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碳”视域下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工作实践路径研究

2024-02-18梁碧霞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4年2期
关键词:双碳思政院校

梁碧霞

[摘           要]  在“双碳”视域下,高職院校培养模式和思政教育理念要适时做出调整,以适应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和生态文明建设。为了解电力能源类高职院校融入“双碳”思政的可行性,根据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各专业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双碳”思政元素分析,通过时政融通、优化师资、需求导向等方式,培养“基础牢靠、学科融通、创新思辨、注重实践、适应性强”五位一体的高素质“双碳”人才。

[关    键   词]  双碳;思政教育;高职院校;专业课;第二课堂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4)02-0033-04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立足我国能源资源禀赋,坚持先立后破,有计划分步骤实施碳达峰行动,深入推进能源革命,加快规划新型能源体系,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全球治理。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加大环保力度,提倡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2020年10月29日,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降低碳排放强度,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动传统产业低碳改造升级,坚决遏制高能耗、高排放项目建设,发展壮大绿色低碳产业;支持有条件的地方率先达到碳排放峰值,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在“双碳”目标明确后,低碳生活逐步成为人们的一种共识,先发展后污染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已经受到质疑。从“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提出,到“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先试点后推行到全国,再到习近平总书记向全世界提出中国“双碳”的伟大目标,可以看出中国对环境保护以及绿色经济发展的决心。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论,以及中国承诺在2030年之前实现“碳达峰”,在2060年之前实现“碳中和”的“双碳”目标,都对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工作提出了创新理念。职业教育作为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相连,对促进就业创业、助力经济社会发展、增进人民福祉具有重要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对职业教育反复做出过重要指示批示,并指出:“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职业教育是培养技术技能人才、促进就业创业创新、推动中国制造和服务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在国家“十四五”有关规划、政策、法规的指导下,开展“双碳”思政教育工作有助于提升当代大学生对国家战略的认知和理解,对生态文明建设意识水平的提升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双碳”融入思政教育的必要性

2021年7月,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碳中和科技创新行动计划》,要求发挥高校基础研究主力军和重大科技创新策源地作用,推进碳中和未来技术学院和示范性能源学院建设,建设一批国家级碳中和相关一流本科专业,鼓励高校开设碳中和通识课程。这表明我国在“双碳”目标上更加坚定、更加自信,“双碳”目标战略也是党中央深思熟虑做出的战略决策,关系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永续发展,各高校要积极响应国家“双碳”号召,从基层专业做起,全方位推进国家“双碳”目标的实施。在Our World in Data上气候观察和世界资源研究所发布的全球碳排放量细分表显示,能源电力和交通建筑行业占了73.2%[1],几乎占了2016年全球碳排放量的四分之三。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作为全国16所电力类专科院校之一,学校专业(电力、能源动力、交通、建筑)均在上述碳排放行业之列,所以“双碳”政策下的思想政治融入专业课和第二课堂,应成为电力类院校的思政教育趋势。

2019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召开的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中指出:“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这是自“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提出以来,总书记对推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有机结合的再次强调。当前各高校按照总书记要求,不断深度挖掘各学科门类专业课程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形成育人协同效应[2]。当下,各类高职院校对课程思政建设相当重视,紧紧围绕坚定学生理想信念,以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集体为主线,围绕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素养、宪法法治意识、道德修养等重点优化课程思政内容供给,系统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法治教育、劳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于“双碳”政策的解读、“双碳”方案的实施、“双碳”目标的达成等思政教育,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在“双碳”视域下,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要聚焦到生态道德教育上,从课堂思政、三全育人到五育并举,全方位开展思政教育工作。

二、专业课“双碳”思政元素分析

在当前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背景下,能源行业向清洁低碳、智能化等方向转型升级加速,多学科交叉汇聚与多技术跨界融合将成为常态,高职院校要拓展学科领域优势特色,加快升级传统优势学科内涵,积极布局新兴交叉学科,构建人才培养、学科发展和科学研究三位一体的创新生态系统。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注重帮助学生理解企业行为与社会责任的关系,理解国家“双碳”政策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形成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大国工匠职业道德,促使专业环保知识转化为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动力,将学科资源、学术资源转化为育人资源,实现“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融会贯通[3]。另外,引入“双碳”思政教学后,促进教师围绕“双碳”政策、绿色生态、环境保护、低碳经济等主题,开展科学研究和教学改革实践,在提高教师自身素质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将“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理念贯穿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各个方位、各个层面,使高校培养的专业人才适应我国绿色经济发展的需要[4]。从学校角度看,既有助于高职院校针对社会需求,适时转变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使学生更高质量地充分就业;也有助于高职院校增强校企合作,了解用人单位对学生“双碳”意识和“双碳”应用能力的要求,为自身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依据,促进高职院校持续健康发展。从社会角度看,高职院校学生作为地方经济发展的宝贵人力资源,提升其“双碳”战略意识,才能更好地服务当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力量。

