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机械脉冲力脊椎矫正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主观疼痛、腰部活动度及躯干肌力的影响

2024-02-22刘高威

宁夏医学杂志 2024年1期
关键词:脊椎腰痛腰部

刘高威 ,张 茹

机械性腰痛是腰椎脊柱、椎间盘的肌肉、韧带、关节等组织外伤或退变引起的腰部疼痛[1]。以腰椎间盘突出症(LDH)较为常见,表现为腰痛、坐骨神经痛及马尾综合征,可伴有腰部活动受限,并累及神经根支配区[2]。近年来,由于人们生活、工作方式的转变和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重,LDH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除少数病情严重的患者须给予手术治疗外,绝大多数患者病症可经保守治疗得到缓解,物理因子治疗是临床常见治疗方法,其应用物理能量,通过生理调节机制作用于人体,能加速血液循环,改善肌肉和关节活动,但疗效欠佳,治疗后仍有疼痛和活动受限[3-4]。近年来,脊椎矫正用于治疗机械性腰痛,而机械脉冲是手法冲力脊椎矫正的替代法,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疼痛和活动受限,治疗腰痛效果显著[5]。本研究探讨机械脉冲力脊椎矫正对机械性腰痛LDH患者的疗效及对主观疼痛、腰部活动度及躯干肌力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本院收治的118例机械性腰痛LDH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2组,每组59例,观察组男性20例(33.90%),病变位置在L4—5有20例(33.90%),在L5—S1有39例(66.10%)。对照组男性18例(30.51%),病变位置在L4—5有24例(40.68%),在L5-S1有35例(59.32%)。2组患者一般资料如年龄、病程、身体质量指数(BMI)及身高,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1.1.1 纳入标准 ①符合《实用神经病学》[6]中LDH诊断标准,且影像学检查无明显椎管狭窄者;②年龄20~60岁,病程≥2个月者;③患者均为需保守治疗的LDH腰痛患者;④患者知情、同意。

1.1.2 排除标准 ①腰骶椎手术史者;②神经源性腰痛者;③合并非肌肉骨骼病变的症状或体征者;④有凝血障碍史及目前服用抗凝药者;⑤严重骨质疏松、精神病不能配合治疗或影像治疗者;⑥腰椎滑脱及峡部裂者;⑦需手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①超短波治疗,DL-C-B型超短波,功率为200 W,电极14 cm×21 cm,病变腰部前后对置,1次/d,20 min/次。②中频脉冲电疗,T99-B型中频电疗仪,硅胶电极置于患椎间隙脊柱两侧,选用多步程序处方1号,1次/d,20 min/次。

1.2.2 观察组 给予机械脉冲力脊椎矫正治疗。仪器为ArthroStim,取俯卧位,帮助其全身心放松,康复治疗师评估疼痛部位、腰部肌肉张力和关节活动受限,然后实施1~2次低等强度的脉冲冲击,采用传感器判断是否为有效冲击,有效冲击结束后进行手法触诊、肌力测试并结合X射线,判定是否要继续治疗。1次/d,10 min/次。2个疗程及以上应间隔一周进行下一个疗程。按照疼痛部位和关节活动对称性确定脉冲冲击次数、位置。2组均持续治疗4周。

1.3 观察指标

1.3.1 临床疗效比较 采用Roland-Morris腰椎功能障碍指数(RDQ)[7]评估功能障碍,包括24个回答是否的自答问题,7~24分,评分越低功能障碍越小。改善率=[(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评分]×100%,显效为RDQ≥50%,有效为RDQ在25%~50%,无效为RDQ≤25%。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3.2 视觉模拟评分法(VAS)[8]满分为10分,无痛为0分。

1.3.3 腰部活动度 治疗前和治疗后4周使用倾角计测量屈曲、伸展、左侧屈度及右侧屈度,每个部位测量3次,取平均值作为最终结果。

1.3.4 躯干肌力 治疗前和治疗后4周使用手持测力计测量躯干肌力,记录在3~5 s最大力(kg)行体质量标准化。

2 结果

2.1 2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3.22%、76.2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n(%)]

2.2 2组患者VAS、RDQ评分比较 治疗前2组患者VAS、RDQ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VAS、RDQ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2组患者VAS、RDQ评分比较(分,

2.3 2组患者腰部活动度比较 治疗前2组患者屈曲、伸展、左侧屈度及右侧屈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屈曲、伸展、左侧屈及右侧屈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2组患者腰部活动度比较

2.4 2组患者躯干肌力比较 治疗前2组患者屈肌、伸肌及旋转肌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屈肌、伸肌及旋转肌力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5。

