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竹里馆》英译的意境再现探析

2024-02-02张伟伟

今古文创 2024年2期
关键词:王维意境意象

张伟伟

【摘要】本文以英译过程中意境的再现为出发点,通过对比分析许渊冲、唐一鹤以及庞德三人所译的《竹里馆》英译本,探析三人译作中对原诗文化意象、画意禅心以及情感抒发三个方面处理方法的差异,发现三人对《竹里馆》的翻译方法有所不同,其中许渊冲与唐一鹤侧重于忠实保留原诗的具体意象与深层情感,以求再现原诗深远的意境之美。而庞德则出于发展其“漩涡派”理论的考量,创造性地对原诗的个别意象与所要表达的情感进行为我所用的删减,使得其译诗展现出有别于原诗的、全新的主旨情感。

【关键词】王维;《竹里馆》;意境;意象;情感

【中图分类号】H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标号】2096-8264(2024)02-0104-03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4.02.033

王维作为盛唐时期有名的诗人兼画家,被苏轼盛赞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美国诗人罗宾逊曾明确指出王维在创作诗歌时极为擅长运用明暗的光线、色彩的变化以及景致的布局等绘画手段来描绘山水景色[3]20。叶维廉也公开发表过类似的看法,他认为王维诗歌中对景色的安排(比如:位置、距离、光线和颜色、节奏等)就像电影镜头一样极具画面感[4]ⅹⅱ-ⅹⅲ。此外,由于唐朝极为盛行佛教思想,在这一佛学浓厚的社会背景的影响下,王维的诗歌,尤其是他所创作的山水田园类诗歌,蕴含着丰富的禅宗思想。也正是由于这一独具特色的创作风格特点,他被后世尊称为“诗佛”。总体来看,王维的诗歌大多具有语言简单、意境深远的特点,具体来说,其诗歌大多描绘较为简单的事物意象,实际上却蕴含着深层次的情感内涵,具有独特、深远的意境美感。而王维的《竹里馆》一诗可谓是将这一创作特点发挥得淋漓尽致,堪称其山水田园诗之首。该诗将景物描写与情感抒发完美融合,既有画意,又具禅心。故而,对《竹里馆》的英译必须同时把握原诗意象的再现以及深层情感的抒发两个方面,即在对《竹里馆》的英译过程中,译者必须注意对一些文化词汇的处理以及其画意禅心的再现,同时准确把握原诗的主旨思想并将其完美再现于译诗之中。

尽管海内外已经有大量诗人、翻译家、学者翻译过王维的诗歌,《竹里馆》一诗亦是翻译的热门选择之一,但是,对王维诗歌的翻译研究总体上仍较为缺乏。到目前为止,海外仅有一本该类型的研究专著,即《阅读王维的十九种方式》一书,该专著由美国翻译家艾略特·温伯格和墨西哥著名诗人帕斯合作完成,他们在书中对王维诗歌的13种译本进行逐字分析以及精妙的点评。而国内对王维诗歌英译的研究则在21世纪后才开始有所发表,并且数量非常有限,研究主题也仅仅是集中在译者主体性、翻译理论运用以及诗歌特色再现研究等方面。其中,对诗歌特色再现的研究大多是仅仅针对某一具体译者的个人风格而言,很少有研究探讨不同译者翻译风格的对比差异。因此,本文选取了许渊冲、唐一鹤以及庞德三人对《竹里馆》的不同英译,通过对比分析三个译本在文化意象、畫意禅心、情感基调三方面处理方法的不同,探析他们对原诗意象和情感的不同体悟以及具体翻译策略选择。

一、《竹里馆》原诗意境解读

《竹里馆》

唐·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竹里馆》是王维所作的五言绝句,出自《辋川集》,是一首描写蓝田辋川别墅中一处胜景的山水诗,该胜景因其四周被竹林环绕而得名。该诗全文仅有短短的二十个字,但有情有景、声色俱备、有动有静、虚实结合,对立统一,相得益彰。

