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开放式创新的影响

2024-02-21姬圣娇

商场现代化 2024年3期
关键词:数字化转型国有企业

姬圣娇

摘 要: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企业传统的封闭式创新模式已不再适用,取而代之的是更大程度的开放式创新。而其中,形成适应数字经济发展的数字化能力成为衡量企业实施开放式创新并保持可持续竞争优势的基准点。基于以上背景,本文将从国有企业的地位和作用出发,探讨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开放式创新的影响。

关键词: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開放式创新

一、引言

2020年8月,国务院国资委发布《关于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工作的通知》,指明国有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性,明确了工作的主要任务、保障措施,并将其列为国资央企改革发展的重点关注对象。次年9月,北京市国资委进一步提出,促进数字经济与国有经济进一步发展,要实现各方面的综合改善,尤其是产业链及其基本能力的现代化水平升级。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倡要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在科技方面,我国的发展宗旨是创新驱动发展,协同推进发展,加强科技创新,持续推进科学技术进步,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在人才方面,国家“十四五”规划提出加强创新型人才培养,使国有企业人才队伍成为我国加快建成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的支柱。在创新发展方面,要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创新主抓手形象,构建和完善国有企业科技创新体系、产业创新协调机制,营造全员创新创业文化。

基于以上背景,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和开放式创新发展是政策导向,也是大势所趋。尽管目前众多学者已经意识到这一点,并提出了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必要性和开放式创新的重要性,但是很少有文献去探究作为社会经济支柱的国有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对于开放式创新的影响。本文以国有企业的地位和作用分析作为切入点,基于创新开放度的视角,从开放广度和开放深度两个维度,结合国有企业的特征,从三个方面探讨了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开放式创新的影响。

二、文献综述

1.国有企业的地位与作用

在全国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用“六个力量”肯定了国有企业的地位和作用,从此为底气十足地宣传国有企业给出了强有力的精神和理论支撑。党的二十大报告再次强调,进一步调整国资企事业改革,改善国有经济布局,进行机构优化,助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升级发展;弘扬企业家精神,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

目前,我国国有企业重点分布在关系国家安全、经济命脉等的关键行业,具有明显高于其他行业的竞争力,在涉及经济、科技、民生等相关企事业单位中均扮演着重要角色。从经济角度来看,国有企业的战略作用十分显著,如助力经济增长、改善国民收入及落地经济实体发展等。财政部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国有企业总营收已达75.6万亿元,占全国GDP的半数以上。在民生方面,国有企业在托底就业困境、缓解贫困难题、推动共同富裕等方面是主要抓手;在科创类发展方面,国有企业在核工业、航天航空、电子制造等行业在国际上遥遥领先,如卫星发射成功率、5G芯片的问世等。从这些方面来看,国有企业一方面要注重经济的良好发展;另一方面更要兼顾国家使命及公共责任,其所实现的不仅是保障企业利润收益。为此,国有企业的发展一直被作为企业研究的重中之重。

2.数字化转型的必要性

2017年,数字经济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重点提出我国应大力“发展数字经济”。《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报告(2022年)》数据显示,中国数字经济规模从2016年的22.6万亿元增加到2021年的45.5万亿元,五年平均增长率高达14%。相关报告指出,要致力于打造网络强国、数智社会,把大数据、人工智能与现实经济的发展联系深化,实现数字经济创新和共享共荣经济,培养新的增长点和形成新的动力。数字技术创新是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第一驱动力,必须抓住创新技术变革所带来的利好机会,乘借数字技术的东风,使数字化转型成为维持或重塑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进一步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在数字经济背景下,数字技术创新发展对企业的经济活动产生深刻影响,由此催生的数字经济的发展进一步催化企业的数字化转型。相关报告提到,加速工业互联网发展,集中集成电路优化、提升人工智能经济化成果等数字产业发展。企业面对数字经济创新外部环境变化、防范创新威胁、利用数字创新利好窗口的方向就是走数字化转型之路。许多学者对数字化转型的价值也进行了多领域探索。从企业管理层视角出发,企业数字化转型完善了传统的公司治理结构和治理机制,拓宽了公司高质量发展的空间。进一步,从管理层股权和薪酬激励两个角度实证检验了企业数字化转型对管理层激励的资源赋能作用。从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绿色创新连锁反应来看,企业数字化转型通过缩减成本、提高要素配置效率及增加研发投入等方式,提升企业的绿色创新水平,为提升绿色创新能力、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方向。从企业生产过程来看,企业数字化转型过程将生产、服务、创新流程数字化升级为“数字化生产—数字化服务—数字化创新”,分别实现柔性生产、满足用户需求以及促进开放创新,因此可以说通过数字化转型过程提升组织绩效、创造用户价值、实现业务创新,三方面共同实现企业价值创造。另外,数字化转型不仅是企业实现创新驱动的重要路径,同时也为科技人才价值实现提供了新的机遇与选择,有利于吸引高端人才聚集,实现创新聚集,助力企业利益的最大化。

