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循证实践理念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信息化建设探析

2024-02-23徐震虹

高教论坛 2024年1期
关键词:心理咨询循证咨询

徐震虹

(安徽大学,安徽 合肥 230601)

新时代高等教育的现代化重在完善和推进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新时代高校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提升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化水平将成为当前形势下高校治理能力建设的创新举措之一。而大数据因其高速性、多样性、大量性及价值性的特点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带来机遇[1]。高校尝试运用大数据技术来推动心理健康教育的信息化建设已成趋势,在互联网空间构筑起心理危机预警和帮扶机制,多维度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促进其身心健康和谐发展,从而推动人才培养高质量发展。

循证实践(Evidence-based practice,EBP)是20世纪90年代受循证医学思想影响而产生的一种新的实践研究理念,主张将个人经验、最佳证据、专业判断与决策过程有机结合。该理念后来扩展到教育学、社会工作、心理治疗等领域,成为引领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新潮流,也成为指导科学研究的新范式和新标准[2]。我国较早从事循证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杨文登教授认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循证实践是循证实践理念在心理健康教育领域的应用,是教育者将自身的专业技能、教育对象的特性、研究者的最佳研究证据、政府部门与行业组织的监督管理等四个方面整合起来进行高效教育决策的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活动[3]。本文尝试从循证实践理论中找寻契合心理健康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新途径,探讨当前形势下如何更科学、有效地使用大数据信息,助力新时代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专业化发展。

一、循证实践对心理健康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理论意蕴

循证实践是基于证据的实践。心理健康教育的循证实践过程有着相对固定的实施步骤:提出问题-获取证据-评价证据-应用证据。其中,循证实践试图淡化个人经验的作用,要求所有教育者遵循已有严谨证据证明为最有效的方法进行行动;实践决策要综合考虑研究者、教育者、管理者及教育对象四方的信息,从中寻求最有利于教育对象的教育行动;管理要进驻到心理健康教育的内部,对心理健康教育过程和结果同时进行监控;心理健康教育必须考虑教育对象的特点和意愿,促进其主动参与到教育过程中。在此实践过程当中,获得证据是循证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前提和基础。

所谓证据,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是对心理异常学生开展帮扶管理的个案记录。心理咨询与医疗工作原理相似,重视从成功个案中寻求经验和方法,也更看重个案的积累和实际运用。循证实践在心理健康教育领域的应用阐释,为心理健康教育信息化建设提供新的思路,即从证据出发,将传统的心理咨询过程和记录转化为规范有效的数据信息。依据循证实践过程的步骤分析,这条建设思路具备以下三项特征。

(一)问题导向

问题是证据的起点。关注问题,即是着眼于解决个案的问题,同时减少心理危机事件的发生。这符合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基本出发点;同时,心理咨询工作强调咨询对象的主动来访而不是被动来访,重视来访者自身主动提出问题,这都是对个案主体性尊重的表现。信息化建设也应当遵循心理咨询的一般规律,将由问题带来的个案搜集作为建设的出发点。

(二)注重过程

循证实践强调决策规范,前提必然要求实践过程记录要翔实、严谨。而心理健康教育尤其是其中的心理咨询工作同样需要遵守一定的工作流程和规范。因此,完整、规范而又符合专业实际的工作流程应当成为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特征。在此基础上,整合丰富的数据信息才能使实践环节完整,有助于个案处理,也是从问题到证据的必然要求。当信息化平台做到完整记录工作实践时,既展示了规范的工作过程,也为后续其他环节的管理提供了充足且科学性的共享资源,也将更具有决策和研究价值。

(三)分类管理

循证实践重视不同身份人员在实践过程中的不同作用和功能。这对信息化建设的启示是既要设计好心理咨询专业教师的工作过程参与,还要设计好管理者、研究者、学生等不同身份人员在整个信息化平台中的功能定位。依据不同的功能定位,结合专业伦理,再按照信息化平台使用权限、可获取资源、工作过程规范等要求,对不同的工作模块进行分类别建设,才能切实发挥出相应模块的作用和功能。

二、循证实践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现实前提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涉及专业伦理,涉及对学生个人隐私权的保护[4]。这种情况使得在相对程序化、具有共享性的大数据平台搜集和使用数据信息必须小心谨慎。如何保护好学生的权益,同时又能实现帮扶与预警的目标定位,做到合理合法地开展工作是心理健康教育信息化建设必须始终把握的原则。基于循证实践的建设思路分析,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需要具备以下三方面的现实前提。

(一)学生的信任和认可

以循证实践为指向的心理健康信息化建设起点是学生主动前来咨询预约,即学生遇到问题时意愿求助学校的专业机构是后续开展数据建设的重要前提。这意味着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能够获得学生的充分信任和认可。因此,持续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宣传,强调来源供给仍是心理健康教育的现实任务。高校需要创新宣传方式,主动占领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新阵地,建设好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服务性于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站、网页和新媒体平台,广泛运用门户网站、微信、微博、手机客户端等媒介,宣传心理健康知识,倡导健康生活方式,提高心理保健能力;而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则需要通过专业的咨询服务、心理课程、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等,深入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保持学生与学校专业心理机构的网络黏度。

