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背景下红色档案资源建设:价值、任务与实践路向
2024-02-21周林兴黄星
周林兴 黄星
摘要:红色档案蕴含着极其丰富的红色基因,是红色基因库不可或缺的核心部分。《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明确提出“开展红色基因库建设”,为红色档案资源建设提供深刻战略指引和行动指南。本文通过梳理相关研究文献,立足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原则与任务,阐述了红色档案资源建设的价值导向,围绕基础资源、组织协作、技术应用、支撑保障四个维度剖析红色档案资源建设的任务指向,并提出新时代红色档案资源建设应从多元协同、数智赋能、文化照拂、制度引领层面聚焦发力。
关键词: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 红色档案 资源建设 人民群众
Abstract:Red archives contain extremely rich red genes and are indispensable part of the red genes pool. The Opinion on Promoting the Imple? mentation of the National Culture Digitization Strategy explicitly proposes to "carry out the con? struction of the red genes pool", which provides profound strategic guidance and action guideline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red archives resources. Based on literature review and analysis of the principles and tasks of the national culture digitiza? tion strategy, the paper elaborates on the value orientation and multiple task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red archives resources around four dimensions of basic resources, organization and collabora? tion, technological application and supporting sys? tem. It further suggests that the construction of red archives resources in the new era shall be fo? cued on multi-dimensional synergy, digital intelli? gence empowerment, cultural nurturing and insti? tutional leadership.
Keywords:National culture digitization strate? gy; Red archives; Resource construction; People
本文界定的红色档案是指中国共产党(以下简称“党”)领导下,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形成的具有历史价值、教育意义以及纪念意义的档案,[1]是传承红色基因最为重要的资源和最为有力的见证。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开馆之际强调:“特别是要把蕴含党的初心使命的红色档案保管好、利用好,把新时代党领导人民推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历史记录好、留存好,更好地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人民群众。”[2]该批示精神为新时代红色档案资源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2022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旗帜鲜明地提出要“开展红色基因库建设”[3],为新时代进一步推进红色档案资源建设提供了政策支撑,具有深刻的指引价值和导向作用。因此,档案部门应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批示精神,把握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内涵,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协同多方主体,采取多种合理手段,对分散无序的红色档案资源进行科学的收集、整理、保管、开发和利用等,并将其建设成能够提供有效服务的红色档案资源体系,[4]以便更好传承红色基因,充分发挥红色档案资源的文化力量,切实担负起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时代使命。
