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四书》本《大学》修辞艺术微探

2024-02-02陈欣怡

今古文创 2024年2期
关键词:四书大学

陈欣怡

【摘要】宋代朱熹将《大学》《孟子》《中庸》《论语》合注并收为《四书章句》, 其中《大学》文章在表达说理时运用了多种辞格进行修饰,文篇语言优美,用词典雅,富有思想内涵。本文参照陳望道的修辞格分类方法,统计出《大学》中使用到的修辞格共有七种,此外还有辞格套用的情况。根据《大学》文本所涉及的辞格进行分析,对其特征、作用以及使用原因展开深入讨论,发现《大学》中的修辞运用使文章内容更加生动,在说理的同时不使文章失去艺术性。

【关键词】《四书章句》;《大学》;辞格分析;修辞效果

【中图分类号】H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4)02-0116-03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4.02.037

一、引言

《四书》本《大学》(文中简称《大学》)是儒学经典作品之一,本是《礼记》中的一篇。后由宋代理学家朱熹跟随其老师程顥、程颐的步伐对《大学》进行研究,朱熹对《大学》全文进行重新排章布节,并详细做注,对《大学》所传递的思想进行了重新梳理。朱熹对《大学》的重新解读,将《大学》的地位推向了新的高度,并使其独立成文献,与《中庸》《孟子》《论语》合称四书。

今人在读《大学》时多是由其中所阐述的儒家的政治哲学思想入手进行研究,围绕“三纲八目”之理进行分析。目前关于《大学》的研究也主要集中在对其思想的解析,如:从朱子对《大学》的阐释入手探讨朱子的哲学观;以《四书》本《大学》为基础对朱熹的训诂之法进行分析,以《礼记》本《大学》为基础探讨郑玄的思想理想;对《大学》中所提到的立德之法进行重新解读,除此以外还有对比《礼记》本《大学》和《四书》本《大学》文本差异的研究。作为传递儒学思想的重要古典文献,除了有很高的思想价值外,其作为古典文献的代表作品之一,《大学》的文本内容也有好高的艺术价值,但很少有人就其文本作为语料进行语言学分析。而任何一个文本都有其语言学的价值,纵观《大学》全文,不难发现,其文章篇幅虽然短,但全用却用到了多种修辞手法进行表达。

关于修辞,陈望道(1997)将其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狭义,为修饰文辞,广义为调整或适用语辞,并对修辞进行了具体分类。王希杰(1983)提出修辞是提高语言表达效果的规律规则,张弓(2014)认为修辞是利用民族语言各因素以美化语言的手段,他们从不同角度对修辞进行了定义,但都认同修辞是对语言进行美化增强表达效果的。本文认为修辞是借用语言因素,合理的使用特定表达手段以达到提高文辞表达效果的方法。

二、《大学》中的修辞格

纵观《大学》全文,结合陈望道《修辞学发凡》中对修辞的分类,发现其文本用到了多种修辞手法,主要包括:譬喻、引用、拟人、对偶、排比、顶真、比拟等,类型多样大大增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下面就相应辞格进行举例分析。

(一)引用

引用修辞是日常会话和写作中最容易使用的辞格。这种借人之口发己之言的修辞手法,即是在说理明事之时,援引先贤之言或名作之辞,来表达自己的想法,也是《大学》中最常见到的修辞手法之一,例:

(1)诗云:“於戏前王不忘!”(传三章)

(2)诗曰:“周虽旧邦,其命惟新。”(传二章)

(3)故谚有之曰:“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传八章)

(4)康诰曰:“克明德。”大甲曰:“顾諟天之明命。”帝典曰:“克明峻德。”(传首章)

《大学》作为宋代士大夫求学治道的重要指导书,最主要的作用就是向世人阐明道理,说清哲理。全文多处用到引用修辞格,传首章更是几乎整段都为引用的内容,这都是为了增强文章的说理效果。《大学》对《诗经》的引用就有十二处,对《尚书》的引用共八处,还有对孔子和其他当时较权威贤者的说辞之引,如:子曰:“于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鸟乎!”此外还有多句引用了俗语和谚语。《诗经》和《尚书》作为儒学思想重要来源,对当时社会具有很大的社会影响力。《大学》中多处引用,借前人的经验和学说来阐明现在的道理,增强文章说理性,多重引用有利于增加说理效果,对增强文章的可信度有很高价值,最终达到劝谏的作用。

(二)对偶

对偶这种修辞手法是古诗词中最常使用的手法,用来连接上下联,以使他们能够做到字数相等,句法相似,构成成双成对的句子,使文章读起来朗朗上口。《大学》中也有用到对偶的修辞手法。例:

(5)物有本末,事用终始。(经一章)

(6)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传三章)

(7)道善则得之,不善则失之。(传十章)

