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初中英语群文阅读教学研究

2024-01-22庞少波

英语教师 2023年20期
关键词:设计说明传统节日群文

庞少波

一、问题的提出

美国语言学家克莱尔·克拉姆契(Claire Kramsch)认为在外语教学中“知彼”的文化观和“知己”的文化意识都要培养。由于历史发展原因,在我国英语教学中一度存在“中国文化失语”现象。青少年群体中很多人对圣诞节、万圣节等西方节日耳熟能详,而对清明节、重阳节等中国传统节日缺乏兴趣,更不会主动向外界传播。

2019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指出:“深化课程育人、文化育人、活动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协同育人。大力开展理想信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生态文明和心理健康教育。”

作为阅读能力的培养方式之一,群文阅读能使学生充分汲取不同文化营养,培养跨文化意识,提高文化敏感度,从更高视野审视英语语言及文化传播格局。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群文阅读能使学生立足本国文化,汲取世界文明精华,促进中华文明传播。

文化意识指对中外文化的理解和对优秀文化的认同,是学生在全球化背景下表现出的跨文化认知、态度和行为取向(梅德明、王蔷 2018)。文化资料的单一化不能保证文化内容的丰度、维度及广泛性,极易造成接受人群理解的片面甚至误解。英语群文阅读的广泛性和多样性恰好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

二、群文阅读的概念及意义

2010 年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研究会议首次提出群文阅读的教学理念,2011—2014 年是群文阅读的试点阶段,2014—2018 年是群文阅读的深化推广阶段。从形式上来说,群文阅读是师生围绕一个或多个议题,选择多篇相关文章,学生先独立阅读,然后经过小组讨论,最终达成共识的过程。因此,教师可以选取不同内容、不同形式的文章并进行对比教学,让学生在文化冲突或思维碰撞的过程中理解各种文化的差异(陆冬娣2018)。

群文阅读教学的三大特征是议题、集体建构和达成共识。其中,议题是群文阅读的内在核心特征,并不是固定的思想或者观点,而是一个可以引发学生思考的问题。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只有不断讨论和交流,才能对议题达成共识。

群文阅读的目的不是扩大阅读量而进行阅读,而是为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及学习能力在注重文本质量的基础上进行的有效阅读(于泽元、王雁玲、石潇 2018)。群文阅读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而且能够让其更有效地了解作者的思想和表达意图,从而对文章蕴含的文化和历史有更好的理解。除此之外,群文阅读还能帮助学生积累更多的语言素材,使其分析文本的语言特点,并在此基础上提取、整合,总结相应的语言规律,逐渐理解并内化为自己的经验,提升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英语群文阅读中的实践

英语教学活动的四个基本原则是意义探究、文本解读、课程设计、目标实现。在群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遵循以上原则。初级阶段的英语教学迅速发展且更加精细,难度不断加大,无论是对教育管理部门还是中学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在全球文化高融合的今天,中华文明正在向全世界逐步展现出迷人的魅力。在此大局下,国家教育部门对英语教育提出新的要求:掌握英语技巧,了解异国文化,传播中华文明,提升文化自信。因此,在英语课堂中,教师要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群文阅读教学是一种良好的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学方式。要实现这一目的,群文阅读教学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确定群文阅读的教学主体

学生是教育的接受主体,是教学活动的参与主体,一切教学活动都要围绕他们进行。教师在面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组织教学活动时,要考虑他们的接受能力及接受方式,否则难以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无法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

在群文阅读中,教师要为学生创设阅读情境,引导其进入阅读状态,逐步提高其学习热情。在教学开始时,教师可以通过设定游戏环节,增加师生互动,从而引领学生走进群文阅读的情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帮助学生解决遇到的棘手问题,使其在语法、内容、启示之间建立相应的联系。

