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钢琴作品《红旗颂》曲式分析及演奏分析
2024-01-22毛未
摘 要:钢琴自传入我国以来至今已有百余年历史,现阶段我国拥有的优秀钢琴作品数量十分可观,《红旗颂》作为双钢琴优秀作品的代表作,对其曲式结构与演奏技巧展开分析有利于促进我国钢琴领域的进一步发展。相较我国其他传统乐器来说,钢琴音色更加圆润单一,演奏者需要在演奏过程中利用技巧对钢琴音色进行处理,从而更全面地将作品中蕴含的情绪表达出来。《红旗颂》是由吕其明先生创作的,其内容蕴含着浓厚的爱国主义情感,内容表达出作者对国家的无限忠诚以及对共产党的无限赞颂。对双钢琴作品《红旗颂》中的曲式结构展开研究,能够促进我国钢琴演艺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对推动钢琴行业长足发展意义重大。
关键词:双钢琴;《红旗颂》;曲式分析;演奏分析
中图分类号:J6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905(2023)34-00-03
《红旗颂》是中国优秀钢琴作品之一,其曲式结构与传统意义上的钢琴作品存在明显差异,作为中国钢琴作品的经典之作,对其曲式结构与演奏技巧展开有效探讨有利于促进《红旗颂》作品演奏水平的提高。在双钢琴音乐作品中《红旗颂》广为人知,其演奏方式与曲式结构具有明显的中国民族音乐的风格特征。《红旗颂》作品内容主要描述了天安门广场的升旗景象,对五星红旗迎风飘扬的姿态进行歌颂与赞美。自《红旗颂》诞生以来,其始终在红色音乐艺术领域占据一席地位,为了给人们呈现更好的演奏效果,创造更生动的艺术环境,对《红旗颂》曲式与演奏展开分析体现出一定的关键性。
一、《红旗颂》作品概述
(一)作品创作背景
中华人民共和国于1949年正式成立,国庆节当天迎风飘扬的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冉冉升起,同时五星红旗也成为每一个中国人民的信仰。《红旗颂》这首作品表达了中国人民对五星红旗的敬仰与热爱,用音乐将我国人民的激情诠释得淋漓尽致。《红旗颂》是由吕其明先生在1965年创作的,吕其明先生用壮丽的旋律将中国人民的英勇顽强与革命气概充分表达出来,也将中国人民对五星红旗的情怀充分展现出来。《红旗颂》这首作品是在中国音乐事业得以发展的阶段创作出来的,这一时期的音乐作品充分体现了音乐家对国家的热爱,这也使这一时期的音乐作品体现出壮丽的爱国情怀,《红旗颂》是这一阶段的红色音乐代表作[1]。
(二)作者简介
《红旗颂》的作者是吕其明先生,吕其明先生于1930年出生在安徽无为县,10岁随父参军,于1945年9月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吕其明先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阶段培养的第一批作曲家,也是我国红色音乐的主要创作者。吕其明先生从小便受到父亲吕惠生先生的影响,其具有热烈的爱国主义情怀,在中国音乐事业得以发展的阶段,吕其明先生先后创作了大量红色交响乐。吕其明先生不仅是一位优秀的交响乐作曲家,也是一位杰出的电影音乐作曲家,其于1956年为电影《铁道游击队》作曲,創作出耳熟能详的《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将游击队员的革命精神与爱国精神充分体现出来。吕其明先生的交响乐代表作主要有《郑成功》《霓虹灯下的哨兵》等,电影作曲代表作有《雷雨》《庐山恋》《红日》等。