经文献梳理分析发现,目前有关红色档案资源建设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红色档案资源建设的因素解析。郑慧等运用扎根理论分析得出影响红色档案资源建设的因素,认为其主要表现为红色档案资源建设环境(社会需求、制度环境、基础设施)、红色档案资源属性(特性、内容)、红色档案资源管理(实体管理、信息开发)、红色档案资源服务平台(资源共享平台、社交媒体平台)、红色档案资源建设人员(领导人员、工作人员)及红色档案资源建设资金(资金来源渠道、资金申请难度)。[5]
二是红色档案资源建设的案例探究。立足地域分布差异,郑慧等提出加强广西壮族自治区红色档案资源建设须推动各主体协同联通、构建“互联网+档建”平台、加大散存红色档案收集力度、建设红色档案数据库;[6]温兆光认为推进江西省红色档案资源建设应强化顶层政策规划、整合优化资源结构、创新技术赋能方式、提升主体协作水平。[7]针对承载内容差异,薛文萍等建议通过搭建数字人文存储平台、制定数字人文挖掘方案、创新数字人文呈现形式等推动沂蒙红嫂档案资源建设;[8]华林等指出可开展抗战口述档案抢救、海外抗战档案征集、抗战档案整合共享等行动,完善抗战红色档案资源体系建设。[9]
三是红色档案资源建设的模式建构。在“参与式”档案资源建设实践潮流驱动下,[10]王向女等认为可建立“主体协调、共同参与”的红色档案资源建设模式。[11]周耀林等以叙事传输理论为分析框架,将馆藏机构、研究机构、第三方机構及社会公众等多元叙事主体引入红色档案资源建设全过程,构建以档案馆、图书馆、博物馆等馆藏机构为主导,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研究机构为依托,第三方机构为辅助,亲历者、业余爱好者等共同参与的红色档案资源社会共建模式。[12]
综上,虽然学界围绕红色档案资源建设展开了多视角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研究成果,但总体来看,尚未能紧跟国家政策导向,针对红色档案资源建设相关研究的广度和深度还有待进一步拓展和深化,这为本文的研究留下了探讨空间。
(一)战略导向价值:促进红色记忆永恒赓续
长期以来,红色档案资源散布于各区域、各机构之间,呈现零散化、碎片化的状态,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国家整体红色记忆建构进程。而《意见》的出台为红色档案资源建设孕育了全新的发展空间。
一方面,有助于从宏观层面整合优化红色档案资源。有利于对全国各地的红色档案资源进行整合关联,强化不同类型红色档案资源间的联系,不断厚实红色档案资源宏观内容体系,进而更全面真实地还原和再现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奋斗的红色历史,助益“国家红色记忆”工程实施,从而构筑形成国家红色档案记忆资源库,更好延续红色记忆、传承红色基因。
另一方面,有助于从微观层面充实完善红色档案资源。红色档案承载的不仅有中国共产党人的记忆,还有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记忆。《意见》要求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红色基因库建设,利于广泛吸纳社会公众参与建设红色档案资源,提升红色档案资源建设的细粒度和精度,最大限度丰富红色记忆内涵、扩展红色记忆边界,实现由片面记录发展成全局性的红色记忆,[13]推动构建更为完备的红色记忆脉络,增强公众对党、国家及红色文化的认同。
(二)时代导向价值:拓展红色档案服务场域
《意见》提出要运用各种数字化技术手段创新文化资源的表现形态与服务方式,极大地突出了数字技术对于红色档案资源建设成果展演传播的重要作用。
一方面,有利于创新红色档案资源建设的呈现样态,进而提升红色档案的利用服务水平。当前,大部分红色档案资源建设的呈现形式较为局限单一,并未很好地与VR、AR、GIS等多元技术手段相融合,难以有效为公众所利用。通过运用大数据、语义关联、3D影像等技术,可将红色档案资源转化为高精度的数字化、数据化形态,按照国家文化大数据统一标准形成红色档案资源大数据库,并将其嵌入国家文化大数据集成系统模块中,实现红色档案资源全国联网检索利用。[14]
另一方面,有利于开辟红色档案资源全新体验场景。采用数字人文、元宇宙、数字孪生等新型体验技术对红色档案资源建设成果进行创意开发、交互展示和有效利用,能够打破传统红色档案资源展播的时空限制和地域束缚,营造可视、可感、可听的沉浸式体验空间,以更加生动形象的体感互动引领公众体悟红色档案背后的历史故事,唤醒公众的红色记忆和情感,使红色档案焕发时代新活力和新风貌。
(三)社会导向价值:实现红色档案全民共享
