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右侧颅骨肌周细胞瘤1 例

2024-02-16黄文鹏张咏白孙兆男李莉明高剑波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2024年1期
关键词:内见轴位脑膜瘤

黄文鹏,张咏白,孙兆男,李莉明,高剑波,康 磊*

(1.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核医学科,2.医学影像科,北京 100034;3.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放射科,河南 郑州 450052)

患者女,25 岁,无明显诱因间断性头痛3天;既往体健。查体和实验室检查均未见明显异常。头颅CT/MRI:右侧额顶骨交界处4.2 cm×3.1 cm×3.9 cm 宽基底圆形不均匀高密度/信号肿块,向颅内膨胀性生长(图1A、1B),呈T1WI等-稍低信号、T2-液体衰减反转恢复(fluid attenuated inversion recovery,FLAIR)高信号(图1C、1D)、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低信号(图1E),增强后无明显强化,周围管状血管强化而呈“胡椒盐”征(图1F、1G);肿块包膜不完整,可见“皮髓质移位”征;考虑钙化型脑膜瘤。行右额部占位切除术,术中见直径约4.0 cm 肿瘤起源于右侧颅骨并向深部生长。术后病理:灰褐色肿瘤,质硬;光镜下于不规则骨组织内见较多血管,胶原纤维致密分布,血管周细胞增生(图1H)。病理学诊断:(右侧颅骨)肌周细胞瘤(myopericytoma,MPC)。本例报道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图1 右侧颅骨肌周细胞瘤 A.头颅轴位软组织窗CT 图;B.头颅轴位骨窗CT 图;C.轴位T1WI;D.轴位T2-FLAIR 图;E.轴位DWI;F.轴位增强T1WI;G.冠状位增强T1WI;H.病理图(HE,×100)(箭示病灶)

讨论 MPC 是罕见血管周细胞源性软组织肿瘤,WHO 将其与血管平滑肌瘤、肌纤维瘤病、血管球瘤等归类为血管周细胞肿瘤;可能与创伤和EB 病毒感染有关,多见于中老年男性四肢浅层软组织,罕见于颅骨;生长缓慢,多为良性,手术切除后多预后良好,极少出现转移。本例颅骨MPC 呈宽基底、膨胀性生长不均匀密度/信号颅内肿块,增强后肿瘤无明显强化而周围见管状血管强化,提示其起源于脑膜或颅骨。鉴别诊断:①脑膜瘤,多位于大脑凸面和颅底,典型者可见“脑膜尾征”,T1WI、T2WI 与皮质等信号,强化明显;②软骨肉瘤,T1WI 为等或低信号,T2WI 多为高信号,增强后间隔及边缘强化,内见结节状或斑片状钙化;③动脉瘤样骨囊肿,好发于长骨干骺端或骨端,呈偏心性、膨胀性囊状骨质破坏,内见液-液平面;④海绵状血管瘤,多呈边缘清楚的膨胀性CT 低密度破坏区,多呈T1WI 等或稍低信号、T2WI 高信号,增强后渐进性不均匀强化。确诊依赖病理学检查。

利益冲突:全体作者声明无利益冲突。

作者贡献:黄文鹏撰写文章;张咏白和孙兆男查阅文献;李莉明图像分析;高剑波指导、修改文章;康磊指导、修改文章、经费支持。

猜你喜欢

内见轴位脑膜瘤
猫抓病淋巴结炎超声造影表现1例
前纵隔未分化梭形细胞肉瘤1 例
检影模拟练习眼操作及跨骑法散光轴位验证
利用OPD scan Ⅲ与传统裂隙灯法评估Toric IOL轴位的对比研究
宫内宫外同时妊娠、宫外妊娠漏诊1例
DCE-MRI在高、低级别脑胶质瘤及脑膜瘤中的鉴别诊断
DR跟骨俯卧轴位投照对跟骨骨折临床诊断的价值分析
副鼻窦炎低场核磁共振扫描的诊断分析
瘤型麻风1例
显微手术治疗矢状窦旁脑膜瘤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