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评价在幼儿教育教学活动中的运用
2024-02-17李炎楠安徽省亳州市利辛县第三幼儿园
李炎楠 安徽省亳州市利辛县第三幼儿园
语言评价作为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代教师需要了解和掌握的基本技能。由于幼儿的认知和人格发展尚未成熟,渴望得到教师的关注,高质量的语言评价能够帮助幼儿提高认知能力、掌握知识技能、培养能力与创造力,且有助于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明确了基础教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坚持基础教育的优先发展。幼儿教育作为我国学前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教育中发挥了基础的作用。教育部印发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将幼儿教育划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以及艺术等五个方面,并指出教育评价在这五个领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实际的教学过程当中,教师要对幼儿的行为表现做出适当的语言评价,能够促进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这是践行教育评价和基础教育的重要实施手段。
一、语言评价在幼儿教育教学活动中的意义
幼儿教育是培养幼儿综合素养的关键时期,而正确的语言评价对于教育活动的进行和幼儿个体发展至关重要。在幼儿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对幼儿做出正确的评价不仅是一种教育的手段,更是激发其学习兴趣、引导个体发展的重要途径。
首先,语言评价有助于教师了解幼儿的个体差异,促进个性化教学。每个幼儿都是独特的个体,其成长发展存在差异。通过对幼儿进行正确的评价,教师能够深入了解他们的兴趣、天赋、学习风格等方面的个体差异,从而更好地制订个性化的教学计划,满足每个幼儿的学习需求。这有助于激发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培养他们积极探究的态度。
其次,语言评价有助于鼓励幼儿端正的学习态度。通过给予准确而积极的评价,可以增强幼儿的学习动力和自信心。积极的评价不仅可以强化幼儿的良好行为和学业上的努力,还能够培养他们面对困难时的乐观态度。正面的评价有助于构建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使幼儿更愿意投入学习活动中,形成健康的学习态度。
再次,语言评价有助于发现和引导幼儿的潜在能力。每个幼儿都有其独特的潜能等待被发现和挖掘。通过正确的评价,教师可以更准确地发现幼儿在艺术、体育、语言等方面的特长,从而有针对性地引导他们发展潜在的能力。这不仅有助于个体的全面发展,也能够帮助幼儿认识自己,促使其更好地发挥自身优势。
最后,语言评价有助于建立积极的师生关系。在幼儿教育中,良好的师生关系对于幼儿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通过正确的评价,教师能够树立正面的形象,与幼儿建立亲近、信任的关系。这有助于促进教师与幼儿之间的良好沟通,使教学活动更具亲和力和吸引力。
二、语言评价在幼儿教育教学活动中的运用策略
(一)提升语言评价的有效性
1.语言评价以激励性为主
激励性的语言在幼儿教学中发挥着重要而积极的作用,它不仅影响着幼儿的学习动力,也塑造着他们的学习态度和自我认知。通过使用激励性的语言,教师能够创造积极的学习环境,激发幼儿对学习的兴趣,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在教学过程中,鼓励、赞扬和正面的反馈能够激发幼儿的学习热情,使他们感到学习是一种愉悦的经历。通过用积极的语言表达对幼儿的肯定和支持,教师能够营造一个鼓励尝试、勇于探索的氛围,从而提高幼儿的学习动力。
