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硬兼施”,推进校园阅读走向深处
2024-02-07鲍丽丽
鲍丽丽
【摘 要】 学校以“低年级读写教室”作为重点项目,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建构课程体系框架,实施阅读课程,在序列化的教学中,推动阅读由浅向深迈进,实现全方位、全人员、全覆盖、全共享的阅读。
【关键词】 读写教室 阅读环境 阅读课程 序列化
我校将“低年级读写教室”的研讨作为学校重点课程,以“打造读写教室”为载体,基于学校“人各有贤”的办学理念,针对学生阅读入门期的读写现状进行规划和实践探索,以期解决当下教师“想阅读,不知道如何做”“浅阅读,怎么读得有计划”“深阅读,如何形成序列化”等一系列难题。
我们的目标是学生能够在读写教室里有属于自己的阅读状态——随时、随地、随心地阅读。学校首先从“硬环境”和“软环境”两个维度打造“适宜+创造”的阅读环境。
1.做足“五个一”,营造良好阅读氛围。
(1)有一个绘本馆。学校改建了一个绘本馆,配备种类繁多的绘本:共读绘本,按班级人数配齐;推荐绘本,按小组人数配齐;自主阅读绘本,按一样一本配足。绘本馆为教师开展低年级绘本读写课提供强有力的支撑。绘本馆内设有读书交流中心,在这里,教师可以开设立体阅读课,还可以举办班级读书会、迷你微阅读、晨诵午读等读书交流活动。绘本馆的四面墙上绘有学生喜欢的绘本内容,每面墙都是一个故事。
(2)有一间读写教室。学校改变了传统教室的模式,让每一间教室都成了新型的读写教室,由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打造。每间教室都为学生创设了一个独立阅读区域,让传统教室有了阅读的温度和味道。
(3)有一间亲子阅读交流室。学校在图书馆一楼开放了一间亲子阅读交流室,家长和学生可在空闲时间自主借阅图书,或开展相关的读书交流活动。
(4)有一个阅读等候亭。结合家长接送学生时需要等候的实际情况,学校将校门右侧的一个接送亭改建为阅读等候亭。学生在等候家长来接或家长在等候学生期间,都可以随手拿一本书,坐下来阅读。阅读等候亭由学生和家长自主管理,既解决了放学时校门口学生和家长扎堆的问题,又让学生有了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
(5)有一系列平台。学校建有朗读者平台、“为你诵读”、校园电视台、校园直播等系列读写交流与分享的平台,为学生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
2.针对每个“一”,打造读写教室文化。在我校,阅读是在任何时候都可以进行的活动。我们尊重学生个性,根据不同的阅读功能布置了阅读区、评价区、展示区、个性区等,让读写教室有生命。比如,有的教师在阅读展示区的墙壁上布置展示导图“一棵大树”,学生的阅读成果就是这棵大树上的“叶子”,阅读的书目越多,“大树”上生长的“叶子”也就越多,因此学生的阅读兴趣也会不断得到提高。再如个性区,班级里配有座椅、坐垫、帐篷等,只要学生乐意阅读,读写教室都能按需布置。
1.架构读写主题课程框架。我们从学生心灵成长的特点出发,按照三个学段,综合考虑学生不同的兴趣爱好和审美品位,提炼出学生最关注的阅读主题,采用自主读、师生共读等多种方式,以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为两条主线,系统架构起一套有层级、有主题、有策略、有制度的读写一体主题课程框架。例如,1~2年级为绘本、童诗、童谣主题式阅读,培养阅读习惯;3~4年级为童话、“寓言+时令季节”主题式阅读;5~6年级为“文学+社会热点”主题式阅读。
2.形成“5+35”“7+1”课堂教学模式。我们改变常规课堂40分钟的模式,将语文课变成“5+35”课堂,其中“5”指的是每天的语文课,教师拿出至少5分钟的时间与学生进行绘本阅读、共读一本书活动,教师给学生读一个故事或讲一个故事,让每个语文教师都成为会讲故事的教师;也可以请学生读故事,讲故事。总之,教师通过绘本、故事的分享在儿童心里埋下阅读和写作的种子。我们将低年级一周8节语文课变为“7+1”模式,其中“7”是正常进行教材教学的课时,其中“1”指的是每周每个班级根据年级阅读主题进行读写教学,教学内容可以是导读课,可以是阅读中的策略指导课,也可以是阅读后的交流课。我们力图通过课堂模式的改革,推进读写课程落地。