(三)作品内涵
《红旗颂》是中国第一部以歌颂红旗为主题的器乐作品,吕其明先生表示在进行《红旗颂》这部作品的创作时自己陷入了曾经战斗与成长的回忆创作过程中,吕其明先生将自身对红旗的敬仰与自豪感充分融入了作品中。《红旗颂》不仅是红色音乐作品的代表作,也是革命历史题材交响乐作品的杰出代表。《红旗颂》的作品内涵与我国的历史密不可分,其内容蕴含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也将作者对中国共产党的尊敬充分表露出来。《红旗颂》不仅歌颂了红旗,还歌颂了为保护中国冲锋陷阵的战士们,在欣赏这部作品时能够清楚地领悟到中国成立的来之不易,感受到战士们的激昂情绪。
二、双钢琴作品《红旗颂》曲式结构分析
(一)引子
双钢琴作品《红旗颂》的曲式结构主要由引子、呈示部、中部、再现部以及尾声组成,在乐曲的引子部分和弦主要以B大调为主,这一部分充分将《红旗颂》作品的风格特征体现出来。引子部分拥有多个与我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类似的主题内容,这一阶段的演奏能充分激发听众的爱国情怀。该部分双钢琴分别演奏高音与低音,高音部分通过演奏颤音烘托低音部分,而低音部分则主要演奏四度跳进将整首作品的主题凸显出来。作品的第4、8小节体现出扩充效果,而在第10小节再次回归主题,将整部作品的辉煌气势充分展现出来。双钢琴的弹奏需要使用左右手分别演奏,通过不断加大演奏力度引出作品的下一部分,引子部分需要演奏者利用三和弦的方法弹奏出高亢的效果[2]。
(二)呈示部
呈示部包含首部与连接部两个部分,在进行曲式分析时需要将两个部分拆分逐一进行分析,首部在进行双钢琴演奏时第一钢琴主要负责呈现演奏内容,使用柱式和弦进行伴奏,第一钢琴在演奏过程中需要演奏者使用演奏技巧模仿弦乐,从而制造柔美的音效。第二钢琴则主要负责推动音乐演奏方式,音型主要为三连音。连接部的主体为第二钢琴,第二钢琴需要在重复作用中对调性进行转化,并在低音部分表演出紧凑的音乐效果。同时第一钢琴应通过演奏六连音保证作品演奏的流畅性,第二部分的曲式结构首部主题依然为第一钢琴,此阶段第一钢琴演奏的主要调性为D大调,演奏者需要弹奏出双簧管的音乐特色,再由第二钢琴的演奏进行铺垫,第二钢琴应弹奏三连音主要模仿竖琴的特点。在这一阶段演奏者需要通过力度与速度的变化改变音乐表达出的情感,并适当融入长笛的音乐特色。
(三)中部
作品的中部曲式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对中部曲式的划分主要以材料、调性、速度等元素为依据进行。第一部分需要第一钢琴使用三连音的演奏方式进行连接,这一阶段使用的材料为二度音程,演奏速度应逐步递增。第二钢琴则通过模仿弦乐音色的形式将作品想要表达出的场景演示出来,依然是通过三连音的方式进行的。第二部分的曲式结构中加入了四分之二节拍与十六分休止符,这两项元素的融入将作品的情绪进一步体现出来,演奏过程中应使用第二钢琴表演高音声部,呈现扩充效果,跟随引子部分的主题。第三部分应将伴奏向柱式和弦转变,但需保证伴奏与主题的一致性,循序渐进地将作品风格转化为进行曲。
(四)再现部
再现部的主题是在双钢琴的共同演奏过程中展现的,双钢琴在演奏时主要使用柱式和弦与三连音进行连接。再现部的曲式结构中融入了四分音符,这种曲式结构能使钢琴演奏出的音效更加丰富。此外,再现部使用了10个小节的材料,通过这种方式体现出过渡的效果,在这一阶段双钢琴演奏的乐曲调性为C大调。
(五)尾声
