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乡村支教获得感的质性研究
——以H校M支教社团为例

2024-02-23唐汉琦韩聪慧肖会慧

高教论坛 2024年1期
关键词:支教志愿者大学生

唐汉琦,韩聪慧,肖会慧

(1.湖南科技大学,湖南 湘潭 411201;2.南京师范大学,江苏 南京 210023;3.华中师范大学,湖北 武汉 430079)

一、问题提出

社会实践是高校引导大学生深入社会,了解社会,为社会贡献青年力量,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重要形式,也是使大学生在“起作用”中“受教育”,在“做贡献”中“长才干”的重要育人途径。其中,在暑假深入乡村开展支教活动是大学生最为热衷参与的社会实践形式之一,不仅吸引了广大的师范生参与,也吸引了部分对教育问题充满兴趣的非师范生群体。近年来,理论界主要关注大学生暑期乡村支教中存在的组织实施问题,如组织机制不健全、志愿者选拔标准不一、缺乏专业培训[1]、监管和经费保障不足、支教成效不佳、支教可持续性差等问题[2]。而较少有研究者关注大学生志愿者在暑期参与乡村支教收获了什么。换言之,大学生参与乡村支教是否有获得感,具体内涵是什么?

“获得感”一词,源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的重要论述。从国家治理的角度来看,“获得感”是指广大人民群众在国家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发展中获得物质利益、精神利益,从而内发生成的满足感、幸福感、成就感等乐观感受和美好体验[3]。“获得感”的概念准确地概括了人们在客观上和主观上一种积极的心理状态和心理感受,因而也广泛运用于其他领域,如在高等教育中探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4]、大学生学习获得感[5]等,揭示了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大学学习中对自己的努力和付出获得肯定或达成期待目标而产生的满足感、成就感等。与此类似,大学生乡村支教获得感,是指大学生在暑期参与高校组织的乡村支教社会实践中,对自己的支教努力和付出获得被支教学校师生、家长、地方政府以及派出高校等各方肯定,自身综合能力得以锻炼提高而内发生成的成就感、满足感、成长感等心理感受和实践体验。社会学调查表明,我国大学生支教活动是一种大众的非精英的行动,来自不同家庭背景的大学生都积极参与其中,且他们的志愿行为从动机和结果上都具有利他且利己特征[6]。即大学生既期望通过支教帮助和改善乡村学校的教育状况,又想通过支教丰富自己的社会阅历,锻炼自己的各方面能力。因此,本研究力图以质性研究阐明大学生乡村支教获得感的具体内涵。

二、研究设计

为了更深入地揭示大学生参与暑期乡村支教的获得感,本研究采用质性研究的个案研究法,选取H校M支教社团2021年暑期支教项目为研究个案。

(一)研究对象

H校M支教社团依托该校教育学院及全校各师范类专业的师生力量,建立了比较完善的支教管理体系和精干的支教师生队伍,在十余年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稳定成熟的支教项目,取得了良好的支教成效和积极的社会影响。因此,本研究采取目的性抽样,选择H校M支教社团2021年暑期支教项目的志愿者作为研究对象,一方面,该社团是成熟的大学生支教组织,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另一方面,本文研究者即为M支教社团2021年暑期支教项目的志愿者成员,熟悉项目的整个运行过程,也与研究对象建立了友好的人际关系,可以顺利地开展深度访谈,达到较好的访谈效果。此次支教项目共有大学生志愿者36人,均为来自H校各学院的本科生,他们分别服务于支教项目对口支援的两所乡村小学。通过对志愿者分布的性别、年级、专业、支教点等维度进行考察筛选,最终确定了19位访谈对象,其中A支教点12人,B支教点7人;男生5人,女生14人;各年级人数的分布情况是从大一至大四分别为8人、6人、4人、1人。整体上来说,所选取的访谈对象满足本研究的设计要求(研究对象基本信息见表1)。