王维通过构图的空间高下,光影的明暗对比,声音的动静反衬,将《竹里馆》一诗的禅宗与画意尽显无遗。从空间而言,独坐的弹琴长啸之人以及幽篁与深林在下,而来相照的明月在上,高下分明,历历如绘。至于动静与明暗的对比,深林“幽篁”更显阔大深远而幽静,这与弹琴长啸之人形成动静的反衬;而月光的皎洁明亮与深林的幽暗深邃则构成了视觉上的强烈反差与对比。这些意象的结合构成了《竹里馆》一诗绝佳的画面感,使得诗人描写的场景栩栩如生,读者恍若身临其境。此外,王维诗中的禅意通常表现为一种无“我”之感,这与叶维廉所说的“王维诗中事物都是以其原始且客观的形式出现,并不夹杂诗人自己的观点和感情,即不存在诗人自己的概念化过程”不谋而合[4]ⅵ-ⅶ。具体来看,《竹里馆》一诗中省略了对第一人称“我”的直接表述,诗中对景物的描写也不夹杂主人公“我”的主观感受,一切尽显禅宗的“无我”思想。

《竹里馆》一诗主要是王维状物抒情之作,其在描绘景致的同时,抒发了诗人深层次的内在情感。该诗历来被大众认为是王维隐居山野的悠然自得、恬淡闲适之作,表现了诗人寄情山水的恬淡心境与高雅情趣。但是近年来,以邵明珍教授为首的一批学者综合考量王维的生平遭遇以及其思想境界的复杂性,认为《竹里馆》所表现的并不是“隐居者悠然自得的闲适生活,恰恰相反,其中道出的是诗人一种潜隐在心底的痛苦,是其始终无法消释的沉郁和幽愤的心情”[7]115。这就又引出了学界对《竹里馆》一诗主旨思想的另一种解读——郁郁不得志的孤寂、愤懑。因此,目前国内学界广泛认可的《竹里馆》主旨情感表达可以被归纳为以下两种:一是诗人隐居山林弹琴赏景的悠然自得、超脱物外;二是诗人官场不得志,难觅知己的孤寂哀愁。

二、《竹里馆》英译本探析

(一)三个英译本

由于其诗作兼具画意与禅心,王维在国内外都极具盛名,因此有诸多海内外诗人和学者曾翻译过其诗作。而《竹里馆》的英译本也较为繁多,譬如仅国外译者就有庞德、斯奈德、亨顿、翟理斯、宇文所安等数人。而国内译本更是层出不穷,比较知名的译者有曾培慈、许渊冲、唐一鹤、孙大雨、徐忠杰、王大濂、王宝童等人。本文仅选用许渊冲、唐一鹤以及庞德三人的译本来做分析,选取依据如下:许渊冲与庞德的《竹里馆》译本在国内外译本中均分别属于较早的译本,具有中外译者翻译策略对比的研究价值;而唐一鹤的译本属于近期翻译中比较著名的版本,可以与前面二人的译本形成《竹里馆》英译的历时比较研究。

许渊冲的译本:Hut Among the Bamboos

Sitting among bamboos alone,

I play my lute and croon carefree.

In the deep wood where I’m unknown,

Only the bright moon peeps at me.[12]86

唐一鹤的译本:The Bamboo Grove

In the secluded bamboo grove,

I’m sitting alone,

Plucking the lute

And uttering long whistles and moans.

Nobody knows me

In the recesses of bamboos;

She who shines on me

Is the bright moon.[8]303

庞德的译本:

Sitting in mystic bamboo grove, back unseen

Press stops of long whistle

Deep forest unpierced by man

Moon and I face each other.[2]86

(二)对比分析

纵观以上三人的译本,译诗在意象的传达方面基本与原诗保持一致。其中,许渊冲译本与唐一鹤译本对原诗意象的保留较为完整,整体翻译策略倾向于忠实于原诗,而庞德译本中意象则有所省略,充分体现出他的创译特点。具体来看,原诗第一句刻画了“独”这一人物状态,对此,许渊冲与唐一鹤的译文都使用“alone”一词强调了这一状态,而庞德的译文则对此进行了省略,转而强调“幽篁”的“幽”这一景物特点。此外,对于一些文化词汇的处理,三个译文也表现出些许的不同。对于诗中“弹琴”这一文化意象,许渊冲与唐一鹤都译为“lute”,虽然这与原诗“琴”所意指的七弦古琴仍有所差异,但终归还原了原诗中的动作描写与画面感,而庞德则直接省略了该意象,使译文缺失了原诗那种弹琴解忧的意境。另外,三个译本中对“啸”这一文化词汇的处理也体现出译者不同的翻译方法。作为我国古代一种比较特殊的音乐表现形式,“啸”常被用于个人情感的表露或宣泄,具有极强的音乐性。许渊冲所译“croon”体现了原诗表达情感的作用以及音乐性特征,庞德所译“whistle”则仅仅体现了“啸”的表面特点,与原诗所要表达的情感相去甚远,而唐一鹤译作“whistles and moans”则同时表现出了“啸”的表象特征和深层情感内涵,将原诗的动作行为与情感抒发完美地结合起来。

