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改理念下教师教学质量监测体系的探索与构建

2024-01-23张蓉屈诗书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2023年10期
关键词:质量监测体系构建新课改

张蓉 屈诗书

[摘 要]文章基于新课改理念,对教师教学质量监测评价主体、评价方式存在的问题及成因进行分析,秉承发展性教师评价观念,坚持师德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原则构建教师教学质量监测体系。建立多元评价主体,改变以往以领导评价为主的评价方式,围绕教师完善自我的需要进行评价活动,将过程性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相对性与发展性评价相结合、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同时,注重结果反馈的真实性、及时性和激励性。

[关键词]新课改;质量监测;体系构建

[中图分类号]    G6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3)30-0083-04

教师的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质量管理的重要环节,加强教师教学过程的检查,客观、准确地评价教师课堂教学过程质量,是学校教学质量管理的核心内容。为进一步牢固确立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加强对教师教学过程的全面、动态检查和监控,充分发挥教师在教书育人方面的积极作用,北京大学南宁附属实验学校(以下简称“我校”)坚持师德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原则,结合我校教师教育教学实际,全面推动教师教学过程评价体系的构建。

一、贯彻评价原则

以人为本的原则。构建教师评价体系,不仅是期望教师在专业技能上有所提升,而且更注重教师精神情感培养、师德师风建设,帮助教师树立主人公意识,激励教师不断提升自我,从而促进学校教育的整体发展。

全面性原则。教师教学方法的多样性、教学活动的灵活性、教学内容的开放性、教学结果的差异性导致对教师的评价具有复杂性。学校要全面获取被评价者的信息,通过过程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相对性评价与发展性评价相结合、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使评价结果更加真实公正。

科学性原则。评价体系的构建需要依据教育理论、评价理论等专业知识,使评价目标、方法和内容符合教育规律,这样才能够充分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发挥评价的导向作用。

二、重塑评价目的

以奖惩、监管为目的的教师评价忽略了教师这个职业的复杂性和特殊性,这种評价极大地阻碍了教师的专业发展。我们应该秉承发展性教师评价观念,遵循“以人为本”的理念构建教师评价体系,围绕教师完善自我的需要进行评价活动,全面了解教师的实际需要和工作状况,重视挖掘教师的潜能,强化教师的责任意识,不仅注重评价结果,而且注重评价过程。通过教师评价解决教师出现的职业倦怠问题,采取有效的激励措施,促进教师教学工作的有序开展和科研能力的提升,达到促进教师和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师评价的功能。

三、确立评价内容

教师工作复杂多变、灵活性高、覆盖面广,这就决定了对教师的评价不能局限于课堂教学,还应包括师德师风、教师对学生的情感态度、教师的自身发展等。因此,我们结合学校的考核经验、专家意见和学校现状,将师德师风、教学活动、教师发展、教学质量列为一级指标,在一级指标下细化设置二级指标。

(一)师德师风评价

师德是教师最基本的素养,是教师队伍质量的基础和核心要素。我们主要从态度和行为两方面来划分,将师德师风列为一级指标,将依法从教,严于律己;服从领导,团结协作;爱岗敬业,为人师表;关爱学生,尊重家长作为二级指标。

依法从教,严于律己: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不乱收费,不向家长索取钱物等。

服从领导,团结协作:以大局为重,不在学校内外的公共场所发生严重口角,不因个人原因影响学校工作,服从会议决议。

爱岗敬业,为人师表:举止文明,不在教室抽烟,不酒后上课,不在上课时接打电话,不穿奇装异服,不侮辱他人人格,不说粗口话等。

关爱学生,尊敬家长:及时发现学生的优点,每月至少有一次通过微信、打电话等方式及时跟家长取得联系,表扬学生;不因自身工作不当而引发家长投诉。

(二)教学活动评价

教学活动是学校教学工作中的基本形式,是师生双向互动的过程。我们将教学活动列为一级指标,将备课形式、驾驭课堂能力、教学组织形式、学生精神状态、学习气氛、学生家长满意度、作业与辅导列为二级指标。为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我们还将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法制教育、安全教育、文明礼仪教育、行为规范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二级指标进行考核。

备课:教师应做到教案项目齐全,按照要求,各年级、各学科要努力创造条件,发挥集体备课的效用,研读课程标准、明确教学要求、安排教学进度、讨论教学重难点及教学方法等。每节课都要有教学反思,对反思问题要有改进措施。学校每学期应至少进行两次教案检查,做到有检查、有评价、有反馈、有记录。

