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语篇分析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以《牛津英语》(沪教版)9B 阅读课文为例

2024-01-22李哓曼

英语教师 2023年20期
关键词:体裁语篇词汇

李哓曼

引言

语篇(discourse)既包括书面语,又包括口语,指由一系列话段或句子构成的语言整体(黄国文1988),是任何不完全受句子语法约束的在一定语境下表示完整语义的自然语言(胡壮麟 1994)。也就是说,在形式上,语篇指大于句子的语言单位,如段落、对话;在功能上,语篇是语义单位,具有交流的目的。语篇分析(discourse analysis)由美国语言学家哈里斯(Harris 1952)提出,是分析连贯的口语及书面语中语言单位的分布、信息间的联系和语言所处的社会情境的一种方式。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 年版)》指出,语篇承载表达主题的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文体素材。不同阶段的学生应具备相应级别的语篇知识,而初中毕业生应达到三级水平,即能理解语篇的主要写作目的、结构特征、基本语言特点和信息组织方式,能辨识衔接和连贯手段,提升理解的准确性等(教育部 2022)。

近年来,中高考英语试题加大了语篇分析层面的考查力度。《2021 年广州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年报》在英语阅读教学建议中提到:深度研读文本,归纳不同类型语篇的结构及语言特征是正确解答阅读题的前提条件(广州市教育教研院2021)。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进一步加强语篇知识在阅读训练过程中的显性点拨。

一、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以广东省广州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英语科目为例,全卷共120 分,阅读题占35 分。除此之外,语法选择、完形填空、语篇填词均以语篇的形式进行命题,均需学生在语篇层面进行理解、分析、推断等。学生的阅读能力决定其英语考试成绩。因此,阅读教学是英语教学及备考阶段很关键的环节。但是,目前的英语阅读教学仍存在一些问题,具体如下:

第一,阅读教学缺乏对学生语篇知识和技能的培养。虽然很多阅读课对文本信息的处理方式多样,如回答问题、判断正误、补充信息、排序、配对等,但是这些任务和活动大多为表层信息检测。程晓堂(2022)提出,一些教师经常机械地把语篇按议论文、说明文、记叙文和应用文这四种类型进行分类;习惯性地按introduction、main body 和conclusion 梳理课文。这样的语篇知识教学流于形式,导致学生缺乏语篇知识,对谋篇布局知之甚少。

第二,教师通常脱离语篇讲解词汇、语法知识,未能基于词汇、语法在语篇中的表达目的、交际意图、衔接连贯等引导学生分析其意义及语用功能。这样的阅读教学不仅难以培养学生分析语篇语言特点、语言风格、交际意图的能力,还直接影响其语言运用的准确性和得体性。

第三,学生在阅读课上处于被动地位,往往注重阅读效率和阅读解题结果,而忽视了阅读过程。部分毕业班的学生课后试图通过加强阅读训练提高阅读成绩,但收效甚微。久而久之,会打击学习积极性,减少阅读理解时间投入。

二、语篇分析对英语阅读教学的启示

国内外很多学者通过理论阐述或实证研究证明,语篇分析有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语篇知识在阅读过程中起关键作用。阅读理解包括解码(decoding)和理解(comprehension)两个要素。前者包括辨认词汇,后者包括解析语篇中句子的语义,构建语篇结构,运用背景知识理解信息(Alderson 2000)。如果缺乏语篇知识,阅读理解就会受到阻碍。

语篇分析知识能帮助阅读者在阅读中选择相应的阅读技能或策略。许多有关阅读能力的研究是基于优秀的阅读者而进行的。杜克和皮尔森(Duke & Pearson 2002)认为,优秀的阅读者是带有清晰目的的积极阅读者。他们通常会先浏览文章结构,再有选择性地阅读。对于不同体裁的文章采用不同的阅读方法。语篇分析在宏观层面培养阅读者对文章体裁结构的分析能力,有利于其在进一步阅读时选择特定的阅读技能或策略,从而快速地获取信息和理解内容。

自20 世纪90 年代开始,研究者认为,阅读的过程是一种交互模式阅读。在阅读过程中,词汇、语法、语义知识及背景知识都在发挥作用并制约对阅读材料的理解。语篇分析是一种交互模式阅读。在宏观结构上,语篇分析注重语境、体裁、模式的分析,从而利用背景知识与文章结构理解文章的内容与作者的写作意图。在微观结构上,语篇分析注重分析信息的衔接和连贯,从而帮助阅读者理解信息之间的逻辑关系,最终理解整体内容。