在画意禅心的再现方面,三人的译诗都尽显原诗的画意,三个译本在空间、色彩与动静结合等方面完美再現了原诗的画面感。具体来说,三人的译诗都保留了明月在上,诗人与深林在下的空间布局特征;在色彩明暗对比方面,译诗都强调了竹林的幽深,这与明月形成了鲜明的明暗对比;译诗中“弹琴”“长啸”的动作与竹林的幽深宁静也完美再现了原诗的动静结合特点。因此,三人的译诗均成功还原了原诗栩栩如生、历历如绘的画面感。尽管如此,三人的翻译却都遗失了原诗的禅意境界。相较于原诗全篇无人称代词的“无我”之感,无论是许渊冲、唐一鹤,还是庞德,三人的译诗都运用了第一人称代词“I”,虽然均译出了原诗的准确意义,但是以“无我寂照万物”的禅宗思想尽失,这点颇为令人惋惜。当然,三人的译文均增加“I”这一人称代词也与英文表达中必须明确主语的语法要求相关,这点又体现出中英语言差异所造成的无法避免的翻译损失。但是,译者也可以采用其他手段弥补这一损失,比如在具体叙述中增加禅宗思想的表达等,但是具体要如何表达才能恰如其分地传达原诗的禅心思想确实需要仔细斟酌。

此外,对于译诗整体情感的再现,由于译者对原诗主旨思想的感悟以及翻译目的的不同,具体的呈现方式也有所差异。根据上文对《竹里馆》两种主旨思想的概述,许渊冲、唐一鹤、庞德三人的译诗体现出完全不同的思想情感境界,其中,许渊冲的译诗在表现诗人闲适自得的同时,夹杂了些许的孤寂之感,唐一鹤的译诗则尽显诗人的孤寂哀愁。而出于其发展“漩涡派”诗歌理论的需要,庞德的译诗则尽显其改写与创译,仅表现出了人与自然的互动,是纯粹的歌颂自然之作。具体来看,在许渊冲的译诗中,前两句刻画出了诗人独处幽林、弹琴长啸的高雅闲淡、自得其乐,其中“carefree”一词更是直接点明了诗人闲适自得的心态。而后两句诗中明月“peep at me”的拟人化表达,不仅使得月亮意象更为传神,也解释了作者当时闲适的心境,更是将诗人纵情山水、自得其乐的高雅情趣表现得淋漓尽致。然而,许渊冲又在此处使用了“only”一词,在程度上限定了陪伴“我”的仅仅只有天上的明月,除此之外别无二者,这就大大削减了上文中所表达的悠然自得之情,使读者能感受到主人公的孤寂寥落,加之上一句的“I'm unknown”,一定程度上凸显了诗人无人识我的苦闷之情。而唐一鹤的译诗则完全围绕孤寂哀愁的情感基调展开。在唐译中,“moan”一词可谓是从“啸”这一词就开始明确指出诗人的哀怨之情,尽显其郁郁不得志之感。而“nobody knows me”一句更是直白地点明诗人天下无人识我的郁闷哀愁,后一句唯有明月照我的表述更是将这一孤寂哀愁之情烘托至顶峰。庞德与以上二人的翻译理念完全不同,他完全抛弃了原诗的情感基调,充分发挥了译者的翻译主体性,转而运用自己的本地化表述凸显自己的创作与翻译理念。在庞德的译诗中,前三句将诗人这一主人公的角色隐去大半,不仅省略了人称代词,删掉了弹琴的意象,还将“人不知”的宾语理解为“深林”而非“我”,弱化了诗人本身的存在感。此外,庞德补充了“back unseen”这一修饰语,这一短语与前文的“mystic”一词相互照应,共同表现出竹林的深幽神秘。

