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式教学法在高职药学专业“人体解剖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2024-02-03张帆
张帆
摘要:在高职药学专业中,人体解剖生理学是重点课程,由于课程的特殊性和复杂性,教学中存在较大的困难,面临诸多挑战。如何提高人体解剖生理学教学质量与效率,是当下高职院校教师亟须探究的课题。在高职药学专业“人体解剖生理学”教学中应用项目式教学法具有明显的优势,能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在项目式教学法应用中,教师要整合实际案例,设计有效问题;组建学习小组,明确成员分工;展示学习成果,作出科学评价。
关键词:项目式教学法;高职院校;药学专业;人体解剖生理学;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4)03-0113-04
人体解剖学和生理学是人体解剖生理学的两大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所涉及的理论知识不仅十分广泛,还十分深奥。这一理论性极强的专业基础课程所教授的时间只有短短的一学期,时间极为紧迫,学生难以完全掌握。项目式教学法在高职药学专业“人体解剖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具有明显的优势,可通过展开一个完整的项目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理论知识,提高学习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提升学生职业素养[1]。
项目式教学法要依据教学大纲以及教学目标,注重将课程教学的知识点潜移默化地融入实践过程中。该教学法要求教师跟踪学生项目完成过程,并对项目完成效果进行评价[2]。因此,项目教学法具有以下特点。
1.理论与实践教学的结合度较高
项目教学法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较为紧密,因为项目的具体内容是根据理论知识所设置的,在项目中体现理论知识是项目式教学法的具体要求。在完成项目任务的过程中,学生所学理论知识能够得到应用,综合素质能够得到提升。
2.有利于培养学生启发性思维
依据教学目标所设置的项目任务具有一定的系统性,逻辑清晰、条理清楚,对于项目中遇到的困难,完整系统的知识框架能够帮助学生顺利解决。项目中的思考过程是对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锻炼,有利于培养学生启发性思维。
3.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在完成项目任务的过程中,学生需要自主思考和实际操作,锻炼问题解决能力,使学习质量得到提高。在项目完成后,教师需要对学生完成效果进行评价,这也是提高学生学习质量的一个有效举措。
“人体解剖生理学”作为我国高职药学专业的必修基础课程,具有较强的理论性与实践性,需要采取多种教学方式开展教学,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从高职药学专业“人体解剖生理学”课程的具体教学情况来看,教学过程中还存在方法和内容上的缺陷,不但影响教学质量,还影响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1.教师不够重视
部分教师对“人体解剖生理学”教学不够重视,在教学观念还存在很多误区,没有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很少开展实践活动,只注重教材内容的讲解,导致学生实践能力难以得到提升。
2.教学方法单一
部分教师的教学方法单一,忽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与创新性。不同的教学内容需要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这样才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部分教师在教学中很少采用小组讨论和自主学习等新型教学方法,导致教学效果难以达到预期。
3.教学内容偏重理论
在高职药学专业“人体解剖生理学”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偏重理论知识的传授,把大部分精力和时间都用在了理论知识的教学上,没有结合教学内容开展相应的实践活动。教学内容偏重理论,不能与实践活动相结合,会导致学生缺乏动手操作能力和理论知识应用能力,没有实践经验,对学生就业和未来发展极为不利,也影响人才培养质量。
1.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总体来说,项目教学法能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项目设置的具体内容和重难点的确立是在充分结合教学大纲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同一个项目任务,教师会根据学情设置不同的难度,学生可以自主选择。换言之,项目式教学能推动“多线型”教学模式的运用和推广,学生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主动探究和实践,这对其实际操作能力培养、理论知识的消化和吸收大有裨益。
2.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要提高教学效果,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十分重要,而项目式教学法能发挥这一作用。在项目式教学过程中,学生会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项目内容,自主推进项目进程,拥有较强的自主性。从确立项目主题开始,一切资料、文献的收集和实验方案的确立与完善,都需要学生自主完成。在此过程中,教师主要起引导与辅助作用,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自主性得到有效发挥。
3.学生的综合实验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在“人体解剖生理学”课程教学中运用项目式教学法,是对传统教学的改进与创新。简单来说,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对于实践操作的具体步骤以及相关的要求规定,学生并没有自主地进行思考,只是按照明确的指示和规定,按部就班地进行,并没有真正理解和掌握相关的知识点。小组合作是项目式教学法较为常用的教学方式,能实现学生思维的碰撞,使得项目任务得以顺利完成。小组合作中的分工与讨论交流,有利于提升学生综合能力,锻炼学生合作与探讨能力。
1.有效性原則