三、基于语篇分析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受不同理论的影响,语篇分析的方法也不尽相同。胡壮麟(2001)提出,体裁分析与阅读教学关系最为密切,体裁会影响文章的结构、内容和语言风格。秦秀白(1997)认为体裁制约语篇的组织模式。除此之外,连贯与衔接也是语篇分析的核心内容。基于这些观点与研究,结合《牛津英语》(沪教版)9B 中的阅读课文,阐述在阅读教学中如何运用体裁、语篇模式、衔接等,从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引导学生分析并理解文章。

(一)体裁

巴蒂亚(Bhatia 1993)将体裁定义为一种可辨认的,内部结构特征鲜明、高度约定俗成的交际事件。体裁对语篇的建构具有约定俗成的制约力且传递个人的意图或交际目的。参考美国学者玄(Hyon 2002)的体裁分析方法,从体裁的内容、结构、语言风格和目的引导学生对语篇的体裁进行分析与归纳总结。以9B Unit 1 The voyages of Zheng He 为例,该语篇解读如下:

语篇内容(what):郑和(Zheng He)的生平及其船队对丝绸之路的开拓与发展,为中外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的交流作出的贡献。

语篇体裁(how):典型的人物传记,包括人物的成长背景、取得的成就、后人的评价。记叙文包含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要素,以时间的先后或事件的发展为主线,通过具体事件的描述,以及大量富有表现力的褒义词,如 explore、great、important、allow、encourage、help、achievement、development、pioneer、influence 等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或伟大精神。

语篇意图(why):掌握人物传记体裁的特点有助于学生阅读水平的提高。人物传记是广东省广州市中考英语常考的体裁之一,该单元作为9B 的学习内容,很有必要引导学生通过学习把握人物传记的体裁特点,理清文本脉络,分析事实信息背后的人物品质、深层含义及作者的写作意图,从而提高其对人物传记体裁文章的阅读理解水平。以下是课堂中引导学生从语篇内容、结构、语言风格、写作目的进行分析,并归纳人物传记的体裁特点(见下页表1)。

表1:Genre analysis of The voyages of Zheng He

(二)语篇模式

不同体裁语篇的交际功能不同,不仅导致语言风格不同,还导致组句成篇的模式不同。下面,选取初中英语教材中常见的问题—解决型、一般—特殊型和叙事等三种语篇模式,探究在阅读教学中的具 体应用。

1.问题—解决型(The Problem-Solution Pattern)

霍依(Hoey 1983) 将该模式分解为情境(Situation)—问题(Problem)—反应(Response)—评价/结果(Evaluation/Result)。科学类文章、实验报告、小说戏剧等常使用此模式,如9B Unit 5 Skiing:An unforgettable experience,具体分析如下:

Situation:Vanessa travelled to a ski resort in the Canadian Rockies.

Problem:Vanessa could not ski and kept falling over.

Response:Vanessa kept practicing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instructor.

Result:Vanessa did much better and had a wonderful time.

2.一般—特殊型(The General-Specific Pattern)

该模式先作一般的概括,再提供具体例子或细节(Hoey 1983),常常被用于议论文和说明文分析,也是初中阶段说明文最常使用的模式,如Unit 2 Living in another country、Unit 3 The world is in danger、Unit 6 How to lead a balanced diet。下面以Unit 2 Living in another country 为例,引导学生分析该演讲稿的语篇模式(见表2)。

表2:Patten analysis of Living in another country

3.叙事(The Narrative Pattern)

该模式由拉波夫(Labov 1972)提出,包括以下六项内容:点题(Abstraction)、指向(Orientation)、进展(Complicating events)、评议(Evaluation)、结局(Resolution)、回应(Coda)。该模式适用于分析含有较多叙事成分的各类体裁的语篇,如Unit 4 The great flood,具体分析见表3。

表3:Patten analysis of The great flood

同时,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注意一个语篇可能包含不止一种常见的语篇模式(McCarthy 1991),如“问题—解决型”语篇模式的文章可能包含“一般—特殊型”。

(三)衔接

韩礼德和哈桑(Halliday&Hasan 1976)认为,衔接(cohesion)指存在于语篇中并使之成为语篇的意义间的联系。当在语篇中对某个成分的意义解释需要依赖对另一个成分的解释时,便出现了衔接。同时,他们提出5 种衔接手段,即照应(reference)、替代(substitution)、省略(ellipsis)、连接(conjunction)和词汇连接(lexical cohesion)。前三种属于语法衔接(grammatical cohesion)。连贯和衔接是语篇分析的核心内容。韩礼德和哈桑(1985)提出,衔接是语篇连贯的基础,有了衔接不一定会产生语篇;没有衔接则一定不会产生语篇。因此,在阅读课堂上,教师主要引导学生分析语篇的衔接手段,通过衔接手段推断生词的意思,快速辨别段落主题句、过渡句、句间及段落间关系,判断作者观点及写作意图等,最终实现语篇的理解、分析、重构、赏析。下面,以Unit 3 The world is in danger 中的衔接手段为例进行说明。

例1:文章大量使用照应手段,在讲解温室效应产生的过程中多处使用代词it、this。学生只有分析并理解这些代词所指,才能更好地理解信息之间的关联,以及温室效应是如何产生的。示例如下:

a. It is like the glass of a greenhouse,letting sunlight in and keeping heat from getting out.Without it,the Earth would be the same as the Moon—cold and lifeless.(It=The atmosphere)

b.This cause sea level to rise.(This=The Earth’s temperature is increasing).

c.This makes the greenhouse effect worse.(This=We destroy nature by cutting down huge areas of forests.)

