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四螺旋理论的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

2024-02-21徐丽华张彦琴

教育观察 2024年1期
关键词:行业协会产教商务英语

徐丽华,张彦琴,赵 茜

(西安邮电大学人文与外国语学院,陕西西安,710121)

一、引言

2020年1月,《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管理办法》强调依靠政府搭台、高校对接、企业支持实现校企共建共享,深化产教融合。[1]2021年3月,《教育部办公厅关于推荐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的通知》要求进一步落实新文科建设工作。[2]新文科建设的提出,不仅是为了满足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现实需求,而且是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的应然之举。当前,学术界对新文科的思考和讨论主要集中在理论内涵释读、建设路径探索及某一具体专业的人才培养三个方面。

商务英语专业旨在满足深入全球化对复合型外语人才的需求,专业定位充分遵循新文科的学科交叉理念和产教融合导向。该专业学生面向的社会领域侧重语言服务和跨文化交流,在与产业链、创新链的对接中,存在可行性和有效性不足等问题。[3]本文基于四螺旋理论模型,将政府、学校、企业、行业协会结合成一个有机联合体,发挥各方优势,优化运行机制,以期在校政企合作方式上守正创新、与时俱进,实现专业人才高质量培养、可持续发展。

二、产教融合现状

我国商务英语教育研究主要关注商务英语知识和能力、商务英语人才培养、商务英语教学模式、商务英语课程设置、商务英语应用和商务英语翻译。[4]其中,商务英语人才培养处于整个商务英语研究的核心地位,包括校企合作、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教学改革、就业、专业建设及实践教学等内容。[5]可见,产教融合是商务英语专业发展的主流,可以促进高校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对接,激发学生创造力,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水平。然而,现行的商务英语产教融合模式无法达到该要求,具体体现为以下问题。

(一)实践教学比例低

商务英语专业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离不开高校与企业的多方面合作。但目前,该专业的人才培养中校外实践的课程占比较低,实训只是理论教学的补充,实践的重要性未在课程体系中充分体现。

产教融合常见的方式是建立实习实训基地,即高校在政策指导下,与专业相关、有意向的企业联合建立实践基地。学生在完成一定的理论学习后,前往企业进行实训。但因校企双方对彼此的情况了解不深,易出现学校课程与企业实训内容脱节,导致学生的知识体系不连贯,实践无益于能力提升,反而因考核压力加深学生对未来工作领域的恐惧和焦虑。[6]

在新文科背景下,作为人才培养的主体,高校必须响应国家号召和区域发展需求,及时调整培养方案,弥补合作中内生动力不足的缺陷,准确定位并积极寻求优质的合作途径,提升产教融合的科学有效性。[7]

(二)校企合作模式单一

商务英语专业现行的校企合作模式多是任课教师利用自身社会资源与企业进行对接,达成合作意向。在此模式下,校企双方都是基于自身原有条件和短期利益展开合作,缺乏共同利益导向,造成合作模式僵化、单一。

第一,合作行为暂时、易变。校企之间没有共同持久的目标,对各自的职责和待履行的义务无法明确规定,导致产教融合难以深入。

第二,合作方式不够全面。因合作基础缺陷造成合作模式单一,企业无法提供优质的实训资源,岗位安排难以满足人才培养需求。这就造成高校相对被动,在实践设计中多以方便企业为主,简化流程、降低标准,企业在实践中的主体作用难以有效发挥。

第三,存在学用矛盾。高校的部分专业设置与企业实际生产需求不符,导致学生在企业实践时“学、用”脱节。

究其原因,是高校与企业在产教融合中未形成相辅相成的利益统一体,二者间缺少强链接的桥梁,缺乏系统的顶层设计和长效机制,使得合作过程中双方积极性不高,合作层次较低,流于形式,最终导致实践效果不理想。

三、优化路径

结合商务英语专业自身特点和区域经济发展需求,本文引入四螺旋理论模型优化人才培养模式,以期从根本上转变产教结合路径,夯实各方合作基础。

(一)理论概述

1.三螺旋理论的提出

三螺旋概念最早出现在生物学研究领域,用以探究基因、生物体和环境之间的关系。20世纪90年代中期,美国社会学家亨利·埃茨科威兹和罗伊特·雷德斯多夫将三螺旋概念迁移至社会学领域,用来分析在知识经济时代政府、企业和高校之间的新型互动关系,即著名的政、产、学三螺旋理论。[3]

