫气、津液—肺主皮毛的媒介和途径[J].中医研究,2009,22(12):4-6.
[5]泰树仙,严继林,戴慧芬.营卫实质再探[J].云南中医学院学报,1993,16(3):7-8.
[6]曾虹.《内经》络病中的营卫病机[J].光明中医,2001,16(96):8-9.
[7]徐培平,符林春.《内经》络病中的营卫病机[J].中医药研究,2000,16(2):2-3.
[8]姜萍.营卫与脉络关系探微[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29(6):431-432.
[9]袁立人.浅谈营卫[J].河北中医,1981,2:1-7.
[10]张瑞麟.关于营卫之气三个问题之我见[J].湖南中医学院学报,1993,13(1):59-60.
[11]刘晓辉,刘晓宾.探析“损其心者,调其荣卫”的机理及其在《伤寒论》中的应用[J].中国中医急症,2009,18(10):1665-1667.
[12]李凯平.论卫气、营气、宗气[J].中医药通报,2008,7(5):32-34.
[13]臧运华,高向慧,曹晓岚.从中西医结合角度论营卫失调与脑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9,7(6):730-731.
[14]阚保红.略论营卫功能及其与津液代谢的关系[J].江西中医药,2010,41(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