尾声阶段的曲式结构主要呼应引子部分,其通过对引子部分的变化展现实现前后呼应。尾声部分的曲式结构中融入了大量的颤音,且颤音效果更加明亮,这种曲式结构使尾声部分的演奏更具丰富性。尾声部分的曲式主要使用主和弦交替,这种结构更能将作品的特色呈现出来,不仅能够实现与引子部分的前后呼应,还能体现出更平衡的音乐效果。
三、双钢琴作品《红旗颂》演奏中的技术难点
(一)快速琶音
双钢琴《红旗颂》作品在进行钢琴演奏时体现出大量的技术难点,在演奏过程中演奏者需要掌握快速琶音的演奏技巧,并在双钢琴演奏过程中使用快速琶音。然而快速琶音是钢琴演奏技术中十分难以准确掌握的一项技巧,在《红旗颂》作品的第34-51小节中需要第一钢琴演奏者使用这种技巧进行主旋律的衬托,将第二钢琴的音效体现出来[3]。这一阶段演奏者不仅需要控制音准,还需准确将各小节的大量音符演奏出来,利用自身演奏指法配合快速琶音技巧的使用,根据作品音调的变化调整演奏方式。演奏者在进行快速琶音技巧练习时,需要着重对指法进行练习,保证指法的流畅性,加强对大指的使用,还应强化穿指弹奏能力,在演奏过程中需要保证旋律的连贯性,利用手腕的力量带动手指准确演奏各个音符。
(二)指、腕、臂的力量运用
1.指
对手指力量进行练习是钢琴演奏者必须经历的一个环节,手指技术与力度的控制会直接影响钢琴作品演奏效果,演奏者需要不断提高自身手指灵活性,加强触键准确性,从而保证钢琴作品演奏水平。在《红旗颂》作品演奏过程中,演奏者不仅需要灵活控制手指,还需掌握钢琴演奏指法,在进行演奏的同时控制自身手指力度,从而把控钢琴音色的变化,体现出更好的演奏效果。演奏者通过控制自身手指力量还能使钢琴表现出不同的音色,通过控制声音大小与轻重调整音乐表达出的情感。在演奏前演奏者应加强对自身指法的锻炼,根据《红旗颂》演奏需求进行指法训练,从而保证演奏过程中手指的灵活性。此外,在演奏过程中演奏者还需平复情绪,避免过于紧张导致手指僵硬,影响作品演奏效果。
2.腕
强化演奏者腕部力量运用与技术要点,也是保证双钢琴《红旗颂》作品演奏效果的重要方式,在钢琴演奏过程中手腕发挥的作用不可忽视,一般钢琴演奏者的手腕在演奏过程中主要会呈现三种运动轨迹,分别为左右、上下以及旋转。在进行腕部训练时也应着重对这三种运动轨迹进行锻炼。作品《红旗颂》中涉及手腕左右运动轨迹的部分主要为乐曲的展开部,演奏者需要在腕部进行左右运动时控制手腕灵活性,把控演奏力度,在进行穿指演奏时应控制演奏的连贯性。手腕的运用与手指的运用息息相关,在进行琶音等技巧的演奏时演奏者应该利用手腕力量带动手指,配合手型转动手腕,从而控制手指的力量,确保音效均衡。在腕部进行上下运动的演奏过程中,演奏者应根据和弦的具体需求调整手腕力量,使用较小的动作体现出爆发的效果,《红旗颂》作品中手腕上下运动主要集中在引子演奏部分。在手腕旋转运动过程中应主要控制手腕灵活性,保证旋转运动能够从里到外,从外到里地自由展开。
3.臂
《红旗颂》作品演奏过程中需要使用手臂技术的部分主要包括颤音、八度、和弦等音效的演奏。首先,在进行颤音音效演奏时,演奏者需要利用手腕、手肘、手指共同完成,演奏者需要使用前臂的力量进行颤音的演奏,保证颤音的均匀性。在弹奏过程中手腕不仅需要进行上下运动,还需利用手臂将手腕向音型的主要方向移动,从而体现出更具灵活性的颤音演奏效果。其次,在进行八度音效的演奏过程中演奏者也需要利用手臂的力量控制保证演奏效果,在八度演奏技巧使用时演奏者需要借助大臂提高音效气势,展现出更宏伟的音乐效果,从而引领音乐走向高潮部分。由此可见,八度演奏对手臂的需求较高,演奏者需要将力量从大臂过渡到指尖,从而使演奏爆发力更为强烈。最后,还需在和弦演奏部分使用手臂,充分发挥大臂力量,在手臂力量的推动下演奏和弦[4]。