提高人体解剖生理学课程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是高职院校人体解剖生理学课程教学的重要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教师需要对该学科教学形式以及教学系统进行优化和改进。而优化和改进需要遵循有效性原则,有效性原则是人体解剖生理学教学的基本原则和首要原则。人体解剖生理学教学通常会出现的一个问题是:课堂教学结束,学生并没有完全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教学效果往往达不到预期。有效性原则是保证教学质量和效果的根本性原则,教师在教学中必须遵循这一原则,以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2.渐进性原则
人体解剖生理学具有较强的复杂性和理论性,教学效果并不能立竿见影,需要通过长期实践才能显现[3]。而这也正是教育教学开展过程中存在的短板,即急于求成,显然不符合人体解剖生理学学习规律。因此,教师在制订教学计划和方案时,需要坚持渐进性的原则,在遵守学习和教学规律的基础上,制定针对性的、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案,明确教学目标,循序渐进地传授人体解剖生理学知识,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吸收。
1.教师对课程的设计
在教学过程中需要保证学生的课堂参与和自主学习,这是教师在进行课程设计时需遵循的主要思想,这也是杜威倡导的在“做中学”的思想[4]。详细来说,在进行设计之初,教师就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和教学背景,合理组建小组,然后设计不同难度的项目任务供学生进行选择,期间需要对学生的活动参与等多方面进行考评。
2.分组并进行管理
要想进行合适的分组与合作,教师就需要充分掌握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除此之外,为了更好地进行合作,学生与学生之间也要进行沟通,明确彼此的学习能力和知识储备。为此,教师可以举办交流会等多种活动,加深学生之间的了解。需要注意的是,人员的配置需要根据具体的项目任务与相关要求科学进行。
3.对知识点进行分割和选择
在人体解剖生理学教学中,教师要对重难点知识进行详细讲解。为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师可对知识点进行分割和选择,以降低学生理解难度。在完成小组分工后,学生可对知识点进行选择,讨论交流。在讨论交流的过程中,学生的知识结构能够得到进一步完善[5]。学生对重难点知识的选择与讨论,会给教师下一步的教学内容设计提供参考和依据。
4.学生研究知识点,设计教学方案和制作PPT
学生的自主学习,除了要进行讨论和交流外,还需要设计完整和明确的学习方案,并且上交给教师过目,通过审核后展开具体的项目。在此过程中,教师需要发挥监督与指导作用,及時帮助学生解决在完成项目任务中遇到的难题,纠正学生的错误。除此之外,对于项目任务中的重点内容,教师可引导学生制作PPT,以锻炼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
5.课堂展示并制作视频
上文提到对于项目中的重点内容可以采取制作PPT的方法,而在完成PPT的制作和整个项目后,需要进行课堂展示,展示时间需要控制在5分钟~8分钟。微课是新课改背景下较为盛行的一种教学模式,教师可对课堂展示过程进行录制,剪辑后上传到相关的教学平台,这样能构成微课教学内容,有效拓展教学资源[6]。
6.教师和学生对视频进行学习并评价
对于最终的项目成果和展示,教师需要进行评价,学生与学生之间也要进行互相评价。此外,学生还需要进行自我评价,这三方面就是考核评价环节的重要内容。对于项目成果的评价标准,教师需要进行明确,并且在项目展开前就告知学生。除了项目的综合得分外,小组成员之间还有个人得分。最后,学生的总成绩由个人得分、项目得分和平时得分组成。
1.整合实际案例,设计有效问题
较强的实用价值是人体解剖生理学具备的显著特点,而这也为各高职院校教师进行课堂内容设计提供了更广阔的思路。也就是说,课堂问题的设计需要在现实案例的基础上进行,现实案例的运用不仅能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相关的专业知识,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强课堂的趣味性[7]。整合实际案例,设计有效问题,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第一,实际案例的选择要与教学内容相符合,能够满足教学要求。相关的实际案例并不是随便采纳的,而是需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知识点进行收集与筛选,这样才能实现实践与理论的有效结合,以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第二,要保证问题设计的有效性和科学性。只有设计有效的问题,才能充分发挥问题设计的作用,保证学生在问题解决和探索过程中,实践操作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第三,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应成为全体教师的共识和理念。在问题设计过程中贯穿这一原则,能保证问题设计的有效性、科学性,拓展学生思维,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例如,在“骨骼肌的收缩”这一知识点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收集实际案例在课堂中进行展示,并设计相应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会应用所学知识对问题进行解答,从而提高知识应用能力。这也是连接各个知识点的一个有效方式,能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引导与激励作用,帮助学生树立学习自信心,提高学生综合素养[8]。
2.组建学习小组,明确成员分工
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的空间在项目式教学法的运用和推广过程中会得到拓展。学生能够运用自己最擅长的方式、遵循自己的思路来完成项目内容。这是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一个有效锻炼,能满足学生的个性化要求,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每个人看待问题的角度不同,一个人思考的方式也是有限的,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为了更好地拓展学生的思维,拓宽学生看问题的角度,教师可开展小组合作学习,通过集思广益,使问题的解决更加高效和全面。异质分组是教师在进行分组时需要遵循的原则,所谓异质分组,就是将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进行协调分配,以尽可能地保证每个小组的学习能力均衡,这样才不会出现“一边倒”的现象。小组成员之间需要进行项目任务的分工,每个人所分配到的任务都是根据个人的特点安排的,这样的分配方式能够将小组成员的个人优势发挥到最大化,以保证项目任务完成质量。上文提到的都是项目展开前的准备工作,而完成分组与分工后,学生就需要进行自主思考与探讨,经过一系列的学习和研究最终得出结论。例如,在教学“影响能量代谢的因素”这一章节内容时,教师可从学习、分析以及理解等综合能力出发,对学生进行小组划分。学生需要制定不同的研究方案,并且采取措施进行落实。教师需要在研究的过程中抛出有效的问题,引发学生的积极思考。
