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图书馆图书荐购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分析

2024-01-24张兴钧

中国民族博览 2023年20期
关键词:系统设计高校图书馆结构

【摘 要】得益于信息技术在我国高等教育领域中的普及,促使更多高校参与到图书荐购系统的开发与研究中,能够为高校图书馆服务质量的提升提供技术支撑,并帮助用户实现高效、便捷的选择图书。本文从图书馆荐购系统的开发背景分析入手,在此基础上阐明图书荐购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

【关键词】图书荐购;高校图书馆;系统设计;结构

【中图分类号】TP311.52;G25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3)20—256—03

现阶段高校图书馆采访工作的高质量开展离不开对图书荐购系统的开发与设计,不仅有助于丰富图书馆馆藏资源,亦可保证图书馆服务的提供满足用户个性化、多元化需求。同时,在教育数字化转型发展趋势,高校对信息、数字资源的需求呈现出逐年增高的态势,因此图书荐购系统的设计迫在眉睫。以期将荐购系统作为渠道来促进图书馆与读者之间双向互动,确保采访工作开展不受时空约束。

一、高校图书馆图书荐购系统开发背景

现阶段高等教育中学术研究、教育创新等工作开展均离不开文献资源的建设,而作为资源建设中的关键环节,文献采访的实施需做到对高校图书馆发展现状的充分考量,并立足学科文献资源收藏视角,通过文献采访来促进图书馆服务的优化[1]。而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其内外部条件的变革对文献采访提出更高要求。其中图书馆外部环境的变化一方面是图书出版效率呈现出逐年增高的态势,而要想在保证馆藏质量的基础上,从海量图书中甄选出符合读者需求的图书资源,成为图书馆工作人员的重要任务之一。另一方面,种类数量庞大的图书中不可避免的存在质量参差不齐的情况,使得采访人员工作难度不断增大。另外,隨着网络出版、包销售等渠道的持续推出,促使图书出版模式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特点,极易因信息获取难度增大影响到采访工作的顺利进行。对于图书馆内部条件变革而言,一方面是当前图书馆的资金供给无法为当前采访工作提供是支撑,使得采访工作难度持续增大[2]。另一方面则是人员配备无法满足图书馆采访工作实际需求,再加上部分人员存在素质缺失、能力不足等问题,致使图书馆采访频繁出现问题。鉴于此,需在充分应用信息技术的基础上,通过对图书荐购系统的开发来提升采访工作开展成效,并保障图书馆服务开展符合读者个性化需求。

二、高校图书馆图书荐购系统设计

(一)系统设计思路

要想在图书馆采访工作中最大化发挥出图书荐购系统的功能作用,需以供应商、读者、出版社与图书荐购之间关联的明确为前提,并做到在系统中合理把控各方的关系与业务职责[3]。在具体系统设计期间,需以流通服务功能的发挥为设计思想,以系统为载体来实现采购单位、出版社、供应流通企业之间的一体化关联。立足服务角度而言,荐购系统的设计有助于对图书生产、物流、营销等流程的整合,以实体+虚拟为为主要形式,构建集成线上+线下的服务模式,以保证读者的多元化、个性化服务得以满足,依托于先进技术来构建符合图书馆发展需求的渠道管理模式。

(二)系统功能结构设计

为保证图书荐购系统的设计符合读者个性化需求,需借助信息技术来促进图书荐购形式的转变。分析图书荐购系统的构成,具体涉及到。

读者身份验证。该功能设置主要作用在于身份的识别与确认,在使用系统时需先通过口令、账号输入来验证身份,不仅有效杜绝出现冒领等问题的出现,还可避免读者因口令与借书证号的遗忘导致推荐失效[4]。

图书信息检索。即依据自身需求对图书征订目录进行浏览和检索。若读者在操作期间未做到对荐购目标的确定,可视情况在图书馆中以学科分类为基准,结合图书征订目标信息来选择对应图书。例如在征订目录设置过程中,可以树形为基准,并结合相关规定要求进行目录设置。需注意,图书分类切勿过于细致,可依据实际需求的分析,采用中图分类法简表来合理分类。若读者有明确图书荐购目标,则可以出版社、书名、作者为基准进行检索。

