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气文化融入幼儿园课程的思与行
2024-01-25王圣瑛
文 王圣瑛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被誉为“中国第五大发明”,其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内涵及教育价值。
一、利用环境资源,探索节气变化
二十四节气揭示着自然节律的变化:有指示季节更迭的“四立”,有表明太阳运行极点和中点的“二至二分”,有表现温度变化曲线的“三暑、二寒”,有示意降雨降雪时间强度的“二雨、二雪”等。节气中又各细分有“三候”,与自然、物候变化等息息相关。这是人们顺应自然的重要指针,也是幼儿观察自然,发现自然变化的依据。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提出:“要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社区的教育资源,扩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我园附近有一个公园,公园里的花草树木种类丰富。我们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开展“园外探春”系列活动。教师和幼儿一起走进公园,欣赏春日百花争妍的美景,与春天来场浪漫的约会。例如,在自然艺术活动中,幼儿用自制的镂空“相机”细心寻找春天的美,巧用自然材料制作创意手工艺术作品;在自然科学活动中,幼儿寻找“雨后小精灵”蜗牛,观察不同形状的叶子。幼儿沉浸在自然的活动中,感受自然之美,陶冶性情、拓展认知。
二、品味人文艺术,感受节气之美
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的原创文化,不仅蕴含着丰富的自然知识,还拥有着深厚的人文艺术内涵。古往今来,不少文人墨客用诗词歌赋记录下节气的韵律之美,画师画匠用笔墨丹青描绘出节气的艺术之美。
将优秀文学作品融入幼儿教育中,对幼儿而言,是传统节气文化“活态传承”的一种体现。例如,《清明》诗句中的一些字词对幼儿而言是陌生抽象的,如果死记硬背,就会背离诗词本身的教育意义。因此,我们结合主题节气课程,以故事情境的形式解读古诗,用浅显易懂的语言让幼儿真正地读懂故事,从而读懂古诗。
艺术源于生活,生活中的创作灵感无处不在。以谷雨节气为例,雨生百谷,滋润万物,能够滋养幼儿的艺术细胞。谷雨节气前后,春雨绵绵,幼儿抓住春天的小尾巴,与春雨来一场美丽的遇见。幼儿在纸巾上用颜料绘制漂亮的春景图,让淅淅沥沥的春雨,自由地滴落在纸巾画上,溅出一朵朵“雨花”,慢慢地浸透、晕染、留痕……雨滴的艺术让每一幅作品都充满了未知与惊喜。大自然是最美的课堂,幼儿在自然的艺术活动中,用心感受自然的美好,品味节气中的艺术,体验生活中的自然之美。
三、种植链接食育,体验节气收获
二十四节气最早用于指导农事,幼儿园小菜园里的种植活动同样与二十四节气紧密相连。“清明前后,种瓜点豆。”清明过后,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经过讨论,幼儿决定种豆角。为了提高豆角的存活率与结果率,幼儿选择先育苗、后移种的种植方式。播种后,幼儿每天入园的第一件事就是拿着放大镜,仔细观察豆角苗发芽的细微变化,记录、对比豆角苗的生长高度。待豆角苗长成后,幼儿将其移栽到小菜园里。每天的餐后散步时间,幼儿都要到豆角地里瞅一眼,适时地浇水、施肥。待豆角苗进入抽蔓期,幼儿又一起讨论、设计豆角架的搭建方法。
在“豆角种植”节气课程中,教师注重放手,鼓励幼儿发现、思考,不断激发幼儿的种植兴趣,丰富幼儿的种植体验。同时,引导幼儿在近距离观察记录豆角苗的过程中,感受农作物生长的变化,在豆角种植管理的过程中培养幼儿的责任意识。种植活动既让幼儿了解到农作物的生长过程,也让幼儿感悟劳动的辛苦和收获的喜悦。
播种、耕耘、收获,幼儿园种植活动与食育课程是密切相关的。“秋分收花生,晚了落果叶落空。”秋分时节,小菜园的花生成熟了,幼儿亲自动手拔花生叶、择花生果,洗花生壳、剥花生粒,将颗颗饱满的花生捣碎成颗粒状,与奶粉、棉花糖等食材混合,制作成香酥美味的花生牛轧糖。从一粒小小的花生种子到端上餐桌的美食,幼儿在沉浸式的体验中感受到食物的来之不易。
除此之外,围绕节气美食,教师还开展了形式多样的节气食育课程,如“立春卷春卷”“清明捏青团”“立夏斗蛋”“小满食苦”“寒露饮菊花茶”“霜降制柿子饼”“小雪腌萝卜”“冬至包饺子”等。幼儿因此了解到多种食物的营养价值和制作过程,逐渐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
四、开展趣味游戏,感受节气风俗
游戏是幼儿一日生活的基本活动。教师可以将二十四节气习俗中的趣味元素融入幼儿游戏。例如,春分正是草长莺飞时,趁着东风放“纸鸢”是幼儿户外感兴趣的游戏。在柔和的春风里,幼儿肆意奔跑,放飞天性;立夏斗蛋游戏中,幼儿开动脑筋,争夺“蛋王”;教师结合“春雷响百虫出”的惊蛰节气特征,组织幼儿跳“水洼”、攀“高山”,用鼓声模拟惊雷,幼儿逐一闯关,寻找“五毒虫”,发展幼儿身体的协调性,同时加深幼儿对惊蛰节气的了解。
二十四节气文化流传至今,生生不息,历久弥新。我们要在课程探索的过程中不断思考与总结,紧贴幼儿的兴趣和生活,让优秀的节气文化浸润幼儿心灵,陪伴幼儿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