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L 教学法辅助英语专业课程思政的可行性探索
——以“英国社会生态概论”课程为例
2024-01-22徐凡婷
孟 响 徐凡婷 赵 莉
引言
目前,课程思政已经在全国各大高校的各个专业建设中成为重点之一,英语专业也不例外。下面,主要着眼教学方法,阐释课程思政,揭示课程思政对英语专业的意义,梳理英语专业课程思政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说明PBL 教学法在英语专业课程思政建设中的可行性,结合具体案例分析如何运用PBL 教学法引入思政元素,从而实现课程思政目标。
一、课程思政的内涵
对于课程思政的内涵,不同的学者给出了不同的诠释。赵继伟(2019)认为课程思政是一种依托、借助专业课、通识课而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或者是一种将思想政治教育寓于、融入专业课、通识课的教育实践活动。干昭君(2021)认为课程思政把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批判性思维能力等通识教育有机融入专业课程教学,这种教育理念以课程为载体,以思政为教学手段。教育部2020 年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将课程思政的性质定义为“发挥好每门课程的育人作用,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郭英剑 2022)。
二、英语专业进行课程思政建设的意义
首先,在英语专业进行课程思政建设是坚定意识形态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重要保障。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英语专业学生难免会接触不同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面对外来文化信息的大量输入,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很容易被左右,其思想意识和判断力可能会发生偏差。而仅仅依赖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远远不够的。每一位教师都必须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学生在面对外来文化时坚定意识形态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其次,在英语专业进行课程思政建设有助于培养符合新时代要求的优秀英语人才。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英语人才的能力要求和综合素质要求在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积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学生提升人文素养和道德文化素养都有帮助,有利于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同时,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学生树立崇高的人生理想。
除此之外,思想政治教育还是提高英语专业教师思政意识的有效手段(常俊跃、李辰超 2020)。课程思政客观上对英语专业的师资力量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将语言教学与立德树人结合。这样不仅有利于教师提升思想政治素养,还有助于师资队伍的建设。同时,在英语专业课中进行课程思政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有利于英语专业的长久发展。
三、当前英语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
调查发现,目前英语专业在课程思政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两个:
一是英语课程教学与思政内容的融合问题。对于英语专业来说,进行课程思政的路径是将思想政治内容有机融入教学活动,而不是单纯地把思想政治教育与英语教学看作“两张皮”,把思想政治教育弄成“盖浇饭”,人为地、生硬地强加在英语教学内容上(文秋芳 2021)。目前英语专业课程思政建设仍存在将思想政治教育人为、生硬地加在英语教学内容上的情况。
二是部分英语教师的课程思政意识有待提高(李玲、席艳青、肖建兵 2021)。虽然近年来各大高校都在积极推行课程思政理念,但是仍有部分英语教师未意识到自己所应承担的育人使命,认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与自己无关,完成教学任务即可。从中可以看出,课程思政这一理念并未真正进入高校专业课教师内心,专业课教师的德育仍有待提高。
四、在英语专业课程中实施PBL 教学法辅助课程思政的可行性
对于课程思政目标,王学俭、石岩(2020)认为,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价值塑造的多元统一,才是课程思政所要达到的目标。但是,传统的教学方法往往无法实现对学生的能力培养和价值塑造。传统的教学方法以教师讲授为主,只能够达到知识传授的目标,而无法实现价值塑造和能力培养的目标。张安富(2012)认为,如果想成功开展课程思政工作,就必须深入改革教学方法。因此,英语专业要想真正实现课程思政目标,就必须改革教学方法。相较传统的教学方法,PBL 教学法更能够帮助英语专业真正实现课程思政目标。
(一)PBL 教学法
PBL(Project-Based Learning)是项目式学习法,最早由杜威(Dewey)的学生著名教育家克伯屈(Kilpatrick)提出。它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教学目标,从以教为中心转变为以学为中心,依靠其自主性探索的学习方式。
(二)PBL 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的区别
PBL 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主要有以下两个区别:
一是PBL 教学法的主体是学生,并非教师,教师只起引导作用。相较传统的教学方法,PBL 教学法更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陈雄杰 2018)。
二是PBL 教学法更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包括自主学习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
(三)PBL 教学法相较传统教学法的应用优势
1.知识传授效果更好