图书荐购功能。可依托该模块来实现对读者荐购过程的跟踪、记录,且可利用该功能对征订目录中的图书进行高效荐购。例如在实际图书建构过程中,读者可在确定选择类目的基础上,在树形结构中将其他类别进行收缩,避免书目数据过多影响到读者的科学选择[5]。同时,读者在选择荐购图书时,还可参考该功能模块中所出示的馆藏信息、借还数据等。在确定其中某条书目后,系统可自动跳转至项目书目界面,读者可通过书目点击来获取对应的详细信息。对于普通用户而言,可借助丰富且多类别的馆藏数据来提升图书推荐效果;对于学科馆员用户而言,则可为图书的择优选择提供数据支撑。另外,用户在确定荐购图书后,能够通过图标点击进入到具体荐购界面,并提供荐购数据、其他荐购者、图书信息等内容。若选择图书呈现为采纳购买状态,或图书到馆,系统能够自动对读者发送相关通知信息。

荐购信息分析。系统运行期间,可借助该功能做到对图书荐购信息的定期统计,如以相关指令程度为基准,在用户操作过程中对图书被荐购次数、人员类别、分布情况等方面信息的统计,并以报表的形式生成其分析结果,为采访人员确定选书种类、类别提供科学参考。

推介模块。无论是采访人员还是馆员、读者,均可在图书选购的同时做到所选图书的推荐分享。且系统内录入新到馆图书时,能够对新书推荐信息自动生成,并依据读者、用户实际需求进行推荐信息的针对性发送。

系统数据维护。该模块设置是以图书征订为主要对象,由管理员进行发布、修改、删除等。同时还负责读者数据的读取、修改、增设等,并作为各类数据信息的转换载体[6]。

(三)系统结构设计

为保证图书荐购系统能发挥出应有作用,需在系统设计时采用多层B/ S架构方案,实现以Web浏览器为基准来优化用户工作界面设置,同时以服务器端为支撑实现事务逻辑,而前端仅需负责少部分事务逻辑。分析该图书荐购系统的架构设计,主要分为以下单元。

(1)用户层。该系统主要以Web浏览器来实现用户层建构,作为图书荐购系统中的重要组成,用户层能够做到对各类数据信息的有效访问。运行期间可借助该独立单元实现认证与授权功能,且通过信息集成、信息检索服务的提供来提升图书馆服务质量,并保证图书荐购符合用户实际需求[7]。

(2)应用层。主要是以Web服务器为载体设置应用程度扩展,且系统事务处理逻辑主要设置于应用层中。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应用层主要以用户请求接收为基准,首先按预设指令连接数据库与对应拓展应用程序,数据库服务器会在连接后接收以SQL为基准的数据处理申请,接着以Web服务器为载体将数据库数据处理结果传输至客户端。通常情况下,需以纵向为基准对应用层进行子系统划分,并视情况进行多项应用的对应,利用统一调用接口对用户层、数据层进行连接。所以,从某种角度而言,可将应用层视为对业务过程、标准接口的集成。

(3)数据层。该层次在图书荐购系统中发挥数据存储、利用的功能,数据层中涉及到对数据处理逻辑的应用,并以服务器端为载体进行数据库的设置。分析其主要运行机制,主要是将数据库控制请求利用Web服务器进行传输,并借助该独立单元实现数据查询、更新、修改、删除等功能,并以Web服务器为载体进行运行结果的传输[8]。作为图书荐购系统中的重要组成,数据层能够通过数据管理、数据存储、数据服务等功能的提供达到服务优化的目的。

三、图书荐购系统的创新设计要点

(一)实现对读者全员参与理念的渗透

纵观以往图书采访工作开展,其采编人员是决定图书订购数量、内容、种类的唯一主体,而受到部分人员素质缺失等因素的影响,使得图书馆荐购工作开展无法满足读者实际需求。鉴于此,部分高校尝试让教师参与到图书馆图书采购工作中,并结合信息联络员的设置进行图书汇总采购,尽管此方法应用可发挥图书荐购优化作用,但实际采购需求仍无法达到预期需求。鉴于此,可以荐购系统的开发为切入点,让每位读者参与到图书采购工作中,以期通过对读者需求的分析,促进图书荐购服务的个性化开展,并实现将全员参与理念渗透于图书馆管理工作中,转变以往读者在图书荐购中被动接收的地位,进一步激发读者参与图书馆建设的主动性[9]。

