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食物和钾
2024-01-26马超
马超
钾是生命必需的阳离子之一,主要贮存于细胞内,它与细胞外的钠协同,维持细胞内外正常渗透压和酸碱平衡,并且参与细胞内糖和蛋白质的代谢,保障神经和肌肉的正常功能,有助于维持神经健康、心跳规律。钾的含量与心肌的自律性、传导性和兴奋性密切相关。血钾紊乱无论是浓度升高或降低,均能影响心肌动作电位除极及复极,影响心肌静息电位,使激动传导异常,发生各种心律失常。钾缺乏时,心肌兴奋性增高;反之则兴奋性降低。二者均可引起心脏事件如猝死、心室颤动、室性心动过速及房室传导阻滞,也可使心力衰竭难以纠正。
低血钾
通常血清钾离子<3.5毫摩尔/升时称低血钾。低血钾时会使人感到倦怠无力,精神和体力下降,耐热能力也会降低。主要症状表现有精神倦怠、反应迟钝、嗜睡,有时昏迷;食欲缺乏、肠蠕动减弱,有时发生便秘、腹胀或麻痹性肠梗阻;四肢无力,腱发射减弱或消失;心肌收缩力减弱;尿量增多。严重低血钾时心肌自律性增加,可出现多种快速性异位心律失常,心跳不规律和加速、心电图异常、肌肉衰弱和烦躁,引起心室颤动及呼吸肌麻痹,最后导致心跳停止。据报道,肺心病患者中,即使轻至中度低血钾,也会增加其心律失常的危险。急性心肌梗死早期低血钾与室性心律失常关系密切。
一般饮食含钾都比较丰富,故只要能正常进食,机体就不会缺钾。消化道梗阻、昏迷及手术后较长时间禁食的患者,如果静脉内输入营养时没有同时补钾或补钾不够,就可导致缺钾和低钾血症。低血钾症与钾缺乏症是不同的概念,后者是指机体总钾量不足。当人体内血清钾浓度较高时,钾的总含量也可能很低(例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创伤或外科手术后血钾增高也不是体钾增多的表现。但低血钾症一般都伴有体钾的缺乏。
药物是引起低血钾的主要原因之一。胰岛素、平喘药沙丁胺醇、特布他林、茶碱类药物、排钾利尿剂,以及治疗高血压药吲达帕胺,都能增加细胞外钾转入细胞内或利尿排钾,导致血钾过低。β内酰胺类抗生素可通过某些机制引起继发性低血钾,导致高钠负荷和产生不能重吸收的阴离子,加重机体缺钾。
口服钾盐用于治疗轻型低钾血症或预防性用药,如门冬氨酸钾镁片、门冬氨酸钾镁口服液,10%枸橼酸钾溶液,缓释钾(补达秀)。严重低钾血症或不能口服用药者,采用静脉给予氯化钾注射液或门冬氨酸钾镁注射液,一般补钾速度不超过0.75克/小時,每日补钾量为3~4.5克。严格遵循补钾“四不宜”,即“不宜过快、不宜过浓、不宜过多、不宜过早见尿补钾”的原则。严重低血钾时钾盐不宜溶于葡萄糖溶液中;钾盐也不能与维生素C同时补充。
一般来说,推荐每日饮食中摄取钾的量为3.5克/日。含钾量高的食物主要有:瘦肉、牛肉、鱼类及其他海产品;芹菜、菠菜、蘑菇、榨菜、番茄、小白菜、油菜、马铃薯、冬瓜、黄瓜、西红柿、土豆、橘子、香蕉、桃、葡萄干、甜瓜、菠萝、苹果等蔬菜与水果;茶叶中亦含有较多的钾,热天可饮茶补充钾的不足。
高血钾
当血清钾离子>5毫摩尔/升时称为高血钾,多见于肾功能衰竭的少尿期和无尿期、肾上腺皮质机能减退的肾排钾减少,以及输入不相合的血液或其他原因引起的严重溶血、缺氧、酸中毒;甚至外伤所致的挤压综合征等。细胞外液容量减少引起的高血钾见于脱水、失血或休克所致的血液浓缩。主要临床表现有极度倦怠、肌肉无力、心动缓慢、心室纤颤甚至心脏停搏。
药物可以引起高血钾。例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非甾类消炎药(吲哚美辛、布洛芬等)、β一受体阻滞剂、螺内酯、氨苯蝶啶、阿米洛利、肝素、地高辛、甲氧苄啶嘧啶、喷他脒(阻断上皮钠通道)、他汀类(大剂量)、琥珀胆碱、中草药煎剂、苯扎氯铵(局部消毒剂)、河豚毒素等。
高血钾的治疗首先是纠正病因,停用含钾药物,治疗脱水、酸中毒等。也可静脉缓慢滴注10%葡萄糖酸钙或氯化钙溶液10~20毫升,因为钙可拮抗钾对心肌的作用;还可使用50%葡萄糖与胰岛素混合液静脉注入,使钾离子向细胞内移动。短期静脉注射β2-受体激动剂,如硫酸沙丁胺醇或克伦特,是快速有效、安全的治疗急性高钾血症的方法之一,但可引发心脏病,故应慎用。应用阳离子交换树脂口服或灌肠,如环钠树脂,每天20~40克,分3次使用,可以促进排钾。对肾功能衰竭所引的高血钾,可采用腹膜透析疗法。
高血钾患者不要吃前述含钾高食物,不要饮用浓缩果汁,不要一次食大量水果,蔬菜应用水浸泡或煮后再食用,不要用菜汤、肉汤拌饭,炒菜时不要用淀粉勾芡。
总之,药物和食物的选择与人体内钾含量的变化要有一个相对的平衡,并结合个体化原则维持这种平衡,才能避免疾病、保障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