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中学实施减灾教育的教学实践
2024-01-26韦慧东王欣
韦慧东 王欣
【摘要】本文分析减灾教育的现状,阐述高中地理课程与减灾教育融合的意义,以《地球的圈层结构》教学为例,论述高中地理教学深度融合减灾教育的实施途径:增强减灾意识,营造减灾教育氛围;充分挖掘教材内容,丰富减灾教育内容;拓展地理教学活动,形成多元教育模式;建立多维评价机制,完善减灾教育体系,旨在以生命教育为导向,实现生命视域下学科课程教学与防灾减灾教育相融合。
【关键词】减灾教育 育人价值 生命教育
地理教学 《地球的圈层结构》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編号】0450-9889(2023)32-0085-04
自然灾害具有突发性、群发性及复杂性等特征,会对人类社会造成一定的威胁。当前,减灾教育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教育问题。我国积极推行减灾教育,但存在减灾教育课程资源相对缺乏、课程体系不完善、学习形式单一等问题,加上部分教师对减灾教育、生命教育的理解相对片面,学校大多尚未形成科学的减灾教育育人机制,导致减灾教育课程目标重认知、轻素养。为此,本文以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第一章第3节《地球的圈层结构》为例,探究将减灾教育融入地理课程的实施路径,进一步增强学生防灾减灾的生命意识,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应急技能,提升生命韧性。
一、减灾教育现状分析
减灾教育是集自然科学与人文关怀于一体的教育。人类的生存发展依赖于自然,自然中的灾害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带来巨大威胁。国外的防灾减灾教育起步早,如澳大利亚在减灾教育上主要根据本国发生的重大灾害,有针对性地选择案例编写教材,由于案例源于现实生活,教师通过案例教学,让学生真切地感受身边的灾害,并学会将相关知识与技能运用到现实生活中;日本结合本国国情,重现真实的灾难场景,制订相应的应急措施,培养学生应对危险的警惕意识,提升学生在灾难中或灾难后对他人或地方社区的安全做出贡献的能力。
灾害教育的相对滞后使得我国国民防灾减灾意识薄弱,灾害应急避险技能低下。无论是从国家需要的角度,还是社会公民的人身安全角度,防灾减灾教育都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和实践价值。2008年汶川地震发生后,我国开始重视减灾教育,并于2009年正式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规定,学校应当进行地震应急知识教育,组织开展必要的地震应急救援演练,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基于此,我国借鉴国外减灾教育的研究成果,并结合本国国情,将减灾教育融入相关学科课程教学和学校常规教育中。目前,国家应急管理部、教育部和各大中小学都在积极地推行生命至上的减灾教育。
二、高中地理课程与减灾教育融合的意义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因此,保护自然、学会生存、防灾减灾、珍爱生命既是减灾教育的中心思想,又是当今社会人们的共识。减灾教育是敬畏自然与关爱生命的教育,学校通过实施减灾教育,可以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珍爱生命、敬畏生命,使学生建立起生命与自我、生命与社会、生命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教育活动观。减灾教育是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最大限度减少灾害给个人和社会带来的损失及危害。1968年,美国学者詹姆士·华特士(James Watt)最早提出生命教育理论,他提出教育必须关注人的成长、发展、生命和健康。随后,生命教育席卷全球,影响了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教育发展。近10年来,生命教育在我国国内的研究与实践势头愈来愈猛。2021年,教育部印发《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教材函〔2021〕3号),指出“生命安全与健康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本需求和永恒追求”“将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全面融入中小学课程教材,是实现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系列化、常态化、长效化的重要举措,对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意义”。