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岗课赛证的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探究

2024-02-18付名玮王燚堂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4年2期
关键词:课赛竞赛计算机

付名玮 王燚堂

[摘           要]  岗课赛证是21世纪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培养模式,是深化产教融合及创新性、全面性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在岗课赛证培养理念下,针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设计应更注重与打造多元培养和考核。作为高等职业院校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其知识内容体系与专业课程紧密结合,与各类计算机学科竞赛相关联。针对当前课程实际,结合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经验和体会,分析了该课程设计与“岗”“赛”“证”,探索并提出可实施的、高效的教学方法。

[关    键   词]  计算机应用基础;岗课赛证;高职院校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4)02-0133-04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北京卫生职业学院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旨在帮助学生掌握信息技术基础知识与技能,增强信息意识,发展计算思维,提高数字化学习与创新能力,树立学生正确的信息社会价值观和责任感。该课程覆盖专业含医学影像技术、医学检验技术、口腔医学技术、卫生信息管理、药学、护理、中药与康复专业等。课程整体模块分为理论模块和实践模块,理论模块包含计算机基础知识、操作系统、网络,实践模块包括字处理、电子表格及幻灯片。目前该课程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受到教学模式和课程时间安排的影响,学生缺少对相关等级证书、相关行业竞赛的关注度和参与度,而导致参加比赛的学生由于缺少经验,在参赛和考试过程中缺乏自信,因而较难在本门课程中获取热情和成就感。如何通过改善日常教学模式,更加全面地将岗课赛证有机结合是计算机教师更加关注的研究方向。本文通过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进行分析与设计,讨论当前计算机课程的体系设计需要提升的部分,提出岗课赛证结合的重要性和对该课程的未来设计方向,重点提出赛课结合、课证结合的有效教学措施和改进方法,为提升学生学习动力及计算机学科教学研究提供应用价值。

一、高等职业院校岗课赛证结合的背景

职业教育倾向于培养学生职业技能水平和岗位能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及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等文件精神,深化和完善岗课赛证育人模式是推进新时代职业教育高质量、高水平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时代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大环境下,职业教育推进岗课赛证融合式教学是大环境下发展的必然趋势。

岗课赛证理念下的教学体系主要包含:(1)与相关职业技能和专业结合设计,注重培养学生的岗位技能素养和专业知识融通性,培养岗位优秀人才。(2)与技能大赛、相关行业竞赛结合,遵循“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改”宗旨,依托比赛平台提升教学认知能力和创新能力,从比赛中反思并提升课程设计,打造高质量课程。(3)与相关行业资格证书、等级证书结合,以“1+X”制度为核心指导思想,积极发挥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在促进院校人才培养、实施职业技能水平评价等方面的优势,将证书培训内容有机融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课程标准的设计及人才培养方案应更多倾向于开阔学生视野。从教学工作者的角度,应设计更加完善的岗课赛证教学体系,并鼓励学生走出课堂,将课堂知识转变为职业技能,秉承“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从而提升教学水平。

二、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赛课结合现状

以北京卫生职业学院高职阶段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为例,目前课程整体以全国计算机一级等级考试内容为基底,结合医学专业背景和素材,进行任务和项目设计,并在课程中融入课程思政元素。以高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计算机应用基础中电子表格模块为例,如文末图1。

该专业电子表格模块内容设计分为知识主线、项目主线、思政主线,在知识主线的设计中注重紧贴全国计算机一级等级考试内容,并依托检验专业的岗位特征进行项目主线设计,例如电子表格模块中公式的使用部分,其項目以血液检验指标数据的计算作为专业素材进行项目设计,并在项目中融合课程思政元素,开发思政主线。针对其他专业课程,如医学影像专业,同样也有相应的其他项目和思政主线设计。但目前针对该课程整体缺乏岗课赛证的思想融入,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缺乏岗课赛证的评价体系

在目前的课程评价体系中,主要以平时成绩+考核成绩,各占50%。而平时成绩中,学习态度、学习能力、业务能力各占10%、20%和20%。在课程体系中,还只停留于课堂本身的一些基本考核元素,并未对赛证元素加以融合。应结合学生参加等级考试情况及参加相关行业竞赛等获奖的情况进行额外加分。

(二)缺乏授课内容中对竞赛体系的融入

三年制高职医学检验技术的课程标准中,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共占72学时,其中在课程授课计划中,并未融入关于相关学生技能大赛、行业竞赛等的选拔和训练。而与本课程相关的竞赛种类和平台较为丰富,如职业技能竞赛、创新创业竞赛、计算机能力挑战赛等,在多维度给予学生开阔视野的机会。

