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维生素D3联合低强度抗阻运动治疗老年肌少症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炎症水平的影响

2024-02-22张林英梅群超张炜琦王志刚刘菊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24年4期
关键词:肌少症维生素炎症

张林英 梅群超 张炜琦 王志刚 刘菊

(武汉市第一医院老年病科,湖北 武汉 430022)

在人体衰老过程中会伴随不可避免的机体运动功能、免疫功能进行性下降〔1〕。其中机体运动功能是维持个体进行正常日常活动的重要能力,而肌肉质量的多少与机体运动功能的高低直接相关〔2〕。除了肌肉质量外,维生素D的缺乏也与老年肌少症的发生显著相关,而补充维生素D制剂可改善肌少症患者的肌肉质量〔3,4〕。抗阻运动是通过克服外源性阻力时所进行的主动性肌肉训练,能够有效恢复患者肌力,因此临床中广泛被应用于多种原因导致的肌肉萎缩,但长期抗阻运动可能会增加老年患者运动伤的发生率,因此仍需探索新的运动治疗方法〔5,6〕。本研究旨在探究维生素D3联合低强度抗阻运动对老年肌少症疗效及对患者血清炎症水平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取于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收治于武汉市第一医院的老年肌少症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平均年龄(65.7±2.0)岁,平均体质量指数(BMI)(23.52±1.24)kg/m2,其中男36例、女24例,存在吸烟史39例,存在饮酒史42例,合并高脂血症9例,合并高血压8例,合并2型糖尿病8例,合并冠心病3例。对照组平均年龄(66.0±2.0)岁,平均BMI(23.38±1.14)kg/m2,其中男34例、女26例,存在吸烟史37例,存在饮酒史41例,合并高脂血症10例,合并高血压7例,合并2型糖尿病9例,合并冠心病3例。两组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1)患者年龄在60岁以上;(2)符合《中国老年人肌少症临床康复治疗指南》中肌少症的诊断标准〔7〕;(3)患者肌力分级在3级以上;(4)患者临床资料完整;(5)患者对本研究制定的方案知情且能够坚持至治疗终点。符合上述标准的患者均纳入本项研究。排除标准:(1)合并严重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或血液系统疾病;(2)合并肝衰竭或严重凝血功能障碍;(3)合并任何类型的良、恶性肿瘤;(4)合并任何类型的急、慢性感染性疾病。

1.2治疗方法 患者均在入组后给予碳酸钙/维生素D3片(Nycomed Pharma AS,批准文号X19990196,500 mg/片)口服治疗,500 mg/次,1~2次/d,连续治疗6个月。对照组不进行强制性运动计划安排。观察组在上述治疗方案基础上进行低强度抗阻运动训练,具体包括:根据纳入患者身体素质及个人意愿制定训练方案,其中运动频率为每周至少2次,每次持续30~40 min,根据个人情况调整每日运动时间,间隔休息时间至少为48 h;运动强度均采取40%~50% 1次最大重复(1RM)的低强度运动;运动内容包括使用轻型哑铃进行肘关节屈曲以锻炼上肢肌肉,使用绑缚沙袋负重进行直腿抬高以锻炼下肢肌肉。患者均连续锻炼6个月。

1.3肌少症相关指标 患者均于治疗前及治疗结束后通过体成分分析仪测定四肢骨骼肌质量(ASM)、四肢骨骼肌质量指数(ASMI),其中ASMI=ASM÷身高2。通过握力器检测患者优势手的手握力(HGS),检测3次后取平均值。

1.4血清维生素D水平 患者均于治疗前、治疗3个月及6个月后来医院随访并采集空腹外周静脉血5 ml,在室温下以1 500 r/min离心10 min获得上层血清后通过全自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检测患者血清中血清25羟维生素D3〔25(OH)D3〕表达水平。

1.5血清炎症相关指标 患者均于治疗前及治疗结束后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血清中白细胞介素(IL)-6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表达水平。

1.6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3.0软件行独立样本t检验、配对样本t检验、χ2检验、Pearson相关性分析。

