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提升学生思维的语文阅读教学路径探索
2024-02-07李瑾瑜
李瑾瑜
【摘 要】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语文学习要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必须重视学生思维的发展与训练。本文通过对三个名家课例中“文本内的矛盾关系”“图文间的补充关系”“课内外的延展关系”的思考、剖析,使学生探寻文本更深处,激发情感,活跃思维,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养全面提高。
【关键词】 思维 阅读课堂 实践路径
一般来说,学习过程中的已知和未知是相关联的,个体运用“关系”去认识事物的发展变化,即用与事物相关的“彼”事物去理解事物的本质。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对文本进行精准把握与创造性使用,巧妙实施语文教学活动,启发学生从关系的角度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实现阅读教学的立体化建构,达到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深层目的。本文以三个名师课例来探讨语文阅读课堂的教学路径。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具体分析文中语义、情理等内容,发现上下文情境中存在的矛盾关系,有助于引导学生从更宏观、更全面的角度挖掘文本的深刻内涵。
特级教师王崧舟老师执教五年级上册《慈母情深》一课,在解读文本时,他发现了“给钱多与没有钱”“给钱多与挣钱难”“挣钱难与乱花钱”这三组矛盾关系。课堂中,王老师针对“给钱多与挣钱难”这组矛盾关系的教学,让我深受启发。
在整段教学中,王老师紧紧围绕“‘我’为什么会鼻子一酸”这个问题反复提问,在通读文本的基础上,三位学生很快便找到了课文中关于母亲的描写,剖析出“我”鼻子一酸的原因。
第一位学生从“空间非常低矮”“四壁潮湿颓败”“正是酷暑炎夏”“犹如身在蒸笼”等描写出发,联系生活经验,体会到是母亲工作环境的恶劣让“我”深受触动。
第二位学生找到了“七八十台破缝纫机发出的噪声震耳欲聋”一句。借“震耳欲聋”一词,王老师引导学生发现母亲工作时噪声之大,接着用“这声音只是一个瞬间吗”这一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学生从母亲“皲裂的手指”,发现母亲长期从事劳作;从母亲与“我”说完话后的一连串动作描写,再从四个“立刻”中,感受着母亲工作时手脚并用、忙碌机械的工作状态。由此,学生看到母亲争分夺秒只为挣上一点点血汗钱,让“我”不禁鼻子一酸。
讲到这时,第三位学生找到了书中对《青年近卫军》一书价格的专门介绍:书价一元多钱。结合搜集到的资料,学生不难发现,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一般老百姓的生活都比较贫苦,一元多钱,在那个年代绝不是一笔小数目。况且“我”的家中还有好几口人,却只有母亲一人外出挣钱。但即使这样,当母亲得知“我”要钱去买书时,仍然毫不犹豫地将钱给了“我”——母亲之伟大,母爱之博大,难怪“我”不禁“鼻子一酸”。
王老师的巧妙提问,学生的精彩回答,让课堂中闪现着思维的火花。看似简单的一个问题,实则让学生在剖析“我”鼻子一酸的原因的同时,自主发现文本前后暗含的矛盾关系。王老师充分考虑学生在思想、感情等方面的立体发展需求,通过灵活的课堂点拨,引导学生有的放矢地去探寻文本,形成“思维”与“文本”之间的多维撞击,让学生在阅读中找到矛盾关系,让思想情感在矛盾中得到触动,向思维纵深处探索……通过“给钱多与挣钱难”这一组看似具有矛盾关系的情节的探索,学生已然在思维的流淌中感受到“慈母情深”了。这样的关系发掘呈现的只是一处矛盾冲突,获得的却是一把情感的密钥。
