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度学习在区域活动中的实践运用
——以“创意纸工坊”活动为例

2024-01-25莫健骑

好家长 2024年1期
关键词:锡纸纸浆树皮

文 莫健骑

深度学习是教育领域的一个热词,也是当前学前教育研究的一个重要议题。培养幼儿的深度学习能力,对于幼儿的学习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关于深度学习,学前教育专家叶平枝教授认为,“幼儿的深度学习是幼儿在兴趣和问题的内在动机驱动下,主动积极地探究并解决问题,丰富和发展认知、情感、能力和个性,并将学习所得迁移到新情境中的一种学习”。依据深度学习的本质和幼儿学习的特点,我们建构了活动区中幼儿深度学习的路径,以情境创设为基础,以教师的指导为支撑,以幼儿的积极探索和经验反思为动力,以问题的解决为导向,以幼儿有意义的发展为目的,在班级“创意纸工坊”进行深度学习的实践。

一、创设学习情境,激发探究兴趣

关于深度学习,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郭华教授认为,“深度学习,就是指在教师引领下,学生围绕着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主题,全身心积极参与、体验成功、获得发展的有意义的学习过程”。在幼儿的深度学习中,情境是首要条件。教师要在幼儿感兴趣的事物中创设情境,激发幼儿的兴趣,让幼儿在情境中生活、游戏,这个情境是真实的,幼儿可以和同伴一起体验、操作,然后获得直接的经验。活动区是幼儿园课程的一部分,它为幼儿提供了一种开放的游戏环境,鼓励幼儿自主选择、自由探索。幼儿在与环境、材料的相互作用中,获得身体、情感、认知及社会性等各方面的发展,提升学习兴趣。教师要创设支持幼儿学习和探索的情境,有目的地投放具有一定教育意图的操作材料,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纸是幼儿生活中常见的材料,班级活动区中的“创意纸工坊”摆放了一些颜色、材质、肌理不一的纸张。既有普通的A4 纸、报纸、牛皮纸,又有特殊的宣纸、皱纹纸、瓦楞纸、不同颜色的玻璃纸以及锡纸。此外,还摆放了一些用纸做的纸花、纸飞机等,以及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纸盒子、纸箱子、纸筒等。琳琅满目的纸张和纸制品引起了幼儿的兴趣。教师鼓励幼儿用手去摸一摸、折一折、撕一撕,感受各种纸张在色彩、纹理、平滑度、透光性等方面的不同。幼儿在与纸的互动中,产生了收集生活中不同种类纸张的兴趣。

幼A:我们家还有一些纸,与这里的纸不同。

幼B:我妈妈买衣服的包装袋也是用纸做的。

老师:你们可以把自己看到的不同纸带过来。

生活中还有哪些纸呢?都是做什么用的?在教师的提议下,幼儿和爸爸妈妈一起,收集了很多不同的纸,如旧报纸、海报纸、瓦楞纸、海绵纸、雪梨纸、糖果纸等。情境是激发幼儿学习的重要因素。看到这么多不同种类的纸张,幼儿很容易联想到日常生活中所见过的纸张,从而萌发了收集更多纸张的想法。

不同的纸有什么特点?有什么用处?教师鼓励幼儿介绍和展示。在这一过程中,幼儿进一步了解到不同纸的作用和特点,并有了创作的欲望。

瑞士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学前儿童的心理发展处于感知运动阶段和前运算阶段,他们是在对客观事物的操作、摆弄中获得感性经验。感性认识是幼儿深度学习的基础”。在教师预设的情境中,幼儿很容易被新奇和有趣的事物吸引。幼儿在对纸的观察、描述、操作、展示中,调动起感觉、知觉、记忆、想象等多种感官,全身心融入情境中,获得与环境之间的互动,触发了强烈的学习与探究的乐趣。这种对事物本身的好奇和兴趣所驱动的内在动机,才能真正驱动幼儿的深度学习。

二、发挥引导作用,促发深度学习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深度学习不能自然发生,促发它发生的先决条件是教师的自觉引导。幼儿的学,不是随意的学,而是在有准备的环境中的学,是在教师引导和帮助下的学。教师要通过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动作、语言、学习方式等“表征”,了解幼儿的游戏发展水平,给予适宜的指导和支持。