激励性的语言对幼儿身心的健康成长同样起着关键作用,有助于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引导幼儿养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幼儿正处于初步建立自我认知和价值观的成长阶段。通过积极的言辞鼓励,教师能够帮助幼儿树立积极的自我形象,促使他们对自己有更好的认知。这有助于增强幼儿良好的自尊心,使他们更有信心地面对学习和生活中的挑战。这些都能够帮助幼儿保持对学习的良好期待,使其对新知识、新技能更加开放和乐观,从而更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布置简单的教学任务,通过使幼儿完成简单任务来对幼儿进行鼓励。例如,教师可以在游戏环节中引导幼儿完成搭积木的任务。首先,在游戏开始前,教师应组织幼儿认真观看积木器材的展示,在此过程中对认真观看积木演示的幼儿进行夸奖,利用“你真棒,你看得这么认真一定能够最先学会”。然后,为小朋友们分发积木,引导他们按照刚才的方法重新搭一次,教师要为最先搭好积木的幼儿给予肯定和褒奖,可赠送小红花作为奖励。对于搭积木较慢的幼儿进行适当的鼓励,如“你的积木搭得真好,比别的小朋友要稳定一些,加油,你能做到更好”。对于无法完成搭积木任务的小朋友可以采用提示和引导的方式,如“老师刚刚说得什么颜色的积木要放在最下面呀?”“对的,没错就是这样做。”同时,对于后来完成积木任务的幼儿也应给予肯定,如“大家都能完成搭积木任务,大家都很棒”。最后,教师在引导幼儿完成正常的游戏环节后,还应继续鼓励幼儿按照自己的想法完成搭积木的个性化设计,此目的在于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和创造力,可以用“创意之星”荣誉称号来对幼儿进行激励。
2.语言评价应避免形式化
恰当的语言评价在幼儿的教育教学中起着促进作用,与此相反,不合理的语言评价会导致教育教学的效果不佳,甚至会对幼儿的身心发展起到负面作用。不恰当的语言评价可能会降低幼儿的自尊心、影响幼儿的学习动机、建立负面情绪,甚至可能会破坏师生关系。因此,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避免语言评价的滥用,也要防止语言评价流于形式。如果教师只运用简单的语言对幼儿进行评价,往往会导致评价不彻底,幼儿不能充分理解教师的意图,甚至还可能产生误解。
以实际的课堂教学为例。富太中心幼儿园某教师在一节“什么不见了”课堂上充分展示了语言评价的正确应用,对幼儿的评价充分且具体,避免了语言评价流于形式。该教学活动的内容为:将白糖、盐、白面、红豆分别放入水中搅拌,引导幼儿观察,使幼儿充分认识白糖、盐等物质溶于水的现象,让幼儿自己动手做实验体验亲自操作、主动探索的乐趣。课程开始前,教师要为幼儿播放白糖溶于水的视频,为幼儿讲述故事情景,并引出“糖是如何消失的”这一话题,引出话题后再组织幼儿自由讨论。在讨论过程中,该教师认真观察了每位幼儿的表现情况,并对幼儿行为做出了具体评价。例如,该教师发现部分幼儿能够踊跃发言分享交流自己的想法,该教师没有采用形式化的语言如“你真棒,你的表现很好”这类简单的语言,而是针对幼儿的行为做出了具体的评价与褒奖,如“这位幼儿的表现真积极,能够主动与大家分享自己的想法,体现了很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对于没那么积极的幼儿教师也没有用简单的语言进行负面评价,如“你的表现不好”等,而是耐心地询问幼儿原因,引导鼓励幼儿积极参与讨论。例如,“你怎么啦?是心情不好还是没有想法?”“要多动脑才能找问题的答案!”“再想想,老师认为你一定能有好的想法。”该教师的做法针对幼儿的具体问题和表现做出具体且有效的评价,能帮助幼儿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身心发展。
(二)增强语言评价的科学性
1.规范语言评价的使用
幼儿教学中,年纪尚小的幼儿身心发展尚未健全,会对教师的言行进行模仿与学习,教师的言行举止会对幼儿产生深远的影响,这不仅关系到他们的学习成就,还关系着他们的社交技能、情感发展和价值观念。因此,教师在工作中需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成为幼儿良好发展的积极榜样。在进行语言评价时,教师要使用恰当的语言表达方式,避免使用负面、歧视性的词汇,以免给幼儿留下不良的心理阴影。积极的语言评价可以增强幼儿对学习的兴趣,激发他们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另外,教师需要根据每个幼儿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语言评价工具,制订有针对性的教学计划,帮助幼儿发挥潜能,促进其个体发展。