由此可见,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借助文本内的矛盾关系,能够更加精准地抓住关键问题,成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求知欲。学生也能运用“寻找矛盾关系”的方法反复钻研文本内容,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感悟作品的思想内涵,丰富自己的情感体验和精神世界。从向思维纵深处探索,到发现文本前后关系,再到情感的升华,矛盾关系犹如一条细线,串联起文本细读的颗颗“珍珠”,帮助教师完成阅读教学立体化的一系列过程。
不仅如此,教师还可以适当拓展原作情节:在看见母亲工作的不易后,作者不忍拿钱买书,而是去买了珍贵的水果罐头与家人同享。可母亲知道后,再次给了作者一元五角钱,并嘱咐他一定要买回《青年近卫军》这本书,圆了作者的阅读梦。挣钱不易,母亲却两次给钱,两次成全,这里又产生了一组矛盾关系。通过情节的补充,教师带领学生同寻经典之根,母爱在矛盾中被凸显得更加伟大,主题更加鲜明深刻,阅读教学也更加丰富立体了。
图文之间存在双向补充的关系,二者相互影响,共同向读者传递信息与情感。在营造良好教学情境的基础上,图文联结能使课堂教学更加具有美感,从而助力学生思维发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提升阅读教学的质量。
以题画诗为例,这是一种“在画的空白处,由画家本人或他人题上一首诗来抒发感情”的艺术形式,画展其境,诗拓其义。图与文,画与诗,互为补充,关系密切。在阅读教学时,教师围绕图文“互为补充”的关系展开,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认读、理解等阅读能力,发展学生思维,还能让学生有条理地表述获得的信息,形成更立体、多元的阅读收获,提升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特级教师杨树亚老师执教的《诗与画的相遇》一课,在教学中很好地把握了图文关系。
在出示這首诗时,杨老师并没有将画同时出示,而是提问:“猜想一下,郑板桥会为这首诗配一幅什么样的画呢?”学生由诗产生了许多猜想,比如,由“无多片叶疏疏雨, 一两三竿淡淡风”猜想诗人可能会在画中配几竿竹子,表现出竹子不为风雨所动的感觉。接着,杨老师提问:“这幅画里,有些东西是画不出来的,只能通过诗去补充。你认为哪些内容是需要用诗句去补充的?”学生进一步解读诗意,由“他时移植玉堂东”感悟诗人对竹子的喜爱之情。
在这一首诗的教学中,杨老师通过对图文关系的精准把握,巧妙设计两个问题,让学生对这首诗的内容理解逐步深入。第一问,看似在引导学生猜想画中内容,但前置的条件是学生得先主动找到诗中的景物,才能猜想画中的内容,可见此处是用“诗”去补充“画”,让“画”显形;第二问,看似在问画中缺漏之物,实际是在引导学生观察画与诗的匹配程度,借助“画中之无物”去理解“诗中之有物”,补充理解诗中蕴含的诗人情感。两个问题之间,“诗”与“画”已经被画上了双向箭头,所谓“画显其形,诗补其义”。杨老师借助题画诗,即文图间双向补充的关系,让学生在层层深入的环节中,理解诗意,感悟诗情。
在课堂中,杨老师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以诗引发联想,拓宽学习思路;以画展开思考,加深学生的学习记忆。由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堂成为学生表达自我、互动交流的发展平台,让每一名学生都能享受自主探索、实践学习的机会,并在此过程中提升思维品质,充分体会题画诗中“诗画互补”的精妙关系。
不仅如此,题画诗教学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也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牢牢把握图文之间互为补充的关系,通过简练的问题,将阅读教学转化为一种有意义的发现性学习,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让文在图的映衬下更加鲜活,让图在文的理解中更有意境。杨老师通过“先认读、理解,再概括、评鉴”的教学设计,使学生品味文字的同时享受画面之美,阅读经典的同时阅读艺术,最终,学生在思维的发展中提升言语表达力,充实语文学习的历程,丰厚语文素养,提升审美情趣。
