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河资源在幼儿园课程中的开发与利用

2024-01-25董鑫张俊红

好家长 2024年1期
关键词:美食街运河探究

文 董鑫 张俊红

近年来,我园在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引领下,开展“自然·生活”课程实践,强调课程回归自然、回归生活,以儿童的生活和已有经验为出发点,以大自然和真实生活为内容,围绕儿童与自身、儿童与自然、儿童与社会,构建园本化课程。

我园坐落于京杭大运河河畔,幼儿对运河上的人行桥、公路桥以及来往的船只,充满了兴趣和好奇。为此,我们充分利用这得天独厚的条件,挖掘“运河”及其周边丰富的社会资源,生成了“运河”主题课程。

一、追随幼儿脚步,确定课程内容

在总结和反思“运河”课程现状的基础上,我们立足于“游”,带领幼儿来到真实场景中,通过参观、访谈等方式了解与运河相关的人、事、物,并鼓励幼儿用自己的方式表达自己的发现。我们梳理出幼儿提及频次较高的“热词”,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选择四大主题推进课程开发。

(一)历史回望:古色运河

运河文化遗存不计其数。经过梳理归纳,我们从“运河历史”“运河景象”“运河名人”三个方面实施课程开发。“运河景象”侧重于“辛丰三桥”,分别是京杭运河特大桥、辛丰公路桥、辛丰人行桥,还有京口船闸、谏壁船闸等古运河的水利航运设施等。

(二)实践感悟:游乐运河

“游乐运河”课程和幼儿的闲暇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在感知、探访过江南运河之后,幼儿将相关经验迁移到一日活动中。例如,在科学区,幼儿用不同的纸张搭建纸桥,探索纸桥的承载力;在沙水区中,幼儿挖出一条长长的、弯弯的水渠,模拟建构“大运河”流经路线;在戏水池,幼儿用纸板、泡沫板、塑料瓶仿制各种结构的船,在水中试航等。游戏是幼儿一日活动的基本形式,在区域游戏、户外活动中,幼儿会自发开展“运河童玩”系列活动。

(三)社会融通:富饶运河

“富饶运河”这一子主题下设“辛丰美食街”“笔刷之乡”“探秘轴承”等多个板块。我园所在地是“工业之乡”,这样的课程内容源于我们的生活,贴近幼儿的生活,与幼儿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

(四)文化传播:保护运河

大运河流淌的不仅是水,更有浓浓的乡情。“保卫运河”子主题下设“流芳运河”和“保护大运河”两个板块。我们将“湖畔摄影”“绘画泥塑”等幼儿的主题作品,展示在“小小辛幼运河博物馆”,让“运河”文化得以传承与创新。同时,在“保护运河”活动的推进中,幼儿对家乡运河的情感不断加深。

二、支持幼儿探究,思考实施路径

我们基于幼儿的学习兴趣与意愿,利用地域优势,挖掘课程资源,打破传统的教学空间、时间的限制,让幼儿充分顺其天性,探索、感受运河的魅力。通过项目的研讨、探究、实施、思辨,我们梳理了“古色运河”“游乐运河”“富饶运河”“保卫运河”项目探究的实施路径。

(一)确立项目

我们根据幼儿的兴趣、需求,以任务驱动的方式创生一个个探索班本项目。在推进项目时,项目内容适当“留白”,跟随幼儿脚步,支持基于幼儿需求的深度探究。同时,在原有基础上进行不断优化、创新。

(二)问题梳理

在“辛丰美食街”项目中,我们以“辛丰美食街”的探寻为切入点,聚焦幼儿对美食街的疑问:美食街有哪些商铺?卖什么?怎么加工而成?教师引导幼儿交流各自的困惑,鼓励幼儿记录下自己的问题,带着困惑与问题前往美食街寻找答案。

(三)实地参观

在参观过程中,幼儿以小记者的身份,通过采访店铺工作人员、自主探索等方式,了解“辛丰八子肴肉面”的故事。在访谈过程中,我们鼓励幼儿用多种方式记录自己的所见所闻,如绘画表征、摄像摄影等。我们还开展集体思维共享活动,让幼儿讲述零碎的发现、经验,师幼共同梳理关键经验,明确下一步探寻的方向。

(四)职业体验

在探秘“辛丰工业园”项目中,幼儿自己选择工厂。教师通过小组、集体、亲子等多种方式,支持幼儿尝试体验各种职业,在体验的过程中了解辛丰工业文化的多元、丰富,进一步感受劳动人民的辛劳、智慧。同时,幼儿还积累了宝贵的实操经验,如“轴承中的滚珠”“笔刷的组装步骤”等。

(五)游戏创造

有了前期的经验支持,教师鼓励幼儿进行游戏的再创造,让幼儿将自己学会的各项技能在游戏中充分运用与展现。例如,在探访“恒顺香醋厂”生产车间后,师幼共同梳理经验,在幼儿园“农事屋”开启了“晾醋之旅”。幼儿从参观车间、梳理经验,到动手制作,在潜移默化中传承着镇江香醋文化。

幼儿的兴趣与问题是项目课程推进中最好的催化剂。随着项目活动的实施路径,“运河博物馆”在幼儿的实地参观、职业体验、游戏创造及问题需求下诞生……通过支持幼儿一次次实践探索,我们深刻感受到科学的学习路径,能够更好地推进幼儿项目活动。

三、“复盘”课程过程,总结实施成效

通过近两年的实践探究,我们充分挖掘“运河”资源,在园本课程建设中逐步构建起“运河”主题课程框架,并确立了“运河”主题课程内容,使拓展性课程进一步贴近幼儿的现实生活、贴近大自然。

(一)幼儿由“运河文化”的“知晓者”变成了“运河文化”的“保护者、宣传者”

在大班幼儿再探运河的时候,他们观察到运河的生态问题。大家通过话题讨论,一起出主意、想办法,生发了“保护大运河”行动:成立调查小分队,调查运河周边现状,招募环保志愿者,组织环保宣传队,“运河小广播”巡讲,开展环保公益活动……幼儿不断给自己提出新的难题,自发地推动活动不断延伸。

(二)教师由“本本主义”的“课程执行者”变成了“课程”的“研究者”

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我们定期组织教师开展“课程叙事”活动,引导教师“复盘”并反思课程实施的阶段性过程。教师开展“课程叙事”的过程,就是还原教育事实、再现课程现场的过程。活动中,当事人的“复盘”和反思、旁听者的思考和建议,引发了教师的情感共鸣和思维碰撞,课程研发力和执行力得以提升。

项目探究应基于幼儿的学习生活中的真实问题展开,每个班幼儿的兴趣点、困惑点以及课程线索、资源各不相同。在“运河”课程开放和实施过程中,我们将朝着“回归自然生活”“关注幼儿经验”“推动自主发展”的方向不断前行。

猜你喜欢

美食街运河探究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独占鳌头的运河传奇
走,去逛美食街
文化,让运河“活”起来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中国运河志》简介
雨林是条大美食街
如泰运河谣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