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构建
2024-02-17林夏宇海南省文昌市教育研究培训中心
林夏宇 海南省文昌市教育研究培训中心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小学阶段的教育教学活动开始重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根据不同学科的教学要求,构建有效的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课堂是当前小学数学教学的迫切需求。小学生只有在具备足够的数学核心素养能力之后,才能更加高效地学习数学知识,成长为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新型人才。为此,小学教师需要通过高效课堂的构建来实现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而高效课堂在小学阶段如何构建,就需要教师从主观、客观多个角度,研究学生学习特点、学习心理,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构建高效课堂时,教师需要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保证学生在数学课堂上获得足够的知识,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提高。
一、小学数学核心素养概述
具备必要的核心素养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目标。小学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是实现小学生健康成长、成为社会所需人才的重要影响因素。
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包含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和模型思想,高效课堂作为实现小学生核心素养优化提升的重要途径,是当前教育环境下,小学数学教师需要关注的领域。学生只有积极参与数学高效课堂,才能了解除数学知识之外的数学核心素养内容,才能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提升实践应用能力,在遇到问题时根据理论进行实践研究,更好地积累学习、生活经验。
二、小学数学教学课堂存在的问题
小学数学教学课堂上的诸多问题严重影响着高效课堂的构建。为了保证课堂教学活动能够提升小学生的核心素养,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谈如今课堂已经出现的问题,并找出问题发生的原因。
(一)教学手段不够丰富
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部分教师教学观念转变不及时,导致课堂教学方式单一。小学数学知识本身灵活性和实践性较强,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之后需要参加与之相关的实践活动,这样才能保证学生在了解理论知识的同时获得实践应用能力。在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下,数学课堂开展过程枯燥,小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兴趣不足,导致数学课堂活动参与度降低。课堂教学效率的低下,影响了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数学课堂上,如果小学生只通过传统教学方式学习,就不会了解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如学习加、减、乘、除知识时,学生只练习数字运算,而不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就不会理解生活情境与所学知识之间的联系,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社会环境就会脱节。
(二)学生自主学习意识不足
小学阶段的学生对于学习这一困难度较高的活动,普遍缺乏主动性,再加上数学课堂上展示的知识信息本身就难以理解,更是让小学生在数学课堂上的自主学习信念不断下降。兴趣作为提升学习效率的重要影响因素,在传统小学数学教学课堂上受到忽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不足,导致双方互相不理解,师生矛盾就容易出现,不仅不利于构建和谐的课堂,还会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造成影响。学生不理解老师,不接受老师的指导,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放纵自我,最终造成学习自律性、主动性的下降,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例如,在学习轴对称相关知识时,一些学生不理解文字释义代表的图形含义,不能将具体定义与抽象图形进行联系,造成学习效率低下。在传统课堂教学中,因为教师不重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会对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进行培养,学生在课堂上只是熟知了定义,并不能将理论知识进行实践,不利于学生数学素养的提升。
三、核心素养在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构建过程中的作用
小学数学核心素养高效课堂的构建在一些教师的教学实践过程中得到了体现。小学数学教师在培养和提高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同时,课堂教学效果也得到了有效提高。
(一)便于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在小学数学核心素养高效课堂上,教师更容易把握教学环节,将数学知识以全新的面貌进行展示,吸引小学生主动了解数学信息、自主探究相关问题。在这样的数学课堂上,学生有了学习兴趣,就会发挥主动性和能动性对相关问题进行探究,逐步形成数学逻辑思维。以核心素养为基础构建的高效课堂,通常情况下教学效率都高于普通课堂。基于此,教师就可以实践各类教学手段,在不影响学生学习结果和学习状态的基础上,研究不同教学方法对学生的学习影响,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不同学生设计不同教育方案,因材施教。基于核心素养高效课堂的构建,小学生不仅获得了知识,还能有效促进数学思维的发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由此来看,构建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高效课堂,不仅有利于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提升,还能够为小学生全面发展打下基础。
(二)有利于学生数学综合能力提升
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数学教育活动容易出现科学性不足的问题,再加上小学生又是初次接触系统性的数学知识,造成部分学生数学综合能力提升缓慢,对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不足。而小学生在核心素养导向下的数学高效课堂上学习,不仅可以了解数学理论知识,还能够锻炼多个方面的学习能力,在实际生活当中应用数学知识,实现学习活动价值的提升。
例如,小学生在学习了乘法相关知识后,除了能够回答出九九乘法表当中的问题,也可以在生活中进行乘法应用,提升数学综合能力。如在春游活动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计算购物花销,根据班级人数、需要购买物品的单价算出整体费用,将乘法知识进行实际应用。另外,为了保证学生的参与度,教师可以分组,让小组学生计算同一类物品,对比结果,看看谁的实际运算能力更强。
(三)优化课堂教学效率