撕纸为幼儿带来乐趣,幼儿在撕纸中感受不同纸质的特点。但是,如果幼儿一直毫无目的地随意撕,兴趣就不会持久。要让幼儿的兴趣持续并由浅入深地发展,是教师需要考虑的。于是,教师与幼儿一起欣赏了法国著名画家马蒂斯的名画《蜗牛》,幼儿惊叹于大师的创作,并在撕纸块中创作着属于自己独一无二的蜗牛。在“娃娃家”游戏中,幼儿为娃娃撕出了长长的纸面条。在教师用废旧纸盒、薯片罐创作的长颈鹿中,幼儿主动为长颈鹿撕出并贴上花纹纸。

兴趣和自主性是相辅相成的,兴趣是自主性的前提,自主性又会推动兴趣的发展。锡纸不易撕成长条,但它的可塑性较强。幼儿把锡纸团成团、搓成条,用彩笔在锡纸上作画,或者用锡纸包一包,团成小动物,体验着用锡纸做造型的乐趣。幼儿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在欣赏了瑞士雕塑家贾科梅蒂的作品《行走的人》后,幼儿想制作“高高瘦瘦的人”,但是锡纸太软,难以站立起来。幼儿想到加入毛根塑形,但毛根硬度也不足。不久,幼儿在锡纸中加入了铁丝,最终成功制作了“行走中的人”。

杭州亚运会期间,幼儿对各种运动项目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用锡纸制作各种“运动达人”,有跑步的小人,跳高的小人,踢足球的小人和体操小人等。幼儿想固定住锡纸小人,怎么办?有的幼儿说:“多用点锡纸,把身体做粗一点。”有的幼儿说:“多贴点双面胶,在小人手上绕一大圈双面胶。”有的幼儿说:“可以像包球一样,在锡纸里包上黏土。”在幼儿搓一搓、团一团、扭一扭、粘一粘的操作中,一排排“运动小人”被整齐地摆放在“创意纸工坊”中。

在区域活动中,教师往往对于介入的方式、介入的时机或指导的程度把握不准,难以达到高质量的师幼互动。《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中指出:“能抓住活动中幼儿感兴趣或有意义的问题和情境,能识别幼儿以新的方式主动学习,及时给予有效支持。”在撕纸活动中,教师及时介入名画《蜗牛》,让幼儿的撕纸有目的,提升了幼儿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在“锡纸小人”的创作中,幼儿获得了新的知识和经验,并融入自己的认知结构中,将这种经验迁移、运用到创作中。

三、注重经验迁移,助力解决问题

王小英等学前教育专家从幼儿感性认识层面生成深度学习的内在逻辑,将幼儿的深度学习定义为“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在较长的一个时段,围绕着富有挑战性的课题,全身心地积极投入,通过同伴间的合作与探究,运用高阶思维,迁移已有经验,最终解决实际问题的有意义的学习过程”。

“迁移与应用”和“问题解决”是判断深度学习发生与否的重要条件。提升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不仅指向深度学习,也是为幼儿面向未来的生活做准备。

幼儿把从家里、别的班级收集来的废旧纸分成两类,一类是“可以利用的完整纸张”,另一类是“废旧纸可以用来做再生纸”。

在教师的支持下,幼儿准备造再生纸。在观看《蔡伦造纸》视频后,他们开始了造纸之旅。浸泡、捶打、搅拌、放胶、抄纸、晾晒……看似简单的造纸工序,其实都有较高的要求。幼儿发现,原来想要制作出一张光滑而又平整的纸并非易事,并将自己的疑问记录在问题册上。

讨论一:为什么我们造的再生纸上面有很多的小洞呢?

月月:因为晾晒的时候有小朋友用手指抠过它。

天天:因为我们抄纸的时候不均匀。

讨论二:为什么我们造的再生纸边缘不整齐呢?

宁宁:因为纸浆太少了,只抄了一点纸。

可馨:因为我们揭纸的时候太用力了,所以坏了。

讨论三:为什么我们造的再生纸有的表面会不平整呢?

