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习近平关于家庭家教家风建设重要论述的逻辑蕴涵与现实价值

2024-01-21郭呈才蔡澳宁

关键词:家教家风总书记

郭呈才,蔡澳宁

(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天津 300350)

党的十八大以来, 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实现高质量发展, 这得益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高度重视和鼎力推动。 党的二十大报告特别指出:“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 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推动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提高人民道德水准和文明素养。”[1]44党中央将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写入党的二十大报告中, 体现了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重要意义。新时代十年,习近平总书记特别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 号召全国上下建设和谐家庭,培育良好家风,多次在重大讲话中谈及其重要性, 形成了关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一系列重要论述。 本文主要从其论述的生成逻辑,核心要义和现实价值进行探讨。

一、习近平关于家庭家教家风建设重要论述的生成逻辑

重视家风建设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也是中国共产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 党的十八大以来,为了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加快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家庭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围绕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推动社会文明建设的原创性论述。这些论述具有深刻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现实逻辑, 它源于马克思恩格斯思想中蕴含的家庭观, 继承和发展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老一辈革命家的家教思想, 根植于个人的成长经历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一)理论逻辑: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家庭的基本观点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家庭”和“家庭教育”的深刻认识,为习近平总书记家庭家教家风的重要论述提供了理论支柱。他们针对家庭的重要性以及家庭中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提出的新思想、新观点,深刻蕴含了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重要意义。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家庭观内涵丰富,为现代家庭建设提供了理论指导。 一是明确了家庭的概念, 凸显家庭关系在社会关系中的重要地位和重要作用。关于家庭的内涵,马克思的回答是这样的:“一开始就进入历史发展过程的第三种关系是: 每日都在重新生产自己生命的人们开始生产另外一些人,即繁殖。 这就是夫妻之间的关系,父母和子女之间的关系,也就是家庭”[2]159。 同时,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因为家庭的存在必然会受它和不以资产阶级社会的意志为转移的生产方式的联系所制约。 ”[3]196-197马克思恩格斯在婚姻关系和血缘关系之上建构了家庭的基本模式, 他们主张家庭关系本质上是社会关系的基本组成单元, 其他社会关系的构建以家庭关系为基础。恩格斯认为:“家庭,是一个能动的要素,……反之,亲属制度却是被动的。 ”[4]353他表示亲属制度会随着家庭关系的发展而变化, 这表明家庭对社会制度的建立和社会的发展具有推动作用。 马克思恩格斯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上阐述了家庭的定义以及家庭对社会的反作用。 列宁进一步阐述了家庭与社会的关系:“现代资本主义的最高形式准备着新的家庭形式, 并为妇女的地位和青年一代的教育准备新的条件。 ”[5]74说明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进步与家庭的建设是互为作用的, 因此家庭建设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 二是马克思主义者们在家庭教育方面提出了超越时代的观点。 家庭教育最重要的就是对孩子的教育, 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教育孩子的观点和论断为当下开展家庭教育提供了指导。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孩子的发展能力取决于父母的发展”[3]498“为了孩子,我的举动必须非常温和而慎重”[6]89。 这一论断强调了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在子女成长过程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父母不仅仅是子女的生活伴侣,更是他们重要的老师,父母需要通过自身行为来为子女树立积极的榜样。斯大林认为:“妇女占我国人口的半数, 她们是一支劳动大军,并且她们负有教育我们的孩子,我们的后代,即我们的将来的使命。 ”[7]301他强调妇女不仅在当下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而且还负有教育下一代的责任, 即培养和教育未来的后代, 这反映出他认识到妇女在家庭教育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由此可见,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家庭观和教育观意蕴丰富, 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系列重要论述的形成筑牢理论之基。

(二)历史逻辑: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老一辈革命家的家教思想

第一,中华优秀“家风”文化的滋养。中国拥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 具有源远流长的优秀传统文化,“家风”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据重要地位。梁漱溟指出:“家文化乃中国文化的核心及伦理本位之所在。”[8]297家风一词,最早见于西晋文学家潘岳的《家风诗》,这首诗展现了良好家风对作者的影响,强调了树立良好家风的重要性。细数史书典籍可知,无论是王侯将相还是平民百姓,都十分重视家庭的建设,各种形式的“家训”“家诫”“家规”“家礼”在规范人们的生活和行为方式、培育良好家风以及维护社会和谐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家风文化是中国古代家庭伦理文化的重要内核,融入中华民族五千年的传统文化中,蕴含家庭亲情、家族团结、家风传承等价值观念。 以孔子为例,他强调“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此思想被孔氏家族传承,从此后代子孙提倡“诗”与“礼”的学习。纵观中国历史,历代显赫的大家族都注重家风与家教,并将其以书面形式载入家训,供后代遵循,如《诫子书》《颜氏家训》《传家集》《朱子家训》《了凡四训》《曾国藩家书》 等都是流传至今并仍有借鉴意义的家训著作,尤其是《颜氏家训》,其内容翔实丰富,可谓是古代家训的集大成者,后人认为“古今家训以此为祖”。 《颜氏家训》开篇明义,旨在“整齐门内,提撕子孙”,全文共二十篇,主要内容围绕修身、治家等方面,其诸多内容为如今的家庭教育提供了范本。 如“父母威严而有慈,则子女畏慎而生孝矣” 阐明了父母在教育孩子时不能一味慈爱,要有威严[9]7。 《勉学篇》有云:“积财千万,无过读书”[9]97。强调了读书学习的重要意义。除此之外,朱熹的《朱子家训》同样影响很大,其核心是谨守礼义。家训中“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子孙不可不教,童仆不可不恤”等著名论断至今仍有重要意义[10]1。 中华优秀家风文化底蕴深厚、历史悠久,是在中华五千年的历史实践中形成的宝贵财富。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家庭家教家风的重要论述, 既汲取了我国传统家文化的精华和深厚底蕴,又结合时代的需求,对这些传统观念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成为我国在新时代开展家庭文明建设的重要遵循。

