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与路径探索
2024-02-02潘孝楠 吴优
潘孝楠 吴优
[摘 要]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是建设人才强国的重要内容,高校作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主力军,对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模式创新和发展路径都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在人才的选拔和培育中,高校通过创新人才选拔机制提高创新人才识别精确度,通过创新人才培育机制提供多元的培养体系和广阔的实践平台。在人才培育的不同阶段,高校通过加强高中与高校的衔接培育学生的科研志趣,通过贯通本研衔接激发学生的深造动力,通过优化学生与学者的身份衔接助力创新型科研人才的轉型。
[关键词]高校;拔尖创新人才;人才培养;培养模式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内外环境发生深刻复杂的变化,就“十四五”时期乃至更长时期的发展而言,加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和推动科学技术创新发展面临着更为紧迫的要求。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要“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 ①。高校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主力军,近年来对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创新模式和发展路径都进行了丰富实践与探索。
一、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战略意义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本路径,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不仅推动产业升级和经济增长,还促进社会进步和民生改善。高素质人才是科技进步的基础性支撑。当前科技创新竞争激烈,拔尖创新人才以其深厚的知识储备和前瞻性思维,在科技研究、创新实践和专业领域中不断推动国家整体创新水平提升,起到战略性支撑作用。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要阵地,拥有优秀的师资力量和丰富的教育资源。通过提供多元化的课程设置和独特的教学方法,高校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同时,高校还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发展平台,如科研项目、实习实训和社会实践等,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为他们成为拔尖创新人才奠定基础。因此,高校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中的创新模式和发展路径的探索,无论是对于高校的高质量发展,还是对于助力人才强国战略,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二、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创新模式
高校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主要阵地 ②。对于我国高校而言,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师资优势、学科优势、平台优势,挖掘学生内在潜力,内外合力为国家培养出一流的创新型人才。近年来,各地高校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选拔、培育与发展等方面都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
(一)高校拔尖创新人才的选拔机制
高校选拔拔尖创新人才始终紧跟时代前沿,关注国家科研攻关、技术创新、战略需求等方面,不断完善人才选拔制度,提高创新人才识别精确度、优化创新人才选拔流程。高校在培养创新人才方面的方法不断创新,呈现更加开放的态度。高校注重学科交叉和国内外的合作,同时也尊重学生的个性化选择,从而更好地掌握人才选拔机制的规律和特点。
在拔尖创新人才选拔机制的探索中,北京大学元培学院、清华大学钱学森力学班、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是我国不同发展阶段拔尖创新人才选拔与培养模式的典型代表,其育人目标均适应于国家发展与时代变化需求,旨在培养创新型的专业领军人才。为选拔该类人才,各院校针对性设计了各具特色的选拔机制,知识、能力、志趣等方面是重要的衡量标准。中科大少年班作为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先行者,于1986年便将学生心理发展水平纳入考察体系,对学生的学科基础、逻辑思维、创新能力、心理健康等进行多维评估。清华钱班通过“五维评价体系”——内生动力、开放性、勇气与毅力、智慧和领导力来开展选拔。总的来说,拔尖创新人才的选拔机制都注重学生的综合能力素质与长期发展潜力,并对学生的研究志趣和科研动力有一定要求。