3.展示學习成果,作出科学评价
上文提到,对于研究的成果学生需要进行PPT或者视频的展示,这也是项目式教学法的最后一个环节,需要教师提供一定的时间,搭建展示的平台。小组成员不但需要分享最后的研究结果,对于研究的过程也需要进行概括总结和阐述。这一复盘式的展示过程是学生进行自我反思的一种手段,而条理清晰、过程分明的展示,也能够给予教师更加明确的评分依据,对于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或者偏差,也能够更加明确地指出。因为除了最终的研究成果外,研究的过程和学生的参与程度都是教师进行考核评分的重要依据,除此之外,学生学习的态度和合作能力等多方面的主观能力也必不可少。学生也需要进行自我评价和自我反省,这也是新课改背景下教学主体的一个具象呈现。以“影响能量代谢的因素”学习为例,在研究过程中,学生对于问题和知识点的理解以及结论的总结等多种能力,都是评价过程中考虑的部分。小组与小组、学生与学生之间也需要进行客观的评价,以尽可能地保证评价的全面性和客观性。
复杂性和深奥性是人体解剖生理学这一学科所具有的特点。项目式教学法不但能将抽象的知识生动化,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能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在人体解剖生理学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应用项目式教学法,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为社会培养更多高素质医学人才。
参考文献:
[1]朱淑娟,冉建华,甘胜伟,邱国平,许士叶,盛华均.医学相关类专业人体系统解剖学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J].解剖学杂志,2022(04):381-383.
[2]李晶.人体解剖学考核评价体系现状及展望[J].解剖学研究,2022(01):3.
[3]吴振宇,鲁亚成,张婷,王玲,李辉,陈晶.线上线下教学模式在人体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J].解剖学杂志,2022(03):283-286.
[4]王飞,陈娇,郝雪,杨颖丽,于鹏,陈凌云.特殊教育专业“人体解剖生理学”课程建设与教学实践[J].生物工程学报,2021,37(09):3368-3375.
[5]李骐.大专院校护理解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初探和实践[J].解剖学杂志,2021(S1):242-243.
[6]余俊,李亚妮,邹乙菱,等.新医改背景下高职高专医药实习生新型实习模式的探索[J].卫生职业教育,2021(19):3.
[7]李志宏,顾春娟,黄钢,等.项目教学法在基础医学整合课程中的应用[J].解剖学杂志,2019(04):3.
[8]李友余,方安宁.在高职高专院校《人体解剖学》教学中应用“互联网+”混合式教学的实证研究[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9,16(15):4.
Application of Project-based Teaching Method in the Teaching of“Human Anatomy and Physiology”in Higher Vocational Pharmacy Majors
Zhang Fan
(Hunan Food and Drug Vocational College, Hunan Province, Changsha 410208, China)
Abstract: In higher vocational pharmacy majors, human anatomy and physiology are key courses. Due to the particularity and complexity of the course, there are significant difficulties and challenges in teaching. Therefore, how to improve the quality and efficiency of teaching human anatomy and physiology is an urgent issue that vocational college teachers need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of project-based teaching method in the teaching of human anatomy and physiology in higher vocational pharmacy majors has obvious advantages, which can effectively mobilize students’ learning enthusiasm and stimulate their learning motivation. In the application of project-based teaching method in the field of human anatomy and physiology in higher vocational pharmacy, teachers should integrate practical cases and design effective problems; establish study groups and clarify the division of labor among members; display learning outcomes and make scientific evaluations.
Key words: project-based teaching method;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pharmacy major; human anatomy and physiology; teachingqual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