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儿童需求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出发点与落脚点

2024-02-23张云波

教学与管理(小学版) 2024年2期
关键词:法治道德儿童

摘 要 基于儿童需求是道德与法治培育核心素养和培养必备品格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学生道德内化、思维发展和行为养成的需要。基于儿童需求的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珍视童年生活的价值,尊重儿童的独特感悟,尊重儿童的权利,引领儿童正确的价值观,通过有效性合作探究,针对性及时反思、真实性情境体验、两难性话题思辨等路径实现对儿童的引领。

关  键  词 小学;道德与法治;儿童需求

引用格式 张云波.基于儿童需求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出发点与落脚点[J].教学与管理,2024(05):41-43.

道德与法治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是增强政治认同、培育道德修养、树立法治观念、发展健全人格、提升责任意识的重要阵地。如何提升道德与法治课的思想性、针对性和亲和力,打牢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的思想根基呢?笔者认为,基于儿童需求是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一、基于儿童需求是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的需要

儿童是教育的主体,教师只有站在儿童的立场,从儿童思维、儿童视角、儿童兴趣等角度出发预设教学,才能满足学生在道德学习过程中对未知事物的渴求,从而在道德认知、情感发展、行为习得等方面满足儿童的需求,有效促进儿童道德的形成与社会性发展。

1.基于儿童需求是学生道德内化的需要

教育的过程是学生自我认识和自我指导的过程,道德与法治课只有在了解儿童需求的基础上创造适切的教学,引导学生自己去体会、观察、思考,才能推动学生形成政治认同,真正促进学生道德的内化。

2.基于儿童需求是学生思维发展的需要

小学阶段是儿童思维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发展的过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只有与儿童熟悉的场景与事物相联系,才能使儿童获得更深入的认知。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上能够采取适当的教学方式,……但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不宽裕,直接影响学生的思维深度”[1]。因此,基于儿童的思维发展需求,道德与法治课教学当尽可能开展体验、调查、辩论等学习活动,促进儿童五大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

3.基于儿童需求是学生行为养成的需要

儿童的道德品质只有内化于心,才能外化于行,从而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教师进行教学时,应善于还原儿童的现实生活、回归儿童的真实世界[2],直面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发现儿童的需求点,找准问题的切入点,在思考与探究中引导学生进行感悟和体验,发现和归纳方法与策略,从而有效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促进儿童达成知行合一,实现道德行为的提升和长久性发展。

二、基于儿童需求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的特征

基于儿童需求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以“尊重儿童、引领儿童、发展儿童”为核心思想,尊重儿童的独特性,承认儿童拥有独特的认识方式和成长特点[3],其具有以下特征。

1.珍视童年生活的价值

《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课堂教学要“以学生的真实生活为基础,增强内容的实效性”[4]。基于儿童需求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以儿童的生活经验为基础,调动儿童的生活经验,引发热烈的讨论和思维的碰撞,让学生通过生活现象发现生活的本质,从而产生生活情感。

2.尊重儿童的独特感悟

随着思政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入,采用体验式、案例式、项目式等教学方式已经成为道德与法治教师的共识,但是在经历与体验的过程中,教师忽视对儿童的尊重与引领,造成儿童体验的“轻”“浅”“空”“泛”,形成表面化的道德认知。基于儿童需求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提倡平等对话的师生关系,在深刻的体验与充分的表达中促成儿童道德的自我建构,课堂由表面走向深邃,思想由浅显走向深入,使道德与法治课堂真正成为儿童道德成长的阵地。

3.尊重儿童的权利

每一个儿童都享有学习权、参与权、发展权。基于儿童需求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教学强调教师尊重儿童的权利,尤其关注儿童在课堂教学中的生成性细节,让每一位儿童在思考、体验、感悟、表达中获得人格的尊重,思想的浸润,道德的提升,享受愉快、自信、有尊严的学校生活。

4.引领儿童正确的价值观

立德树人、铸魂育人是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如何引导学生在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是本课程的重要任务。基于儿童需求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以核心素养的培育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教学中坚持鲜明的政治立场,坚持正面导向为主,坚持知行合一,增强道德与法治课的思想性和针对性,从而提升儿童的思想政治素质、道德修养、法治素养和人格修养。

三、基于儿童需求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的实施路径

1.基于儿童认知需求,组织有效性合作探究

道德与法治课程内容以道德与法治教育为框架,有机融入国家安全教育、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劳动教育以及信息素养教育、金融素养教育等相关主题[5],这些学习内容以学段衔接、螺旋上升的方式形成课程体系。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学生产生不同的认知需求,教师若能根据学生的认知需求组织有效的合作探究活動,引导学生发现、探究、归纳,必然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知识的内化。

教师执教六年级上册第二课“宪法是根本法”,为了引导学生认识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先后组织了两次小组合作探究活动,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效果。首先,教师布置小组共同阅读其他法律的第一条法规,让学生在阅读中发现“根据宪法,制定本法”的规律,从而认识到宪法是这些法律制定的根本;接着,教师引导学生根据这一结论绘制宪法和其他法律之间的关系图,学生在绘制关系图的过程中将宪法与其他法律之间的关系由抽象的认识具体化、形象化,从而进一步加深了“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的认识,对宪法的最高法律权威、法律地位、法律效力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找准儿童道德与法治学习的认知盲点和认知难点开展合作探究活动,不仅能精准突破学生认知的已有局限,更能激发深层的道德情感,促进政治认同,增进责任意识。如,教学五年级上册第6课“我们神圣的国土”,教师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寻找证据证明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学生从台湾历代名称的由来、郑成功收复台湾、两岸语言文字的渊源、台湾街道命名等多个角度找到了证据,从而有力地证明了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而促进了学生政治认同和责任意识的培育。