表1 研究对象基本信息表

(二)类属分析

通过深度访谈,我们获得了19位支教志愿者关于参与乡村支教体验与收获的访谈资料,并结合乡村支教点的基本情况和志愿者的背景信息,初步编码归类后进行了类属分析,发现受访者谈到支教的感受与收获时,反复提及一些词汇或重要概念,如作为志愿者开始扮演教师角色时,多人多次提到“新奇”“感动”“满足”“教学成就感”“认可”“接纳”等;谈到支教对自身的影响时则多次提到“当老师不容易”“城乡教育差异显著”“理想主义”“教学能力提升”“班级管理能力提升”“互动充实快乐”“收获友谊”等。因此,从大学生支教具有利他且利己的特点出发,我们将大学生支教获得感划分为教育成就感和自我成长感两大核心类属,在教育成就感类属下包含了教学成就感、班级管理成就感、学生认可的满足感等下属类属;在自我成长感类属下则包含了教师角色体验感、专业技能提升感、人际交往充实感、社会服务责任感等下属类属。总的来说,教育成就感是指支教志愿者通过服务于乡村儿童收获积极反馈,为自己的付出和努力有所回报而感到愉悦的心理感受和实践体验。自我成长感则是指志愿者在支教帮扶过程中,感知到自身认知水平得以发展、教育教学能力不断提高、社会性能力得到拓展,从而产生自我效能提高的成长感。

三、研究发现

大学生的乡村支教之旅是新奇的,但也处处充满挑战。在新奇与挑战中,志愿者以“准教师”的身份收获了支教的教育成就感,同时,在支教过程中也不断地实现自我成长。

(一)在新奇的支教之旅中体验教育成就感

通过对志愿者的访谈发现,大多数成员是第一次参与暑期支教活动,报名伊始就是想着“尝试当老师的感觉”。而在实际的支教过程中,无论是进行课程教学、带班管理,还是与个别学生的互动,都给他们带来前所未有的新奇体验,收获着感动、满足以及成就感。

1.教师初体验:基于课程教学与班级管理的教育成就感

进行课程教学和带班管理是支教志愿者的主要工作,从大学生忽然“摇身一变”成为一群小学生的“教师”,这使得大多数志愿者既兴奋又新奇,对初次“执教”体验记忆犹新。一位志愿者回忆道:“当我站在讲台上,看到台下学生望着我,那一刻我觉得自己就是个老师了,我就讲课了,一下子身份转变了,我好像就不再怯场了。所以,对于我来说这感觉挺新奇的”(A8)。志愿者们在支教过程中非常专注地投入了大量精力完成自己所负责课程的教学任务,竭尽所能地掌控班级纪律,维持班级秩序。因此,能够上好一节课或处理好一个班级管理问题,对于志愿者来说都是莫大的满足。一位负责书法教学的志愿者这样讲述了自己的感受:“上课的时候,如果学生愿意积极参与课堂,写完一张纸还愿意再拿一张纸过去写,写完之后交给我,我就非常有教学成就感,还有每次看到他们练字有进步的时候,我也会觉得很有成就感”(A10)。除了授课,志愿者还对学生们进行良好习惯和文明行为的养成,一位担任副班主任的志愿者回忆了她在班级日常管理中与学生们的互动,令她感慨不已:“教小朋友真的很有成就感,因为他们很听老师的话”(A1)。对于这些“初为人师”的志愿者们来说,完成课程教学和班级管理的任务,初步达到了自己预期的教学效果或班级管理目标,哪怕只是来自学生一点点的积极反应或是家长的肯定,都会让他们惊喜不已。

初次体验“教师”职业,志愿者们很容易被感动并感到满足,不过,随着支教活动持续进行,新鲜感逐渐褪去,一些比较棘手的教学问题和班级管理问题不断涌现,令志愿者们一开始收获的成就感逐渐消逝,挫败感不断涌上心头。一位负责体育教学的志愿者描述了他的感受变化:“第一节课,我带着高年级的学生一起投篮,能够充分调动大家的积极性,我觉得很开心,感觉当老师好有成就感。可后来给低年级的学生上课,效果就没有那么好,他们太调皮了,完全没有课堂的概念,让我非常沮丧”(A4)。显然,志愿者们在支教初期收获了满满的教育成就感,但随着时间推移,由于自身的教育教学专业技能不成熟,难以运用自如地应对班级教学与管理中出现的问题,使志愿者们又体验到不少挫败感。当为期20天的暑期支教结束的时候,志愿者们总结自己的支教之旅认为,即便课程教学和班级管理并不是十分成功,但依然是充满收获的,他们体验到:“当老师不容易,不仅仅是去完成教学任务就可以了,现在老师的事情真的很多”(A9)。而且,当真切地接触了小学的课堂以及“真正的孩子们”后,一些志愿者的从教意愿反而更加坚定了。一位志愿者说道:“这一次支教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这个行业,也更加享受与孩子们相处的过程,更加坚定了我走这条路的决心”(A9)。