(二)高校拔尖创新人才的培育机制
本科阶段是拔尖创新人才培育的重要时期,部分高校针对有潜能的学生进行拔尖创新能力培育,积累了丰富的人才培养经验。各高校通过创新多元的培养体系、搭建广阔持续的实践平台,为本科阶段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有力支撑,多维度为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赋能。
1. 以育人为宗旨,创新多元发展培养体系
高校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以成长为基础,通过创新的培养模式和课程设计推动拔尖创新人才的知识结构、能力体系的全方面发展。
例如,复旦大学通过设立本科教学培养“2+X”体系,从顶层设计层面实现了制度持续性与资源多元性的双重保障,为学生提供符合自身需求的多元发展路径,以优生、优师、优培来打造鼓励思考、自由探索、敢想敢试的创新沃土。同时,复旦大学引入“荣誉项目”作为本科教学深入改革的“先导队”,将前沿科学理论融入课程,鼓励学生进行越来越具有挑战性的学习,并在不断突破中取得成绩,使学生能够逐步获得专业基础和研究经验,同时培养广阔的国际视野和持久的学术竞争力。
浙江大学依托“求是科学班”选拔出有潜力的创新人才,通过个性化的教育开展“塔尖式培养”。该培养模式以“国际化、专业化、个性化”为主要特点,采用国际化人才培养理念,借鉴世界名校顶尖办学经验,对接世界前沿开展国际联合培养项目,组织学生参与高水平国际会议,为拔尖创新人才成长与发展提供丰厚资源。该模式注重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专业学术水平,以此培养基础学科的顶尖人才。通过本博贯通式培养和多学科整合培养,促进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与互学互鉴,培育创新人才的科学家精神。
西安交通大学的课程设置都基于学生的研究兴趣和选择。以“理科试验班”为例,其课程涵盖了五个交叉学科方向,主干课程的课时进行了重新分配,理论课时被压缩,实践环节得到了增强。针对参与“拔尖计划”的学生,学院推出了两阶段进阶式的培养路径,让科研训练常态化,并引导学生参与专业实践,在实践中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实务能力,该训练将持续四年,以此来有计划地、循序渐进地增强拔尖创新人才的科研意识和创新能力。
总体来说,这三个案例院校在选拔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方面各有特色。复旦大学注重学科专长与跨学科能力的融合;浙江大学求是科学班注重培养科研能力和科学思维;西安交通大学拔尖计划注重跨学科研究和国际交流能力的培养。尽管在具体的培养路径和方法上存在一定的差异,但这些培养模式共同目标是培养具备学科专长、跨学科思维和创新能力的拔尖创新人才。
2. 以实践为导向,品牌赛事激发创新活力
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由传统教育向创新教育转变,需要以实践为导向,采取多渠道、多手段推动拔尖创新人才的创新能力纵深化发展。品牌赛事作为高校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第二课堂”,已逐渐成为学生将专业理论落地化、创新能力成果化的主要平台。如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系列科技学术竞赛等赛事,都通过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创新成果的舞台,激发他们的创新热情和实踐动力。参赛学生可以通过自主策划、团队合作、市场调研等环节,将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培养创新创业的思维以及实务能力。同时,这些赛事还为学生提供了与企业、投资机构、行业专家等交流合作的机会,促进了学生与社会需求的深度对接。
“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是由中国教育部主办的一项重要品牌赛事,旨在鼓励大学生运用互联网和现代技术进行创新创业。该比赛以“互联网+”为主题,让学生能够充分发挥其创新能力和创业潜力。参赛项目围绕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领域展开,注重技术创新和商业创新的结合,鼓励学生思考现实问题,培养学生通过互联网技术解决问题的创新思维。同时,“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还注重项目的市场价值和可持续发展,通过专家评审和项目孵化,为优秀项目提供进一步发展的机会。