例2:对连接手段的分析,有助于学生提取语篇的主要信息及理解信息之间的逻辑关系。示例如下:

a.Too much of this gas pollutes the atmosphere,and causes it to keep in too much heat.(and 为 增 补词additive 的一种,提示该句前后信息存在连续的逻辑关系。)

b....Cutting down trees also destroys the homes of the animals that live in our forests,and causes the surface of the soil to be easily destroyed by rain.(also为增补词additive 的一种,提示该句是作者在该段列举的第二个例子。)

c.But,what are the main problems we face?(but为典型的转折词adversative,提示前后信息的转折。)

d.As a result of the greenhouse effect,the Earth’s temperature is increasing.(As a result of 属于原因causal 的衔接手段,提示前后句是因果逻辑关系。)

例3:该语篇的词汇连接手段较丰富。示例如下:

词汇复现(Reiteration)

a.Synonym:our world&the environment&the Earth;litter&rubbish;recycle&reuse.

b. Hyponymy:fuel & petrol,coal;gas & carbon dioxide.

词汇同现(Collocation)

a. The greenhouse effect:greenhouse,heat,CO2,temperature,sea level.

b.Cutting down forests:trees,forests,CO2,oxygen,soil,flood.

c.Bad habits:once,throw,litter,rubbish,pollute.

对词汇连接手段(词汇复现及词汇同现)的分析,有助于学生通过上下文语境推断生词的意思,积累话题词汇;通过不同的词汇连接手段,更好地理解作者对地球的热爱及对污染的担忧。

将以上语篇分析方法综合应用于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时,受教学时间的限制,很难面面俱到,应有所侧重,以有利于学生在语篇学习过程中重点掌握一两项分析方法。同时,在讲授完课文后,教师要选取同类语篇,引导学生运用、巩固、内化所学方法,提高阅读理解水平。尤其是在中考复习阅读专题训练阶段,教师要提醒学生先辨别语篇体裁,预测语篇结构,再根据体裁特点从不同的侧重点进行跳读。对于故事,需要阅读开头,快速获取背景信息;对于说明文,需要阅读主题段和段落主题句;对于应用文,需要关注标题、粗体字、图片等特殊信息。然后,教师要引导学生阅读题目,根据语篇的体裁、模式特点,快速定位题目的位置,精准寻找与答案相关的信息,提高阅读效率。

四、评价与反思

基于语篇分析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能够使学生增加语篇知识,提高阅读能力,树立语篇意识,学会将文章视为整体进行理解,而不是割裂的句子。学生通过对语篇体裁和模式的分析能够把握语篇结构、逻辑主线,从而快速获取语篇主题、主要信息;在解答阅读理解题时,能够快速定位答案,提高阅读效率。学生通过对语篇衔接手段的分析,能更好地理解信息之间的联系,更准确地作出推理、判断。

反思阅读教学过程并结合学生的访谈发现,基于语篇分析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仍存在以下问题,有待继续探讨。

低层次水平的学生进步不明显。阅读能力的提高不能单靠阅读技能,语言知识如词汇、句法等也起关键作用,是阅读理解的基础。学生原有的背景知识不够丰富,也是影响阅读的关键因素。训练阶段的语篇选择,除了考虑体裁外,还应扩大题材范围,丰富学生的背景知识。除此之外,个别语篇分析方法效果不显著。学生反馈,在中考英语四篇不同体裁文本的阅读理解题中,语篇分析方法对于说明文和人物传记的答题最有帮助,但叙事模式对记叙文的答题效果不显著。究其原因,学生接触语篇分析方法时间较短,未能很好地掌握及运用。语篇知识和技能的培养应从低年级开始,循序渐进。

猜你喜欢

体裁语篇词汇
Adult bees teach their babies how to dance
新闻语篇中被动化的认知话语分析
本刊可直接用缩写的常用词汇
一些常用词汇可直接用缩写
本刊可直接用缩写的常用词汇
“社交新闻”:一种新兴的新闻体裁
Learning English By Reading Books
从语篇构建与回指解决看语篇话题
语篇特征探析
本刊一些常用词汇可直接用缩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