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介素养视域下大学生在线学习能力的提升策略研究

2024-02-08蓝燕玲刘司航

传媒 2024年3期
关键词:在线学习大学生

蓝燕玲 刘司航

摘要:在线学习为当代大学生提供了享有更多优质教育资源的机会与平台,但相关媒介素养上的缺失却让大量的“网课”达不到预期的学习效果。本文以新媒介素养理论框架为依据,建构在线学习能力的具体内涵与测量指标,以此考察大学生在“在线学习”这一特殊“数字化生存”活动场景中的实际状态、所遇具体问题,探索以新媒介素养培育来有效提升大学生在线学习能力的对策,从而找到促进“互联网+教育资源”效果最大化实现的突破口。

关键词:在线学习 大学生 新媒介素养

以大数据、云计算、智能化等为代表的新一代媒介技术,快速变革和重构着人们的学习、生活和工作方式。利用网络进行在线学习已然成为当代大学生重要的学习方式,也将是未来终身学习之基础。如何能主动建构自我与在线教育资源以及网络世界的良性关系,成长为“在线学习能力”与“联网智慧”兼备的现代数字公民,无论是从大学生个人学习成长的微观层面还是从国家建设网络强国的宏观层面都具有必要性与紧迫性。

要提升大学生的“在线学习能力”,首要明确的是在线学习能力的内涵与外延。概念认知上的含糊和偏差,不但影响研究目标的设定,更影响提升路径的选择。梳理我国近二十年来“高校在线教育”的已有相关研究,对于在线学习的调研普遍缺乏系统的理论依据与清晰的概念界定,因此,很难全面反映大学生在线学习过程所要应对的实际场景、所遇具体问题并追溯问题背后的原因。本研究将以新媒介素养理论框架为依据,在对“大学生在线学习能力”进行内涵界定与指标建构的基础上,聚焦大学生在“在线学习”这一特殊“数字化生存”活动场景中的实际状况與主要困境,以此探索能推动大学生提升在线学习效果、深化新媒介素养培育的有效对策。

在线学习能力的高低本质上是新媒介素养在学习活动中的集中应用与体现。关于新媒介素养的内涵,欧盟已颁发了多个版本,指出“新媒介素养的核心要义以自信和安全的方法把数字技术用于服务工作、学习和生活”。基于新媒介素养的内涵,可以明确在线学习能力是其中一个重要分支——在线学习就是“把数字技术用于服务学习”,包括了“在线教育资源的使用和研发能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梳理分析欧盟和世界各国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形成了包括7个素养领域和26个具体指标的《新媒介素养全球框架》,可以归纳为两个主题——“数据技术素养”与“数字公民素养”。数据技术素养侧重于信息技术、信息资源的获得与使用能力,数字公民素养则侧重于建构数字环境下的公民身份,保护隐私安全并能解决社会问题和发展专业技能的能力。

将以上框架聚焦到在线学习领域中,就会集中体现为学习过程中的“数字技术素养”层面的维度,具体可以表现为,在线学习的设备操作能力解决素养:在线学习过程中数字设备的硬件使用与软件操作;在线学习的信息素养能力:在线学习过程中浏览、搜索、过滤、评价和管理数据、信息和资源;在线学习的沟通与协作能力:在线学习过程中运用数字技术互动、分享、合作;在线学习中的内容创作能力:在线学习过程中开发、整合并重新阐述数字内容。以此为概念逻辑基础,笔者从对在线学习的认知水平、在线教育资源的获取能力、在线教育资源的评估选择能力、在线教育资源的应用能力这四个方面,界定并构建了“大学生在线学习能力量表”(见表1)。

在以新媒介素养理论框架构建“大学生在线学习能力量表”的基础上,本研究以厦门市大学生为调查总体,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样本量=986),对厦门在地三所具有代表性的大学——厦门大学、集美大学、厦门理工学院的本科生群体展开问卷调查,考察其在线学习能力与新媒介素养的实际情况和所面临的问题。

1.便捷与效果——在线学习接受程度的决定因素。当代大学生作为网民中的原住民与主力军,数字化生活、学习、工作对他们已属于常态化。在本次调查中,共有83.04%的大学生了解并使用过在线教育资源,其中17.36%的同学更是对在线教育十分了解,但也存在基本同样比例的学生(16.96%)并不了解在线教育资源。同时,虽然在线教育在大学生群体中的认知度很高,但超过50%的学生在传统式学习和在线学习两种学习方式的选择中,更乐于接受两者相结合的模式,首选在线学习方式的学生仅有17.16%,低于首选传统式在线学习方式的25.25%。