此外,译诗的第三句将原诗句中“人不知”的宾语补充为“深林deep forest”,更加凸显竹林的神秘、不为人知。这也与第一句的“mystic”“back unseen”等词语相辅相成,共同体现了此处竹林的繁茂浓密、幽深难测。根据庞德的译诗,可以看出他在极力凸显竹林的茂密幽深、人迹罕至。这也就表明,庞德的译诗仅仅是一首描写大自然美景的山水诗歌,并不掺杂对诗人内在情感的抒发。此外,庞德认为翻译中国诗歌应“尽可能地贴近原诗具象的力量,避免形容词、名词以及不及物动词,寻求强烈的、单个的动词进行代替”[1]15。因此,他的译诗使用了诸多表示人物动作的簡单动词,这些动词的罗列刻画出了一幅较为动态的组合意象图式。上述所说的动态的人物行为意象组合与诗歌中最为主要的“深林”这一意象相互交织,一动一静的搭配像漩涡般环环相扣,动态感十足,给读者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这也就是庞德所追求的动态力量十足的“漩涡派”表达。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文化意象的处理方面,许渊冲与唐一鹤都偏向于忠实保留原诗意象,再现其原诗文化内涵,而庞德则多进行创造性地删改,仅保留为自己所需的一般意象。在画意禅心的再现方面,三人都较为完美地再现了原诗强烈的画面感,然而三人也都缺失了原诗所营造出的浓浓禅意境界。而在主旨情感的抒发方面,许渊冲的译诗表达出诗人闲适自得的同时,又略显孤寂之感,唐一鹤的译诗表现出诗人极致的孤寂苦闷之情,庞德则抛开原诗的写人抒情之意,仅仅状物写景,其译诗体现出竹林的幽深茂密,是单纯的表现自然之作。

王维的《竹里馆》一诗最大的创作特色就是将景物描写与情感抒发完美地融为一体,因此对该诗的英译必须同时把握意象的再现以及深层情感的抒发。许渊冲和唐一鹤的译诗立足于此,较为忠实地保留了原诗的意象,并基于个人对原诗主旨的解读,译出了原诗所蕴含的深层情感内涵。而庞德则基于发展自身“漩涡派”译诗理论的需要,充分发挥了译者的主体性,仅选取原诗中对于幽篁深林与明月的描写,突出了对大自然美景的临摹,通过动静对比使得译诗极具视觉感染力。因此,许、唐二人的忠实译法可以再现原诗的深层情感与意境,在意境再现方面的效果要明显优于庞德的创造性改译,但是同时也不可否认庞德的创译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翻译手段,也有其独特的价值。

参考文献:

[1]Fenollosa,Ernest&Ezra Pound.The Chinese written character as a medium for poetry.San Francisco:City Lights Publishers,2001.

[2]Pound,Ezra.Gaudier Brzesk:A memoir by Ezra Pound.New York:John Lane Co,1916.

[3]Robinson,G.W.Poems of Wang Wei:Translated with an introduction.Harmondsworth:Penguin Books Inc, 1973.

[4]Yip,Wai-Lim.Hiding the universe:Poems by Wang Wei.New York and Tokyo:Mushinsha Grossman,1972.

[5]陈琳,曹培会.诗歌创译的世界文学性:以《竹里馆》英译为例[J].中国翻译,2016,(02):85-90.

[6]秦梦琪,沈梅英.王维山水田园诗英译“禅境”再现研究[J].英语教师,2020,(16):61-63+69.

[7]邵明珍.重读王维:从《竹里馆》说开去[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4):114-120+140.

[8]唐一鹤.英译唐诗三百首[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

[9]唐圆圆.绘画形式语言视角下王维诗歌英译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19.

[10]王军.关联—顺应模式视角下王维诗歌意境的英译探究[D].南昌大学,2018.

[11]王文渊.王维《竹里馆》的不同理解与英译探析[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05):105-109.

[12]许渊冲,陆佩弦,吴钧陶.唐诗三百首新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8.

猜你喜欢

王维意境意象
大海里并不能自由往来
抚远意象等
走哪条路好
墨彩出奇 意境清雅
意境的追寻与创造(外一篇)——钱起《省试湘灵鼓瑟》
诗词之美,不唯意境(外一则)
舞蹈意境的认知与养成
“具体而微”的意象——从《废都》中的“鞋”说起
“玉人”意象蠡测
《活着》的独特意象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