对能源领域的高校来说,“双碳”目标也为高校改革提供了战略指引。学校要高举服务“双碳”目标大旗,聚焦新能源、能源互联网、人工智能、储能与氢能、环境污染、生态修复、碳金融、碳管理等研究方向,深度服务“双碳”目标,全力打造清洁低碳能源领域创新策源地,持续引领学科专业转型、人才培养升级和科技创新发展,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不断提速增效。根据表1所示,将“双碳”视域下的思政元素融入不同院系专业课堂和公共课程,让学生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四个自信”为引领,以工匠精神与新发展理念为基础,培养学生掌握基本技能的同时,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培养学生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进而全面提升高职院校工匠型人才培养质量。

三、第二课堂“双碳”思政教育实施方案

长期以来,高校思政教育与专业教学往往因融通不够而形成“两张皮”,学生视思政教育是一种与专业脱节的空洞说教,难以引发价值共鸣。针对高职院校学生专业动手能力较强,但自主学习能力较弱等特点,将“双碳”思政元素融入高职院校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从国家政策、时政要素、专业特色、学科分类、学生特点、活动形式等不同方面突破传统思维,创新育人理念,将国家战略绿色环保发展思想与传授专业知识、培养品德和价值观统一于课程教学全过程当中,使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润物细无声地内化于教学过程中。具体的第二课堂“双碳”思政融入方案如表2所示。

四、“双碳”思政教育实施路径

(一)运用信息技术,增强时政连接

各高职院校要因时而进,因势而新,抓住时机、锐意进取,在不断尝试中摸索出适合自己院校特色的“双碳”发展道路[5],一是要在已有学科的基础上加强学科融合,将人工智能与前沿信息技术手段与传统学科专业教学相融合,提升教学趣味性,增强学生对国家政策和前沿技术的认知。二是针对一些特定的专业,如电力能源等“双碳”相关性密切的专业和学科,要融入更多的“双碳”思政元素,利用专业课堂加深学生对“双碳”的理解和认识,并通过专业技术实验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三是根据国家“双碳”需求导向,在已有学科基础上进行多学科交叉融合与完善创新,将一些相近的学科调整或升级,搭建适合“双碳”发展的学科,增强学科综合性与专业性。四是深化校企合作、校地合作,与相关企业共同构建“双碳”战略创新实践体系、“双碳”战略研学基地、“双碳”产教融合创新平台等,通过技术赋能、数据赋能、智慧赋能、管理赋能等方式,提升师生在“双碳”战略的服务效能。五是全面开放办学,提升“双碳”国际服务力度,加强与国内外相关院校进行人才交流培养,站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永续发展的战略高度,推动“双碳”教育全面化、国际化。

(二)提高师资水平,优化教材教辅

各高职院校要根据自身的专业课程和专业优势设置“双碳”思政融入[6]。一般课程分类可分为基础知识、专业课程、前沿创新和实践类课程,高职学生除了学习基础的数学、英语等公共课外,也会根据具体专业方向学习相关专业课程的前沿技術。这就要求高职院校教师要有高度站位、率先垂范、言行一致,时刻与国家“双碳”政策保持统一,不断提高教师素质能力,打造一支政治素养高、专业能力强、教学水平优的高质量教师队伍。所有教师都应起到带头示范作用,大力弘扬绿色低碳文化,推行科普宣传、实践活动、志愿服务等,将“双碳”战略目标转化为全体师生的思想共识,将校园建设和管理贯彻绿色低碳理念。充分利用大数据、云服务、物联网、互联网等先进技术,构建智慧化校园能源运营管理平台,优化能源供用方案,引导师生自觉做绿色低碳技术的创新者、绿色低碳生活的践行者,从身边环保低碳做起,鼓励带动身边人养成节能减排的好习惯,加快建设零碳校园。其次,高职院校要积极面向社会构建服务“双碳”战略的创新实践体系,加快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结合专业特色选择或编写符合国家“十四五”规划的教材教辅,让学生了解“双碳”领域的最新动态,围绕“双碳”目标提炼出感性、直接的认识。通过校企合作编写教材,能够集合跨行业、跨领域、跨区域的碳中和关键技术,综合优化后,呈现能源深度脱碳、工业绿色制造、交通清洁能源等重点领域低碳发展目标。