2 结 果

2.1两组治疗前后肌少症相关指标对比 治疗前两组ASM、ASMI及HGS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ASM、ASMI及HGS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升高,且观察组HGS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但治疗后两组ASM及ASMI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肌少症相关指标变化对比

2.2两组血清25(OH)D3水平变化 治疗前两组血清25(OH)D3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3个月及治疗6个月后两组血清25(OH)D3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升高,且观察组血清25(OH)D3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两组血清炎症相关指标变化 治疗前两组血清IL-6及TNF-α水平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IL-6及TNF-α水平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上述指标降低更明显(P<0.05),见表2。

表2 两组血清25(OH)D3、血清炎症相关指标水平

2.4治疗后血清25(OH)D3水平与各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治疗结束后血清25(OH)D3水平与血清TNF-α水平呈显著负相关(r=-0.355,P<0.05),与ASMI、HGS及血清IL-6水平均无显著相关性(r=-0.101、0.072、-0.028,均P>0.05),见图1。

图1 治疗后患者ASMI水平与血清维生素D、炎症相关指标的相关性

3 讨 论

尽管老年肌少症的发病率逐渐增加,但国内外尚缺少统一的诊断标准及标准化治疗防范。《肌肉衰减综合征中国专家共识(草案)》及《老年人肌少症口服营养补充中国专家共识(2019)》均推荐老年肌少症患者可通过外源性补充维生素D以改善机体运动功能降低的情况并满足维生素D的生理需求量〔8,9〕。以往研究表明,合并维生素D缺乏的老年肌少症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及适度运动的基础上进行外源性维生素D制剂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血清维生素D水平及骨骼肌功能〔10,11〕。抗阻运动对于老年肌少症患者的改善效应已在临床得到一定证实,进行持续性抗阻运动的老年人肌肉质量均会随运动时间增加逐渐增加〔12〕。但部分患者可能因为过度训练导致肌肉劳损甚至骨折,因此低强度抗阻运动可能对于老年肌少症患者更具有实际应用价值〔13〕。

除了直接通过ASM及ASMI反映患者肌肉质量改变情况外,HGS也是评估患者上肢力量的重要指标〔14〕。以往研究发现,HGS与老年人群肌少症的预测、临床转归、生活质量水平等均具有一定相关性,且临床检测过程快捷,因此常与ASM、ASMI共同用于评价肌少症患者症状改善情况〔15,16〕。血清25(OH)D3水平是反映患者维生素D水平的指标,老年人群大多会随着年龄增加出现进行性25(OH)D3降低,这也是老年人群容易骨折的重要原因之一〔17〕。以往研究发现,肌少症患者大部分伴随25(OH)D3水平降低,因此监测25(OH)D3变化对于评价老年肌少症患者治疗效果也具有重要意义〔18〕。本研究说明,观察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上肢肌力改善更显著,但两组患者骨骼肌肌肉量增长幅度无显著差异。肌少症患者也常伴随慢性炎症,其中与肌少症密切相关的炎性指标包括IL-6、IL-10、C反应蛋白及TNF-α等〔19〕。以往研究发现,老年肌少症患者血清IL-6水平显著高于同龄健康老年人〔20〕。而TNF-α会在人体衰老过程中表达水平逐渐升高,是诱导人体肌肉衰老的重要炎性细胞因子之一〔21〕。本研究说明,接受治疗后炎症水平降低更明显,这可能是导致观察组老年患者症状改善更明显的原因之一,但其具体机制仍需进一步通过体外研究探索。

综上,维生素D3联合低强度抗阻运动能显著增加老年肌少症患者骨骼肌质量及上肢力量,有利于患者恢复,该过程可能与患者血清25(OH)D3水平增高、全身炎症反应水平降低相关,表明该联合治疗方案对于老年肌少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肌少症维生素炎症
2019亚洲肌少症诊断共识下肌少症相关危险因素评估
肌少症对脊柱疾病的影响
维生素:到底该不该补?
运动预防肌少症
脯氨酰顺反异构酶Pin 1和免疫炎症
欢迎订阅《感染、炎症、修复》杂志
维生素B与眼
双能X线吸收法在肌少症诊治中的研究进展
神奇的维生素C
补充多种维生素根本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