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路径探究及经验启示
2024-02-03陆紫萱
陆紫萱
摘要:高校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现实需要,是推动社会进步和实现民族复兴的重要保障。文章从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时代价值、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基本要求、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基本路径、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经验启示四方面进行探讨,提出加强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新思路和新措施,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使学生成为服务国家、服务社会、服务人民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接班人。
关键词: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高素质人才;路径;经验
中图分类号:G65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4)03-0033-04
中国共产党不断将马克思主义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青年、武装党员、教育人民群众,使其成为提升国力、应对风险挑战的强有力的理论武器。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1]因此,深入研究这一理论,有助于学生掌握历史主动,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本文对高校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路径及经验启示进行探讨。
1.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在教育体系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是一门全面、系统的课程,从初级到高级,涵盖了所有学校、所有社会阶层,向学生传授的是一门博大精深的社会科学。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的今天,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而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对提高人民群众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认识,提高人民群众的政治觉悟,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2.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能够更好地造就社会主义优秀人才
在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过程中,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等发生了明显变化,使得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也对高校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通过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可以加强青年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深入挖掘他们的价值观,不断提升他们的思想觉悟,将他们培养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这一举措,對于更好地造就社会主义优秀人才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3.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事业是支撑我国现代化建设和全面深化改革推进的不可或缺的基石
当前,我国正处于改革攻坚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作为一种重要的思想武器,为全面深化改革和推动中国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普及,不仅能够激发全民的创新思维和科学素养,而且有助于推动中国在经济、科技、文化等多个领域的全面繁荣。
1.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在我国各项工作中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
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的历史实践中,总结出了一条重要的经验,那就是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才能使社会主义的各项事业取得成功。因此,我们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地位不动摇,集中力量干大事。历史经验也表明教育不允许失败,这是毋庸置疑的,也是不需要商榷的首要任务。我们要立足教育全局,抓住教育事业的主要问题,深刻认识到教育事业的目的是培养能够担当时代大任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要靠人,更要靠人才,如何把人变为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人才,是教育工作的最终目的,也是教育工作是否成功的检验标准。教育是一种上层建筑,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不同的社会制度决定了不同的教育发展水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领导必须是全面的、系统的、整体的,必须体现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国防军队、祖国统一、外交工作、党的建设等各方面。”[2]因此,我国的教育事业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因为没有党的领导,必将成为一盘散沙。
2.坚持党对教育事业全面领导的工作方法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关于自然、社会、人类思维的一般规律,深刻解释了客观世界的一般规律,是指导我们工作的强大的理论武器。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党各项工作中的指导地位,坚持用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在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时,我们必须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这是不可或缺的基本要求。要抓住真理与价值之间的关系,抓住问题的主要矛盾,善于运用两点论、重点论相结合的方法观察和解决问题。新时代,不仅是政治经济全球化,而且教育领域也在全球化的道路上不断前进。我们要正面看待教育全球化,不断吸纳来自世界各地的先进文化或先进教育体系,以发展完善我国的教育事业。
3.党对教育事业的领导是全面、系统、整体的
自建党以来,党始终高度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建设。中国共产党对教育事业的领导包括多方面的工作,如制定教育方针政策,推动教育改革和发展,提高教育质量,改善教育条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等。党在教育领域的领导也体现在教育事业的全面系统性上。首先,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教育,将其列为国家发展的重要领域之一,并在多个方面提供支持和指导,以确保教育事业的持续发展。例如,中央政府每年都将大量资金用于教育,鼓励、支持学校和教育机构进行改革与创新,以推动教育现代化。其次,中国共产党强调教育的综合性和整体性,不仅关注基础教育,也注重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继续教育等各个领域的发展。再次,中国共产党注重教育的质量和公平,推进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使每个人都有机会接受良好的教育。最后,中国共产党注重教育与社会发展的紧密联系,将教育事业与国家发展战略紧密结合起来,鼓励教育与经济、科技、文化等各个领域协同发展,以促进国家的全面进步。全面的、系统的、整体的要求是我国坚持党对教育工作全面领导的基本要求和核心内涵。这不仅是简单的全面领导,更是贯穿于教育事业的点到线、线到面的全过程、各环节的集中统一领导。全面、系统、整体,是党对教育事业领导的基本要求,党的领导必须覆盖教育事业的全部工作。要实现对校内和校外的全面覆盖,公立学校和私立学校的覆盖,涵盖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高等教育、职业和成人教育、终身教育、民族教育和特殊教育,涵盖学校和社会的教育,涵盖正规教育和非正式教育、线下教育和线上教育、国内教育和海外教育。其中的目的,就是推动中国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促进全民素质的提高,推动中国实现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
1.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
办好中国的教育,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要以人民为中心,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核心,以社会主义为国家之本,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马克思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髓和灵魂,坚持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指导地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必须坚守的根本。我们要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长期重大政治任务,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深刻把握其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看家本领,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为契机,加强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学习和运用,切实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分析和解决教育问题的能力,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
高校要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办学方向,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马克思主义是中国教育最鲜明的旗帜,高校必须高举这一旗帜,坚定“四个自信”,牢牢将马克思主义作为治校办学的根本。教育部门应当始终秉持党的教育方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推动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注重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学生立志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2.建设具有高素质高水平的教师队伍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设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是大学建设的基础性工作。”[3]只有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因此,教育部门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培养高素质、专业化、敬业的教师队伍。要通过专业培训、交流互鉴等方式,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加强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增强教师服务学生的意识和责任感。