表5 2组患者躯干肌力比较

3 讨论

由于腰椎间盘部分退行性改变,患者在劳累过度、腰部外伤、椎间盘环纤维和髓核组织突出时,刺激或压迫邻近的脊神经根,导致LDH[9]。而患者均有腰痛症状,且腰痛是多种原因综合作用的结果,常见原因为①肌肉痉挛,LDH发作时会伴有腰部肌肉损伤或保护性收缩,致使腰痛;②炎性反应,LDH会引起突出部位周围的炎症反应,并会产生疼痛因子,引起腰部疼痛,且炎症物质会刺激神经根,导致神经性疼痛发生;③窦椎神经受刺激,窦性椎神经分布于椎间盘纤维环组织中,LDH发生时,纤维环破裂,形成局部无菌炎症,使窦椎神经受到机械性和炎性刺激,引起腰痛;④韧带损伤,当LDH发生时会改变腰椎排列,损伤腰椎韧带,导致腰痛[10-11]。因此,对患者进行及时且有效治疗至关重要。

临床常采用物理因子治疗,其利用电能、光能、热能、机械能等能量作用于人体,以恢复生理功能[12]。其中超短波疗法使用超短波作用于病灶区域,使组织受热,减轻交感神经紧张,建立侧支循环,改善血液循环[13]。而中频脉冲电流具有解除粘连、缓解痉挛、加速血液循环和组织代谢等作用,同时还具有较强的镇痛作用,患者易接受;此外,可防止肌肉萎缩,改善平滑肌紧张,调节自主神经功能,但治疗后患者仍有疼痛感和活动受限,因此具有一定的局限性[14-15]。机械脉冲力脊椎矫正是一种调整技术,它可刺激本体感受器,通过作用于腰部,产生神经生理作用,恢复关节活动,可纠正关节微小移位;且可通过刺激关节、肌肉、韧带和关节囊中的机械感受器(作为抑制因子)来抑制疼痛和交感兴奋,以改善肌肉功能[16]。同时,通过改变附着肌的力量、张力可改善肌肉损伤,从而缓解疼痛,恢复其功能。其机制是通过骨骼结构的调整,调节神经肌肉兴奋性,增强本体感受,改善关节运动,增强肌肉力量,从而达到治疗腰痛的目的[17-18]。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提示机械脉冲力脊椎矫正治疗机械性腰痛患者较物理因子疗效更佳,这与改善功能障碍、提高腰部活动度和躯干肌力有关。研究发现,治疗后观察组VAS、RDQ评分较对照组低,提示机械脉冲力脊椎矫正可缓解疼痛,改善功能障碍,通过刺激位于关节突关节及其周围肌肉力学感受器,抑制了此区域的伤害感受性纤维,因此打断了“疼痛—痉挛”循环,缓解患者疼痛;并在脊椎间提供力量,改善了关节的活动度。同时研究发现,治疗后观察组屈曲、伸展、左侧屈度及右侧屈度均高于对照组,与朱中亮等[19]研究结果一致,说明机械脉冲力脊椎矫正可改善机械性腰痛LDH患者关节活动度。本研究进一步分析其原因为:机械脉冲力利用机体抑制性反射放松肌肉,产生拉伸幅度,同时脊椎矫正通过抑制伤害性传入纤维,改善痉挛。而物理因子没有这种活动作用,因此对腰部活动度改善更佳。关铭坤等[20]报道显示,慢性腰痛患者的躯干肌力比健康人弱。本研究进一步分析2种治疗方法对躯干肌力的影响,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屈肌、伸肌及旋转肌力优于对照组,提示机械脉冲力脊椎矫正可增加躯干肌力,原因可能为:机械脉冲力脊椎矫正通过刺激皮肤感受器和关节机械感受器产生了抑制,从而降低了周围脊旁肌的张力,并增加运动神经元兴奋性,进而增强肌肉力量。但本研究纳入例数较少,且对照组为理疗,观察组为矫正系统,可对结果造成一定偏倚。同时未进行预后随访,下一步将扩大样本量,并选择相关的干预措施作为对照组,对患者预后进行随访,进一步分析其对机械性腰痛患者的疗效,从而为临床提供更多参考。

猜你喜欢

脊椎腰痛腰部
腰痛这个仅次于感冒的第二大常见病症怎么处理
怎样让腰部得到有效休息
妊娠期腰痛的研究进展
职业腰痛早防治
基于机器学习和几何变换的实时2D/3D脊椎配准
你想不到的“椎”魁祸首:皮肤病可能与脊椎有关
老年人锻炼腰部仰卧屈膝挺髋
中医护理干预腰痛30例
腰部“回”字形针刺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00例
脊椎结核病灶清除内固定术后不愈原因分析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