(三)缺乏课堂与课外联动

目前,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形式只局限于课堂,课程结课后不会有其他形式的课程互动和师生交流。应考虑在现有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之外,充分利用学校其他平台,如第二课堂、社团等,为学生创造岗位考察或实践、比赛备赛辅导、证书资格考试练习等。

三、设计岗课赛证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发展的优势

(一)从学生角度:提高个人水平、能力,获得学科成就感

参加相关比赛的前提是学生能够在备赛过程中提高对本课程的认知程度,其本身可以提高学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和操作实践能力。参与比赛,尤其是校外比赛可以更好地让学生同其他学校、地区的学生进行横向比较,了解彼此,看到自己的优势与不足,从而取长补短。同时,若学生在比赛中获奖,可以更加直接地对学生进行鼓励,提高学生对本学科及教师的认同感和热情,即便没有获奖,学生心理素质亦可以在比赛中得到提升,从全方位提升学生的个人能力。

同时,在课程之余通过自身努力获得相关等级考試证书,对学生本身的个人发展有好处,获取相关岗位资格证书对学生求职应聘有帮助,同时提升岗位技能水平。

(二)从教师角度:提升个人教学水平,完善课程整体设计体系

作为指导教师,指导学生参赛有助于提高指导能力,如指导参加创新创意大赛可以让教师更好地了解行业动向和发展趋势,有助于将课程与行业相结合,为学生职业发展创造良好条件。同时,课程设计环节融入职业技能竞赛等竞赛模块有利于增强课程整体性和专业性,将课程内容升华,不再局限于课本和课堂,提升教师的个人素养和个人能力,以赛促教,为塑造双师型教师打好基础。

(三)从学校角度:提升整体教科研水平,推动高质量教学

学校应为师生提供更多有利平台和参赛机会,鼓励学生和教师参与行业竞赛,提升教学质量。应组建教研小组,进行经验探讨和交流,以赛促教,通过相关行业竞赛了解行业发展趋势,从而反哺课程设计和师资团队建设,提升教师团队整体的专业性,打造优秀的师资团队和教科研力量,为学校打造良好口碑。同时,创造招商引资机会,开发校企合作,为学校提供更多合作平台。

四、基于岗课赛证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可行性教学

针对岗课赛证教学模式,结合其他高职院校专业提出的教学理论[2-3],可从课程授课学时分配、时间线、教学方法、教学资源、教学评价、课外联动六方面开展。

(一)授课学时分配

原有的课程授课模块学时安排中,数字媒体部分并不是全国计算机一级等级考试的内容,考虑到其实用性和操作性,可将数字媒体的学时更改为对岗位专业相关的素材设计及项目实训,在实训项目中利用和融入数字媒体的知识,完成项目任务。例如,项目内容可以是用Photoshop软件完成一幅或多幅宣传医药卫生行业精神的海报、拍摄视频并利用剪辑软件完成一段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宣传视频等。在诸如此类的项目实践中,既利用了计算机课程本身的多媒体应用工具,又对专业及岗位加以融合,培养学生爱岗敬业的职业素养,从而加强岗课结合。而后面的等级考试练习模块,可以利用该学时为学生总结和培训等级考试内容,并在学校的机房为学生模拟等级考试环境,帮助学生熟悉考试过程,提升自信,从而加强课证结合。

(二)时间线

针对目前北京卫生职业学院学生学情,以高职三年制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生为例,该课程在秋季学期(9~12月)开设,共计72学时。计算机类的学科竞赛计算机能力挑战赛由全国高等计算机教育研究会主办,每年12月举办,该时间点正好学生能够完成第一学期的学习内容,可以参加,该竞赛分为理论知识(计算机基础知识+操作系统+网络)(必选)+操作实践(字处理/电子表格/幻灯片)(三选一)。从时间安排上可以基本满足学生理论知识和操作实践。除此之外,可以在学校层面举办职业技能素质大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和职业岗位技能,赛项可以包含文字录入、快速制图等,对操作实践课程内容学习加以训练。在第二年6月,学生可以报名参加“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该比赛由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主办,其赛项分为创意组和创业组,开设职教赛道,学生可以在课程内专业素材设计及项目实训中,结合计算机学科所学知识及工具、专业特性和岗位,设计创新创意项目,并在课内进行评比和筛选,而后有半年的时间对设计的项目改进和完善。同时,针对课证结合,学生应选择在次年春天或秋天报名参加全国一级计算机等级考试,并获取相关证书。

