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时代下高校思政课堂“低头族”现象研究

2024-01-27谭小靖赵益莹

现代商贸工业 2024年1期
关键词:思政课堂低头族高校学生

谭小靖 赵益莹

摘 要:现代科技日新月异,智能化大范围的普及,手机作为当代科技的重要衍生品,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导致了越来越多的高校学生过分依赖互联网,成为全新一代的“低头族”。高校思政课堂是为了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促进其思想道德的健康成长。但由于“低头族”在高校普遍存在,对高校思政课堂教学产生了消极影响。高校思政课堂“低头族”现象不仅降低了老师授课的激情,也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要解决高校“低头族”现象产生,需要从多个维度思考。政府要优化网络环境;学校要与时俱进提高教学能力;个体要加强自律能力与自我管理。

关键词:低头族;高校学生;思政课堂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4.01.069

1 高校思政课堂低头族现象及危害

1.1 低头族内涵

当前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移动网络改变了人们的生产与生活方式。手机及其功能不断迭代,增强了人们对其依赖程度。无论是日常的通信与支付、还是新冠疫情下的网课等,手机成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影响着人们的精神世界。手机作为当代大学生必备的生活和学习工具,其所连接的互联网世界吸引高校学生群体,令其徘徊在虚拟网络世界无法摆脱,高校课堂“低头族”应运而生。

“低头族”是指无论何时何地,都保持“低头看屏幕”的状态,希望通过盯住屏幕的方式,填满零碎的时间。由于过度使用手机产生了行为依赖,“低头族”生活在虚拟的网络世界,对外界漠不关心。与手机难舍难分,离开了就感觉内心空虚、坐立不安,严重者还有可能出现抑郁症。根据德国互联网数据统计公司研究发现,由于我国基数过大,目前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庞大的互联网人数,约6.68亿人,数据统计发现每天看手机时长超过3小时的占绝大多数,体现了我国“低头族”现象十分严重。

高校思政课堂主要向大学生讲解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使其形成正确的三观,目的是培养学生正确思想观念,增强学生的爱国感情,培养他们有责任、有担当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成为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四有青年”,有利于巩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中主导地位。高校思政课有利于高校学子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有利于高校学子筑牢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有利于高校学子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着重要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在高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必须提高课堂教学实效,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科学有效地融入教学。就目前各高校思政课教学实践情况来看,高校“低头族”现象十分突出,如何提高课堂实效,发挥思政课作用,成为各高校思政课堂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

1.2 高校思政课堂低头族现象的危害

1.2.1 不利于能力的培养

高校大学生由于缺乏自身约束,受外界各因素影响,学习的积极性减弱,青年大学生缺少学习动力,不自觉地成为上课“低头族”群体。学生在课堂上低头玩手机,难以提高学业水平,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也会大打折扣,有悖于高校对高素质人才的培养计划。

学校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独立思考的能力,提倡互动式教学,采用课堂问答的方式使师生达到良好互动,目前,越来越多的学生面临问题时拒绝思考,选择用手机搜索答案。在学习中遇到难题,也是一味地选择使用手机寻求答案,不是通过查阅资料或向老师寻求帮助真正地理解题目本身。我们不否认手机的便利,但是过度依赖也造成诸多问题,高校学生利用手机应付老师、逃避学习,无法真正形成自我的知识结构体系,一旦脱离手机就原形毕露,无益于学生系统性、创造性思维形成。

1.2.2 不利于身心健康

高校“低头族”因为长期低头玩手机,对其身心健康造成极大的危害。如低头走路存在安全隐患,持续垂头容易引发颈椎病,对视力的影响也极大。另外,高校大学生热衷在网络社交平台发表自己的言论和见解,缺乏与人面对面沟通的能力。“网络上的你重拳出击,现实中的你不堪一击”便是最真实的写照。他们在现实生活中无法酣畅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严重的甚至出现社交恐惧症等问题。还有部分学生患上了“手机焦虑症”,一离开手机就产生焦虑的情绪,缺乏安全感。由网络引发的一系列病症如“网络孤独症”“网络成瘾综合征”“网络抑郁症”等。网络是一把双刃剑,给学生学习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引发了部分学生的心理障碍,对其学习生活和身心健康产生了严重危害。