授课:课堂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树立新的教学观、人才观。教师课前准备充分,驾驭课堂能力强,课堂教学渗透德育,学生精神饱满,学习气氛浓,学生、家长满意率高,教书育人效果好。

作业、批改:作业要依据每节课的特点,做到精心设计、规范合理、数量适中、着眼全体、分层布置,确保实效。教师应及时检查、批改学生的作业,及时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以及在实践中运用知识的能力。学校每学期应至少进行两次作业检查,有评价、有反馈、有记录。

辅导:坚持因材施教、分类推进的原则,制定“培优辅困”整体工作要求,教研(备课)组、教师应根据学情切实制定“培优辅困”计划。

(三)教师发展评价

学校为教师队伍建设提供的工作环境和培训支持会直接影响教师自身的发展。学校通过创设浓厚的教研氛围,营造良好的教学风气来提高教师开展科研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我们将教师发展作为一级评价指标,将业务培训、听课评课、科研活动、特色成效列为二级指标。

业务培训:政治思想、师德师风、专业技能、学历进修、信息素养提升。

听课评课:学校要经常组织教师参与听课,将听课常态化,对教师听课评课应有明确的量化指标。每节公开课,同学科教师须全员参与听评,听课后学校领导要有评价、有反馈、有记录。

科研活动:课题研究、教学研究、成果状况、传帮带情况、社会服务效益。

特色成效:骨干教师、教学名师、学科带头人、青年骨干;优质课、公开课、示范课、教学经验推广;指导竞赛获奖、评优评先等。

(四)教学质量评价

教学质量指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目标性测试指标,我们主要从学生考试情况、竞赛情况进行量化性评价。

由于中学和小学的教学实际存在差异,我们对筛选的指标进行修订,最终分别确定了小学和中学的教学评价指标体系《小学教师月度考核表》《中学教师月度考核表》。

四、创新评价方式

(一)过程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相结合

根据学校管理的规律和教师工作的特点,教师的工作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体现学校教育工作共性的常规性任务和体现教师个体特性的教学科研工作。这些工作部分适宜在工作过程中进行评价,部分工作必须到学期或学年结束时才能评价。因此,在对教师评价时应将过程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相结合,构建多元教师评价方案:一是尽量让每一位评价者都了解被评价教师的教学过程,对教学活动中出现的问题有较为清晰的判断;二是及时精准地对教学实际中的各个细节进行研究,结合听课、检查、面谈、观摩等多种形式搜集真实准确的数据,通过动态的、连续的教学反思促进教师专业的成长;三是重视教学过程中反馈信息的收集,及时传达、及时改进,允许多方参与评价,增强反馈效果,达到促进教育发展的目的。

例如:学校会不定期查看领导、教师听课本及教研活动记载,了解教师听课记录的完整性,看教师是否认真写评议并积极参加评课活动。我们学校对课堂授课情况的考核主要以推门听课、课堂巡查和一师三课为依据,对提前候堂、课堂违纪、课堂高效性等方面进行评价,对教师听课评课的次数也有较为严格的要求;作业和辅导以平时抽查、学生座谈等方式获取的信息为依据。

教科处监督教师实现当堂达标检测,落实“堂堂清”;通过生生盯背、师生盯练等措施落实“日日清”;通過周清卷、查缺补漏落实“周周清”;通过质量检测、质量分析、查缺补漏落实“月月清”,通过这些措施及时了解教师的实时教学过程,做出中肯的反馈评价建议。

学校每个学期末进行一次总结性评价,归纳一学期的教学成果。一是总结性评价不仅要对教师的专业技能进行评价,而且要对教师的整体发展进行评价,体现教师的全面发展;二是总结性评价重视教师在日常工作中的师德师风表现,通过提升教师的师德来促进学生的发展;三是将评价标准表格化,建立完善的评价流程,在评价前、评价中和评价后都要积极准备相应的数据资料,对评价的对象、时间、内容、方式等要有明确的要求,为教师参与评价提供全面科学的评价信息和指导。

(二)相对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相结合

1.相对性评价指通过教师间的横向对比来促进教师的发展。以促进教师发展为出发点,将教师的师德、业绩、科研、实践等各项数据与其他优秀教师进行综合比较,分析教师各发展阶段存在的差距,督促教师进行改进,通过横向对比为教师评价提供依据。