《意见》强调,推进红色基因库建设要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服务思想,注重社会效益,突出红色档案资源建设为了人民,红色档案资源建设成果由人民共享,从人民群众与社会发展的视角明确了红色档案资源建设的根本基点与价值取向。
一方面,有助于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理念。红色档案资源真实记录了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群众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光辉历程,生动展现了党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具有人民性这一根本属性。以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为指引,系统推进红色档案资源建设工作,不仅能够最大程度将散落民间的红色档案资源进行有效聚合,更能够从人民性立场出发审视红色档案资源的建设导向,彰显红色档案资源在资政育人、服务社会方面的重要作用。
另一方面,有利于健全红色档案文化供给体系。档案部门运用文化数字化理论与方法创新红色档案资源建设,能够打造出面向人民生活和国家发展的高品质红色档案文化数字化产品,丰富红色档案文化服务供给,助推红色档案文化可视化、全景式共享传播,最大程度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一)基础资源维:盘活红色档案资源要素
一方面,加快推动不同形态的红色档案资源跨界融合。《意见》指出“关联文字、音频、视频等不同形态的文化资源数据,关联文化数据源和文化实体”,从资源形态多样性的视角明确了红色档案资源建设的着力点和突破口。推动红色档案资源建设,需开拓视野和格局,广泛整合关联不同资源形态的红色档案,同时集成其他文化机构中与红色档案密切相关的资源形态,提高红色档案资源建设的兼容性与延展性,打造兼容并包的红色档案资源建设环境,使红色档案资源建设效果更加可观可感。
另一方面,深入强化红色档案资源之间的内容关联。《意见》指出“按照统一标准关联零散的文化资源数据,关联思想理论、文化旅游、文物、新闻出版、电影、广播电视、网络文化文艺等不同领域的文化资源数据”,为加强红色档案资源的内容关联提供了行動指导。虽然红色档案资源的价值凝结于每一份文字资料、图像照片及革命文物的内容中,但囿于红色档案所记载与反映的红色人物、历史活动的广域性和跨越时空性,为此,应建立起现有红色档案资源库的内容关联,利用数据整合、数据挖掘、关联分析,探寻、还原红色档案的形成过程,保证红色档案在还原红色历史过程中的真实性、客观性和全面性。[15]
(二)组织协作维:汇聚红色档案资源建设合力
一方面,深化同质机构协作配合。《意见》提出,“推动不同层级、不同平台、不同主体之间文化数据分享”“推动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美术馆、非遗馆等加强公共数字文化资源建设”,从组织层面切中了红色档案资源建设的关键要点,即跨界联动合作。其中,不仅要推动档案馆强化与其他同属性机构之间的协作配合,建立红色档案资源建设跨馆联盟,形成以档案馆为核心的多元主体共建红色档案资源格局;还要加强不同地区间红色档案管理机构的协同联动,通过签署合作协议、战略协定等方式确立红色档案资源建设协作方略,明确合作关系与内容,并选取主导方协调区域整体建设工作,针对红色档案资源数字化进度、数据整合、共享共建程度、建设成果展示等各个环节制定详细规划,[16]从而建构红色档案资源建设区域网络。
另一方面,大力吸纳社会组织参与。在推进红色档案资源建设中,还需积极引导相关高等院校、行业协会、科研院所、党史办及档案服务外包等社会组织机构参与,高效凝聚红色档案资源建设的资金、设备、人力等优势条件,提高红色档案资源建设的科学性、专业性和规范性,构筑红色档案资源建设的纵向链条。
(三)技术应用维:优化红色档案资源建设技术适配
一方面,不断提升数字技术应用效能。《意见》提出要坚持“科技支撑,创新驱动”“促进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阐明了红色档案资源建设的核心技术驱动,有利于为红色档案资源建设锻造强劲技术动能。据此,档案部门要及时响应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要求,依托现有有线电视网络设施、广电5G网络与互联互通平台等基础设施,加快人工智能、区块链、数字人文、知识图谱等数字技术在红色档案资源建设中的适配应用,大力开发红色档案资源管理系统和平台,并反复实践论证,发挥数字技术在红色档案资源智慧化、精细化、高阶化管理中的积极效用。[17]
另一方面,严格遵循数字技术优选原则。《意见》指出“集成运用先进适用技术”,增强文化资源数字化的合理性。揆诸当下,移动互联网、大数据、数字孪生等新兴数字技术不断涌现并迭代发展,为红色档案资源建设提供了诸多工具选择。然而,红色档案较为特殊,其具有很强的思想性和政治性,并非一般类型的数字技术都可通用于红色档案资源建设中,必须选择智能先进、安全稳定、成熟可靠、兼容易用的数字技术应用于红色档案资源管理,确保红色档案资源的真实、准确、完整、全面,实现红色档案资源集成式、统一化管理,提高红色档案资源建设水平与能力。