(二)工作队伍的专业化

以循证实践为指向的心理健康信息化建设需要将心理咨询与帮扶工作按照步骤逐一呈现,这是对专业咨询辅导的明确要求,更是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专业化水平的考量。高校不仅要配备一支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确保咨询总结、案例撰写以及管理分层分级等工作的科学规范,更要通过系统化培训,增强工作队伍的大数据思维意识,学习如何搜集有效的数据信息开展心理危机预警分析、如何借助数据监控与提醒功能完善面向学生的帮扶机制、如何运用数据信息开展喜闻乐见的线上心理健康知识宣传等,从而培养既懂心理健康教育也懂信息化建设的业务人才。

(三)案例分享的共识

以循证实践为指向的心理健康教育信息化建设最终目标是能够实现案例共享应用,提供实证参考,并为开展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研究或政策制定提供依据。这意味着高校之间需要有将典型个案处理完整过程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共享的意愿。这既需要工作理念的转变,更需要高校间能够形成共识,如此才能最大化地实现信息化建设的共享价值。当然,案例分享还涉及合法性问题,所有可在专业人员之间公开的案例信息都应当做到分类处理,在专业心理咨询人员、管理人员以及研究者之间进行相应的权限设置。

三、循证实践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实践思路

循证实践理论的运用,不仅有助于厘清信息化建设的思路,还能积极推动高校现有的以心理咨询管理系统为基础的信息化平台的功能完善和拓展。结合上述有关循证实践的特征以及前提保障分析,按照问题—实践—管理—共享的运行机制,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信息化建设可以建立如下基本框架(图1)。

图1 基于循证实践的心理健康教育信息化平台建设框架

(一)问题搜集:完善心理咨询服务系统

高校的学生心理咨询服务平台应当进一步完善线上咨询功能,为学生提供便捷的线上心理咨询预约及咨询服务。这其中包括:优化预约程序,适当延长线上咨询服务时间;学生可以根据学业、人际交往或者情绪等咨询需求选择心理咨询师;完善线上心理咨询的相关承诺协议,对咨询双方权利义务进行界定等。在此基础上,平台提供咨询记录功能服务,即心理咨询师完成咨询后,可以在线上记录来访学生的详细咨询情况,比如咨询的问题类别、咨询次数、谈话内容以及帮扶措施等。咨询记录考量咨询师的专业化水平,也是循证实践的重要依据。

(二)信息整合:关联校园智慧数据平台

当前高校涉及学生管理的智慧数据平台相对完善,包括学生的选课及学业成绩、日常出勤、资助奖励、校园消费、体育锻炼等各类信息。智慧平台搜集的有关学生数据种类越多,对学生在校基本情况的掌握就越全面。高校在不断拓展智慧平台建设的基础上,应当做好与心理咨询服务平台的数据耦合。当来访学生在初次咨询过程中被评估为需要重要关注的对象后,就可以通过整合的数据平台全方位了解学生日常学习生活情况以及与周围学生群体进行数据比对,分析寻求与学生心理问题相关的影响因素。比如针对来访学生涉及情绪焦虑的案例,心理咨询师可以通过大数据平台具体了解学生的家庭经济状况、学业成绩、身体健康状况等,更迅速、全面探究学生情绪焦虑的成因,这些将有助于心理咨询师针对性做好咨询辅导,同时为后续的学生心理帮扶提供指引。

(三)综合管理:统一线上个案帮扶实践

高校的学生心理帮扶工作一般由心理咨询师和管理人员(辅导员)完成。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信息化建设可以在心理咨询系统和校园智慧平台之间增设帮扶实践管理模块,通过将心理咨询师和管理人员(辅导员)的工作过程在线上进行关联,获得完整的帮扶实践记录。比如针对来访学生涉及情绪焦虑的案例,当来访学生在初次咨询过程中被评估为需要重点关注的对象后,心理咨询师可将相关信息推送给学生管理人员(辅导员),管理人员(辅导员)根据推送的学生信息和主诉问题,运用校园智慧平台的大数据信息掌握学生日常学习生活情况,同时关注学生的日常人际交往情况,在线上线下同时加强重点关注,并且在线下采取针对性帮扶举措,然后将帮扶情况进行线上记录。管理人员的帮扶记录通过平台反馈给心理咨询师,供咨询师对后续的咨询来访进行参考,咨询师再运用专业方法给予认知或行为治疗建议等。最终咨询师在结束咨询后将鉴别评估、咨询经过、成因分析、效果等咨询实践进行整合并综合记录。

(四)案例总结:完成个案分析评估和应用

经由上述帮扶实践过程并进行综合记录后,心理健康教育信息化建设设置对个案进行分析总结及整理汇总的模块。这一模块主要由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职能部门的研究人员定期对平台中来访学生个案帮扶实践的完整记录进行案例整理、分析及归纳总结,形成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报告提供给学校上级主管部门进行管理决策或者制定政策参考。比如,针对来访学生涉及情绪焦虑的案例,汇总的案例报告可以为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情绪管理专题提供更多的内容指导,也可以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提供更多的实践素材。这一模块还将实现案例共享共用,将案例帮扶处理过程分层分类进行技术化呈现,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提供专业研究和学习,对各种问题引发的心理危机处理提供案例帮扶参考,从而实现循证实践理念下的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化发展。

猜你喜欢

心理咨询循证咨询
《循证护理》稿约
位置大数据侦查循证研究
法科大学生心理咨询案例研究
心理咨询:架一座心灵的彩虹
咨询联盟大有可为
高校心理咨询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循证医学的人文精神
循证医学在中医教育实践中的应用
心理咨询广播节目如何保持生命力
健康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