高效课堂原本就是为了提升课堂教学效率,结合核心素养构建数学高效课堂,可以从学生的角度对课堂教学效率进行优化。小学数学知识本身的特殊性让小学生深受学习困扰,但是在新课改政策实施以来,以核心素养为核心构建的数学高效课堂越来越多,课堂本身的教育作用不断增强,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上不仅能获得知识,还能提升数学思想境界,优化综合学习能力,提升学习效率。
四、围绕核心素养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途径
小学数学核心素养高效课堂构建的价值分析以及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的问题研究,为小学数学核心素养高效课堂的构建提供了更多依据,使得教师提出的策略更加切实可行。
(一)创新教学情境,构建学习氛围
课堂作为知识传授的载体,是小学生进行数学知识学习的首要环境。教师在核心素养影响下构建高效课堂,就要关注到课堂环境的创设是否合理科学。情境教学作为构建课堂教学环境的教学方法,可以让小学生在良好的学习环境中获取知识。教学情境的合理创建可以提升小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提高课堂教学价值,优化知识讲解过程,让小学生能够充分理解数学知识,从而更加积极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
因此,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的力量进行教学情境创设,用更为真实的环境来引导学生实践,应用理论知识;也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的力量,提升自身教学水平;还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与更多教师进行专业技能沟通,找寻更适合小学生的课堂情境。
例如,在学习时间、钟表这一方面的知识时,教师就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展示地球变化历史,让学生感知时间的力量,更加直观地认识时间,并形成珍惜时间、珍惜当下的良好观念;教师也可以创建一个生活环境,通过假设人物的活动,如小红在上午九点出发去动物园,坐车一小时,几点下车到达动物园,构建出完整的时间、空间体系,让学生在了解时间的同时认识钟表,并能在生活中进行应用。
(二)利用多元化教学手段,优化教学环节
科学合理的教学手段可以帮助教师实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小学数学核心素养高效课堂的构建,可以利用多元化教学手段实现,如从教学课堂实践的角度思考教学效率提升的可能,关注课前预习、课中研读、课后巩固等多个教学环节的作用,在教学环节设计及落实的过程中应用多个教学手段,保证课堂教学效率。
当前教育环境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方式包含问题导入式教学、联系生活实际式教学、使用现代教学工具式教学等。在围绕小学数学核心素养构建高效课堂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元化教学手段设计教学环节,在保证课堂教学效率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如在学习计算题时,教师可以应用问题导入式教学方法,在课堂正式开展之前设置与教学内容相关的问题,给学生几个参考方向,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思考,然后再开展课堂活动,帮助学生逐步证实自己的思路是否正确。
例如,在学习有关“因数和倍数”这一部分的知识时,课堂开始之前,教师可以设置一道乘除法的题目,如21÷7=3,引导学生探究三个数字之间的关系,适当提醒学生阅读课本,给予学生十分钟的思考时间,让学生保留答案。在课堂正式开始后,教师就可以讲述有关因数、倍数的定义,在学生完全理解后,再引导学生回顾课前问题,加深学生的学习印象,提升学生数学核心素养。
(三)鼓励学生及时预习,小组合作探究
预习作为学生课前自主性较强的学习活动,需要学生发挥足够的学习主动性。在核心素养理念影响下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可以让小学生改掉原本不良的学习习惯,让学生认识到充分预习的作用。构建核心素养理念下的小学数学高效课堂需要教师充分认识课前预习的作用,对小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引导,在学生预习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多个数学能力的培养,提升教学效率。课前预习活动需要学生独立自主地了解课本教材知识,但是由于小学阶段学生的学习能力不足,预习效率存在一定的问题,还有某些学生会因为预习结果不符合自身需求,学习思想水平不够,出现预习积极性不足的问题,为此,教师在学生预习时要及时给予鼓励,肯定学生的预习成果,让学生建立起学习的自信心。
课前预习充分,学生就可以在教师讲解之前对知识信息有初步了解,进而形成自己的解决问题的思路,在课堂上提升学习效率;教师通过学生课前预习产生的问题,了解到学生学习薄弱点,就可以更全面地设计教学环节,优化课堂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率。学生拥有足够的自主预习能力,才能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发挥更多主动性和能动性,不断提升数学核心素养。
例如,教学“三角形”时,教师可以布置预习任务,让学生从预习中发现一些三角形的特征、种类,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也可以分组设置预习任务,让不同组的学生探究不同的三角形问题,让学生在组内发言讨论,总结结果,增强学生的数学表达能力,促使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全面提升。
(四)优化评价机制,培养学生良好习惯
构建小学数学核心素养高效课堂,需要完善的评价机制来保证课堂教学效果的充分发挥,优化学生学习习惯。课堂评估作为评价机制中的重点部分,会影响教师对学生学习情况的了解程度,在课堂评估较为完善时,教师就可以将评估结果作为教学方案编写的基础,从而设计出更适合小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教学环节。
评价机制的合理科学设计,需要教师结合小学阶段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进行。核心素养教学理念让小学阶段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更加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借助评价机制的作用,能了解小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是否得到提升。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态度会在评价结果中体现,因此,教师在设计评价机制时要考虑到评价本身公平、公正、客观合理的特点,保证得出的评价结果科学理性,这样才能正确引导学生进行数学知识的探究,及时弥补学习上的不足。评价活动本身的导向性作用在教师的正确利用下,会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探究,让学生走向正确的发展道路,自律自强。
例如,在学习正方形、长方形等图形知识时,教师可以在学生预习后设置部分问题,对学生的预习状态进行课堂评估,根据学生的薄弱认知修改课堂教学活动,将学生的学习需求摆在首位。在图形定义讲述完成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发言,总结自己对图形的认识,这样就能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估,找到学习的问题。教师可以在后续的巩固教学中重点关注学生学习的薄弱位置,实现学生数学学习水平的真实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