教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可以把握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的内在联系,构建课内外阅读之间的桥梁。教师依托教材,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主动思考,获得更丰富的阅读体验,从读一篇课文向读整本书进阶。
特级教师贾卉老师在执教四年级下册《海的女儿》这一课时,敏锐地用教材作为桥梁,打通了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的联系。她在精巧的教学设计中,丰富学生的阅读材料,让学生由一段文字走向整本书的阅读。
教材选文结局:刀落下的地方,浪花迸发出一道耀眼的红光,好像一滴滴鲜血从水中喷溅出来。她再一次深情地朝王子望了一眼,然后纵身跳到海里。她感到自己的身体正在一点点地化为泡沫。
完整译文结局:当我们飞过屋子的时候,孩子是不会知道的。当我们幸福地对着他笑的时候,我们就可以在这三百年中减去一年;但当我们看到一个顽皮和恶劣的孩子,而不得不伤心地哭出来的时候,那么每一颗眼泪就使考验我们的日子多加一天。
不难发现,原著的结局与教材选文的结局是不同的。补充《海的女儿》这篇童话故事的完整结局,让它与教材选文结局形成对照,这样可以让学生对故事有更深入的解读。从人物形象来说,教材选文的故事在人鱼化为泡沫后戛然而止,学生会更关注“海的女儿”对王子深深的爱恋之情,她在爱情到来时奋不顾身的勇气,以及成全对方的勇气与决然。但如果把握住选文与原著的不同,学生会觉得原著结局中“海的女儿”在追求爱情的同时,更像是一位对“不灭的灵魂”的执着追逐者。为了进入生命的较高级境界,她宁可放弃自己的爱情与生命,以获得独立的意志。基于拓展与讨论,学生对人物形象的理解更加深入。教材选文歌颂着“海的女儿”勇敢、善良的品质,完整的译文则更凸显着对“海的女儿”的坚强毅力和牺牲精神的赞扬。由此可见,教师抓住课内外阅读间的关系,不仅能丰富情节,更能让学生对人物形象有深入理解,对文本立意有深入把握。
贾老师牢牢把握课内外阅读间的关系,引导学生自主阅读,通过“你喜欢哪一种结尾?说清楚你喜欢的理由”这一问题,让学生在合作探究中有充分的时间进行阅读和思考,真正有所感、有所悟、有所言,建立起文本与原著的有效联系,对文本主题理解得更加深入。
借助贾老师提出的问题,在发现课内外延展关系的基础上,学生在课堂中还提出了新问题:“不灭的灵魂”究竟有怎样的内涵?在安徒生看来,灵魂是不是品质与理想的融合体?经过合作讨论,他们发现:因为极真极善,才会坚持理想,即使牺牲生命,内心却得到满足,所以人物精神可贵。从教材文本看,“海的女儿”虽然努力后仍然不能摆脱悲剧的结局,但结合整个故事看,她对理想的不懈追求更令人钦敬。正如叶君健先生在评价中说道:“她的故事在今天,甚至在明天,仍有极为现实的意义。她的行为是对我们已经具有‘灵魂’的人的一种提醒。”在这样的思考与叩问下,学生的发现与收获也正呼应着教材中该单元的语文要素:“感受童话的奇妙,体会人物真善美的形象。”这也真正体现了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知识、能力、个性、文化素养全面发展的教学目标。
由此可见,借助课内外阅读间的关系,是教师正确、深入地理解课内文本,构建立体化阅读教学的“金钥匙”之一。通过丰富的阅读材料,学生能够在课堂中拾级而上,不仅能在思维能力、语言能力的发展中拓宽认知,对“真善美”有更完满的理解,也能不断提升自己的阅读品位,养成读好书、好读书的习惯,进而在思维能力的提升中,不断涵养语文学習的综合素养。
教师通过寻找“文本内的矛盾关系”“图文间的补充关系”“课内外的延展关系”,让学生在思考和探求中逐步达成学习语言、积累知识、交流思想、传承文化的目标,构建起立体化的阅读教学。教师要在紧密相连的教学环节中引导学生全面、深入地了解文本内涵,理解文本意蕴,拓宽认知视野,让文本真正为学生所用,形成比较探究、感悟品味、拓展创新的学习路径,真正达到“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养全面提高”的立体化阅读教学目标。※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拉萨路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