在三螺旋理论模型中,高校发挥知识和科研优势、政府提供政策和经费支持、企业共享资本和商业平台,三种力量基于市场需求结合起来,形成彼此交叉、相互影响的三螺旋关系。该模型中三方均是重要组成部分,并无主次之分。在不同的阶段或具体分工中,政府、企业和高校三者任何一方都有可能成为动态体系中的组织者、领导者,各机构在运行过程中除保持自身的特有作用外,还可以部分起到链接作用,使三者相互联系、互惠互利。[8]在我国的经济社会环境下,三螺旋关系中政府一般具有较大的行动力和影响力,企业为经济主体,高校为知识主体,两者互为需求关系,通过政府提供的必要链接和政策保护,形成积极繁荣的知识交易市场。

三螺旋理论为提升人才教育质量、校企合作的深度,整合师资队伍结构等方面提供了理论依据,但在人才教育质量的社会评估方面存在不足。[9]随着人才培养过程中市场作用的增强,政府在三螺旋关系中的链接作用逐渐变弱,急需社会第三方机构介入,以维持合作模式的稳定性。

2.四螺旋理论的发展及适用性

随着知识的市场化,不少学者尝试把社会因素纳入产教融合体系,将三螺旋扩展为四螺旋构建理论模型。有学者探讨了创新创业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如Galvão等人构建的“政府—大学—行业—社会”模型。[10]Malva 等人则研究了基于“公共机构—学术机构—行业伙伴—民间组织”的四螺旋理论创新模型,成功搭建了针对欧洲老龄化积极健康发展的Ageing @ Coimbra平台。[11]西桂权等人用四螺旋理论构建出了面向科技服务业的“政府—大学—产业—公众”的协同创新发展模型,用以提高科技服务业的服务效率和质量。[12]也有学者将其用于研究高等教育机构对农村发展的作用。[13]可见,第四螺旋主体的选择主要向社会面延伸,基于教育与产业整体大融合的趋势,更多社会性组织的加入有助于强化原主体间的联系,发挥调节和监督的作用。

面对深入全球化背景下的新文科建设要求,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必须以行业需求为导向向外发展。四螺旋理论模型的引入能够为此提供更贴合实际的理论支撑,完善产教融合的理论体系。

(二)基于四螺旋理论的新型协同培养模式

现行商务英语专业的校企合作是在政府鼓励下,由高校与企业自主选择开展,校企合作的目标、过程、效果主要基于两大主体内部的议定,缺少来自局外人专业的指导与监督。在此情况下,行业协会的参与将有助于优化合作机制与路径。为突破商务英语专业产教融合过程中沟通不畅、协同效应不佳等问题的制约,本文在精研理论模型的基础上,加入行业协会作为第四螺旋,构建四螺旋理论模型,提出政府机构、行业协会、企业单位与高等院校四方联动协同育人的新型培养模式,具体如图1所示。

图1 四螺旋理论模型

在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协同培养新模型中,行业协会不仅能够更好地贯通各主体之间的联系,发挥中介桥梁作用,而且能够发挥调节和监督的作用,建立更加客观的考核体系。高校、企业、政府、行业协会四大主体间的相互作用,可以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实现功能互补性,联合运作,协同培养,形成螺旋上升的合作关系,从而全面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四螺旋理论模型强调建立全方位的政府、协会、企业和高校的合作与共享机制,致力于实现商务英语专业由学科导向向需求导向转变,激活校内外资源,培养国际型、交叉型的商务英语专业人才。该模式基于成果导向教育理念,通过专业知识传授与实践教育的有机结合,多角度培养学生,促进商务专业学生由单一知识学习向实操能力提升、综合素质发展的转变,从而建立“英语+商务+实操”的复合型商务英语人才培养体系。

(三)各主体在协同育人新模式下的职责

四螺旋理论模型中各方的职责如下:高校作为知识主体,充分发挥其人员与科研优势,对接企业需求;企业结合其资本和市场优势,搭建创新平台;政府基于区域发展需求进行顶层设计并提供资金支持;行业协会通过其专业的信息反馈将高校、企业和政府紧密结合在一起,并发挥协调、监督的作用。可见,协同育人新模式下各主体的权责义务较三螺旋理论模型发生变化,需重新审视进而明确,以此实现有效衔接,并保证各个环节的正常运行。

1.整合校内好资源,守护教育主战场

高校是人才培养的主战场,旨在培养出国家和社会需要的高质量人才。在实际运行中,高校需对接企业及行业中介机构,汇聚优质资源、搭建坚实平台,形成人才、科研、教育协同发展的统一体。具体表现为结合企业所提需求,根据政策引导和行业协会的建议,全面布局重构教学空间、实训空间,移植成熟的人才培养体系、制订特色化的教师培训计划、合理规划和组织教育过程。