综上所述,企业数字化转型是必然趋势,通过数字化转型带来的企业价值创造、资本市场表现等红利也日益凸显,但是目前关于数字化转型对开放式创新的具体影响的研究较少,本文将从国有企业的视角出发,通过文献分析,试图梳理数字化转型对于开放式创新的影响路径。

3.开放式创新的必要性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最根本的是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下,科技创新的广度不断加大、速度不断加快、精度不断提高,而传统的自我封闭型技术创新体系已经不再适用,必须吸纳大量外来知识,寻找全球范围内的开放式创新模式,以此建立独立创新和开放式创新的良好交融,这可能会为我们未来在创新型国家中占据领先地位奠定基础。

开放式创新的概念最早是由全球“开放式创新之父”亨利·切萨布鲁夫教授于2003年提出,从封闭式创新到开放式创新,创新模式的发展是创新主体多样化、创新线路网格化、创新反应交错化的过程,涉及此过程中的创新主体和不同受益方的利益共同体共享共创价值协作、彼此成就实现共收。正如定义所说,开放式创新是以知识交互观为前提,使企业建构知识交互、商业化的企业网络,整合组织内外的知识流动,进行系统管理并创造新价值的过程。相较于传统的封闭式创新,开放式创新不再执拗于创新资源的所有权与控制权,反之更多强调创新资源的取得和再次整合利用。企业创新也摒弃了传统的排他性特征,选择合作包容共生的新模式。最为显著的是,知识产权不再是过去独占独享独有的自我控制,而是作为一种维持社会创新网络整体系统稳定发展的中心工具,这也是在新形势下企业适应环境、调整自我战略、更好获取外部知识的关键。

开放式创新模式对于企业创新绩效的改善具有明显的积极影响,这一观点已得到普遍认可。一方面,开放式创新的有效实施助推企业利用内外部创新资源,拓展知识获取渠道,使得内部研发的不确定性降低,有效解决企业传统的研发困境,提高研发团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既往诸多研究表明,外部知识的大范围搜索对于企业创新理念和科技创新的产生多有助力,提高企业利用未知性知识的机会,进而促进企业创新绩效的提升。全球范围的知识搜寻有助于完善企业的创新思维与知识储备,强化其对创新市场变动的灵敏度和灵活度,创造区别于目前技术的创新思维,进而使其更为机敏地适应创新过程中的突然变化并发现创新机遇,借鉴、吸纳与整合外界知识的特征逐渐成为创新能力提高的重要转折点。另一方面,研发成果的外部化提升了企业创新绩效,如对华为公司的样本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其在研发刚开始时产生的高质量研发成果是其能够迅速进入创新赛道至关重要的因素。此外,专利营销、特许买卖、技术许可等商业形式也为企业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收益。

三、理论基础

1.數字化转型对开放式创新的积极影响

自党的十八大提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来,国家社会各方面均致力于推动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目前关于数字化与企业创新的相关研究表明,数字化促进了企业创新,企业创新的方式由封闭式走向开放式。探究这一变化的原因,一方面,企业作为创新的主体,最先受到数字化浪潮的冲击;另一方面,互联网被看作企业的低成本搜索平台和开源软件,这为构建企业创新网络提供了有利条件,进一步为企业提供了开放式创新机遇,而且数字技术的发展有效促进了学术界跨机构合作等创新网络的形成。国内学者李海舰等提出互联网可以实现创新资源的连接,连通虚拟与现实,打破时空束缚,加速企业之间的知识和信息传播,从而促进企业合作。张昕蔚探究了数字经济下企业创新模式的迭代。李光红等通过对新创科技企业的问卷调查,整理分析信息技术对开放式创新的积极影响作用。丁秀好等通过调查问卷数据,验证了内部和外部IT能力对企业开放式创新的积极影响。