在网络盛行的当今社会,许多网络流行词层出不穷,在现实生活中适当使用网络流行词可以起到缓和社交关系、营造社交氛围的目的。但在幼儿的教育教学过程当中,应尽量避免网络流行词语的使用,因为模仿是幼儿的天性,使用网络流行词容易让儿童广泛模仿。这些网络流行词中有很多不规范、普通话不标准等问题,这会严重影响儿童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例如,“夹子”“修狗”“夺笋啊”“集美”就运用了谐音和比拟的方式,这些非常不利于儿童早期的语言学习。此外,还有一些网络流行用语会传递出错误的价值观念,如“杠精”“帅锅”“躺平”“小丑竟是我自己”等,这些词语对于价值观念尚未成熟的幼儿来说很容易产生误导,因此,教师在对幼儿的教育教学过程当中应严格规范自己的语言。
2.防止语言冗余
在对幼儿进行教学时,防止语言冗余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清晰简练的语言有助于幼儿更好地理解和吸收知识,能够降低幼儿理解的难度,使信息更易于消化,确保语言中包含的信息都是关键的、有价值的,同时还能提高评价语言的质量和效率。相反,不必要的细节和冗长的解释可能分散幼儿的注意力,降低他们的学习效果。语言冗余会导致幼儿对语言内容产生误解,甚至使教师的表达带有主观情绪成分,向幼儿传达出负面的情绪价值,不利于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
教师对幼儿的教育教学需要有足够的耐心,而部分幼儿教师在面对大量幼儿教育时会逐渐失去耐心,在语言表达上出现语言冗余的情况,如失去耐心的教师在幼儿安静坐时会这么说:“我让你坐下!坐下!坐下!”这类冗余的言语表达明显带入了教师主观的负面情绪,缺少理性和客观性。此外,还有部分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会使用一些叠词,类似“绝绝子”“可爱爱”“好累累”等词语会对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产生干扰,在某些场合错误的使用这些词语还会使幼儿陷入尴尬的窘境,从而丧失自尊心,因此教师在对幼儿教育教学中应避免这类词语的使用。
(三)注重语言评价的艺术性
1.增加语言趣味性
在幼儿教育中,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更是激发幼儿学习兴趣的引导者。为了让学习变得更加生动有趣,教师在对幼儿进行教育教学时应当注重增加语言评价的趣味性。通过巧妙运用丰富的语言,创造轻松活泼的学习氛围,激发幼儿的好奇心、积极性,使学习变得更具吸引力。形象生动的词汇和幽默风趣的语言,能使教学内容更具吸引力。例如,在讲解科学知识时,教师可以将抽象的概念用生动的比喻和故事进行串联,让幼儿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领略知识的奥妙。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工具丰富语言评价的呈现方式,如使用多媒体影音的方式来对幼儿进行教育和表扬。
这里再次以富太中心幼儿园的一节课程为例。该课程的主题为“月亮姑娘做衣裳”,该课程以谜语的方式引出课程主题为月亮:“有时圆圆像个盘子,有时弯弯像只船,要问这个是什么?晚上抬头向天看。”这种生动有趣的小谜语能够大大激发幼儿的兴趣。课程进行中主要讲述了月亮姑娘找裁缝做衣裳时的有趣故事,激发了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这真正体现了语言评价的宝贵价值。
2.语言评价与其他评价形式相结合
教师在进行语言评价时合理的加入其他评价形式能够发挥出语言评价的最大效果。例如,教师在对幼儿进行赞扬时可以结合事物奖励的方式,如奖励小红花或学习榜样卡等小礼物,会让幼儿体验到骄傲与满足感。此外,语言评价还可以结合肢体动作,比如眼神、手势以及表情等,这样的表达方式更能够深入幼儿的内心。在某些情况之下,给予幼儿一个温暖的拥抱,往往比单一的口头表扬更能发挥效果。因此,教师在对幼儿进行教育教学时,应充分结合多种评价形式,发挥语言评价的最大效果,促进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培养幼儿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总之,在幼儿教育中,语言评价是重要的教学工具,应通过有效的运用策略,提升其有效性、科学性和艺术性。有效的语言评价能够创造积极的学习环境,培养幼儿学习兴趣与动力。科学性的语言评价要求语言使用规范,注重个体差异,避免不当词汇。艺术性的语言能使语言评价更生动。这些策略综合运用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幼儿的教育教学活动,创造积极、有趣、科学的学习环境,促进他们全面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