1.2.3 不利于学生三观的塑造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便是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在互联网时代,各类思想通过网络的形式传递给大众,在改变传统观念的同时,也冲击着高校学生的社会认知。由于高校学生的年龄、社会阅历受到限制,他们未形成完整稳定的三观,高校学生从手机上所接触的信息鱼龙混杂,很多时候凭借只言片语判断正误,不愿去了解其可靠性,各种零散的信息不仅冲击着学生的认知,也挑战着高校思政教育的权威。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西方国家通过开放多元的互联网向我们植入他们的意识形态。高校学生的意识形态易受到西方个人主义、利己主义等糟粕思想的荼毒,不利于正确三观塑造。

2 高校思政课堂产生“低头族”现象的原因

2.1 社会原因

首先,互联网领域,科技为人们创造了与现实不同的虚拟世界,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人们对生活的各种幻想,给人们生活带来了极大便利。同时,人们频繁转换于现实和虚拟世界中,使得本来意志力薄弱的高校学生更加容易沉迷其中、迷失自我。其次,现代化科技带来的便利是无法想象的。各类APP软件设计都被赋予了简单、便捷、易操作且具有多种功能的性质,目前手机各类应用软件都对自己的目标群体进行了大数据研究,了解目标用户的实际需求进行消息推送,极大地满足了人们的感知需求,这种便捷的消息接收方式使人们逐渐变得依赖于网络,视野也更加狭窄,人们不由自主地沉迷于手机、自我控制能力减弱。随着我国经济进入高速发展阶段,人们生活水平有了质的飞跃,智能手机普及,为高校“低头族”形成提供了物质基础。

从社会环境的角度来看,经济高速发展伴随生活节奏不断加快,人们对于时间的概念随之增强。由于现代技术的发展,人们的时间开始变得碎片化,“等待”俨然成为城市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日常生活中排队付款、等车、堵车、过马路等待信号灯等一系列生活场景,导致我们的零碎时间逐渐增多,如何更好地利用这些碎片化时间摆在了人们面前。智能电子产品成为人们消磨碎片化时间的主要工具。大学校园的学习生活时间都十分宽裕,学生拥有充足的时间享受各种娱乐活动,手机相比其他需要硬件支撑的娱乐活动不同,学生可以对其在时间上自由支配。手机逐渐成为高校学生的“新宠”,愈来愈多的学生成为“低头族”。

2.2 个人原因

对于高校学生而言,步入大学校园,缺少父母、老师的监管,受制于自身年龄阅历的影响,其明显特征表现为缺乏自控能力,对自己缺乏明确的职业生涯规划,对外界缺少正确的认知,所以高校学生极易沉迷于手机。再者,高校学生极易受到外界影响,高校学生会使用手机进行一系列娱乐活动,例如打游戏、刷微博、看抖音等。人们对于事物的认知来源于事物的反馈机制,每一个反馈带给人以或舒服、或愉悦、或兴奋,习惯了之后就会成瘾,这是上瘾的本质,目前高校学生能够在网络世界寻找到自我存在感,这也是年轻群体渴望获得在场感的表现。目前高校中普遍存在“低头族”现象,部分学生在现实世界中逐渐将自己封锁在孤单的个体空间,他们只能通过各类社交平台寻找自我存在感。许多年轻人无法在现实生活中实现自我价值,而网络恰恰使其容易实现自我。21世纪在物质与精神双重压力下,一些人在现实生活中无法实现自己的价值,在现实生活中的憋屈转移到网络世界发泄。这既缓解了内心的郁闷又让他们的精神世界得到了一丝慰藉。

目前由于国家推行高素质人才教育,学校普遍进行扩招,与以往相比学生进入大学所花费的成本降低,导致越来越多的大学生缺乏学习动力,缺少学习目标,更加缺乏对未来就业的规划。目前尽管高校将思政课设置为必修课,还是难以引起学生对思政课堂的高度重视。大多数高校学生对思政课堂认识肤浅,认为其大多内容理论性过强、枯燥无味,对思政理论学习表现出抵触情绪,缺乏学习思政课程的主动性。

2.3 学校原因

近年来,大多数高校进行了扩招,学生数量上涨,学校的管理也面临各种问题。一方面学校为了提高毕业率和就业率,对学生的要求降低。高校学生不管上课是否认真听课,只要期末考试合格就能轻松拿到学分完成毕业。毕业难度降低一定程度上助长了“低头族”的增加。尽管许多高校规定学生不得带手机进入课堂或者是在教室前方设置手机收纳箱等方式加以管理,但是其效果微乎其微。因为这些规定仅仅落在表面,没有得到具体的实施,更没有相关人员监督。而且高校教师也会利用钉钉、学习通、校园网站等平台进行学习交流和签到等,使得学生不可避免地在课上使用手机。

