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基于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语文高年级阅读教学的策略
2024-02-02刘建军
刘建军
当今社会各界越来越重视教育水平的提升,特别是新课程改革实施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版)》更加强调了培养小学语文核心素养这一重要任务,并提出了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四个维度,分别是语言能力、逻辑思维、审美素养和文化认同。教师要基于这四个维度,对高年级学生开展优质、高效的阅读教学,从而促进其语文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因此,研究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语文高年级阅读教学策略,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一、小学语文核心素养内涵解读
学科核心素养,即一门课程要求的学生所具有的基本素质和能力。就小学语文课程而言,核心素养包括四个维度,一是语言的建构,具体表现在口语表达和书面表达两个方面,要让学生掌握说话和写作的能力,用所积累的语文基础知识,来完成语言的建构和运用;二是逻辑思维能力,学生必须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要从字面上的关系入手,去获得自己的理解和感悟。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三是对于中国文化的认同和自信,就是指学生通过学习语文知识,内心产生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感和自信心,并且激发出对这些文化进行传承与弘扬的自觉意识;四是审美素养,作为语文学科的一项核心素养,要求学生能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发现美,鉴赏美,并能用语言文字去创造美。
二、现阶段小学语文高年级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1. 小学语文高年级阅读教学偏离核心素养
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时没有充分重视对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在开展阅读教学活动时,教师更加侧重于语文知识和语文技能的讲解和训练,在教学过程中并没有将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体现出来,这就会对学生的语文能力和综合素质造成不利的影响。新课程改革提出了“培养语文核心素养”这一教学理念,教师要将核心素养落实到阅读教学中去,做到与时俱进,通过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提升阅读教学成效。如果教师只重视语文知识和技能的教学,将严重阻碍学生的全面发展。
2. 学生课堂参与度较低
在现阶段小学语文高年级阅读教学中,学生的参与度明显比较低,语文课堂仍然以教师的讲授为主,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实际上,所谓教学,正是说明了整个过程既包含“教”,也包含“学”,而新课改后,教师应当在课堂上扮演引导者、组织者和合作者,学生应当成为课堂主体,如此教师才能激发学生的潜能。但是,目前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受到部分教师教学理念、方式的影响,在教学中仍然是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在阅读课堂上的主动性比较低,导致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得不到提升。
三、基于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语文高年级阅读教学策略
1. 强化阅读教学课的学生主体地位,充分激发阅读兴趣
虽然与中、低年段学生相比,小学高年级学生的认知、理解和学习能力都有所提高,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学习兴趣仍然是他们主动参与阅读教学的主要诱因之一。如果教学过程过于枯燥无味,学生对阅读教学难以产生兴趣,将无法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因此,教师要转变自身的教学观念,充分强调学生在阅读教学课上的主体地位,做到“以生为本”,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从而提升阅读教学质量和效率,进一步对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进行培养。比如,教师在教学《新型玻璃》一课时,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有关新型玻璃的趣味科普视频,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教师可以继续为学生展示一段有关推销的视频,学生在观看完视频之后,以教室中常见的物品为商品,邀请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分别扮演推销员和顾客,进行推销。学生接受到这样新奇的任务,都非常有激情地推销自己的铅笔、橡皮、尺子、书包等物品,课堂气氛非常热烈。此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课文的学习,并且提前告知学生:“我们学习完这一课之后,要进行新型玻璃的推销,所以大家在学习过程中要找到课文中新型玻璃的相关内容。”学生带着任务主动参与到这一课的学习中,教学质量和效果大大增加。通过这样的教学安排,教师不仅能够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其学习积极性,还能够通过推销活动,锻炼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
2. 合理设计阅读教学内容,突出教学重点
在对高年级学生开展阅读教学时,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学习作者使用的修辞手法,还要使其通过阅读体会文章中蕴含的情感。因此,在实际开展教学之前,教师应当结合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合理设计本节阅读课的教学内容,使教学重点得以突出。教师可以设置一些具有内在关联性的阅读问题,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逐个向学生提出,起到引导、启发的作用。比如,教师在教学《金色的鱼钩》一课时,在导入阶段,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金色的魚钩”这一标题,提出问题:“看到金色这个词,你最先想到了什么?”有的学生回答:“光明、灿烂、珍贵等。”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课文阅读,再提出问题:“通读课文之后你有什么样的感想?用自己的话描述课文中的故事。”学生通过简单的描述,讲出了长征途中老班长为了照顾三个小战士过早地牺牲。之后,教师可以继续提问:“‘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是何含义?课文以‘金色的鱼钩’为题目,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学生通过以上问题的引导,对课文的理解层层深入,能够深刻地体会到老班长这个人物身上舍己救人的品质,这恰恰是本节阅读教学的重点内容。教师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提出具有启发性、引导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一步步自行体会,有效地促进了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
3. 开展群文阅读,拓展阅读范围
教师在针对小学高年级学生进行阅读教学时,可以对文本的内涵进行分析,适当引入一些具有内在关联性的课内外的阅读资源,将单篇文章与课内外资源组合在一起,开展群文阅读,从而促进阅读知识与能力的迁移。比如,教师可以根据文章的体裁进行群文组合,将写作结构相近的文章组合在一起,可以帮助学生迅速了解这种体裁、写作手法的特点。以《窃读记》为例,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时就可以将其与《难忘的人》《一片树叶的奇迹》等文章进行组合,让学生同时阅读几篇文章,体会记叙文的特点和作者的写作手法,丰富阅读教学内容。又如,教师可以根据文章的主题进行群文组合,将情感、内涵比较相近的文章组合在一起,可以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情感内涵,促进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的形成。以《慈母情深》为例,这篇文章的主题是“母爱”,那么教师就可以将这篇文章与《父爱之舟》《秋天的怀念》等文章组合在一起,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感受到父母深沉而不求回报的爱意。虽然这几篇文章采用了不同的表达方式,但是其情感内涵是非常相近的,非常适合进行群文阅读,从而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高年级教学中,阅读教学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提升高年级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具有极为深远的意义。对此,教师要在开展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强化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合理设计教学内容,突出教学重点,结合教学内容进行文章组合,开展群文阅读,并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此外,还要注重读写结合,积极开展仿写、续写等练习,全面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