PBL 教学法和传统教学法都能够实现传授知识的目标。唯一区别在于:传统教学法以讲授法为主,主要通过教师讲授知识点来实现知识传授的目标,授课过程往往较为枯燥,不利于学生的学习。而PBL 教学法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掌握学习的主动权,教师只起引导作用。这样的教学方法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其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2.注重能力培养
英语教学最常见的一个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但传统的教学方法往往以掌握知识点为教学目标,忽略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无法实现培养其批判性思维这一目标。而PBL 教学法最大的优点是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包括学生的自学能力、思辨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合作的能力和创新能力等。因此,在英语专业教学中采用PBL 教学法更能培养学生的能力。
3.有利于思政元素的引入
传统的教学方法形式比较单一,以教师讲授为主。如果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将思想政治元素融入英语专业课堂,不免会出现过于生硬和牵强的情况。而PBL 教学法具有灵活性且形式多样,加之问题设计具有开放性,能够给予教师足够的空间引入思政元素,从而有利于价值塑造目标的实现。
综上所述,PBL 教学法相较传统教学法的应用优势在于能够实现知识传授、价值塑造和能力培养的有机统一。
五、PBL 教学法在“英国社会生态概论”课程思政教学中的设计
(一)课程简介
“英国社会生态概论”(An Introduction to British Social Ecology)是南京某大学英语专业的一门专业特色选修课。该课程以《英国国情:英国历史文化》《英国国情:英国自然人文地理》和《英国国情:英国社会与文化》三本书为教材。英语专业学生通过对这门课程的学习,了解英国的历史、地理、生态和社会文化等。
(二)教学设计
在基于PBL 教学法的“英国社会生态概论”课程的教学活动的设计过程中,有教师与学生两个角色。学生是主体,教师则在整个过程中起促进和引导作用。教学过程主要分为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部分。
1.课前
教师要向学生提供一些有关PBL 教学法的资料,确保其在课堂学习开始前对PBL 教学法有一定的了解,从而使其课堂学习更加顺利。
2.课中
课堂教学主要分为三个阶段,依次为课程知识的引入、课程知识的获取和课程知识的深化。
(1)课程知识的引入。
教师可以通过具体的生活实例或者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引入课程知识。如果想以实例引入课程知识,那么教师就可以在选择实例时适当融入思想政治元素。比如,以模范人物事迹或者国际国内时事为切入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若选择以问题引入,教师就有足够的空间设计或引入思想政治元素,因为PBL 教学法在问题设计上通常具有开放性。无论是哪一种引入方法,都能使学生不再处于被动学习状态,而是依据自己的兴趣进行思考与探索。
(2)课程知识的获取。
在明确要解决的问题后,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小组讨论等多种形式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在此过程中,学生的信息搜集和分析能力及团队合作能力能得到锻炼。同时,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能得到培养。
(3)课程知识的深化。
教师引导各个小组展示其解决方案,并对其解决方案进行评价与反馈,指出各个小组解决方案的优点与不足。在某小组展示的过程中,其他小组可以发出疑问,以帮助展示小组的学生加深对解决方案的思考。在展示完解决方案后,学生要进行相互评价和自我评价。
3.课后
在课堂教学结束后,教师要进行教学反思,不断地改进和完善自己的PBL 教学方式。学生要巩固在项目中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即教学内容)。学生要根据教师提供的反馈修改自己的解决方案。这样,教师与学生都能从本次教学活动中有所得。
六、PBL 教学法在《英国社会生态概论》课程思政教学中的应用
下面,以课程教学的一个环节为例,深入分析PBL 教学法的实施。该案例是关于介绍英国城市伦敦与格拉斯哥推动打造零碳城市的相关内容,如下表所示。
在课程思政教学中运用PBL 教学法的一个实例
(续表)
(一)知识的引入
教师提出驱动问题:“如何帮助伦敦和格拉斯哥实现零碳目标?”该驱动问题以“英国2050 年碳中和目标”国际时事为切入点,引出伦敦和格拉斯哥两个城市的环境战略。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培养他们的国际视野。
(二)知识的获取
在明确要解决的问题后,学生可以自行组队或者由教师对其进行分组。之后,学生分组讨论、查阅相关资料并分析问题。在此过程中,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能够得到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及团队合作能力也能够得到锻炼。最终,学生确定初步解决问题的思路。比如,每个小组专注一个领域(如交通、建筑等),找出能够减少伦敦或格拉斯哥的碳排放的方法。小组可以在选择的领域寻找能够有效减少碳排放的信息,如鼓励步行、开发和使用新能源等。这些环节可以加深学生对伦敦和格拉斯哥的环境目标的理解。在学生确定解决问题方向的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引导,鼓励其开拓思路、推陈出新。教师可以通过提出一些问题促进学生思考,如“你是怎么想的?你能告诉我更多的信息吗?”等。在此过程中,学生能够锻炼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引导学生的过程中,教师要关注他们是否不骄不躁、脚踏实地,以培养其严谨的学习态度和工作态度(刘洪普、侯向丹 2021)。
(三)知识的深化
在确定解决方案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展示成果。在学生展示完解决方案后,教师要就每个小组的成果展示进行评价与反馈,提出一些建议,便于其课后改进与完善自己的解决方案。同时,教师要鼓励学生突破陈规、大胆探索、勇于创造。学生要进行相互评价和自我评价。
结语
以南京某大学英语专业特色选修课程“英国社会生态概论”为例,展示了在课程实际教学中如何把PBL 教学法引入课程思政元素。通过对PBL 教学法各个环节的设计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对提高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培养其严谨的学习态度和工作态度有一定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