“挑战杯”竞赛被誉为中国大学生学术科技创新创业的“奥林匹克”盛会,共有两个项目——“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与“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两项赛事交叉轮流开展,旨在鼓励大学生勇于创新、迎接挑战的精神,培养跨世纪创新人才。“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旨在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创业实践和创新研究。该比赛以大学生自主创业为核心内容,注重学生从创意到商业计划的全过程培养,倡导学生通过实践锻炼和市场验证进一步完善自己的创业项目。“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促使学生深入研究某一领域的前沿问题,激励学生进行学术研究和科技创新,推动创新成果转化。
总之,“互联网+”大赛注重技术与商业的结合,鼓励学生创造出具有市场价值的项目;而挑战杯则注重学生全过程的学术研究,帮助学生实现创新成果的形成与转化。这两个赛事的开展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实践平台和成长机会,推动了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发展。
三、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发展路径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贯穿大中小幼全学段,如何实现学段之间的合理衔接是高校长期关注的重点。为促进拔尖人才天赋潜质充分发展,不同学段应树立系统化、贯通式、个性化的人才培养观,对于有不同成长需求的学生提前规划个性化的发展路径,提供促进其特质发展的优质资源和环境。
(一)从高中到高校,内外驱动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志趣
高中与高校之间的衔接是决定拔尖创新人才能否顺利踏上科学研究之路的重要环节。其衔接的难度,既在于高中与大学的教育模式、教学方式等方面存在差异,更在于我国尚未为天赋培养与选拔留出灵活的制度空间。
1. 必要性分析:多方合作探索拔尖创新人才的可持续发展
建立高校和高中之间的衔接机制需要高校和高中共同认识到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性。高中可以依托高校,通过二者的合作探索创新的举措,包括教学理念、师资力量、课程设置、教育方法和硬件资源等方面的创新。在不同阶段的教育中采取针对性措施。中学阶段关注学生的兴趣开发、志向确立和目标实现,大学阶段重点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树立开拓进取、迎难而上的创新精神,不断提高优秀创新人才的能力和水平,以实现人才的可持续发展。
2. 创新性实践:周末学堂——复旦大学拔尖学科高中先修计划
拔尖创新人才的成长过程具有递进性 ③,需要尊重学生差异,实现育才和鉴才的同步性 ④。为推进大学中学衔接,复旦大学于2021年3月推出了首期“周末学堂——复旦大学拔尖学科高中先修计划”,旨在加强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前置优质教育资源,汇集一批有志向、有兴趣的高中生,激发青年创新活力,从而助力推进教育现代化与建设教育强国,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这是高校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做出的重要尝试。
3. 现实性思考:个性化解决衔接适切性问题
尽管高校向部分高中开放的先修课程、后备人才培养基地、强基计划等通过各种各样的形式很好地促进了大中学人才的衔接式培养,然而,在没有行政主导、系统性设计和完善的制度保障的情况下,上述措施难以持续地产生实际效果。部分同学在高中阶段有突出的创新能力,但由于不适应大学生活,或尚未掌握专业课程的学习方法,其创新动力会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因此需要一套完备的过渡机制以解决衔接适切性问题。
(二)贯通本研衔接,激发拔尖创新人才的深造动力
本科阶段对于青年学生而言是至关重要的成长时期,其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精神风貌开始形塑。高校首先通过举办大型创新赛事与创新项目筛选出在创新方面有突出表现的本科生,围绕其创新项目给予支持。在该过程中,社会交流如与高新技术企业对接需求等也是重要的创新驱动因素,个人兴趣也将逐步发展为个人志趣,并在导师的专业指导下落地为创新项目。调研过程中,有受访者提到“成果导向”对于个人创新动力的积极影响,当自己的创新想法得到肯定并真正落实取得一定成果后,自己对于创新的追求与热爱会得到鼓舞。因此在本硕衔接阶段要更加注重通过组织激励焕发创新活力,通过成果导向延续创新动能。
1. 科学设置遴选机制,贯彻优生优师优培理念
本科培养通常为宽口径的通识教育,而硕士到博士的培养则是高端人才的专业教育 ⑤。武汉大学聚焦科技前沿和关键领域深入推进学科专业调整,完善人才培养体系,促进拔尖创新人才成长,加快培养国家急需的高层次创新人才 ⑥。2015年,武汉大学在弘毅学堂、卓越计划、人文社科科学基础与特色学科、医学长学制等学科开展贯通式人才培养:(1)选择优质生源,要求申请人成绩名列前茅或取得具有一定显示度的科研成果;(2)设计课程体系,各学科课程体系贯通硕博培养阶段,强化课程衔接,个性化定制培养方案;(3)强化过程管理,落实教学质量监控。通过科学设置遴选机制,优化课程衔接,在硕士和博士阶段更好实现高端人才的优生优师优培。