2.种下一颗种子:关注学生个体成长的教育成就感

作为对教育充满热情却又并不专业的志愿者们,经常会有意或无意地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问题、文明行为养成、思想价值观念塑造、心理健康教育等,从而与孩子们发生了许多令志愿者们颇为感动的故事。一位志愿者谈到,当她帮孩子们解决了某个问题时,孩子们会用他们自己的方式表达对老师的喜爱,譬如:“课后有些时间,学生们会笑着来找我,抱一抱我或者来找我聊聊天。我感觉到了自己的工作得到了认可,被学生接纳,这是很棒的感觉”(A9)。还有的孩子会开心地向长辈介绍自己的老师,志愿者在校外遇到了一个学生和他的爷爷,孩子非常热情地与老师打招呼,并略显激动地指给爷爷看:“那就是我的老师!”这样的经历令志愿者非常难忘。“当时就觉得很感动,他只是偶然遇到我,却这么激动地分享给他身边的人,我觉得很开心”(A9)。在支教过程中,为了维持课堂纪律或是纠正个别学生的不良行为,也有志愿者会学着严厉起来,批评或惩戒调皮捣蛋的学生。一位志愿者曾在支教过程中严肃批评过一位小男孩,对他在校期间的表现也多为负面评价,但当支教工作即将结束离开时,这位小男孩给她和另一位志愿者写了一封信,在信中小男孩对她们表示了感谢,感谢志愿者们给他们买了零食,并在信中附上了10元现金。小男孩的举动令这位志愿者既感动又略显羞愧,感慨:“小孩子其实也具有多面性,我们应该要认识到这一点,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A6)。

支教所在地一般是偏远的乡村地区,孩子们多为留守儿童,缺乏来自父母的关爱与互动,隔代养育使得这些孩子内心敏感,渴望更多的理解与关怀。支教志愿者的到来,为他们带来了更接近于父母或哥哥姐姐的理解与关爱。而志愿者们也努力与留守儿童们深入交流,真诚互动,不断地走进他们的内心,期望能为他们带去力所能及的改变。譬如一位志愿者谈到,城乡教育差异巨大,志愿者们无力改变乡村小学的教育条件和教育环境,但希望通过支教,通过个别关注“能给他们的心里带来一点希望,种下一颗种子”(B2)。

总体而言,志愿者们在支教中体验了作为教师助人成长的教育成就感。当然,由于支教条件和自身能力的局限,支教志愿者们并不能保证每一节课的教学效果,也不能保证每一个孩子都会产生积极变化,但真诚的态度与毫无保留的付出,让乡村儿童感受到充满了爱与真诚的教育。

(二)在助人成长的支教之旅中实现自我成长

支教经历给志愿者们留下的深刻记忆显然不仅仅是“初为人师”的教育成就感,通过对访谈资料的分析发现,志愿者还在支教过程中增进了对乡村教育事业及教师职业的理解,锻炼了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拓展了个人的社会性能力等,提高了自我效能感,促进了自我成长。

1.沉浸体验:体察乡村教育困境与乡村教师职业

当志愿者被问到此次支教是否对教育有了新的认识,大多数受访者谈到了城乡教育差异、教师职业的艰辛以及支教的意义。通过这次支教之旅,志愿者们发现乡村学校的师资、学情、教育资源等与城市学校具有显著的差异。“我在这次支教过程中所感知到的城乡教育差异,真的让我很有感触。农村的孩子更为质朴,但缺乏一定的创造力,显得怯懦自卑;而城里的孩子明显想像力更丰富,更自信大方”(A1)。显然,从“教师”的视角出发,比身为学生更能全面地观察城乡教育的差异。再从教育实践体悟谈到教师职业时,多数受访者认为,支教经历使他们对教师职业有了更真切的认知。因为参与支教对于他们来说更像是一次独立的教育实习,他们将所学的教育知识和技能运用于实践,对教师职业的初步体验为其未来职业选择提供了经验依据。其中,非师范类专业的志愿者大多表示自己虽然对教育仍然充满兴趣和热情,但应该不会选择成为一名教师。而多数师范类专业志愿者则更加坚定自己的从教意愿。“教师职业算是已经定好的一条人生道路,参加完支教后,我更加坚定了这一选择,不会因为其他因素而动摇了”(A11)。哪怕是在支教中体验到乡村教师的繁忙工作与清贫生活,他们仍然愿意成为一名乡村教师。此外,通过支教,志愿者们对大学生暑期支教的意义也有了更全面的理解。支教之初,部分志愿者的志愿动机充满着理想主义色彩,但支教的实际过程让他们也逐渐明白了其中的复杂性。大学生暑期支教的意义不应被夸大,但也不应被否定,他们在短短20天的支教中也许不能影响学生的一生,但确实与孩子们进行了一次深入的教育交往,给他们留下了教育的新鲜印迹和真诚的师生情谊。“关于支教意义,虽然没有我最初预想的那样为农村教育带来多么大的改变,但是我觉得还是带去了一些新鲜的东西,更为珍贵的是我们在和孩子们的交往互动过程中建立的真诚情谊”(A13)。