(三)加强课—赛—证融通,强化人才输出

2021年3月18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统计局联合发布集成电路工程技术人员等18个新职业,其中碳排放管理员排在第14位。在节能减排的政策要求下,从而衍生出各种不同的岗位,分为碳排放管理师、评估师,交易、咨询等细分专业。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与考试中心颁发的“双碳”职业能力领域证书含金量很高,可以作为碳减排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能力考核、岗位聘用、任职、定级和晋升职务的重要依据。符合国家需求的“双碳”人才,首先要对“双碳”有深入理解,“双碳”不仅是科学技术、经济发展的范畴,而且是涉及整个社会的升级转型,也涉及每个人的生活,对全球的政治经济版图都将产生巨大影响的一个进程,这需要“双碳”人才有开阔的视野[4]。高职院校学生动手实践能力较强,理论思维能力有待加强,因此,高职院校可通过专业竞赛和1+X证书考试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在专业学科学习基础上,根据社会对人才发展的需求,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课—赛—证融通培养,立足基础科学技术,锻炼创新突破思维,高质量输出对口人才,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发挥高校基础研究主力军和科技创新策源地作用,加快构建碳中和科技创新体系和人才培养体系,把发展科技第一生产力、培养人才第一资源、增强创新第一动力更好地结合起来,为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提供科技支撑和人才保障。

五、结束语

“双碳”是一项全新的事业,有别于以往的技术革命,更加强调以人为本的低碳化和可持续发展,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这需要打破以往的思路框限,要有强烈的创新意识。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生态道德和生命教育上的探索要进一步加强,挖掘“双碳”背景下的思政教育元素教育资源,使各类课程与思政教育同向同行、有机结合,形成育人协同效应。不同的学习专业和培养方案需要相适应的思想教育模式,不同院系应进一步构建不同专业思政教育实施体系,从第一课堂、第二课堂两个层面实施思政教育目标,并全面覆盖和深入落实到各类课程、毕业设计、学社活动、学科竞赛中去。

在培养上要理论联系实际,不能空泛地停留在碳中和这一宏大叙事上,而是要能够解决碳中和中遇到的问题,要在已有学科基础上优化升级,或者进行交叉学科研究建设,了解社会需求,解决社会问题。对于学生培养而言,要按照“基础牢靠、学科融通、创新思辨、注重实践、适应性强”五位一体的建设思路,实施个性化、定制化培养,以学生为中心,“一人一方案”,聚焦培育学生创新能力、审辩思维、沟通合作等核心素养,使他们能够成为科学利用能源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引领未来能源发展,具有想象力、洞察力、执行力、领导力的未来电力能源技术领军人才。

参考文献:

[1]Pachauri,R.K.& L.A.Meyer. Climate Change 2014:Synthesis Report[R].IPCC,Geneva,Switzerland,2014:151.

[2]陈敏生,夏欧东,朱汉祎,等.高等院校推进课程思政改革的若干思考[J].高教探索,2020(8):77-80.

[3]于红.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应加强政治观教育[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1(3):49-53.

[4]韩宪洲.深化“课程思政”建设需要着力把握的几个关键问题[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19(2):1-6.

[5]母洪娜,孙陶泽.课程思政背景下园林专业人才的培养研究[J].山西建筑,2022,24(1):64-67.

[6]赵爽,张雨婷,杨伟华.谈“双碳”目标下高职环境专业课程思政建设[J].辽宁高职学报,2021,47(11):177.

猜你喜欢

双碳思政院校
基于“双碳”目标背景下冶金工程学科的发展机遇与挑战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双碳”目标下企业如何应对碳市场带来的挑战与机遇
专访奚国华:中信力争成为国企助力“双碳”目标的旗帜
“双碳”下县城发展新思维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