例(5)中的“本末”和“终始”是一对近义词,以“物”对“事”,以“本末”对“终始”,两两相对,互相补充,用来说明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从始至终,由开头至结尾,循序渐进的发展关系,以此来说明人们要遵循万事万物的规律。例(6)(7)都是由相反的两个事物做对比,“君子”与“小人”“道善”与“不善”“得之”与“失之”,互为反义的词语想搭配,构成对偶句,彼此对比突出其中的矛盾对立关系,以此解释事情的真理。

(三)排比

《大学》文本另一主要特征就是多用排比进行说明。排比修辞是指同范围同性质的事象用了结构相似的句法逐一表出的 ①,连续使用结构相同或相似的短语或句子,来表达意思相近具有共同中心意的句子,例:

(8)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经一章)

(9)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传三章)

(10)如切如磋者,道学也;如琢如磨者,自修也;瑟兮僩兮者,恂栗也;赫兮喧兮者,威仪也。(传三章)

(11)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之其所贱恶而辟焉,之其所畏敬而辟焉,之其所哀矜而辟焉,之其所敖惰而辟焉。(传八章)

排比修辞所构成的句式整齐统一,有助于强调内容和增强语势。如例(8)中用“在XX”的结构构成排比句式,分点说明,逐一列出,以此来说明大学之道的哲理之所在。例(9)以“为人X,止于X”结构构成排比句式,分别说明为人君、人臣、人子、人父和与人交往所需具备的条件。利用排比修辞构成固定格式,分点阐述,或分类举例进行说明,使结构更简洁整齐,说理更加明晰。

(四)顶真

顶真修辞是一种使前一句子末尾的句法成分,充当做下一句子开头的辞格,构成一种上传下接的句式。《大学》中用到顶真修辞的地方,例:

(12)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经一章)

(13)故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 (传八章)

(14)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傳十章)

(15)见贤而不能举,举而不能先,命也;见不善而不能退,退而不能远,过也。(传十章)

顶真修辞格的最大特点就是环环相扣,用在《大学》中,使得文章在说理时更有逻辑,在阐明道理时,把相关要素放在一起言说,使得文章结构更加紧凑,具有整齐划一的特点,与排比修辞有异曲同工之妙。

(五)复叠

复叠是把同一的字接二连三地用在一起的辞格 ②。古代汉语以单音词为主,一个字往往就是一个词,而就现代汉语而言这个字就应为最小的表意单位,即语素。这样的辞格有三种形式,在同一个句子中,形体和意义完全相同的字连续重复地使用;字形相同而所表示的意义不同的字连续使用;以及字形相同意义不同的字间隔使用,前一种情况称为叠字,后两种情况称为复辞。例:

(16)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传六章)

(17)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弟。(传十章)

(18)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传十章)

上述三个例子,都为形体相同的字连用,但前一个词为后一个词活用为动词,表示不同的意义。例句中的“恶”“好”“老”“长”都是形容词活用为动词,与原来形容词意义之间有所联系,但又不尽相同。增强了文章的节奏感和韵律,同时意义虽然发生变化,但他们的中心意思是一致的,例如“恶”活用为动词表示“厌恶,讨厌”的意思,而“恶”做形容词表示“污秽,不好的东西”,两种用法都有“不好,反向”的意思,通过使用复辞辞格,将其连续使用有效地增强了语义的表达。

(六)譬喻

譬喻辞格,是用一种事物对另一种事物进行打比方的修辞手法,修辞手法的选用基于两种对象具有某种相似点可以将两者进行一种联系,但又在整体上完全不同。《大学》也中运用譬喻修辞格。例如:

(19)德者本也,财者末也,外本内末,争民施夺。(传十章)

(20)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传六章)

例(19)中将得“德”与“本”做比,为“财”和“末”, “本”原是树根的意思,而“末”是树梢的意思,而《大学》在强调德的重要性时,就选择了“根源”与“末梢”两对反义词来说明“德”对于一个人来说是立身之根本,而财是外在的事物,进而以此来突出德与财于人而言轻重地位的不同。例(20)中将视己比作视察肝脏肺部,来突出强调人能正确认识自己的重要性。用打比方的方式使说明更加具体简单,这样的方式让读者更容易理解。也在一方面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

(七)比拟

比拟辞格多是用于在描写抒情类的文章中使用,而《大学》这篇说理文中也才在用例。如:

(21)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传六章)

“富”本是形容词,“德”是名词,都是无生命词语,没有发出动作的能力,而该句却用了“润”这个动词来表示动作的发出,通过比拟修辞手法将“富”和“德”形象化,从侧面说明两者的重要性,进而说明好的德性对一个人树立自身有多重要。但说理文更重要的是要严谨,所以全文用到比拟修辞手法并不多见。

