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国家版本馆藏的两册《永乐大典》
2024-02-21张璞王一鸥
张璞 王一鸥
2020年7月,兩册《永乐大典》现身法国巴黎博桑—勒费弗尔拍卖行,并被中国藏家金亮先生以640万欧元的价格竞得,加上拍卖佣金,最终成交价为812.8万欧元。时值全球新冠疫情形势异常严峻,经中法双方相关部门多次协商沟通,制定了详细周密的运输方案和妥善的疫情防控措施,两册《永乐大典》于2022年3月顺利回归中国,并经金亮先生同意出借给当时还在筹建的杭州国家版本馆,用于研究展示。为此,杭州国家版本馆基本陈列展“江南版本文化概览”开辟专区,向普通观众介绍这两册最新回归的《永乐大典》。杭州国家版本馆于2022年7月30日建成开放,又名“文润阁”,是中国国家版本馆的三个地方分馆之一,是中华文化种子基因库、异地灾备库、江南特色版本库以及华东地区版本集聚中心。两册《永乐大典》至此终于“回家”并与世人见面。
《永乐大典》是一部划时代的百科全书。英国《大不列颠百科全书》评价这部比它还早三百年的巨著称:“世界有史以来最大的百科全书”。但由于存世极少,世人所知不多。
《永乐大典》成书于明永乐年间。明成祖朱棣发动“靖难之役”登基后,想利用纂修类书的方式,展示文治水平,借以笼络人心,消弭朝野的不平之气。永乐元年(1403)七月初一日,明成祖朱棣对翰林侍读学士解缙说:“天下古今事物散载诸书,篇帙浩穰,不易检阅。朕欲悉采各书所载事物类聚之。而统之以韵,庶几考索之便,如探囊取物尔。尝观《韵府》《回溪》二书,事虽有统而采摘不广,记载太略。尔等其如朕意,凡书契以来经、史、子、集、百家之书,至于天文、地志、阴阳、医卜、僧道、技艺之言,备辑为一书,毋厌浩繁。”[1]遂下令编书,历时五年,重修两次。第一稿由解缙率147人于永乐二年(1404)十一月编成,初名《文献大成》。但是,明成祖阅后认为该本太简单,尚多未备,永乐三年(1405)再命姚广孝、郑赐、刘季箎、解缙等人为总裁,学士王景等28人为副总裁,普罗天下人才参与重修。据前人考证,前后有3000多人参与,永乐六年(1408)冬全部告蒇,并正式命名为《永乐大典》。存世《永乐大典》目录显示,全书正文22877卷、目录60卷,分装11095册。可惜的是,由于体量巨大,当时只抄录了一部,没有刊印,秘藏内府。
继任的几代明朝皇帝很少关注该书,直到嘉靖时期,明世宗尤喜《永乐大典》,案头常备几册,随时翻阅。嘉靖三十六年(1557)宫里发生大火,明世宗一夜连下三道圣旨抢救此书。因担心损毁,明世宗决心重录一部。嘉靖四十一年(1562)秋,正式启动重录,以高拱、瞿景淳为总校官,张居正等人为分校官。据徐阶《世经堂集》记载,重录时格式上严格按原样摹写,同时为保证质量,每人每天限写三叶,如有差错就要重写。[2]重录工作整整用了六年,直到明世宗去世后的隆庆元年(1567)才完工,此后再也没有人见过《永乐大典》正本。明末战乱后,嘉靖副本也不为人知,去向不明。
清康熙年间,在古代皇家档案馆——北京皇史宬发现了嘉靖副本。雍正时期,全祖望、法式善等内阁大臣通过各种方式取阅,利用《永乐大典》开展辑佚。到乾隆年间,这些活动促成了大规模的辑录工作。乾隆初年,朝廷成立校勘《永乐大典》散篇办书处,当时清点已经缺一千多册,四库馆臣共辑出经部66种,史部41种,子部103种,集部175种,共385种,存目129种。[3]可惜,随着乾隆的一句定调:“大典犹看永乐传,搜罗颇见费心坚。兼及释道欠精覆,久阅沧桑惜弗全”[4],认为把全书打乱、按韵归类的编纂方式不好,价值不高,随后《永乐大典》又被封存。很多饱读诗书的大臣看到过该书后,认为该书价值不可估量,本着“偷书不算偷”的想法,一些人以各种名义,将一册册书偷偷带回家。有人记录,其盗书之法,早间入院带一包袱,包一棉马褂,约如《永乐大典》两本大小。晚间出院,将马褂穿于身上,偷《永乐大典》两本,仍包入包袱内,如早间带来样式。[5]持续不断的监守自盗,导致《永乐大典》大量遗失。光绪元年(1875)再次清点时,《永乐大典》还有不到5000册。此后,历经英法联军侵占北京、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入侵等厄运,大量的《永乐大典》或者毁于战火,或者流失民间,甚至流往海外。据记载,到1912年溥仪退位,翰林院将所藏《永乐大典》移交京师图书馆时,仅剩下了64册。
《永乐大典》采用原文抄录或摘录的方式,辑录了8000多种唐宋元明时期的文献资料,凡经史子集与道释杂家医卜无所不包,这些古籍文献九成以上都已经佚失,每册文献价值、版本价值和历史文物价值难以估量,是中华文化的宝库。
两册《永乐大典》一回到国内,国家有关部门就立即组织专家进行鉴定,确认均属嘉靖本,其中卷2268—2269为“湖”字册,卷7391—7392为“丧”字册。在此之前,郭伯恭、张忱石[6]等先生整理的清单里都没有该两册信息,对照《民国时期永乐大典残部在世界各国存藏情况梳理》[7]清单,也没有发现民国时期曾经流通的记录,可能较早就流失海外了。为此,杭州国家版本馆组建团队,开展了初步研究。
首先,对总体情况进行了梳理。这两册书算得上古籍里的巨书,高50.2厘米、宽29.8厘米,基本接近黄金分割率。内叶全部用台阁体写就,板框红色手绘而成,高35.5厘米、横23.2厘米。仔细查看上下栏界均有针眼,这是当时为了绘制板框时固定用。根据《〈永乐大典〉目录》,“湖”字共有33卷。卷2260—2271是湖名、卷2272—2274是诗文、卷2275—2292是湖州府。根据现有文献可知,目前存世11册,国内藏有7册、越南藏有2册、日本藏有2册。回流的“湖”字册与国家图书馆藏“湖”字册相连。[8]“丧”字册共166卷。卷7340—7392为历代丧礼、卷7393—7418为公卿士庶丧礼、卷7419—7421为事韵、卷7422—7426为议丧、卷7427—7430为五经四书诸儒言丧、卷7431—7441为诗文、卷7442—7505为《礼记》《礼仪》《仪礼通解》相关篇目。目前存世12册,国内藏有11册(其中国家图书馆藏有9册、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有2册)、英国藏有1册。