(四)支撑保障维:培育红色档案资源建设良好环境
一方面,聚力打造适宜优良的政策环境。国家法规标准和档案事业发展规划等政策规章是有序推进红色档案资源建设工作的重要保障。《意见》提出要推动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建立健全与文化数字化建设发展相适应的政策法规体系,全面推进文化资源数字化、智慧化,实现文化数字化治理,为加强红色档案资源顶层设计和战略规划明确了行动方向。档案部门要融入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紧随国家红色资源保护步伐,从收集整理、保管保护、开发利用、资金配置等方面构建内容科学、结构合理、行之有效的红色档案资源法规标准体系,为红色档案资源建设提供坚实法理支撑。
另一方面,持续营建满足人民群众需求的环境。红色档案资源建设的最终目的是满足人民群众的档案利用需求。《意见》要求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实现文化数字化成果普惠应用、全民共享,揭示了红色档案资源建设的目标和归宿就是为民服务。因而,红色档案资源建设需以人民群众需求为导向,围绕党和国家中心大局,依托红色档案资源打造“红色思想库”“红色知识库”“红色文化库”,推动红色档案资源由被动建设向主动融合、由表层开发向深度利用、由单一服务向多维传播转变,更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个性化、多样化的档案文化需求。
四、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背景下红色档案资源建设的实践路向
(一)多方协同,形塑红色档案资源建设格局
一是广泛集聚人民群众智慧。广大人民群众既是红色档案资源的利用者和受益者,也是参与者和建设者。《意见》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文化数字化为了人民,文化数字化成果由人民共享”,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是红色档案资源建设不可忽视的关键主体力量。档案部门可通过招募特定社会公众参与红色档案资源建设的具体流程,当其完成一定数量的红色档案资源征集、整理或著录等任务,为其授予红色文化书籍、红色文创产品、红色旅游门票等相应的奖励,充分调动人民群众参与红色档案资源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如北京市档案馆在建党百年期间,面向社会征集红色档案史料,并鼓励公众参与红色档案史料收集保护工作,对于贡献者颁发纪念证书、纪念文创等奖励。[18]
二是加强与第三方服务平台互联互通。《意见》指出,“鼓励多元主体依托国家文化专网,共同搭建文化数据服务平台,汇聚文化数据信息,集成同文化生产适配的各类应用工具和软件,提供文化资源数据和文化数字内容的标识解析、搜索查询、匹配交易、结算支付等服务,实现跨层级、跨地域、跨系统、跨业态的数据流通和协同治理”,为档案机构与第三方服务平台共同搭建红色档案资源一体化平台、实现互联互通提供了全新机遇。档案机构可借势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主动参与大型公共文化数字化项目,通过链接云端服务器、整合公共算力体系、匹配适用技术等方式,与第三方服务平台精准安全接通,多渠道整合图书、报刊、音视频等多模态红色档案资源,并进行定期整理、动态更新,实现红色档案资源共建共享共治,拓展红色档案资源建设的深度与广度。[19]如四川省档案馆联合“学习强国”四川学习平台等媒体打造出“红色档案”专题频道,为实现红色档案资源协同共建与联动共享拓展新渠道。[20]
(二)数智赋能,提升红色档案资源建设能级
一是实行移动优先发展战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5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目前我国手机网民数量共计10.76亿,其中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高达99.80%。[21]可见,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移动终端已然成为广大人民群眾共享利用文化信息的主流渠道。正如《意见》指出要“为移动终端等‘小屏’量身定制个性化多样性的文化数字内容”“推动‘大屏’、‘小屏’跨屏互动,融合发展”。因此,必须坚持促进移动优先发展,使红色档案资源展示效果更直观、更生动、更形象,便于公众获取利用,从而推动红色档案资源建设成果更好更多惠及广大人民群众。如在建党百年,北京市档案馆借助微信视频号、抖音等多种移动端平台,将倾力打造的12集《北京红色档案》系列短视频进行传播推介,实现公众与红色档案“零距离透视”。[22]