(二)确定合适的群文阅读内容

特定、合适的主题是开展群文阅读教学的必要前提。教师要围绕主题选择阅读材料,并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分析、讨论这些材料深化主题;从内容的广度和深度上对教学材料进行精挑细选。为达到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英语群文阅读教学的目的,教师要对中外文化有一定深度的理解。根据英语教学规定,选取具有积极意义的议题或主题的文章,深入研究,找准学生兴趣的切入点,然后整合文章,从点扩大到线,再扩大到面,使内容维度层层递增,对其具有醍醐灌顶的意义。比如,在群文阅读翻转课Festivals around the world 的教学中,教师选取A day to eat,drink and be thankful;Spring Festival;Dragon Boat Festival;Mid-autumn Festival 四 篇 短文,从国外传统节日到国内传统节日,从节日形式、目的、意义等方面进行展示与比较,对内容及本质进行层层提炼,通过文化碰撞引起学生对不同文化的思考,使其理解现象背后的本质及本民族的特点与先进性,提升其文化自信。

(三)通过开展比较阅读,打破学生的认知局限,强化群文阅读效果

群文阅读的另一个与其他教学方式的不同之处是,将独立阅读、集体讨论相结合,既能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又能锻炼他们的思维辨析能力,且通过讨论丰富知识的来源及拓展看问题的角度。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材料的阅读中,学生会思考文化的来源、文化的变迁、文化产生的意义等,能逐步强化阅读效果,使中外文化在积极思索中融会贯通,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逐步融入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塑造过程,提升民族自豪感及自信心。

四、教学案例

下面,以群文阅读翻转课Festivals around the world 为例,探究如何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开展初中英语群文阅读教学。

(一)教学内容

本堂课在讲授完人教版(Go for it! )初中《英语》八年级(上)Unit 8 How do you make a banana milk shake?Section B 的阅读文章Thanksgiving in the United States 后进行,旨在对节日文化进行延伸与拓展,培养学生的对比、分析和创造思维能力,使其懂得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形成爱国情怀。

(二)学情

学生通过学习人教版(Go for it!)初中《英语》八年级(上)Unit 8 How do you make a banana milk shake? Section B 的阅读文章Thanksgiving in the United States,对美国的感恩节有了一定的了解,并对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借此契机,让学生再读一篇关于感恩节的文章,进一步深挖感恩节的历史、饮食和活动,使他们对该节日的理解更深刻。学生对本堂课有极大的期待,为接下来的阅读教学奠定了基础。另外,所在学校采用平板智慧课堂辅助教学,这给教学活动的设计和开展带来了一定的便利。

(三)教学步骤

Step 1:课前阅读

教师精编一篇关于感恩节的短文A day to eat,drink and be thankful,在课前布置给学生阅读,要求其自主学习。文章主要从时间、历史、饮食、活动等四个方面介绍感恩节。读后练习从这四个方面引导学生加深对感恩节的理解。

Step 2:Lead in——学习理解类活动(感知与注意)

游戏导入:模仿游戏“动物园里有什么?”进行游戏“What festival do you know?”

每组选一名学生在教室前面站成一排。根据打的节拍,学生逐个用英语说出知道的节日名称。重复、错误或四个节拍未说出的被淘汰出局。

【设计说明】通过游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引入传统节日主题,加深其对节日的了解。这一导入既使学生感知了本堂课的主题,又活跃了课堂气氛,让其对本课的内容充满期待。

Step 3:Feedback——学习与理解类活动(获取与梳理)

通过图片、视频、表格填空帮助学生梳理和理解课前阅读 A day to eat,drink and be thankful。教师借助平板智慧课堂的抢答功能,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知识竞赛,如图1 所示。

图1

【设计说明】图片和视频能够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感恩节的相关知识。表格填空能够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文章结构和细节内容的理解。知识竞赛将课堂氛围推向小高潮,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同时增进其合作意识和竞争精神。

Step 4:Opinions——应用与实践类活动(描述与阐释)

通过对感恩节活动Turkey Pardon 的描述与思考,让学生阐释对感恩节活动的观点与看法。

【设计说明】通过对节日活动的描述和观点的阐释,学生可以更深刻地思考节日活动存在的意义,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

Step 5:通过精美图片引入中国传统节日

【设计说明】精美图片能够引起学生的赞叹,增强其民族自豪感,使其对接下来的内容充满期待。

Step 6:Extensive Reading 之寻宝阅读(探宝)——应用与实践类活动(内化与运用)