2.基于儿童能力需求,引导针对性及时反思

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提出,学生的发展具有两种水平,即现有水平和可能的发展水平。基于儿童需求的道德与法治课堂善于捕捉学生能力发展的需求,通过有针对性的及时反思,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挖掘出学生的潜能。

“让我自己来整理”是一年级的劳动教育课,旨在增强学生的劳动意识,教会学生简单的收纳方法。课堂上,教师组织学生开展整理书柜的实践活动,只见学生将各种书本排列在书柜中,大小高矮参差不齐,虽已摆放到位,可仍然有种凌乱的既视感。这是一年级学生能力的自然反映。这时,教师引导学生反思:为什么还是感觉不够整齐呢?怎样才能让书本更整齐?于是同学们纷纷发表意见。在充分的讨论之后,教师说让我们再一次进行整理吧。第二次活动,学生糾正了前面的错误。通过这样的反思与实践行动,学生的收纳能力得到了质的提升。

及时引导针对性反思,更能促进学生在认知和情感上的进阶。教学六年级下册第3课“学会反思”,教师让学生玩难度较大的游戏“PK象牙塔”,学生无一成功,然后教师引导他们反思失败的原因,交流好的方法,接着鼓励大家验证反思的结果。第二次游戏开始,学生发现成功率大大增加。这时,学生充分感受到了反思的魅力,动手能力和认知能力也得到了大幅提升,对反思的认同感更是大大增加。

3.基于儿童情感需求,创设真实性情境体验

情感是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的桥梁与纽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只有触动学生的心灵,使学生由心动产生情动,才能将道德认知最终落实到行动。创设真实的情境体验,能在真实的活动中激发学生的真情感,提升真能力,从而真正促进儿童道德的形成。

一位教师执教四年级下册“变废为宝有妙招”,就把整个课堂变成了变废为宝的情境场域。首先,教师将学生家庭和班级产生的所有垃圾以小组为单位称重,记录一天产生的垃圾重量。然后,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变废为宝的方案策划。接着,按照各组的奇思妙想,利用班级有限的垃圾进行“变废为宝”的实践。最后,教师将剩下的极少垃圾再次称重,两个数据的对比再一次给了学生心灵的冲击。这些剩下的垃圾就是废物了吗?教师接着呈现垃圾处理厂的视频,学生认识到,垃圾只要处理得当,都能够成为“宝贝”。教学中,学生目睹了垃圾由多变少、变废物为资源的整个过程,对心灵造成了极大的震撼,对“变废为宝有妙招”有了更清晰和深刻的认识。

4.基于儿童道德需求,开展两难性话题思辨

生活具有复杂性和多元化,我们的道德与法治课堂应该回应儿童的道德需求,将生活的多元化引入课堂,开展两难性话题的思辨,在师生、生生的平等对话中寻找道德的支点,达到生活的平衡。

一位教师在执教六年级上册第9课“知法守法 依法维权”时创设了一个情境:小学生琦琦买了过期的牛奶,导致拉肚子。她独自到超市里维权,结果膀大腰圆的店员围住了她。这时,老师抛出两难思辨话题:琦琦应该做智慧的维权者还是勇敢的维权者?两方学生摆事实、讲道理,展开激烈的辩论,在思维的碰撞中学生发现:保全自己是目前最重要的事情;暂时的退让是为了更好地维权;想要维权成功就必须保留好所有的证据。通过这个两难性思辨,学生认识到依法维权途径多,决不能逞一时之勇。

两难性话题的思辨更能引导学生多元化的行为,为解决实际问题赋能。教师教学四年级下册第一课“我们的好朋友”,面对一道是非题,出现了意外的情况。“地铁上张群想要吃面包,我建议他偷偷地吃,我帮他挡着不让别人看见。”好朋友的做法对吗?这个面包能不能吃?教师请双方学生阐述自己的理由。最后学生发现,生活是多元的,一般情况下我们要遵守规则,这个面包不能吃,但在特殊情况下,比如低血糖发生时,要学会变通,在保证朋友安全的情况下采取合理的做法。对这一话题的思辨让学生充分发现和思考生活,实现了对生活行为的多元指导。

学生的生活经验是课堂教学中宝贵的生本资源,两难性话题思辨较好地激活了学生的经验,引导学生在对话与碰撞中进行推论,在推论中辨析,从而形成共识,达成回归生活的课程目的,最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基于儿童需求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从儿童的需求出发,发现儿童、尊重儿童、引领儿童,从而发展儿童,使课堂教学校本化、班本化、个体化,教师角色由知识的传授者向道德的引领者转变,使道德与法治课堂实现从教为中心到学为中心的转变,真正落实核心素养的培育和必备品格的培养。

参考文献

[1] 李惠,张淑清.小学生道德与法治课学习现状调查与分析[J].教学与管理,2022(18):27-31.

[2] 李利强,徐卫平.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生活场的类型及创设[J].教学与管理,2023(14):58-60.

[3] 章乐.儿童立场与传统文化教育——兼论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中的中华传统文化教育[J].课程·教材·教法,2018,38(08):21-26.

[4][5]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3,17.

猜你喜欢

法治道德儿童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以德促法 以法治国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治理下的法治与法治下的治理
“六·一”——我们过年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