具体分析大学生对在线学习持有积极态度的原因时,可以看到“可随时随地学习、呈现形式多样、新奇尝鲜、可选内容多样”是选择最多的四个理由,占比分别为55.5%、48.33%、46.41%和42.58%,接下来的理由还包括接收知识便捷(37.8%)、简单易操作(33.01%)、功能丰富(32.54%),这契合了互联网所具有的跨越时空、内容多元化、融媒体呈现的特性。与之对应的,具体分析大学生对在线学习持有保守甚至是否定态度的原因时,虽然这部分学生比例并不高,但是原因却很集中突出,“无法保证学习效果”的占比达到68.97%,反映了学生对在线学习的本质诉求其实和传统学习是一致的,都在于学习效果的达成。

2.权威与专业——在线教育资源获取能力的提升维度。“会使用简单常规的信息平台进行资源搜集与获取”的学生占比56.55%,“能够熟练利用多种途径进行资源搜集与获取”的学生占比31.35%,12.1%的学生可以“准确且有效地查找具有一定难度的资源”。总体来看,拥有着高等教育程度和知识水平的大学生群体,基本都具有一定的信息检索能力,能利用网络平台来查找自己所需的信息资源。但大学生(特别是这次样本所代表的本科生群体)的信息搜集能力还有待提升,一半以上的学生获取信息的途径比较单一,近五分之四的学生还不能有效掌握权威性、系统性、专业度的信息资源获取的能力。

在查找在线教育资源的方式中,绝大部分学生习惯于“利用搜索引擎输入关键词搜索”,占比高达76.59%;其次是“利用提供分类导航的门户网站查找”,占比59.92%,也有学生会选择“在应用商店下载相关的软件”占比49.8%。不难看出,大学生获取在线教育资源的渠道是多样的,对于公开的网络资源和通用的检索工具,大学生也和其他网民一样有很高的使用率。具有考研、考公等需求的同学还会“通过培训机构提供的电子资料查找资料”占比21.63%。但是在专业度更高的资源渠道上,“使用学校在线图书馆的数字资源”或是“纸质图书附带的电子资源”占比都只有40%左右。

3.知识与技能——选择在线教育资源的核心主题。在线教育在资源形式、资源载体、资源类型上越来越丰富与多元,这给大学生更多选择机会的同时也需要大学生提升对在线教育资源的评估与选择能力。在资源形式上,大多数学生都选择了录播和多人直播授课的形式,占比分别为67.46%和58.73%,题库和词库的选择占比相当,少部分同学会采用一对一教学的模式。在资源载体上,超过一半的大学生更倾向于选择视频为载体进行学习,视频将图文与音频结合起来,使画面更加丰富和生动,也能更直观、准确地向学习者传达信息。在资源类型上,选择考级考证和专业技能这两种类型的占比最多,分别为67.26%和61.31%,其次是学术爱好和学术知识,分别为52.78%和52.38%,在校课程也是被选择较多的资源类型,还有少部分同学有职业培训上的需求。以上说明大学生选择在线教育资源的标准还是以更好吸引注意力的直播形式和视频载体为优先,并且学习目的也更明确——“知识与技能”是核心主题。

4.多元与互动——应用在线教育资源的限制因素。根据调查组对目前大学生主要使用的在线教育平台的前期调研,梳理出五种主要类型及其典型代表(如图1)。其中,以中国大学MOOC、智慧树MOOC平台、中国知网、哔哩哔哩为代表等资源聚合型平台的使用频率最高;然后是助学辅学的工具型平台(百词斩、有道词典、知乎、学小易等)、教师授课为主的辅导型平台(騰讯课堂、新东方在线、网易公开课、有道精品课等)。教育培训的网校型平台(沪江网校、中国考研网)等与国外在线教育平台(可汗学院、Coursera、Udacity、edX等)使用率较低。其中,哔哩哔哩、中国大学MOOC、智慧树MOOC平台是大学生中普及率最高的三个平台。可以看出,大学生较为依赖内容丰富的国内综合性资源平台,其次是根据自身需求选择对应的垂直类平台,但对国外在线教育资源平台了解还不够,接触也不深。在线学习的过程中,58.13%的大学生表示主动参与过在线的学习互动行为,其中最为经常进行的是同步互动,比如“举手发言”“屏幕共享”“发弹幕”等,占比达65.53%,其次是“在评论区发送消息”和“针对知识盲区在评论区发帖寻求帮助”的互动行为次之,这些参与和互动的理由是“能够分享经验,收获满足”“拓展知识,丰富见识”“查缺补漏,完善自我”分别占76.79%、75.09%与65.19%。而在占比41.87%的“未曾主动参与互动”的大学生中,给出的理由是认为在线学习中的互动“等待回复耗时长、效率低”“回答质量低、参考价值小”“回答五花八门,难以找到正解”,主要还是对互动的效果表示不满意。