2. 创新多元教学模式,实现本研课程过渡
本科教育以通识教育为主,而研究生教育更多是专才教育,相较于本科阶段“宽、广、厚”的课程要求,研究生阶段的课程则呈现出“窄、深、尖”的特点。高校应当重视本研教育衔接过程中的课程断裂问题,针对性设置衔接课程,实现教学内容和创新能力的延伸、拓展和深化。
此外,教学模式的转变也需要高校引起重视。本科教育主要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研究生教育以培养研究型人才为目标。因此在过渡阶段,导师作为拔尖创新人才的引路人,应当充分把握本硕教学模式的共性与差异,做到因材施教。
3. 充分发挥导师作用,本硕博贯通式培养
本硕博贯通式培养能够更加适应人才成长的连贯性和长周期性,更有利于适应高水平科研创新成果的产出规律和精英型人才的培养。
作为“本硕博”贯通式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导师不仅是贯通式培养的执行者,更是未来拔尖创新人才的引导者,应当以学业为纽带开展专业指导,率先垂范传递严谨认真的治学态度和开拓进取的科学精神。
(三)从学生到学者,助力创新型科研人才的身份转型
青年教师是高校教学与科研的生力军,其科研创新能力在科研创新活动中不断形塑,从受教育阶段到自主科研阶段的衔接效果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青年教师能否成为拔尖创新人才的结果。在该过程中,科研主体的创新素质、组织管理情况、家庭环境、学术研究氛围等影响着青年学者向创新型科研人才的转型 ⑦。
1. 完善高水平的研究生教育,建设双一流的研究型大学
高校创新氛围的营造、创新赛事的推广、创新平台的搭建都有利于拔尖创新人才的孕育和可持续发展。高质量的科研训练是提升拔尖创新人才研究能力的关键,高水平的研究型教育是奠定拔尖创新人才研究志向的基石。因此强化博士研究生向青年学者转型需要良好的科研环境,提高青年学者的物质奖励水平,拓展青年教师的课题申报途径,更大程度上为拔尖创新人才的塑就提供便利条件。
2. 密切跟踪学科发展前沿,促进创新型人才的国际交流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促进人才区域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着力形成人才国际竞争的比较优势” ⑧。以国际化引领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整合利用国际教育资源,能够有效解决优质教育资源不足的问题。高水平学科建设离不开对前沿问题的探索,应当共建共享国际科学研究平台,提升我国高校的协同创新能力和科学研究水平,营造国际教育环境和氛围、参与制定国际教育规则,增强我国高校的国际话语权和竞争力。
3. 营造兼收并蓄的学术氛围,提供鼓励创新的政策环境
青年教师面临繁重的教学任务和科研压力,需要为其教学与科研提供有利的政策环境,为激发其创新活力提供相对宽松与自由的空间。要营造兼收并蓄的学术氛围,对拔尖创新人才的定义也要多元化,更大程度上兼容更多有创新潜能的青年教师,为其从学生到学者之间的身份转化提供更为便捷的路径,通过完善相关政策减少其“后顾之忧”。
基金项目:2023年上海青年工作研究课题项目“高校青年创新人才培养路径”,项目编号:2023QYKTLX19-3
注释:
①⑧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人民日报》2022年10月17日,第2版。
②高本杰、孫棋:《“塔尖式培养”回应国家人才战略需求——浙江大学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实践探索》,《教育家》2022年第13期。
③郑永和、杨宣洋、谢涌等:《我国拔尖创新人才的选拔与培养——基于教育实践的多案例循证研究》,《中国科学院院刊》2022年第9期。
④Sally Reis & Joseph Renzulli: The School-wide Enrichment Model: A how-to guide for talent development, Waco: Prufrock Press, 2014.
⑤吴静怡、奚立峰、杜朋林等:《本硕博课程贯通与交叉人才培养》,《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5年第3期。
⑥黄翔峰:《以高质量纪检监察工作保障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走在前列》,《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22年第12期。
⑦代文彬、纪巍:《高校青年教师科研创新能力开发的管理途径探析》,《科技管理研究》2008年第3期。
潘孝楠系复旦大学团委书记、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博士研究生;吴优系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硕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 王 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