《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教材函〔2021〕3号)对不同学段的学生提出了不同的教育要求,其中高中阶段是生命教育的关键时期,主要培养学生的生命责任感、价值观,以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提出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明确将防灾减灾内容作为高中地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代高中生是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在高中阶段开展减灾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掌握基本技能,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在中学阶段,地理学科包含了丰富的自然科学知识与人文社会知识,突出了地理学科在减灾育人中的显著优势和重要作用,地理课程成为实施减灾教育的核心载体。高中地理教材蕴含大量减灾教育素材,2019年版湘教版高中地理教材的内容涵盖了我国的地质灾害,如地震、滑坡、泥石流等;水文灾害,如洪涝灾害等;气象灾害,如寒潮、干旱等;生物灾害,如生物入侵等。另外,选修教材《自然灾害与防治》中详细阐述了我国灾害现状与防治措施。因此,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要将减灾教育与地理教育相融合,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家国情怀,使学生提高生命质量、增强热爱家乡的情感。
可见,教师在地理学科中实施减灾教育,渗透了生命意识、生存技能、生命价值的教育,契合了当前教育以人为本的原则,以生命关怀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体现了塑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理念,对培养学生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三、减灾教育理念下高中地理教学的设计与实施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第一章第3节《地球的圈层结构》主要包含了内部圈层和外部圈层等内容,主要编排了“地震和地震波”的相关知识,介绍了地震波的含义、分类、传播特征等,旨在引导学生利用地震波对地球内部圈层结构进行探究,了解我国是一个地震多发的国家,以及地震灾害给我们带来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本节课普及了地震科学知识,明确要做好防震减灾教育,其中,课程教学的重中之重是帮助学生掌握地震发生时的自救与互救方法。基于此,笔者设计了减灾教育、生命教育与高中地理教学融合的实践课例,主要教学环节如下。
(一)环节1:生命意识教育——认识地震
1.课前,教师播放地震局研学视频,引导学生跟随视频节点深入学习以下教学内容:
(1)了解地震的内涵、震级和烈度的关系;
(2)了解我国地震的分布;
(3)讨论地震的危害。
2.学生完成以下探究活动:
(1)自主学习,了解震中、震源、震源深度、震中距、等震线的概念,学会区别震级和烈度;
(2)借助地图册,概括我国地震分布的总体特征;
(3)归纳地震的危害,进行展示发言。
【设计意图】通过对概念进行细化的自主学习,学生可以初步认识地震;教师引导学生讨论我国地震的分布和危害,让学生自主参与到与生命教育有关的学习体验中,探索生命知识,增强生命意识。
(二)环节2:生存技能教育——地震波与避震方法
1.教师出示问题:地震给我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巨大的损失,我们该如何对地震进行预警防备呢?
学生阅读课文,教师展示研学收集的波普图片、新闻视频、地震预警数据,并引导学生完成以下活动任务:
(1)依据横波和纵波的传播特征,识别真正的地震波;
(2)创设情境,在教室、家里、商场、电影院等不同的场景应采取什么样的避震方法;
(3)地震来临,如何实现自救和互救?组织开展地震应急演练;
(4)个人、政府、社会在防灾减灾中可以做什么?
2.学生完成以下探究活动:
(1)小组讨论交流,正确认识横波与纵波,依据横波与纵波的速度差,掌握应急避震的正确方法,提高应急反应能力;
(2)进行角色扮演,从地震技术人员、政府部门、普通公民等不同角度说一说防灾减灾的措施。
【设计意图】通过交流讨论,学生充分掌握横波和纵波的性质和传播特点,将习得的知识运用到情境创设中;学生面对不同场景的突发地震时,能够在短时间内快速逃生,掌握必备的生存技能;学生通过角色扮演,引发对生命的深思,有助于增强社会认同感。
(三)环节3:生命价值教育——探索地球的圈层结构
1.教师出示问题1:地震预警是依据地震波纵波传播速度比横波快的特点,利用二者的时间差与地震赛跑,抢占生存先机,减少人民群众生命财产损失。此外,科学家还通过地震波的性质实现了什么研究呢?
教师展示研学图片,即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的变化情况,并将其与课本图“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与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进行对比,引导学生分析以下问题:
(1)根据横波和纵波传播速度的變化,绘图表示地球的内部圈层及各圈层的特点;
(2)明确岩石圈的范围和软流层的位置。
2.教师出示问题2:岩石圈包含了地壳和上地幔的顶部,是地球内部圈层的重要部分,同时又与外部圈层相互联系、相互渗透。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地球的外部圈层有哪些?有什么特征?