其次,对物质材料进行科研分析。两册书品相完好,保留了较好的原始装潢形态。但与其他存世《永乐大典》一样,护叶均被裁切。据张升研究,《永乐大典》被裁下来的纸张,除少部分赏赐大臣外,主要用于仿制“藏经纸”。[9]内府档案记录,乾隆四十年(1776)闰十月(活计档)载,“永乐大典旧纸毁造仿藏经纸样二张,持进呈览”。[10]说明乾隆时期该纸已经失传,《永乐大典》用了什么地方的纸众说纷纭,算是一个历史公案。为此,杭州国家版本馆征得藏家同意后,组建科研团队,运用成像法、波谱法等无损检测方式研究纸张、绢、墨等成分,形成第一手科学数据,分析研究纸张工艺,探索仿制复原典籍用纸,系统提出抢救性保护修复方案。
再次,全部高清扫描影印出版。两册《永乐大典》抵杭后,金亮先生即签署了数字化扫描出版授权书,国家图书馆出版社进行了数据采集,并于2022年10月正式出版。虽然民国以来,多家出版社或个人都影印过《永乐大典》,但由于受过去印刷条件所限,效果远不如国家图书馆的高仿质量。截至目前,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已经原样高仿出版了中国国家图书馆、上海图书馆、四川大学博物馆、南京图书馆藏的所有166册《永乐大典》及零叶,英国、德国、爱尔兰、美国、日本等国13个机构的69册也通过影印方式“回归”,台北故宫博物院藏的62册前些年也已出版仿真本。
最后,全面梳理研究保存的佚失文献。“湖”字册两卷共53叶,初步统计留存了436个湖的相关文献。“湖”字册中旁征博引了大量地方志,初步统计共摘录147种方志464条,以及47种文集约153篇诗词。根据张忱石介绍,编撰《永乐大典方志辑佚》时,共收录方志900种,其中可以确定时代的宋元方志有170多种,远远超出存世的40种,本册包含的方志资料文獻价值极高。[11]此外,工作人员研究发现,仅仅目前整理的153首诗词,就能辑录出22首佚失诗词。经初步考证,其中宋诗词14首、元诗5首、3首作者不详。
“丧”字册两卷共34叶,主要引用了《杜佑通典》《政和五礼新仪》《礼记》《杜预释例》《丧礼会纪》里的文献。尤其是《丧礼会纪》,这部书已经佚失。“丧”字册中共留存了4500多字文献,主要是关于“丧称”方面的内容,价值不可估量。
据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永乐大典》嘉靖本存世417册、800余卷,不到原书的4%。国内藏一半左右,其中,中国国家图书馆藏224册(62册暂存于台北故宫博物院)、杭州国家版本馆藏2册、上海图书馆藏1册,四川大学博物馆藏1册;欧洲共收藏59册,其中,英国51册、德国5册、爱尔兰3册;美国国会图书馆藏41册,日本34册,越南河内法国远东学院以及私人藏家也有少量书藏。
两册《永乐大典》能够顺利拍得并克服重重困难回到国内与世人见面,走出了公藏单位与民间藏家通力合作抢救文物的新模式。随着中华版本传世工程的实施,尤其是中国国家版本馆“国家队”的成立,将在珍稀典籍抢救保护中,利用好国家、社会、民间多种力量,通过文物回归、数字回归等方式,争取让更多的大典“回家”,并加大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创造更为辉煌的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图片均为杭州国家版本馆藏)
注释及参考文献:
[1]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校印.明太宗实录[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15:393.
[2]故宫博物院.故宫珍本丛刊:第539册:明诗别集:世经堂集[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0:156-158.
[3]郭伯恭.《永乐大典》考[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14:156.
[4]郭伯恭.四库全书纂修考[M].长沙:岳麓书社,2010:165.
[5]刘声木.苌楚斋随笔:卷三[M].北京:中华书局,1998:50.
[6]张忱石.永乐大典史话[M].北京:中华书局,1986:101.
[7]刘军.民国时期永乐大典残部在世界各国存藏情况梳理[J].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22(1):83-100.
[8]解缙,等.永乐大典:卷2268—2269,7391—7392[M].2022年影印本.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9]张升.《永乐大典》余纸考[J].史林.2010(02): 112-117,189-190.
[10]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清宫内务府造办处档案总汇:第38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728.
[11]中国国家图书馆.《永乐大典》编纂600周年国际研讨会论文集[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 3-4.
作者单位:1.杭州国家版本馆
2.浙江省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