在教学实践中,高校需要提供优质的学习环境,给予学生足够的支持。同时,利用全新互联网技术,通过构建校内外双循环的全面育人体系,形成具有复合性、整体性的知识创新结构和育人平台,真正提升学生实践教育的参与度和实际成效。

2.筑牢利益共同体,提升企业积极性

从目的来说,高校以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为最大的价值追求,而企业以最大经济效益为目标。基于双方的利益冲突,以往的校企合作、联合培养实践中,企业的积极性不高。但从长远发展的角度来看,企业与高校又有共同的利益基础和价值认同。因此,校企双方要先以利益为出发点,建立拥有共同价值导向的利益共同体,树立价值认同、利益互惠的产教融合理念。[14]因此,高校在修订培养方案时,要与企业一起进行可行性论证,通过捕捉市场信息定位需求,确保教学内容与企业诉求的一致性。

企业在协同培养中的职责包括支持基础建设、提供实践基地和学习支持服务、协调教育资源和内容、提供专业人才和管理团队、辅助完善高校的师资队伍。在实践中,可由企业代为管理和运行,以凸显其主体地位,解决合作松散、难以持续等问题。

3.利用政府聚合力,发挥各方能动性

政府作为协同培养的外在因素,是产教融合的宏观调控者和管理组织者,发挥着顶层设计、统筹规划、条件保障、政策激励等职能。[14]

面向高校,要在人才引进中给予相应的保障和支持,结合国家和区域发展需要引导培养方向,协调教育资源,进行相关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维护;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加强师资的培养和平台的筹建,并对成果进行监测。

面向企业,为参与培养实践的杰出人才提供晋升通道,激发其积极性;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明确企业在协同培养中的权利和义务,以降低企业的参与风险,保障企业的经济利益,从根本上激发企业的动力。[15]

面向协会,通过提供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并利用行业专家的信息反馈把握政策导向,铸就互利互惠的良性合作基础。

政府推动搭建常态化沟通交流平台,有助于解决各主体间“邻而不联”的问题,开展联系议事互通信息、共享资源,组织各方拿出供需清单,“一事一议”推进落实,协调解决基础设施配套等问题。同时,搭建立体化人才培育平台,定期组织“人才政策进校园”类的活动,联合企业与高校共建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就业指导、创业服务,为企业订单式输送高素质人才。

4.重视协会连接力,增强组织协调性

行业协会是独立于政府、企业、高校之外,相对灵活的第三方社会组织,因其市场化的特点,在四螺旋理论模型中更利于发挥沟通、协调、咨询、监督、管理等职能。

行业协会在特定的领域通常比较专业,具有相对较高的科学素养,在与政府、高校和企业的相互作用中,有利于形成开放、包容、平衡的协作机制。通过与行业协会建立合作关系,借助其在政府与企业之间的中介桥梁作用,可以打造政、学、协、企四方多维协同育人机制。通过行业协会,高校可了解政府政策导向,与企业共建产教融合平台,发挥行业协会的连接作用。协会专家提供的行业发展趋势与动态,有利于高校优化课程体系,展现行业协会的聚能作用。高校联合行业协会开发教学评价体系,能够更准确地将学生的学习成效、技能掌握、创新能力、协作精神、劳动品质等要素有机融入评价体系。行业协会能够平衡各方力量,完善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发挥行业协会的润滑作用。

四、新型协同培养模式的构建

基于四螺旋理论模型构建新型协同培养模式,高校商务英语专业需要从以下四步着手,同时注意两个要点。

(一)步骤

第一,寻找资质、需求匹配,有合作意向的企业,进行密切联系,掌握企业需求,修订人才培养方案,重构适应复合型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的目标和标准,建立校企协同共享的实践教育体系。

第二,研究政府、协会、企业和高校四方联动协同育人方式,探索基于问题、项目和案例的跨学科产教融合实践教学,协同确定学期教学实践环节,并组织实施。

第三,探索多方合作开发课程的机制,建设试点课程,探索商务英语专业实践教学教师团队的建设途径,完善校内与校外指导教师的合作机制,充分利用各方资源提升教师团队的教学水平。

第四,研究建立适合高校复合型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的教学活动与培养效果之间的评价反馈体系,探索专业教师、教辅人员和行政管理人员组成的多渠道、多层次、全方位的精细化教学管理模式。

(二)要点

1.多种协同合作方式并进

商务英语专业自设立以来,一直践行产教融合理念,开展教学活动。在四螺旋理论的指导下,产教融合将进一步深化,基于共同利益,通过如图2所示的多种方式进行合作,解决原有模式中单一、僵化的问题,实现各主体资源共享,共商共建高质量协同育人平台。