二是探索融入元宇宙技术浪潮。元宇宙作为集成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5G、区块链、VR、AR、人机交互等多种数字信息技术的综合应用,旨在实现多种技术的相互融合,构建与物理世界相映射的数字世界。《意见》提出要“集成全息呈现、数字孪生、多语言交互、高逼真、跨时空等新型体验技术”,正是指向元宇宙技术,为新时代红色档案资源建设拓展技术应用边界指明了前进方向。同时,在档案工作全面数字化转型的背景之下,元宇宙技术的蓬勃发展和广泛应用,为红色档案资源建设开辟了新场域和新空间。如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纪念馆利用元宇宙技术对红色遗址、红色文物及红色档案进行数字化建设和全景式呈现,并成功发布“数字一大”元宇宙应用场景,为新时代红色资源建设插上元宇宙“翅膀”。[23]
(三)文化赋能,彰显红色档案资源建设意蕴
一是弘扬红色档案文化。红色档案是红色历史的见证者,是传扬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的绝佳素材。《意见》指出“推动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凝魂聚气、强基固本,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为以红色档案资源为“媒”、行红色文化之“舟”阐明了现实遵循。档案部门应以红色档案资源建设为契机,顺应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建设,树牢文化服务理念,深入挖掘、阐发红色档案资源背后蕴藏的红色历史文化,并融合数字媒体、创意设计等手段,开发红色档案文化产品,提供红色档案文化创意服务,提升红色档案文化传播力、影响力和感召力。如为满足公众对红色档案文化的多样化诉求,北京市海淀区档案馆借助微信公众号、哔哩哔哩等主流媒体,推出“红色故事”专栏,并运用线上线下一体化、在线在場相结合的方式,丰富红色档案文化产品供给,有效扩大红色档案文化服务影响力。[24]
二是坚守伦理道德文化。在红色档案资源建设实践过程中,要恪守相应的伦理道德文化,始终坚持践行人文情怀、安全管理第一、规避技术决定论,谨防红色档案信息失真、泄露等风险,形塑健康向上的红色档案文化价值规范体系,发挥红色档案“文以载道、文以化人”的作用,提高红色档案资源建设的温度和质感。
(四)制度引领,强化红色档案资源建设保障
一是完善静态专项政策法规制度。《意见》强调“构建与文化数字化建设相适应的市场准入、市场秩序、技术创新、知识产权、安全保障等政策法规体系”,诠释了政策法规对于红色档案资源建设的重要引领作用。在国家层面,应尽快出台红色档案资源相关法律法规、政策规划、标准规范等,为红色档案资源建设保驾护航。如国家文物局印发《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十四五”专项规划》,为革命文物管理保护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在地方层面,需将红色档案资源建设纳入地方文化数字化战略实施方案和地方档案事业发展规划中,促进红色档案资源建设长效发展。如《北京市“十四五”时期档案事业发展规划》强调加强红色档案文化建设;[25]上海市先后颁布《上海市红色资源传承弘扬和保护利用条例》《上海市红色档案资源管理办法》,为构建红色档案资源体系奠定了厚实的政策基石。
二是建立动态资金投入扶持机制。《意见》指出“落实和完善财政支持政策,统筹现有资金渠道,调整支出结构,优化投入机制”“充分调动市场力量,发挥中国文化产业投资基金作用,引导社会资本积极、有序参与文化数字化建设”,为调整红色档案资源建设资金投入明确了具体要求。一方面要保证专项资金投入。政府要适当加大资金扶持力度,设立红色档案资源建设专项资金,并保证专款专用,确保红色档案资源建设工作顺利开展。如北京市被纳入中央财政革命老区转移支付政策范围,并获中央专项补助资金,为统筹全市红色档案资源管理创造良好条件。[26]另一方面要拓宽资金来源渠道。除依靠政府财政拨款外,可面向公众建立红色档案保护基金、开发并营销红色档案文化创意产品,多样化筹措红色档案资源建设基金,以填充经费开支。如江苏省扬州市2名九旬老人共捐资1.1万元,用于修缮建设红色档案相关实体遗址。[27]
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提出,为红色档案资源建设提供了深刻的方向指引,有助于促进红色记忆永恒赓续,拓展红色档案服务场域,实现红色档案全民共享。立足《意见》指示精神,以“价值导向—任务指向—实践路向”为脉络,探索面向文化数字化的红色档案资源建设逻辑进路,以进一步深化红色档案资源建设进程,持续开拓红色档案新的生长点和发展空间。
*本文系上海研究院2022年度重点研究课题“中国共产党创建和早期发展(1920—1927)史料发掘、整理与数字化开发研究”(项目编号:2022jb01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注释及参考文献:
[1]上海市档案条例[N].解放日报,2021-11-17(16).