学生完成以下探究活动:
(1)小组根据地震波波速变化的位置找出两个不连续面,绘图展示地壳、地幔、地核、岩石圈的划分,结合地震波归纳莫霍界面、古登堡界面、地壳、地幔、地核及各层特点,并展示发言。
(2)结合教材,归纳地球的外部圈层由水圈、大气圈、生物圈组成。
教师总结:我们通过地震波探索了地球内部圈层结构及其特征,利用地震波传播的速度差对防震减灾、应急救护展开了探讨,做到“临震不慌,应急有方”;再通过外部圈层的学习,了解人类生产生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理解地理学科中的生命内涵,明白生命与自我、生命与社会、生命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设计意图】教师引导学生绘图讨论交流,结合地震波的特点探究地球内部各圈层结构,掌握地球各圈层结构及其特点;教师引导学生初步认识水圈、大气圈、生物圈的相互联系,了解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外部圈层,理解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发展关系,感受生命的重要性,领悟生命的价值,增强珍爱生命、尊重生命和爱护环境的意识。
四、减灾教育与高中地理教学有机融合的反思
在高中地理学科教学中,为了促进减灾教育与高中地理教学的有机融合,教师要整合高中地理教材中丰富的教育资源,将其有机渗透防灾减灾教育,增强学生防灾减灾的意识,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一)增强减灾意识,营造减灾教育氛围
教师作为防灾减灾教育的实施主体,教师的教育理念需要与时俱进,对减灾教育要有清晰的认知和本质的理解。教师要明确减灾教育的内容和主要形式,增强减灾教育学科融合的意识,可以通过参加理论培训或救护实践培训,补充必要的生命科学、教育心理学等有关减灾教育和生命教育的核心知识与技能。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积极营造减灾教育氛围,有意识地向学生渗透减灾教育和生命教育的理念,让学生了解防灾减灾、珍爱生命的重要性,进一步提高地理教学中减灾教育的内涵,为常态化开展减灾教育创造条件。
(二)充分挖掘教材内容,丰富减灾教育内容
地理教材是教师实施减灾教育的蓝本,教师应善于分析、挖掘、归类、整合教材中的减灾教育知识点,进一步丰富教学内容,使减灾教育内容系列化,突出整体性。例如,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的内容,主要介绍了地球与人类所处的宇宙环境、生命的独特性,以及太阳活动对地球的不利影响,让学生从中初步了解减灾教育,体会生命形成的不易;第二章“地球表面形态”、第三章“地球上的大气”、第四章“地球上的水”阐述了人类生存的地表环境,对地质灾害、气象灾害、水文灾害等进行充分介绍,对防灾减灾工作进行指导,教师可以将这些内容作为减灾教育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帮助学生形成对自然灾害的直观认识,学会在面对突发情况时正确的逃生技能。
(三)拓展地理教学活动,形成多元教育模式
在实际教学中,减灾教育内容不应局限于课堂或地理教材。教师可以从日常社会新闻或者其他学科教材中取材,通过整合课外减灾教育资源,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学校也可以通过多元协同联动利用社会资源优势,与当地红十字会、地震局、气象局、水利局等部门开展合作,在地理课程教学基础上,逐步开设多样化的减灾教育实践课。另外,还可以营造校园减灾教育文化氛围,利用特殊节日开展特色减灾教育实践活动。例如,在“世界水日”“防震减灾日”“世界环境日”“世界地球日”举办手抄报或者制作地理模型等主题实践活动,有利于加强学生的减灾教育体验,锻炼学生的生存技能,增强学生保护地球环境的意识,树立人地协调观。
(四)建立多维评价机制,完善减灾教育体系
灾害教育实施后,学校建立相应的评价机制,对推进防灾减灾教育具有重要的意義。南宁市第一中学借鉴柯氏模型的公众应急教育评价体系制订了减灾教育评价制度,主要从培训满意度、应急知识、应急技能、组织能力和社会效益四个方面进行减灾教育评价;同时,南宁市第一中学引入防灾减灾教育绩效评价理念,明确绩效评价的意义、目标、标准、过程和结果以及教育绩效评价机制等,进一步提高减灾教育的水平,完善减灾教育体系,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生命教育是普通中学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开展防灾减灾教育是践行生命教育的有效方式之一,而地理教学是落实减灾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高中地理教师有责任、有义务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然灾害,掌握必备的生存技能,学会正确的自救和互救方法,从而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念,尊重生命、敬畏生命,感悟生命的价值。
参考文献
[1]曹诗琪.论灾害教育在地理中学中的运用[D].哈尔滨:哈尔滨师范大学,2016.
[2]李树民,赵怡,冯婷.在资源统整与学科融合中实施减灾教育的策略[J].地理教学,2015(5).
[3]郑李亮.由教学回归教育: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的生命教育[J].自然科学,2019(3).
[4]周国辉.高中地理教学进行生命教育的实践与探索[J].课程教育研究,2019(3).
[5]邓楚雄,钟倩.基于生命教育理念的中学地理教学[J].基础教育研究,2021(4).
[6]余忠彪.基于柯氏模型的公众应急教育评价体系探索[J].今日消防,2023(4).
注:本文系广西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2年度研学实践教育与劳动教育研究专项课题“‘五育并举视域下南宁市场馆研学特色课程的设计与开发研究”(2022ZJY1744)的阶段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韦慧东(1992— ),广西贵港人,本科,一级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基于核心素养的地理情境式教学创设;王欣(1975— ),广西陆川人,本科,正高级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地理教学教研、基础教育研究。
(责编 杨 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