好教师的标准,其一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讲好思政课不容易。”[4]作为新时代的一名人民教师,最基本的就是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理想信念是指一个人在一定时期内对未来事物的预期目标及其实现程度,对自己所教授的专业知识有信念感,也就是对自己所教授的知识充满自信,坚定马克思主义理论自信。其二要有良好的道德情操。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教师要有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要有良好的师德师风,为学生做好表率。其三要有扎实的学识。有扎实的学识,是一名好教师所必须具备的专业素养,也是其传道授业的基本条件。其四要有一颗仁爱之心。教师要对所有的学生一视同仁,关心爱护学生,做学生学习生活中的领路人。
3.建设高水平教育体系
要培养高素质人才,就必须建立起科学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这是提高高校办学质量和效益的关键。而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则是贯穿于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5]。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6]致力于建设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就需要植根于中国大地,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将教育事业的领导权紧紧抓在中国共产党手中,将中国的教育体系建设成为能够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的高水平教育体系。除此之外,高校要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办学方向,通过制定完善的教育教学质量评估体系,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品德教育,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4.坚持“以人为本”理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其目的是培养更多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教育最大的特征就是人民性,人民性也是我国各项事业建设的本质属性。我国的教育事业是面向全部人的教育,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这一遵循是新时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造性发展,也是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体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关于人的发展的最终目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为学生搭建一个成长成才的实践平台,提升学生的整体素养。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要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高校必须真正做到“以人为本”。
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构建人的内在本质的一种教育,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理念,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全面发展,使他们成为服务国家、服务社会、服务人民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是高校“以人为本”理念的重要体现。
1.国外高校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经验启示
近年来,国外一些国家和地区的高校、研究机构开设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相关课程。首先,朝鲜的高校和研究机构开设有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和朝鲜式社会主义理论课程。朝鲜政府将马克思列宁主义视为指导国家建设和教育工作的理论基础,在高校和研究机构开设了相关课程,以培养人们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其次,在古巴,马克思主义是指导国家建设和教育工作的基本理论。古巴政府非常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和传承,通过在高校、研究机构开设相关课程,培养人们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以进一步巩固古巴的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发展。除此之外,古巴政府还注重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开设了一些研究古巴社会主义制度和革命历史的课程,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再次,越南、老挝也都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思想的社会主义国家,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在这些国家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这些国家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经验各具特色和价值,对我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有一定的启示。如古巴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强调理论联系实际,通过研究古巴的社会主义制度和革命历史,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马克思主义理论。
2.中国高校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经验启示
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经验,在一定程度上对其他国家产生了重要影响。首先,中国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方面注重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相结合。这种做法对其他国家也具有启示作用,他们能够把本国的实际情况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结合起来,探索出一条适合本国的马克思主义道路。其次,中国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方面注重思想政治教育,以培养学生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意识和价值观。这种做法也可以对其他国家产生启示作用,他们可以通过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进一步加强意识形态建设。再次,中国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方面注重将其融入全社会和各领域的教育与文化中,强调“以人民为中心”的教育思想,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与国家的各个方面紧密结合。这种做法也可以对其他国家產生启示作用,他们可以探索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融入全社会和各领域的教育与文化中,形成全民参与的马克思主义教育格局。可以说,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经验,不仅能对其他国家产生启示作用,还能为其他国家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提供借鉴和参考。
综上所述,高校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思想,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贯穿于学校建设中,不断增强师生的观察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斷深化师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识,坚持以生为本,坚持中国共产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坚持创新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新路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能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全面深化改革提供重要支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16.
[2]陈希.健全党的全面领导制度[J].求是,2019(22):4.
[3][4]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7-9.
[5]习近平.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J].求是, 2020(17):2-3.
[6]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N].人民日报,2018-09-11(01).
Exploration of the Path and Experience of Carrying out Marxist Theory Education in Universities
Lu Zixuan
(Harbin Normal University, Heilongjiang Province, Harbin 150000, China)
Abstract: Carrying out Marxist theoretical education in universities is an inevitable requirement for implementing the fundamental task of moral education, a practical need for cultivating high-quality talents, and an important guarantee for promoting social progress and achieving national rejuvenation. The article explores the era value of carrying out Marxist theoretical education, the basic requirements for carrying out Marxist theoretical education, the basic path for carrying out Marxist theoretical education, and the experience and inspiration for carrying out Marxist theoretical education. It proposes new ideas and measures to strengthen Marxist theoretical education in universities,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and make them serve the country and society The successor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n the new era of serving the people.
Key words: universities;Marxisttheoreticaleducation;high qualitytalents; path; experie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