2.教学相长:磨砺教育教学能力

大学生深入乡村支教,除了陪伴留守儿童度过一个充实的暑假,体验真实的乡村教育情境和乡村教师的工作,其实也还有提升自身专业能力的目的。通过访谈发现,每一位受访志愿者都表示支教经历使自己受益匪浅,尤其是在提升课程教学能力和班级管理能力方面,远远超过了在校进行课堂模拟教学的效果。例如,多位志愿者都非常详细地谈到她们在支教中学会了更加熟练地备课,明白了良好的教学仪态、丰富的课堂表现力才能吸引小朋友的注意力,还懂得了需要从小朋友的思维角度出发与他们进行教学互动等。在班级管理能力提升方面,一位志愿者非常自信地表示:“我支教最大的收获就是班级管理能力的提升,因为我当了副班主任,所以对于班主任的日常工作,我比较得心应手了”(A9)。此外,这次乡村支教经历让志愿者们认识到与城市的小学教师相比,乡村小学教师还需要具备教育教学之外的能力与技能。“我感觉乡村教师除了要具备教学能力、带班能力,还要比城里的教师需要更多的一种能力,即生活上的处理能力。我觉得乡村教师面临的挑战要比城里教师的挑战大得多”(B6)。城乡教育环境的差异对教师能力结构要求也略有差异,因乡村学校有限的资源与条件,有时需要教师成为“厨师”“门卫”,甚至还需要在放学后顺带护送部分学生回家。显然,真实、独特的乡村支教历程全面地磨砺了志愿者们的教育教学能力。

3.教育交往:促进社会性发展

暑期支教也是促进大学生志愿者社会性发展的重要过程,社会性发展是指个体通过参与社会公共生活习得社会道德规范与价值观念、社会情感与态度、行为与习惯,并积累社会经验和社会资本的变化。人的社会性发展通过社会交往来实现,教育交往作为教育情境下的特殊交往形式,也极大地促进了支教大学生的社会性发展[7]。支教大学生在志愿精神的引领下,在支教过程中,通过队员间的合作与交往、与学生的教育教学互动以及与村干部、村民沟通交流等,志愿者们的生活技能大幅提高,社会参与意识不断增强,情感态度更加积极自信,人格发展更加成熟,同时还积累了一定的人际交往经验和资源。譬如一位志愿者谈到,自己厨艺不佳,但在支教过程中通过向其他志愿者请教,与其他队员通力配合,自己逐渐能够独立地做好一顿可口的饭菜了。志愿者来自不同学院、不同专业,随着支教工作的深入,大家由陌生变得熟悉且亲密,都很积极主动地去完成每一项任务,虽然忙碌甚至劳累,但是也很充实快乐。“感觉支教过程一直都很充实,每天吹哨子也很快乐,一起做饭也很快乐,晚上一起去买东西也很快乐”(B1)。许多志愿者还表示,经过支教的洗礼,她们对待学习与生活中的人与事更加积极乐观,遇到问题不是迷茫或等待,而是迅速行动起来想办法。支教队伍的指导教师也发现,经历支教之后的学生与教师、同学交往更加成熟自信、从容稳重。参与暑期支教无疑使志愿者们通过体验教师的社会角色和社会责任积累了社会经验,提升了社会交往技能和自我调节能力,提高了社会参与能力。当然,支教也极大地拓展了志愿者们的社会资源和人际关系。譬如一位志愿者就谈道:“认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不管是学姐还是同一级的同学,感觉交到了除教育学院之外其他学院的朋友,收获了很多友谊”(A5)。

概言之,大学生通过参与暑期支教,在短暂的“角色扮演”中体验了教师助人成长的教育成就感,同时也沉浸体验了乡村教育和乡村教师的现实状态,磨砺了教育教学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发展了社会性能力,树立了更高的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对自己的专业技能和社会参与能力更加自信,大幅提高了自我效能感。

四、总结与讨论

高校组织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教育,在服务社会的同时,增长了大学生的才干,兼顾了社会效益和人才培养效益,实现了大学生与社会的双赢[9]。换言之,大学生暑期深入乡村学校支教是双向互利的,既对乡村教育和乡村儿童产生了一定的支持帮扶作用,也对大学生的自身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通过质性研究,将大学生暑期支教获得感归纳概括为教育成就感与自我成长感,较为准确地反映了高校开展大学生暑期支教的社会意义和育人价值。