图2 校企合作类型

(1)知识、技术共享型合作

高校作为知识主体,通过行业协会搭建桥梁引进校外优质资源,邀请行业专家进校指导并参与教学,能够优化知识体系,提高教学质量,助力人才培养高质量发展。同时,企业可以依托共建的实践基地为员工提供培训资源,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和知识水平,有助于更好地将知识转化为生产力,为企业的发展注入不竭动力。

(2)研究开发型合作

在政府倡导和行业协会的协调、指导下,高校基于自身的人员和科研优势与企业的市场化、生产化优势共同搭建精准化创新创业平台,组成“校企创新联合体”,以一种半紧密型的合作模式开展项目开发、课程共建、企业命名实验班等开发性合作。校企联合开发项目可以利用各自的知识技术优势,共同研发和设计创新的产品及服务,以提高市场竞争力。

(3)资本管理共享型合作

针对特定目标建立工作坊是常见的资本管理共享合作模式,各方主体需积极共享自身原有的资源,并基于同一立场寻求问题的解决方案。在一起研讨的过程中,交换意见、主动分享,进而深化认识,达成共识。高校基于这种项目和问题式的学习,优化过程设计,实现“教学做”一体化,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培养学生知识运用和实践创新的能力。[16]

(4)产教结合型合作

依据行业协会建立的标准,积极推动产教融合,实现校企双元培养。高校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要针对培养规格、能力要求、课程设置、培养方式等,通过及时与企业和行业协会对接,征求并听取相关专家的建议。在专业核心课程的设置上,可以适当引进生产技术,并参考职业资格条件和行业标准要求予以规范。同时,鼓励教师向“双师型”教师发展,促进教师理论知识与实践技巧的融合,达到相互映衬、协调一致的目的。

在教育实施过程中,要以实践基地为依托,开展定制培养、顶岗实习等教育教学方式,实现学校教学与企业培训交替进行,将教育的职业属性引入高校。

(5)人才资源共享型合作

交叉融合、需求导向是教育创新的内生动力。在政府倡导与行业协会的中介作用下,高校要充分发挥人才、科研优势,促进高校内循环和社会外循环资源的重新整合与优化配置。同时,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依靠不断的技术革新和富有创造力的人才。因此,企业需要与高校开展产学研合作,资源共享联合攻关,培养创新型人才,弥补企业内生动力不足的缺陷。[8]此外,校企双方还要鼓励各自人才双向挂职:企业选派优秀员工到高校担任企业导师,为专业建设献计献策;高校选派专家人才到企业参与发展规划,助力技术攻关。

(6)其他类型合作

高校可以通过承办商务英语专业相关的联合赛事、活动等扩大与校外组织的合作,扩大办学影响力;筹建地区商务英语院校联盟,组织召开地区高校商务英语学科研讨会,举办全国高等院校外语教学研讨会,与开设商务英语专业的其他高校围绕商务英语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等议题进行交流;重视学科优势互补,开展专业创新发展方面的合作;在专业培养方案制定和课程体系建设等方面开展合作并推广精品办学模式。

2.跨学科教师队伍的整合

作为高质量商务英语专业人才的培育者,教师团队要及时与企业和协会人员进行有效对接,与其他学科的专业教师进行沟通,通过培训、交流等方式提升教学水平,建成一支掌握系统知识、熟悉行业发展、积极共享资源、善于优势互补的校企联合教师团队。只有这样的教师团队,才能加强对学生的支持,通过共同指导学生参与各类竞赛,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

此外,提升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也是新文科背景下对教师的基本要求。教师要学会充分利用计算机、人工智能技术开展混合式教育,把学科前沿和优质资源以数字化、信息化的形式与学生分享探讨,高质量达成教学目标。

五、结语

本文将四螺旋理论教育理念落实到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中,构建“政府—行业协会—企业—高校”四方联动的协同培养机制,顺应区域发展需求,依靠行业协会的互动优势,与企业共同搭建实践平台,将理论教育与实践拓展结合起来,以提升实践能力为目标,多角度培养学生,形成专业教育由单一知识掌握向综合素质培养、全面能力提高的转变。本文基于新文科建设背景,探索了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间达成高效衔接的实现路径,但也发现在运行过程中还存在制度保障相对滞后、资源配置和调用路径不够优化、组织构架有待继续完善等不足,后期研究需要进一步解决以上问题。

猜你喜欢

行业协会产教商务英语
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河北省保险中介行业协会
产教融合 商以富国
商务英语通用语研究:现状与反思
基于产教结合下的中职电子教学研究
广东省铸造行业协会十周年会庆暨第四届理事会就职典礼成功举行
“任务型”商务英语教学法及应用
基于SPOC的商务英语混合式教学改革研究
产教融合:时尚产业的蜕变之路
基于图式理论的商务英语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