数字化在构建合作关系,促进知识流动和推动网络化、一体化发展等方面为开放式创新的展开提供了便利条件。第一,数字化能力为开放式创新所需的网络化合作提供便利。在开放式创新模式下,企业需要打破传统的行业界限,在吸收外部知识的同时,不断优化自我创新,这需要企业具备坚实的数字技术和资源优势。而目前人工智能、区块链、大数据等数字技术的应用带来了企业间价值供应上的角逐,逐渐形成数字技术交叉创新,企业便可以不再受过去传统的边界限制,通过数字化情景下的基础设施与外部环境形成关系网络,进一步实现组织内的创新转化与成果落地。第二,数字化能力促进了组织内部的有效知识流动。知识流动作为开放式创新流程中的工具,可以通过接触不同环境下的外部主体,形成有效知识转移,进而促进信息快速传播利用。比如,一些常见的形式有产学研合作、技术联盟、技术购买与研发外包等形式。第三,数字化能力有助于形成企业创新网络,实现一体化发展。企业的发展并非孤立存在,置身于数字社会这样的大环境下,更需要企业间的协作发展,才能更好地应对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数字化能力的有效运用,可以实现不同企业间的网络互联互通,使企业间实现资源拼凑、资源整合、技术共享、风险共担的一体化格局,准确预估用户需求,精准判断市场环境变化,及时调整开放式创新模式下的资源整合与战略部署。

2.国有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显著正向影响开放式创新

全面推动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是建设数字中国的重要抓手,也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经之路。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加速数字化升级,形成数字经济新高地,共同推动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转型。国有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具有高创新资源集聚力、主关键领域创新突破、超强溢出效应和国际竞争力四大创新先机。

首先,国有企业是我国高新技术的主要拥有者,其中,中央国有企业研发投入超过全国研发总投入的25%,每年的专利发明、科技产出等均为国有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了企业技术创新的可能性,为企业开放式创新发展带来了技术保障。众所周知,要想实现数字化技术的成果转化,就必须有现实科技平台来承载。企业通过现实的载体平台进行资源优化,一方面可以提高企业产出效率;另一方面向外界证明了企业技术创新的可行性,通过这样现实的平台展示来让外部知晓企业内部的技术创新。陈劲等基于共同富裕的环境,提出数字平台创新系统开始从“赢者通吃”模式走向“共享赋能”方向,企业创新战略的选择方向也不再局限于产品、技术、工艺等流程创新,创新格局被打开,与社会发展和国家繁荣更加协调同步,这与国有企业是社会责任的主要履行者的定位是一致的。

其次,国有企业熟知国际规则,拥有充实的国际经营经验与能力,其数字化转型有助于降低企业信息不对称,在国有企业资本效率之间起到中介作用,减少了开放式创新中的风险和成本。通过利用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信息永久保存和实时共享,进而促进外部利益相关者与企业间的沟通交流。

最后,国有企业的技术创新具有显著的社会价值和社会责任,并且存在明显的创新溢出效应和乘数效应,在其数字化情境下可以有效改善合作创新主体间的关系,形成创新生态系统,保障开放式创新的顺利开展。国有资本具有独特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色彩,其核心使命不仅是引领经济社会发展,更反映国家意志,必须将国家战略需要放在首位。

四、结语

当前,中国与发达国家之间的技术差距越来越小,逆全球化趋势明显,要想抓住数字化的东风,建成科技创新强国,就必须改变自身的固有模式,获得突破性、颠覆性的创新能力,而开放式创新为此提供了发展方向。国有企业在其担负的社会责任和国家使命下,更应把握社会发展方向,其有条件、有义务并有能力担当核心技术创新领头羊,构建新型举国体制,引导我国数字经济快速发展,形成开放式创新大格局,实现数字经济的高质量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蔡双立,马洪梅.开放式创新、独占机制与创新绩效——鱼和熊掌如何兼得?[J].南开经济研究,2023(5):56-73.

[2]李雪松,党琳,赵宸宇.数字化转型、融入全球创新网络与创新绩效[J].中国工业经济,2022(10):43-61.

[3]戚聿东,杜博,温馨.国有企业数字化战略变革:使命嵌入与模式选择——基于3家中央企业数字化典型实践的案例研究[J].复印报刊资料: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2022(2):56-79.

[4]戚聿东,肖旭.数字经济时代的企业管理变革[J].管理世界,2020(6):135-152,250.

猜你喜欢

数字化转型国有企业
国有企业推进“科改示范行动”的实践与思考
新时期加强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思考
国有企业加强预算管理探讨
如何做好国有企业意识形态引领工作
试论融合创新思想对新时期图书策划和营销的指导作用
《华盛顿邮报》转型的实践与借鉴
我国出版上市公司数字化转型的困境与对策
从微信公众号看纸媒数字化转型
传统杂志的数字化转型与融合发展
完善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