(一)大学生支教持续助力乡村教育振兴

大学生在暑期深入乡村开展支教活动由来已久,是高校学生开展社会实践的重要内容之一,具有重大的社会意义。其一,大学生志愿者深入乡村支教,初步纾解了乡村学校暑假期间教育资源不足、留守儿童没有父母及教师监管教育的困境,并通过趣味性的知识教学、真诚的交流互动、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等方式为乡村留守儿童送去了知识、快乐与陪伴,促进了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8]。其二,大学生志愿者前赴后继接力深入乡村支教,为乡村学校带来了活力,尽管时间短暂,但经过支教之后,大学生们充分了解了乡村学校师资流失、老化、质量相对下降等问题,因而,部分大学生以崇高的志愿精神和赤诚的教育情怀为内驱力,毕业后转变为长期支教者或者直接在乡村学校任教,为乡村教育重新焕发生机奉献自己的青春热血。也正是源于大学生支教志愿者的优异表现,使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感受到了大学生群体在振兴乡村教育中所蕴藏的蓬勃力量。因此,当教育部于2006年开始实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简称“特岗计划”)时,获得了大学生群体的积极响应;2010年,教育部在“特岗计划”基础上进一步推动“农村学校教育硕士师资培养计划”(简称“硕师计划”)实施,同样得到了大学生尤其是师范生的踊跃参与。从这个角度来说,持续不断的大学生支教积极助力了乡村教育的振兴,使国家和社会看到了乡村教育振兴的可为路径,并由此统筹实施了一系列由大学生群体参与振兴乡村教育的各类项目与行动。

(二)大学生在乡村支教中全面提升了个人素养

大学生暑期支教另一方面的影响毫无疑问是其对大学生具有极高的育人价值。首先,大学生支教志愿者走出象牙塔、深入乡村,在资源匮乏、条件简陋的乡村学校里克服天气炎热、路途遥远、生活住宿不便、教育教学经验不足等困难,观察了我国城乡教育的差异以及乡村教育的困境,体验了乡村教师富有意义而又充满艰辛的日常工作,开阔了眼界,磨砺了意志,充分地培育了志愿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其次,志愿者们从大学生到“准教师”的角色转换中检验和锻炼了专业知识与技能,尤其是对师范生教育教学技能的提升具有极佳的效果,极大地促进了师范生的专业成长,为促进师范生成长为优秀的中小学教师提供了一次充分的实践机会。再次,来自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共同组成一支团结友爱的支教队伍,在支教过程中共同生活、共同奋斗,互相照应、互相学习,建立了亲密的同窗之谊、“战友之情”;在支教过程中与指导教师沟通交流,与乡村学校的教师及其所在地的干部、村民、儿童交往互动,较好地拓展了大学生们的社会能力。总而言之,尽管大学生参与暑期支教“吃了不少苦头”,但也取得了重大收获,初步实现了从书本到实践、从知识到能力的全面发展,为稳步走向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恰如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的谆谆寄语:“青年时代,选择吃苦也就选择了收获,选择奉献也就选择了高尚。青年时期多经历一点摔打、挫折、考验,有利于走好一生的路。”[9]

大学生暑期深入乡村学校开展支教活动的双向互利作用是显著的,具有良好的社会意义和育人价值。但是,乡村支教是一项需要政府、高校、乡村、学校、社会团体等各方力量同心协力、共同谋划的公益性活动,当前的大学生暑期乡村支教还存在形式化、走过场等问题。因此,为了更好地振兴乡村教育,培育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政府、高校应当进一步创新合作组织形式和志愿者培训管理机制。一方面,地方政府、高校应当从乡村学校的实际需求出发,共同遴选支教学校或支教区域,作为高校支持乡村教育振兴的社会实践教育基地进行长期、持续的支援建设,切实确保乡村学校能够积极改善面临的教育困境。另一方面,高校应从全面锻炼大学生思想品质、实践能力的角度出发,严格选拔志愿者,充分开展专业培训,创新支教形式和内容,派驻作风过硬、专业扎实的教师作为支教队伍的指导教师,加强支教队伍的组织性、纪律性管理,提高支教质量,避免支教活动形式化。

猜你喜欢

支教志愿者大学生
海外支教 心静如花
志愿者
我是志愿者
我在印尼的支教之旅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为志愿者加油
我是小小志愿者
粮储扶贫 支教圆梦
我的泰国支教之旅
大学生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