教师查找资料,精心编写三篇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的短文 Spring Festival、Dragon Boat Festival、Mid-autumn Festival,进行课堂教学,并带领学生进行拓展阅读之寻宝阅读——探宝。学生独自阅读相关文章并完成练习(见下页图2)。

图2

【设计说明】三篇文章的难度由低到高,形成一定的梯度。文章结构与学生在课前阅读的文章A day to eat,drink and be thankful 相同,包含节日时间、历史、饮食、活动四个方面,目的是让学生内化和运用前面所学节日相关知识。

在这一步骤中,教师将学生分成6 个小组,每个小组7 人,按照学习层次高低分配任务:1、2 号学生阅读第一篇文章——春节,3、4 号学生阅读第二篇文章——端午节,5、6、7 号学生阅读第三篇文章——中秋节。学生层次与文章难度匹配,以便各个层次的学生均能学有所得。

Step 7:Extensive Reading 之完成聚宝图——应用与实践类活动(整合与运用)

在独自阅读后,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讨论。阅读同一篇文章的学生从节日时间、历史、饮食、活动等四个方面向其他同学介绍自己所获取的节日信息。同时,听的学生可以提问并完成学历案上的《聚宝图》,同时写出自己对节日活动的观点和看法。

【设计说明】“寻宝”情境的引入,让群文阅读更具吸引力与目标性。让学生利用“信息差”进行交流、沟通,有利于他们在真实情境中运用所学语言知识和技能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在表达和记录过程中,学生对所理解的传统节日相关知识进行整合和运用,加深对所学知识的内化。

三篇文章的群文阅读关于同一主题——中国传统节日,通过Jigsaw reading 的阅读方式处理群文阅读,增大了课堂容量,让学生可以在多文本阅读中对比、分析、思考,从而实现培养其思维能力的有效阅读。活动设计既让学生内化了知识,又锻炼了他们的沟通协调能力,提升了其课堂参与度,让其做到学以致用。

Step 8:Group activity——迁移创新类活动(想象与创新)

教师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设计中国传统节日的介绍视频,发挥创意,内容如图3 所示。之后,在班级展示并拍摄视频,小组间进行PK,分别从内容、语言流畅度、创意、音量和仪态、全员参与度等方面进行评分。

图3

【设计说明】在群文阅读条件下,学生能获得足够的语言输入,对主题——传统节日文化的理解也较为深刻。产出活动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小组语言能力、创造能力和合作精神的舞台。学生由此获得语言学习的动力和信心,促进语言学习的进一步推进。通过多篇关于传统节日文化篇章的输入,给学生提供对比、思考和创造实践的空间,促进其思维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的双向发展。

Step 9:Self-evaluation

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评价,分为以下四类:非常符合:我能向他人介绍不同节日的时间、历史、饮食和活动;比较符合:我能理解文章内容,重构知识并灵活运用;基本符合:我能了解不同节日的风俗习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符合:我能够进行独立展示,并积极参与小组合作。

【设计说明】通过自评,学生能充分调动阅读主观能动性,提高阅读兴趣,强化阅读技巧,提高纠错能力,提升英语综合能力。

五、总结

围绕主题开展群文阅读教学,为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提供了切实可行的途径,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入提供了厚重的载体。学生在独立阅读中扩大了知识面,在小组合作中培养了合作与竞争精神,在后期视频制作中学以致用,开拓了创新思维,并逐步提升了鉴赏能力。学生在阅读中既能获得更多的人生体验和感悟,又能增强民族自信心和文化自信心,对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有裨益。英语群文阅读在我国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有效运用仍处于启蒙教育发展的新阶段,具有广阔的教学发展需求和应用潜力。在以后的教学中,教师要逐步总结经验和教训,完善群文阅读教学理论及有效实践方法,使学生在提高阅读能力的同时提升民族文化自信心和语言表达能力。

猜你喜欢

设计说明传统节日群文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还有哪些传统节日呢?
还有哪些传统节日呢?
参加2018年江西省图书馆新馆馆徽(LOGO)设计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Unit6 I’m going to study computer science.Section A 1a—1c
初中群文阅读的文本选择及组织
群文活动
“次氯酸分解的数字化实验”设计说明
Unit 4 Making the news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