2. 发展性评价指以教师自身为参考标准,通过纵向对比教师各发展阶段的教学水平来促进教师的发展。教师评价要关注不同层次的教师,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不能采取一刀切的评价方式,要真正关注教师的差异性和个性化,制定与之相适应的评价标准,以此挖掘教师的潜能,保持教师的个性特色,促进教师的主动创新。应着重评价教师本年履行教学职责相比上一年发生的变化,掌握教师履行教育职责的努力程度,不做教师与教师之间的比较评价。

例如,学校对全体教师的职业生涯做了整体性的规划,把教师的职业规划与学校的发展规划紧密联系在一起。专业技术类按教龄、职称结构和业务水平分为青年教师、发展型教师、教学骨干、学科带头人、教坛明星五个等级,制定了不同等级教师的培养和考核方案,为教师提供多元职业发展平台。如青年教师按“一年合格、二年胜任、三~五年优秀”的目标,每学年开展一次教龄五年以下的“北附杯”青年教师教学技能大赛,加大新教师培养的力度;完善市、区、校三级骨干教师的考核制度,确定发展目标、选择培训途径、参与实践培训,发挥评价激励作用,壮大骨干教师队伍。另外,教科处专门给每一位教师建立发展档案,档案主要包括教师的教学成绩、奖惩情况、参赛情况、平时的表现等。

(三)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相结合

定性评价是一种描述性评价,重点评价各位教师在履行教育职责中,依法执教的程度及工作成效,同时兼顾新一年的各项要求及上一轮评价的整改和落实情况。定量评价重点评价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具体目标的实现情况。为了确保每一个评价分数都具有切实的意义,学校在每个学期开始前都要给教师设定具体的目标,对评价分数的获取有明确的说明,这样后期才能根据具体的实现情况进行评价。

在进行质性评价时,可以采用问卷调查、观察、访谈、表现性评价等方式,尽量客观全面地反映教师的真实教学水平,指出教师的优势和不足。在评价描述中尽量避免出现“禁止”“必须”等权威性词语,提高学校对教师的人文关怀。最后,提出对教师发展有针对性、建设性的意见,从而达到促进教师专业能力不断提高的目的。

例如:学校通过抽查教案、学生作业、听课笔记、作业批改检查记录、备课过程材料、课程安排表、作息时间表、任课教师一览表等方式,检查学校常规教学管理工作的落实情况,结合检查结果对教师进行定性评价描述。教师参加教学比赛或课题研究,通过查看相关奖励、通知的原件进行核实,并按照校级、市级、省级、国家级分别进行赋分,对教师进行定量赋分评价。

五、丰富评价主体

我们要建立多元主体的教师评价,改变以往以领导评价为主的评价方式。教科处负责组织并记录教师的教学情况和学术研讨情况,提高教师参与教研的积极性。学校职能部门可以通过学生、家长和教师同事了解教师的师生关系、家校关系和同事关系,提升多方主体参与度。评价主体一般有领导评价、学生评价、同级评价、教师自评等。

(一)领导评价

由校长或学校上级领导班子实施公平、公正的评价。学校领导通过推门听课、检查教案、学生作业的批改、测试的反馈、教师座谈会等形式了解教师的教学水平以及教学质量。

(二)学生评价

学校通过对学生采用问卷调查、随机采访和座谈会的形式让学生对教师进行评价,让学生匿名对班级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方式、教学方法、教学组织能力以及平常和学生的沟通协调方面进行评价,每项采用优、良、差三种形式呈现。

(三)同级评价

本学科教师对其他教师就教学进行评价,有利于教师相互学习和进步,更能体现评价的民主性,同时要避免同事因为个人因素影响教师评价的真实性。我们可以以实名评价的方式,通过教案诊断、听课评课等形式进行评价,比如教案目的是否清晰明了、教学内容是否完整、重难点是否突出、备课是否充分、每一节课是否有反思;听课主要看教师课堂是否以學生为主体,重难点是否突出,是否体现精讲精练,学生接受和掌握程度如何,用这些指标对教师进行公正、中肯的评价。