珠珠:因为这是用勺子铺的纸。直接用勺子铺的纸表面会有凹凸感,而用抄纸框抄出来的纸会细腻、平整。

在活动的总结回顾环节,教师和幼儿一起梳理造纸中的问题,如忽视纸浆的制作、揭纸时用力过猛等。幼儿还了解到,而要做一张光滑、平整的纸,纸浆很重要。做纸浆时纸要撕碎一些,搅拌的时间久一些,这样纸就容易变软、变烂。

在第二次造纸中,幼儿又发现了制作纸浆的新方法:先将纸完全浸湿,然后再进行撕纸。这个办法可以使纸变得更烂,纸浆更均匀。

易得AC+CE=BE=EG+BG,考虑到且BG=FG,于是两边同时加上EF得AC+CE+EF=EG+BG+EF,即AC+CF=2EG,所以由勾股定理得

在教师的支持与引导下,幼儿围绕着“制作再生纸”这一难题,全身心参与,反复尝试,总结经验,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接着,幼儿们尝试用树皮造纸,班级废旧纸回收箱里陆陆续续出现了各种树皮。

有了之前制作纸浆的经验,幼儿特意挑选了一些偏软的树皮,并把硬的不能捣碎的树皮挑出去。幼儿把捶打好的树皮放进水里,倒入胶水进行搅拌,并将抄好的“纸”放在阳光下进行晾晒。可是,经过一天一夜,树皮还是没有变成一张纸。到底是哪个环节出问题了呢?教师和幼儿再次观看《蔡伦造纸》视频,一起寻找答案。原来,造纸需要的原材料是构树皮,构树皮具有纤维长、韧性强等特点。

经过长时间的浸泡,浸泡树皮的水发出了臭味,幼儿纷纷捏起了鼻子。

讨论一:为什么浸泡构树皮的水会有味道?

讨论二:如果不添加胶水能够造纸吗?

予檬:我摸着刚刚撕下的树皮黏黏的,就像胶水一样。

幼儿通过实验发现:加入胶水可以让纸浆呈现悬浮的状态,提高纸浆的使用率,改善纸浆的附着力。抄纸时,纸浆也会更均匀,韧性更强些。

讨论三:胶水可以用别的材料替代吗?

幼儿用自己造的纸制作图书,玩“书店”游戏,装饰活动区环境。

在造纸活动中,从制作纸浆、废旧纸制作再生纸、普通树皮造纸,到构树皮造纸、造好的纸再利用等,教师通过提问、引导等方式,与幼儿一起梳理并总结知识。幼儿将新建构的知识迁移、应用,不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最后解决问题。幼儿从发现问题、提出假设,到实验验证、解决问题,这既是深度学习的过程,也是科学家开展科学研究的过程。

四、加强同伴合作,提升核心素养

同伴合作对于幼儿的高阶思维发展具有独特的优势。通常一个复杂问题的解决,很难由某一幼儿独立来完成,需要同伴合作、集思广益。

一名幼儿提出“用纸浆做立体鸟窝”的想法后,大家用白乳胶在纸箱板上粘纸浆。但是,湿纸浆在纸箱板上粘不住,纸箱板一旦竖起,纸浆就会掉落下来。这时,澔宇对大家说:“粘过后不动,放一段时间。”但是,第二天,纸浆还是掉落下来。“用冰棒棍、报纸扎出鸟窝的框架,加入棉花粘贴。”“给纸浆加入胶水。”……幼儿想出了许多办法。那么,胶水要加多少?它和纸浆的配比是多少?经过一个多月的实践,幼儿最终调试出能够粘得住纸箱板的纸浆,并制作了一只类似碉堡的鸟窝。

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多次实验、最终解决问题……从中可以看出,幼儿具有坚持不懈、勇于挑战、追求成功的良好品质。在同伴之间的合作探究中,由于立场不同、经验和认识不同,一些冲突会经常发生。但是,在与同伴的讨论和争辩中,幼儿可以得到合理的解释与说明,进而重组、建构自己的认知结构,习得新的经验和技能。

继鸟窝之后,幼儿又制作出彩色的纸浆,花草味道的纸浆,水果纸浆等。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幼儿的创造能力、沟通能力和协作能力得到了发展,这些都是面向未来的核心素养。

深度学习最终是以幼儿的成长和发展为根本。对于幼儿的深度学习,教师要在以感性认识为基础的层面上,重视对活动区的创设,以环境和材料驱动幼儿内在的学习动机。同时,在活动中注重对幼儿经验的梳理、反思和迁移。尤其是在“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一日活动中,教师在强调幼儿主动学习的同时,不能忽视引导,并要重视同伴之间的交流与协作。

猜你喜欢

锡纸纸浆树皮
家用锡纸的正确用法
窗下的树皮小屋
锡纸吐泡泡
如何把锡纸变成厨房好帮手
咦,动物们都说爱树皮
窗下的树皮小屋
DMC-IA-AM两性聚丙烯酰胺用于混合废纸浆抄纸
区角活动真有趣
100%废纸浆生产彩色薄页纸
锡纸技术开锁原理及成痕特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