大学生作为网民中的原住民与主力军,数字化生活、学习、工作对他们已经是常态,接受与驾驭在线学习方式是必要也是趋势,但仍有相当比例的学生因“学习效果的无法保证”对在线学习持有保守甚至是否定态度;溯其根源,反映的是大学生在网络信息资源获取、评估、选择与应用能力这一系列新媒介素养与技能上的缺失,由此也为有效提升大学生在线学习能力提供了决策依据。

1.媒介信息收集与分析技能的培育。在线教育设立的初衷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优质教育资源的开放与接入,可在线教育资源的收集上,对于专业度更高的资源获取渠道大学生应用得并不多。特别是高校图书馆的数字资源,作为大多数高校投入大量资金进行资源建设的重点,它们较低的使用比率让人遗憾。在线教育资源获取能力的缺乏反映了大学生在网络平台上信息收集与分析素养与技能的落后。许多大学生在深度访谈中表示他们通常通过百度、谷歌等搜索引擎来搜索信息,第一选择万方、知网等数据库则很少。互联网时代,信息繁多且复杂,能否具备一定的信息获取能力是新媒介素养最基础最重要的构成,直接决定了他们所能获得信息的质量并间接影响着其他技能的应用。

2.媒介信息鉴别与评估技能的优化。在线教育不仅打破了时间和空间限制、提供了信息与资源的拓展,还实现了内容与形式上的多元,这给大学生更多选择机会的同时也需要大学生提升信息分析与评估的能力以保证更高质更有效。大学生选择在线教育资源的标准能以知识与技能作为核心主题,反映大学生具有较好的数字信息鉴别与评估技能,但是对国内综合性资源平台的依赖,对国外在线教育资源平台所存在的盲区也提醒他们还必须开阔视野,深化认知才能拥有更清晰准确的判断标准。

3.媒介信息交流与创造技能的升级。已有相关研究结果显示大学生新媒介活动中在聊天社交类软件的时间和精力是最多的,在学习过程中经常被社交信息干扰,导致“自己无法集中注意力,很难坚持”。然而他们在线学习过程中的互动参与度并不高,在深度访谈中询问他们是否会在在线教育平台上对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发表见解以及是否会在平台上回答他人的疑问,得到的回答基本是偶尔或者从不。同时一定比例的学生认为在线学习中的互动“回答质量低、参考价值小、难以找到正解”,进一步反映其在学习方面不仅互动能动性弱,创造能力也还停留于较低层次。如何能利用网络知识进行二次创造,生成数字新内容,并通过某种形式呈现出新媒介素养的高阶阶段,需要更有意识地训练与实践。

互联网与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促使“数字化学习”逐渐成为常态,深刻影响大学生的思维习惯与学习方式。大学生的在线学习能力和新媒介技能水平是同向发展的,培育和运用新媒介素养和技能,以此不断优化自己的生活和学习是必然也是必要。

作者单位 厦门理工学院影视与传播学院

本文系福建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数字素养视域下当代大学生在线学习能力评估体系建构研究”(项目编号:FJ2023B02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杨天啸,雷静.在线教育的理论基础与发展趋势[J].教育研究,2020(08).

[2]饶爱京,万昆.在线学习准备度对大学生在线学习投入度的影响[J].教育科学,2020(02).

[3]彭逵安,蒋春燕,周文蔚.对大学生在线教学平台满意度的调查研究[J].科技风,2021(25).

【编辑:钱尔赫】

猜你喜欢

在线学习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新大学生之歌
开放大学:过去充满传奇但前景依然未卜?
基于学习行为数据的在线学习时间规律探析
信息化环境下高职英语教学现状及应用策略研究
基于混合式学习理念的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
基于SOA的在线学习资源集成模式的研究
大学生实习如何落到“实处”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