(四)教师自评

育人先育己。教师要时刻反思自己的行为,通过自评逐渐内化评价标准、调控自我行为,形成反思的意识和能力,这样才能有效实现教师的发展。教师在平时要对自己的工作情况、亮点等进行详细记录和全面分析,通过自我分析、自我反思来评价自己,正确认识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提升个人专业能力。教师可以通过平常的教学反思以及平时的工作态度、教学能力、教学成绩对自己进行客观、中肯的评价。

(五)家长评价

家校有效沟通是当前学校教育中一项重要的活动。应充分调动家长的参与性,将家长的评价纳入教师评价中。我们可以通过家长会、家委会、家访、座谈会等形式充分了解家长对学校工作、教师工作的建议和意见,掌握家长的诉求和期望,建设更和谐的教育环境。

六、应用评价结果

(一)营造评价反思的良好氛围

首先,关注文化氛围的营造。教师要明确评价的真正目的不是区分优劣,不是为了奖惩,而是为了促进教师专业的发展,提升教师的职业追求,让教师对需要改进的地方进行自觉反思。其次,与教师沟通评价结果,了解教师的心声,挖掘阻碍教师发展的真正因素,协助教师进行反思、改进,让教师发挥出真正的教学水平。最后,多鼓励、肯定教师的优秀方面,培养教师自我反思的能力,提升教师评价的效用,对教师的工作应该平等、客观看待,维持付出和回报间的平衡。

(二)注重结果反馈的真实性和及时性

在得到教师的评价结果后,学校首先要结合教师的各项数据进行深入分析,明确了解教师的优势和劣势,并给出具体的调整方法,写明指导意见。其次,及时将结果反馈给教师,围绕评估结果的归因,明确下一步改进目标和发展方向,协助教师拟定改进计划,推动教师之间教学的沟通和探索。最后,在教师对评价结果进行改进过程中,学校需要进行持续地监督和验证,促进教师专业水平的提升。

(三)注重激励机制的匹配

评价结果的获取并不是评价的最终目的,科学、合理、有效的激励措施对教师整体素质的提升有促进作用。

1.改善教学质量。对优秀教师的评价结果进行公开,这样就能避免教学评价工作流于形式,从而保证教学评价的质量。同时,公开评价结果对教师也有一定的促进、激励和提醒作用。教师会更加关注教学过程,积极反思,这有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能规避由于随意性、主观性、片面性等造成的评价结果偏差。

2.与教师工资、晋级、聘任挂钩。建立科学合理的分配制度,把工资、津贴、福利、奖金真正做到按照教师的工作性质、工作能力、工作业绩进行合理分配,突出个人能力和贡献值。评价结果可以成为教师工资、晋升、聘任的重要依据,也是教师年终考核、推荐进修的重要参考。

3. 课题申报与评优。教学评价结果可作为学校推荐申报课题的重要参考。教学评价结果既可以成为检验教师授课效果和课程建设情况的重要指标,也可成为教学名师和精品课程建设的重要保证。在推荐教师参评校、市、省、国家优秀教育工作者,模范教师、指导教师等推优中,教学评价结果可作为重要依据。

教师评价对教师行为具有导向性作用。如果以分数论英雄、以奖惩促管理,只能暂时抑制教师不当行为的发生,并不利于教师的长远发展。教师评价体系的创建需要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充分体现教师岗位的特点,具有诊断、导向和激励的功能,既要基于现在也要面向未来,促进教师专业的发展。应重点评价教师的师德师风、教书育人成绩、教育教学方法等,严禁单纯用升学率和考试成绩来评价教师。学校需要改变原来的奖惩性思路,将考核重点放到教师的全面发展上,用长远的眼光去看待教师的成功与失败。

[   参   考   文   献   ]

[1]  高冬冬. 我国区县义务教育质量测评体系研究[D].武汉:武汉大学,2021.

[2]  王向红.我国高等教育评估质量保证研究:元评价的视角[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

(责任编辑 陈 明)

[基金项目]广西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2年度专项课题“新课改理念下学校教学质量监测的实践研究”(2022ZJY303)。

猜你喜欢

质量监测体系构建新课改
新课改下关于学生减负的几点思考
管办评分离背景下教育督导评估机制的建构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监测“全过程”控制的策略选择
“学习支持服务”第三方质量监测研究
农村职业学校学生成绩考核体系的研究
如何构建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新课改下的幼儿教育策略初探
构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的思考
潜江市果蔬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结果趋势分析与对策建议
新课改对立德树人的思考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