(三)控制演奏技术
演奏者在进行双钢琴《红旗颂》作品的演奏过程中还应充分掌握钢琴演奏技术,并能够良好地对演奏技术进行合理控制。首先,在演奏过程中演奏者需要对声部进行良好控制,关注声部的音效,根据声部音色与音量的变化对伴奏技术使用进行妥善处理,着重凸显主题旋律。其次,在进行演奏过程中演奏人员还应合理对音色进行控制,《红旗颂》作品中融入了一定的小号、单双簧管等其他乐器的音色特征,演奏者需要在钢琴演奏过程中利用技巧模仿这些乐器的音色,给整首作品带来更丰富的层次。最后,演奏过程中演奏人员还应对力度进行合理控制,根据作品不同阶段的演奏效果与情感需求调整演奏力度,合理控制力度平衡双钢琴演奏音效。
四、提高《红旗颂》演奏水准的方法
(一)强化钢琴演奏中的情感与音色表现
强化钢琴演奏中的情感体现与音色表现是提高钢琴演奏水准的前提条件,不同演奏者情感体现的不同也会使其演奏出不同的音樂效果,因此演奏者在日常进行钢琴训练时除了需要提高自身技术水平外还需不断强化自身情感体现,重视技巧与情感结合表述,通过丰富的情感为听众带来更有价值的音乐体验。在进行情感表达时不仅需要将作曲家的情感充分表现出来,还应将演奏者自身对作品的理解与其充分融合共同展现,从而实现感染听众、震撼人心,使听众在演奏的内容中感受作品的美好,展现出丰富且具有内涵的钢琴作品。
(二)锻炼演奏者钢琴演奏技巧的使用能力
演奏者对钢琴演奏技巧的使用能力是影响钢琴作品演奏效果的重中之重,因此有效锻炼演奏人员钢琴演奏技巧的使用能力对提高作品演奏效果至关重要。钢琴演奏技巧是钢琴演奏的基础条件,也是表现情感、创造风格、感染听众的重要渠道,钢琴演奏中最常见的技巧是触键技巧,且这种技巧对于钢琴演奏作品的表演效果意义重大,有效的触键技巧能为钢琴演奏整个环节带来良好影响,其速度、力度、角度都是影响钢琴表现的重要因素。由此可见,钢琴演奏技巧的使用能力是影响钢琴演奏效果的重要基础,演奏者需要不断强化自身演奏技巧使用能力,为提升钢琴演奏表现力打下基础[5]。
五、结束语
双钢琴作品《红旗颂》不仅是我国双钢琴演奏的经典之作,也是钢琴音乐作品中深受人们喜爱的内容。演奏者在进行《红旗颂》双钢琴表演时,应积极使用相关演奏技巧,结合《红旗颂》作品自身的曲式结构特征进行进一步升华,从而给观众呈现更好的听觉体验。演奏者还应在日常做好练习,对《红旗颂》作品中的不同音符与曲式进行反复磨炼,使《红旗颂》作品演奏更富有感情色彩,真正将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展现出来,使观众通过听与看了解《红旗颂》作品内容与情感。在演奏过程中演奏者还应充分领会《红旗颂》中蕴含的精神,利用力度、速度等变化表达出作品精神,感染观众,使观众能够体会到《红旗颂》作品中蕴含的深厚情感。
参考文献:
[1]刘婧.钢琴作品曲式分析及演奏建议——以双钢琴《红旗颂》为例[J].黄河之声,2022(12):89-91.
[2]邵凌.钢琴作品《红旗颂》曲式分析及演奏探究[J].当代音乐,2021(12):119-121.
[3]吴雪蕾.双钢琴作品《红旗颂》曲式分析及演奏探究[J].艺术评鉴,2021(21):69-71.
[4]刘蓓蓓.钢琴作品《红旗颂》音乐特征及演奏技术分析[J].黄河之声,2021(19):102-104.
[5]陈卓伦.双钢琴作品《红旗颂》曲式分析及演奏探究[J].戏剧之家,2020(29):72-73.
作者简介:毛未(1993-),男,江苏徐州人,硕士研究生,助教,从事基本乐科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