(三)教学方法

在日常的课堂授课中,在现有的混合式教学基础模式上,应开设更多小组对抗赛、班内评选等比赛形式的活动,结合更多行业竞赛的评价方式和指南,鼓励学生钻研和讨论课程知识和任务,提前适应比赛节奏,锻炼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汇报展示能力。同时,围绕赛课体系建立优选参赛队员的方式,形成“组—班—系—校—省/市—国”筛选过程,更加系统地筛选出适合参赛的学生和团队,为备赛做好充分准备。如在学习幻灯片模块时,开放式任务可以是为学校宣传部设计本年的宣传PPT和招生简章,根据布置的开放式任务进行小组间比赛,选择好的作品推选至校级比赛。同时,应着力于备赛学生的水平拔高,根据课堂授课情况进行分层式教学,将课堂任务按难度、专业性等指标进行分级,让学生能够选择适合自己的任务完成,随堂随练。在课后时间,可利用社团平台或第二课堂等,开设备赛指导和讨论交流活动,以解决课堂时间不够、教学进度紧张的问题。

(四)教学资源

在教学资源设计上,教师应创建比赛、等级考试等相关的试题库、课程资源,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加以利用,在讲授后利用试题库加以练习,随讲随练。并利用雨课堂、优慕课等相关资源平台进行综合评价。可以注重利用活页式教材,充分发挥活页式教材灵活的优势特点,按照模块将教学内容、任务项目进行分层,给不同水平、不同目标的学生提供多样化任务项目进行练习。在素材选取上,注重贴合近几年竞赛、考级内容大纲,增设拓展模块,提供充足资源,达到以赛促学的效果。

(五)教学评价

在设计课程评价方案时,应充分考虑到参赛学生对本课程的热情和学习动力,在量化指标上给予一定肯定。在原有评价体系内,应加入针对比赛和证书部分的额外加分项,以达到赛课、课证结合。应注重评价方式的过程性、结果性、增值性和智能性。应对报名参加计算机类学科比赛和等级考试的学生予以加分鼓励,并根据获奖情况进行分级分档,组建优秀学员团体和备赛团队。同时,应联合本系学生管理部门,对该学生本年度的综合素质评价考核进行加分鼓励,对获奖学生优先考虑年度各类评优评选。除此之外,学校应该对指导教师给予帮助和绩效考核以资鼓励。

(六)课外联动

由于课程本身受到学时、学段的限制影响,要充分利用课程以外的资源平台,在课程之余利用学生社团、第二课堂等机会,积极与课程本身相联动,对课程起到补充作用,达到“1+1>2”的效果。如社团活动可以开展为社区老人制作贺卡、为学校文化节活动制作海报、岗位考察等活动。第二课堂可以开展除课程内容以外的其他学习,如岗位实操训练等。

五、针对岗课赛证课程体系建设教师团队

岗课赛证一体化课程建设离不开教师团队的组建和培养。在赛课结合方向上,针对课程建设,应鼓励教师团队多教研,多参加行业培训,教师也应当参加教学能力竞赛,以赛促教、以赛促学,参加比赛更多的是回归教学本身,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生整体素质,所以反思改进的环节尤为重要。在合适的时机开展经验交流活动,积极研讨自身优劣势,从备赛环节、比赛结果等多方面探索提升空间。同时要对获奖团队和个人给予肯定和鼓励,开展经验分享,形成良性循环,鼓励更多有志学生和教师报名参与,营造良好的学术交流氛围。在课证结合上,要鼓勵学生积极参加等级资格考试,积极响应和实施“1+X”育人理念,对考证学生的报名、备考、参考、取证全过程给予指导,要组建专业化、体系化的备考团队,把考证从学生个人行为发展为学校层面的团体行为,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岗课赛证一体化有利于打造专业、高质量的课程及师资队伍,对培养优秀青年教师,储备师资力量有重要意义。

在职教发展的大背景下,岗课赛证育人模式是发展的大趋势、大方向,是深化产教融合,打造职业教育课程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理念。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作为一门高职院校课程中具有代表性的公共基础课程,在该方向具有一定改进空间,本文围绕赛课结合的优势和针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提出可行性的教学,为今后的高质量教学提供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王燚堂,付名玮,赵君.基于医学影像技术专业融合的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探究[J].进展(教学与科研),2023(2):224.

[2]范文丽,李如环.高校护理专业“课岗证赛”四位一体模式在骨科临床护理工作中的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20(18):220-221.

[3]毛月秋.基于“岗证赛课”四位一体的应用型本科在线课程建设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20,23(6):218-219.

猜你喜欢

课赛竞赛计算机
2020丝绸之路数学竞赛
应用型本科院校卓越新商科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及成效——基于“岗课赛证+思政融通”模式的探讨
计算机操作系统
基于计算机自然语言处理的机器翻译技术应用与简介
以培育工匠精神为核心的“课赛”融通课程改革研究
高职英语“课赛”结合中的教学映射
高校市场营销专业“课赛”有效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信息系统审计中计算机审计的应用
我看竞赛
创新思维竞赛(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