[2]伊部.国家档案局印发《通知》要求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档案工作重要批示[N].中国档案报,2021-07-29(1).
[3]中国政府网.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EB/OL].[2023-07-13]. http :// www.gov.cn/xinwen/2022-05/ 22/content_5691759.htm.
[4]毛福民.以“三个代表”为指导全面加强国家档案资源建设[J].中国档案,2002(2):5-7.
[5]郑慧,谭冬玉.基于程序化扎根理论的红色档案资源建设因素解析[J].档案管理,2022(2):56-61.
[6]郑慧,刘心怡,杨秀翠.广西红色档案资源体系建设研究[J].山西档案,2021(5):110-117.
[7]温兆光.数字人文视域下江西红色档案资源建设研究[D].南昌:南昌大学,2022:34-41.
[8]薛文萍,周昊,王昊等.数字人文视角下的红色档案资源建设——以沂蒙红嫂档案为例[J].山西档案,2020(2):85-91.
[9]华林,邱志鹏,于雯青.国家治理增效视角的档案服务建设:抗战档案实证研究[J].档案学通讯,2021(2):4-11.
[10]Evans M.Archives of the People,by the People,for thePeople[J].TheAmericanArchivist,2007(2):387-400.
[11]王向女,姚婧.“互联网+”时代长三角地区红色档案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新方向[J].档案与建设,2020(8):4-8.
[12]周耀林,张丽华,刘红.叙事传输视角下红色档案资源社会共建模式与实现路径研究[J].档案学研究,2023(1): 82-90.
[13]周林兴,崔云萍.区域性红色档案资源的协同开发利用探析——以长三角区域为分析对象[J].档案学通讯,2021(5):4-13.
[14]白毅,涂永前.数字技术赋能红色文化赓续传承[EB/ OL]. [2023-12-28]. https :// www. cssn. cn/xwcbx/rdjj/ 202304/t20230406_5618167.shtml.
[15]周林兴,张笑玮.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下红色档案的服务导向与实现路径[J].北京档案,2023(1):13-16.
[16]周林兴,崔云萍.区域性红色档案资源的协同开发利用探析——以长三角区域为分析对象[J].档案学通讯,2021(5):4-13.
[17]杨鹏,金波.数智时代智慧档案建设的逻辑理路与运行线路[J].档案学通讯,2023(2):48-56.
[18]北京市档案信息网.北京市档案馆关于面向社会征集红色档案的通告[EB/OL].[2024-01-03].https://www. bjma.gov.cn/eportal/ui?pageId=300468&articleKey= 365342&columnId=330319.
[19]周林兴,黄星.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背景下农家书屋数字化建设的价值、任务与推进策略[J].图书馆学研究,2023(6):87-94.
[20]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档案局.四川“千人读档”活动入驻学习强国总平台[EB/OL].[2024-01-03]. https : // www . saac . gov . cn / daj /c100251/202211/ e0a97df20332481fb793d8222011a840.shtml.
[2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5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2023-12-28].https://www. cnnic.net.cn/n4/2023/0828/c88-10829.html.
[22]光明网.赓续红色血脉追忆红船精神——评系列短视频《北京红色档案》[EB/OL].[2023-12-28].https:// culture.gmw.cn/2021-07/05/content_34971917.htm.
[23]渠雨桐.精心打造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的“三个高地”——中共一大纪念馆红色档案传承利用实践[J].中国档案,2023(5):44-45.
[24]李楠.传承红色基因传播红色档案文化——北京市海淀区档案馆推出展览服务新模式[EB/OL].[2023-12-28].http://www.chinaarchives.cn/mobile/category/de? tail/id/35936.html.
[25]本刊讯.中共北京市委办公厅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北京市“十四五”时期档案事业发展规划》[J].北京档案,2021(9):4-10.
[26]北京市财政局.关于2022年中央革命老区转移支付资金有关情况[EB/OL].[2023-12-28].https://czj. beijing. gov. cn/zwxx/tztg /202303/t20230331_2949296. html.
[27]姚柳,卞礼洪,施小红等.基层红色档案资源建设研究——以扬中市为例[J].档案与建设,2021(2):55-57.
作者单位:上海大學文化遗产与信息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