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缬沙坦联合黄葵胶囊治疗老年慢性肾小球肾炎对肾功能指标及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

2024-01-22黎海翔于晓红马永多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24年2期
关键词:黄葵肾炎缬沙坦

黎海翔 于晓红 马永多

(1儋州市人民医院中医科,海南 儋州 570200;2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血管二科)

慢性肾小球肾炎是一种发病率和死亡率很高的肾脏疾病〔1〕。慢性肾小球肾炎又称慢性肾炎,可先表现为任何阶段的慢性肾病。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通常还伴有血尿、蛋白尿和高血压,可通过肾脏超声检测到〔2,3〕。免疫球蛋白A肾病是全球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主要常见病因〔4〕。大多数肾小球肾病往往不能彻底治愈,引起多种慢性肾脏疾病,如终末期肾衰竭,发病率高,费用巨大〔5,6〕。缬沙坦是一种选择性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可以缓解血管,从而降低血压〔7〕。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ARB)已被公认为肾脏疾病的标准抗纤维化治疗方式〔8〕。此外,缬沙坦联合活化维生素D在缓解免疫球蛋白A肾病的中度蛋白尿方面优于单独使用缬沙坦,且无额外不良事件〔9〕。黄葵胶囊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批准,以蜀葵花为主要原料配制而成的中成药,用于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10〕。据报道,黄葵胶囊在临床上可有效改善肾脏炎症和肾病综合征、紫癜性肾炎、IgA肾病、膜性肾病和糖尿病肾病〔11〕。本研究旨在探究缬沙坦联合黄葵胶囊治疗老年慢性肾小球肾炎对肾功能指标及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将2020年11月至2022年11月儋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24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2例。对照组使用缬沙坦治疗,观察组使用黄葵胶囊联合缬沙坦治疗,共治疗2个月。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纳入标准:①患者年龄28~65岁;②经各项临床检查确诊为肾小球肾炎的患者;③患者24 h尿蛋白(Upro)>3.5 g,血浆白蛋白<30 g/L;④签署知情同意书的患者。排除标准:①急性感染患者;②入组前2 w有免疫抑制剂使用史的患者;③免疫系统或血液系统疾病患者;④恶性肿瘤、严重心脑血管疾病患者;⑤对本研究药物过敏的患者。对照组男34例,女28例,平均年龄(45.53±4.46)岁,平均病程(4.63±1.16)年,血浆白蛋白(24.63±3.42)g/L;观察组男30例,女32例,平均年龄(45.63±4.57)岁,平均病程(4.41±1.29)年,血浆白蛋白(24.38±3.61)g/L。两组基线数据无显著差异(χ2=0.520,t=0.123、0.999、1.398、0.396;P=0.472、0.902、0.320、0.165、0.693)。

1.2观察指标 (1)治疗前后检测血清肌酐(SCR)、血尿素氮(BUN)、24 h Upro定量、肾小球滤过率(GFR)等肾功能指标。(2)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治疗前后血清白细胞介素(IL)-8、肿瘤坏死因子(TNF)-α 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IL-17、IL-6水平。(3)治疗前后采取2 ml静脉血用于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的比例,并计算CD4+/CD8+。(4)记录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期间发生恶心呕吐、头痛、转氨酶升高、皮疹等不良反应情况。不良反应发生率=不良反应例数/总例数×100%。

1.3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χ2、t检验。

2 结 果

2.1两组肾功能比较 治疗后,两组SCR、24 h Upro、BUN定量及GFR水平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01)。见表1。

2.2两组炎症因子水平比较 治疗后,两组血清hs-CRP、TNF-α、IL-8、IL-17、IL-6水平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01)。见表2。

2.3两组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比较 两组治疗前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无显著差异(均P>0.05)。治疗后,两组CD4+及CD4+/CD8+水平均明显上调,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CD8+水平明显下调,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01)。见表3。

2.4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12.90%,其中恶心呕吐3例,头痛、皮疹各2例,转氨酶升高1例)与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11.29%,其中恶心呕吐2例,头痛4例,转氨酶升高1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肾功能比较

表2 两组炎症因子水平比较

表3 两组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比较

3 讨 论

全球慢性肾脏疾病患病率为9.1%,约有120万人死于慢性肾脏疾病〔12〕。慢性肾小球肾炎具体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但研究表明炎症反应和免疫反应紊乱与慢性肾小球肾炎的发生密切相关〔13〕。慢性肾炎患者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异常高于普通人〔14〕。本研究结果提示,治疗后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降低。中医在治疗各种疾病方面有一定的优势。近年来,因其疗效显著、副反应低,在肾脏疾病患者的治疗中表现良好。一项关于原发性慢性肾小球疾病的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研究也发现,在减少蛋白尿方面,黄葵胶囊比氯沙坦有更好的治疗效果〔15〕。上述结果说明,黄葵胶囊联合应用对炎症反应有一定的缓解作用。现代药理学研究也表明,黄葵胶囊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因此联合使用黄葵胶囊可以更明显地缓解机体的炎症反应〔16,17〕。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的肾小球滤过功能受损,出现大量蛋白尿,肾功能明显下降,通过24 h Upro测定肾脏损伤程度最客观〔18〕。24 h Upro水平高提示蛋白尿较多,肾功能损害更严重。研究表明,中药在改善慢性肾小球疾病临床症状、控制蛋白尿、保护肾功能、减轻西药副作用等方面有较好的效果〔19~22〕。本研究结果提示,黄葵胶囊联合用药可更有效地降低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的Upro水平,改善肾功能。在不良反应方面,两组治疗期间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为黄葵胶囊的安全性提供了保证。

然而,本研究仍存在一些局限性,单中心随机对照研究且样本量有限,且仅比较了治疗前和治疗后两个月的效果。黄葵胶囊对慢性肾炎患者长期肾功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仍需进一步研究。

猜你喜欢

黄葵肾炎缬沙坦
美丽的梦
Effects of the Huangkui capsule (黄葵胶囊) on chronic kidney disease: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黄葵胶囊联合利拉鲁肽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疗效
中西医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80例疗效探讨
奶牛肾炎的诊断与治疗
解毒利湿汤治疗紫癜性肾炎42例临床研究
乙肝相关性肾炎的临床特点及治疗
黄葵胶囊联合ACEI及ARB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效果
缬沙坦联合葛根素在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治疗中的作用
缬沙坦与依那普利联合治疗肺心病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