(二)实现对图书采购模式创新

纵观以往图书馆图书荐购工作开展,主要模式包括基于图书目录订购与现场采购两种,其中现场采购又涉及到图书储藏仓库、图书展销订货会等。其中基于图书目录订购模式的应用,无法帮助读者及时获取实体图书,且难以做到对图书详细信息的掌握与了解。而现场订购模式则无法保证其图书质量控制符合预期要求。鉴于此,可通过荐购系统的设计来创新图书馆图书采购模式,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可做到:一是构建更为完善且丰富的图书信息库。一方面可通过对图书内容、作者、封面等信息的呈现来帮助读者了解图书,另一方面则可借助在线试读功能来加深对图书的了解。二是荐购图书查重功能,可帮助用户在确定喜好图书的基础上,实时查询所需图书的馆藏情况,让用户及时了解图书馆内是否还能提供借阅服务,倘若不存在所需图书的馆藏资源,则可视情况自动化进行荐购处理。三是相较于传统荐购模式应用,图书荐购系统的开发在人力资源投入、时间灵活性、种类齐全、成本控制、图书产品新颖等方面存在显著优势,不仅可帮助图书馆、出版社有效解决信息沟通不及时的问题,亦可以该系统为载体来促进图书馆与读者对热点、前沿、重点图书的及时提供,以促进图书馆服务的专业化、精细化开展[10]。

(三)实现对互联网技术的积极融合

得益于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可充分借助互联网技术的规模、应用优势,依托于互联网平台来优化图书荐购系统的建设。在实际建设过程中,高校可以校企合作为切入点,明确互联网发展趋势下图书采访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推动图书荐购服务朝着智能化、信息化、网络化的方向持续发展。通过对线上+线下荐购模式的应用,在促进图书馆服务高质量提供的同时,能够让读者利用APP软件即可实现对图书随时随地选择。

(四)实现对图书推荐的融合化开展

基于对图书荐购系统的科学设计,可做到:(1)依托于资讯功能以图文、音视频的形式对将要或近期出版的精品图书进行宣传推荐,借助多样化手段来提高图书对读者的吸引力,并帮助读者对图书相关信息内容进行全面了解。(2)依托于对推荐功能的应用,可在明确掌握用户个性化、多元化需求的基础上,采取多种推荐组合方式来实现图书信息整合与优化处理,如依据实际需求来合理选择阅读推荐、热點阅读推荐、专家阅读推荐等方式,以此为读者科学、合理选择图书提供参考。另外,用户可点击具体界面来加深对图书内容的了解,一方面能够为图书馆采访工作的高质量开展提供助力,另一方面则可通过不同题材图书的整体选择控制来促进服务质量提升。

四、结语

综上所述,图书荐购系统设计不仅有助于促进高校图书馆服务化的数字转型发展,亦可为读者个性化需求的满足提供技术支撑。鉴于此,需在明确荐购系统设计价值的基础上,依据图书馆建设要求、读者需求等方面的分析,制定科学且优质的图书荐购系统设计方案,以促进图书荐购系统功能与价值的体现,并为图书馆服务质量的提供夯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张春香,朱丽萍.基于PHP的图书荐购系统的开发与设计[J].电脑知识与技术:学术版,2019(7).

[2]唐曦.高校图书馆微信荐购服务现状与发展研究——以中国“双一流”高校为例[J].农业图书情报学报,2020(1).

[3]陈刚.图书荐购云服务平台的功能设计与研究[J].河北科技图苑,2019(6).

[4]祝贺.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读者荐购的完善策略[J].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19(6).

[5]高中赢,殷超,王威浩,等.基于物联网的图书馆座位预定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9(32).

[6]徐晓,朱丽娟.高校图书馆纸本图书读者荐购与馆员采购模式效率对比研究 ——以上海大学图书馆为例[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20(4).

[7]牛丽莉.“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图书馆荐购服务实践研究——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图书馆为例[J].河南图书馆学刊,2020(10).

[8]曹意.基于微信公众号的高校图书馆图书共享服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新世纪图书馆,2021(4).

[9]朱锰钢,张驰,张县.基于云计算技术的图书馆荐购系统设计[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1).

[10]严彦,韩淑红.利用新媒介实现高校图书馆图书资源采购与推送闭环系统[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图书情报,2021(9).

作者简介:张兴钧(1980—),山西汾阳人,本科,山西医科大学汾阳学院,图书馆员,研究方向为图书馆学基础理论。

猜你喜欢

系统设计高校图书馆结构
《形而上学》△卷的结构和位置
论结构
论《日出》的结构
一种基于SATA硬盘阵列的数据存储与控制系统设计研究
目标特性测量雷达平台建设构想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案例分析
微信公众平台在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中的应用研究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实践探讨
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的宣传与推广
创新治理结构促进中小企业持续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