三、辞格的套用

《大学》中除了单一辞格的运用,《大学》中也存在辞格套用现象,一种辞格里又包含着其他辞格,分层组合,形成大套小的包容关系辞格与辞格套叠使用 ③,相互之间的彼此呼应互相配合,使得文章更加精美和谐。《大学》中多借助排比修辞与其他辞格套叠使用。

(一)层递套排比

(22)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经一章)

该句由“欲X其X,先X其X”格式,组成五句分句构成排比,同时其所述事件由借助了层递的修辞手法。从国到家再有自身,从身到心再到意,层层递进不断深入,从大国大家到小我的内心,以此来逐步说明明德需要具备的条件,以及如何一步步实现。

(二)顶真套排比

(23)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经一章)

(24)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经一章)

上述所举两例,都由“X而后X”构成排比句式,分句之间有前后衔接,前一句末尾的词,作为下一句开头的词,构成顶真修辞格,形式上,顶真套排比,内容上描述了一种从“知止”到“能得”的一种处事精神,以及“平天下”所需的修身养性,安家治国的道理。利用排比修辞使结构整齐划一,借助顶真修辞使得每一层结构都紧紧相接,使读者逐步理解,逐渐深入。

(三)反复套排比

(25)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传七章)

该句既用了排比修辞也用到了反复的修辞手法,在说明端正心思的条件时,借助反复强调“则不得其正”的结果,以结果突出原因,又借以排比修辞为标准保持句式的整齐,突出文章重点的同时又不忽略结构上的统一。在不影响文章美观的条件下,完美地实现了表意功能。

排比修辞是由某种固定结构使多个表意相近的句子组合在一起,在多种修辞套用时,往往表达内容会增多,句子也会变得更加复杂,而排比的这个特点,正好帮助句式保持一致,使表达内容大大增加后仍然能保持文章脉络明晰。

四、辞格适用原因分析

综上可知,《大学》中辞格丰富,文章在表达时借助多种修辞辞格,在准确表意之外大大增加了文章的艺术性,而《大学》作为说理政治文,重点在于说理,而不在于艺术表达,选用多种修辞无疑是一种新颖新型说理方式,但《大学》中辞格的选用不仅没有破坏文章的说理性,反而也从侧面增加了文章的说理效果。《大学》辞格适用原因可从以下三个因素分析。

(一)环境因素

《大学》作为当时教人树德,传授儒学的官方教科书和指导书,那么它具备的条件之一就是需要能被大多数人所读懂接受,因此它的书写内容就值得反复斟酌。运用排比、层递等修辞手法能将繁复的文章转换成结构相同的句式,使文章读起来朗朗上口,便于人们学习和背诵,而简洁统一的文章能够具备更好的传播效果也能够被当时环境下的人民所接受。

(二)语言因素

说理文很容易陷入一种给人以枯燥乏味的感觉,这样不仅不能很好地达到劝谏效果,反而容易引起反感和厌恶。而善用比喻,比拟等修辞手法,能够将复杂的内容用形象的例子表现出来,使说理文从无味中跳脱出来,同时生动形象的对比,也能让人们直接去理解和想象。

(三)时代背景

《大学》中多用引用修辞,借用前人经典的故事和话语去警醒后人,人们能够更好地带入其中,权威性的增强无疑不在增加文章的信度。另外古代人民淳朴含蓄的性格,也使得他们习惯于选择借他人之口,表达自己的意思,套用当时的权威作品和人们口口相传的故事就是最好的选择。

综上所述,《大学》作为古代重要的说理文献之一,在说理育人上有很高的成就,除上文中具体分析的复叠,比拟,比喻等修辞手法,和一些辞格的套用外,还有一些使用频率不高的修辞手法,这些在本文都不再具体论述。通过研究发现辞格的运用不仅能够增强表达效果,还能使得文章的艺术性得到大大增强。而通过研究《大学》的修辞格,弥补了目前研究古典文献中修辞格的使用空缺,也对修辞学的发展具有一定促进作用,对于古典文献的更好传习和留存也有所帮助。

注释:

①②陈望道:《修辞学发凡》,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163页,第137页。

③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现代汉语》(增订6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年版,第224页。

參考文献:

[1]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6.

[2]张弓.现代汉语修辞学[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14.

[3]王希杰.汉语修辞学[M].北京:北京出版,1983.

[4]杨雅丽.《礼记》修辞艺术探微[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04,(03).

[5]刘振英.宋代语体文的特色及引用修辞理论的归纳、应用[J].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学报,2022,40(02).

猜你喜欢

四书大学
文学常识练一练
“留白”是个大学问
论陈普《“四书”讲义》中的“为学”思想
《大学》征稿简则
《大学》
当代人如何读“四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午睡里也有大学问
传统的新芽,国学的新发
——《四书释注》读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