1.探究“教材+X”活动。“教材+X”活动,简单地说,就是配合教材中的单元主题,向学生推荐一本书或一组文章。“X”指的是配合教材中的单元主题所延伸、拓展的阅读活动,包括配合单元主题共读一本书、一篇带多篇或是课内多篇的群文阅读、自主研究、群书共读等,而且每个单元有重点练习的阅读策略。
2.教授读写策略。阅读是有策略、方法、技巧的高级活动。在读写教室里,教师重点教给低年级学生以下策略:联结策略、提问策略、图像化策略、推测策略、转化策略等。依据教材和学情,我们根据年级确定了不同的主题内容:一年级以绘本阅读为主线,每班一月一策略进行训练,有针对情绪管理的思维导图策略,有针对自我认知的封面狂想策略,有针对科学知识的图像化策略等;二年级从“快乐读书吧”推荐书目出发,有结合语文要素训练寻找新鲜词句,有阅读课文整理“我”的书、梳理思维导图等;三年级结合语文要素和共读书目,有通过阅读经典童话丰富想象力的预测训练,有细读名著感受精彩情节的思维导图训练,有共读《米小圈上学记》设计人物诊断书等。
3.开发阅读工具。学校全体语文教师自创开发了一套阅读工具——卡牌,让其成为假期里陪伴学生阅读的“魔法棒”。阅读卡牌既是一种阅读工具,针对年级融合了不同策略,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阅读,同时,它也是学生深入阅读和探究的法宝,可以保存学生的阅读轨迹和阅读成果,成为学生开展整本书阅读的最佳拍档,真正让学生的阅读变得有趣、有效。
4.构建读写课型。学校探索以阅读策略辐射全过程、多种平台辅助的阅读新课型。例如,1~2年级阅读教学从学生发展特点出发,以绘本、童诗、童谣主题式阅读和培养阅读习惯为内容,从读写联结的维度,探寻内容联结、形式联结、感情联结的课型。学校每个语文教师都精心选材,研讨备课,人人都公开展示一节读写课:有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导读课《我家是动物园》,有精读策略指导的读中课《标点符号历险记》,有师生共同交流的读后课《小猪变形记》,有邀请家长进课堂共聊共读的亲子阅读课《我爸爸》……教师根据各自年级主题和学生共读,在阅读与写作之间搭建桥梁,使读写有机结合,并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读写训练,提升学生阅读素养。
5.落实“融学科”读写课程。学校始终让学生站在阅读舞台的中央,积极探索以“融学科”的教育方式推动课程落地。结合体育节,开展以体育为主题的“融学科”读寫课程。例如,语文教师在课前5分钟与学生共享体育明星的故事,开展体坛明星我知道、体育发展史我来找、中国体育项目大事记等活动,学生在阅读中了解体育知识、感受体育精神,学生用笔记录自己的阅读感受,绘画出自己心中的体坛明星,道出一个个动人故事,制作一份精美运动海报,真正在阅读中全面发展核心素养。
6.探索多维评价。学校从个体、伙伴、教师、家庭等多维度开发读写助推平台,对阅读护照、阅读银行、读书卡、书香家庭等项目开展过程性评价;利用APP平台打卡,开展读书汇报交流会、读书推荐会等,评选“阅读小贤士”;开展分享会、擂台赛等活动,实施展示性评价等。此外,我们还创设了许多活动进行表现性评价,比如:“创作真好玩”——学生创作绘本,并将绘本故事展览、展评、义卖;“表演真好玩”——绘本剧表演,将绘本搬上舞台;“交流真好玩”——开展教师读书交流会、学生读书交流会、亲子读书交流会;“阅读快闪真好玩”——走进社区、商场、衢州文化遗址等地,开展阅读快闪活动。我们始终坚信,用多把尺子衡量学生,学生才能获得读写的成就感。
经过两年半的努力,学校为全校师生打开了一扇阅读大门,创造了一间间读写教室,开发了一件件读写工具,开展了一项项读写活动。未来,我们努力的方向是继续探索用“快乐读书吧”群文阅读,实现从单科阅读向全科阅读的华丽转变,让碎片化阅读向海量阅读进军,真正实现学生的阅读从入门期开始扎扎实实“发生”“落地”“看得见”。我们将依托学校课程体系框架,加强家庭读写、教师读写的研讨,成立阅读共同体,实现全方位、全人员、全覆盖、全共享的阅读。※
(作者单位: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礼贤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