高校思政教师疏于对学生的管理。高校教师认为大学教师区别于高中老师,对学生更多的是引导帮助,而不是灌输式学习、保姆式管理。高校教师更希望学生能够自我约束、自主学习,而不是过分依赖于教师。大学是一个激情与活力相互碰撞的地方,高校思政教师希望学生能在自由的环境中与知识碰撞出激烈火花、和老师一起探寻精神世界的共鸣。因此高校思政老师更多地关注传道授业解惑,而不是对学生进行强硬管理。这也是高校思政课堂“低头族”现象普遍的原因。

3 高校思政课堂“低头族”现象的对策

3.1 加强对大学生自律习惯的培养

坚持以人为本,加强个体的自我管理意识。要想增强自身抵制互联网诱惑的能力,就要使自己处于一个充实的状态之中,利用课余时间做一些既感兴趣又能提升自身能力的事情。转变自己的学习观念,在重视专业课学习的同时加强对思政课的认同感。

针对频繁使用手机的情况,学生应加强自律能力的培养,养成良好作息习惯。目前,为了解决自身缺乏自我控制的能力的问题,手机上推出了一系列监督类和时间管理类的应用软件,高校学生也可以通过此类软件设置学习时间,管控上网时间。正确且高效地使用手机,让自身成为手机的主宰,在使用手机过程中坚持适度原则,防止对手机形成过度依赖。手机只是一个获取信息和交流的工具,高校学生要进行自我控制,减少在手机娱乐上花费时间和精力,将自己逐渐从依赖手机中脱离出来。

对于在社交平台中寻找自我的学生,要更加强调人在现实社会的价值。主动抓住机遇,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由于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是作为独立的个体所存在的,难免会产生孤独感。要想约束自我,减少内心的孤独感,就需要积极融入社会,参加集体活动。比如:参加志愿者服务活动、参加马拉松比赛、经常和朋友聚会、和家人保持联系等等,采取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摆脱手机。

3.2 加强高校对大学生思政课的管理

高校学生作为国家建设的中坚力量,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因素,要使其肩负起历史使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尤为重要。学校要注重教学质量,对学生的学习应有高要求、严标准。学校需要制定管理办法完善规范课堂行为,严格执行违反规定的处理办法,用制度减少课堂“低头族”的产生。同时制定课堂巡察制度,利用学校监控设施,校院共同管理的办法,集合各级部门强化课堂巡察。改变学生的考核制度,思政课的考核方式应该多元化,不能忽视对学习过程的考查。同时教师也要改变教学方法,打破传统教学理念,使课堂变得生动有趣,促使学生主动学习。

3.3 加强国家社会层面对于大学生上网引导和监管

高校思想政治课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完善,高校思政课集政治性、思想性、理论性于一体,对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起着重要作用。要充分发挥思政课对高校学生价值塑造,引导高校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接班筑牢思想基础,提供价值引领。高校思政课要正确引导学生,让其自觉融入建设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光荣任务中,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互联网相关管理部门应该严格执行并完善政府出台的各项政策文件,净化网络环境,履行好自己的工作职能,加大对不良信息的监督与管理,建立健康有序的网络空间环境,引导自媒体的有序发展,建立健全媒体信息发布法律法规体系。发挥主流媒体作用,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传播正能量。

4 结语

高校要重视对“低头族”的正确引导,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营造和谐文明风氣,传递正能量,为建设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人才保障。

参考文献

[1]崔艳天.重视平台文化发展模式推动文化产业转型升级[Z].中国经济网,20180112.

[2]奉苏妹.思想教育视阈下大学生“低头族”分析及其引导策略[D].湖南:南华大学,2017.

[3]牛家丛.当前高校大学生“低头族”教育引领的路径探索[J].科技资讯,2018,16(31):250251+256.

[4]赵霞,吴明忠.大学生网络行为异化现状和治理路径研究[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21,(02):8992.

[5]江涛.“低头族”大学生问题及对策[J].品位·经典,2021,(09):106109.

猜你喜欢

思政课堂低头族高校学生
高校学生意外伤害事件应对与处理
基于信息权利视域的思政课堂慕课教学模式
实地考察对思政课能力本位的项目化改革的意义思考
关于高校学生工作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