第二,传承老一辈革命家的家教思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培育良好家风方面, 老一辈革命家为我们作出了榜样。”[11]165老一辈革命家生于战争年代,具有浓厚的家国情怀,不怕牺牲、艰苦奋斗,为实现民族独立甘愿献出自己的生命。正是由于他们舍生取义、为国为民奉献的无畏精神,中国人民才得以站起来。 老一辈革命家们不仅严格要求自己,还特别注重子女的教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同志等老一辈革命家都高度重视家风。”[11]355毛泽东同志特别重视干部子弟的教育,因此严格教育自己的子女。他指出:“我很担心我们的干部子弟,他们没有生活经验和社会经验,可是架子很大,有很大的优越感。要教育他们不要靠父母,不要靠先烈,要完全靠自己。 ”[12]130作为当时的最高领导人, 他既要求干部教育好自己的子女,又以身作则严格要求自己和家人,教育子女不搞特殊化,不摆官架子。当毛岸英从苏联回来后,毛泽东教导他要到农村去,上好农民这堂课。抗美援朝战争时,他让自己的儿子冲锋在前,不畏流血牺牲。周恩来同志在他的生活和工作中,一直以高标准来要求自己,并制定了“十条家规”,以约束自己和亲属的行为。朱德同志出身农民家庭,父母敦厚朴实,他从小受到良好家风的熏陶,在后来的工作和生活中也是严格要求自己。 1937 年9月,朱德坚持人民的根本立场,一心为民,不允许亲属谋取私利。 他在给四川亲属的家书中写道:“那些望升官发财之人决不宜来我处,如欲爱国牺牲一切能吃劳苦之人无妨多来。 ”[13]10他还说:“我决不能再顾家庭, 家庭也不能再累我革命。 ”[14]709即使是在战争年代,朱德也始终严格约束自己,并以坚决的态度对待自己和家人。

红色家风是老一辈革命家将共产主义思想融入家庭教育理念的生动实践。 传承红色家风文化不仅是继承中国共产党红色血脉和基因的必然要求, 也是培养和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重要论述受到老一辈革命家红色家风思想的启迪。

(三)现实逻辑:源于个人实践及社会现实的需要

第一,实践经历的影响。 环境影响人的成长和发展,习近平同志出身于红色革命家庭,父亲习仲勋和母亲齐心都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 十分重视对子女的教育。 齐心回忆:“也许是仲勋打心眼儿里爱孩子的缘故, 所以他特别重视从严要求和教育子女。”[15]习仲勋同志本人俭朴、勤勉,始终以人民为中心, 他的优秀品质深刻影响了习近平同志。 父亲习仲勋将共产党人的廉洁自律和中国传统的家教融为一体,严格教导子女,培养子女们的好习惯和优良品德, 母亲齐心则经常讲“岳母刺字”“精忠报国”的故事。父母的言传身教让习近平同志有超出常人的毅力和情怀, 这为他后来的工作奠定了基础。

父母是习近平同志的道德楷模和教育榜样,他们以潜移默化的方式深刻地影响了他。 此外,习近平同志在基层工作的实践经历也深刻地滋养了他坚守崇高信念和为人民服务的初心, 更使他坚定了自己的理想。 习近平同志自十五岁便下乡到陕西地区做知青, 在做知青的过程中展现了他优秀的品质和作风,初到梁家河,他克服了“跳蚤关、饮食关、劳动关、思想关”,带领梁家河人民办成了许多大事。 他曾回忆道:“15 岁来到黄土地时,我迷惘、彷徨;22 岁离开黄土地时,我已经有着坚定的人生目标,充满自信。 ”[16]120在梁家河这片土地上,习近平同志扣好了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在梁家河展现出的吃苦耐劳的优秀品质, 脚踏实地的办事作风, 为国为民的家国情怀均是源于优良家风的熏陶。 因此,从个人经历出发,习近平总书记深谙良好家风的重要性, 明确了在新时代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离不开家庭文明的建设。

第二,社会现实的推动。家风建设是社会现实的需要,因为它直接影响国家的长治久安。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文明的国家, 家庭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调家庭和谐、亲情、孝道等伦理价值观念, 这些价值观念不仅对个人的成长和幸福具有重要影响, 还对社会的和谐稳定产生积极作用。然而,随着社会的巨大变革和现代化的快速推进, 家庭关系和家庭观念受到了一定的冲击和挑战。 独生子女政策、城市化进程、社会分化等因素, 都对传统的家庭模式和价值观念提出了新的考验。在国情视角下,中国社会面临着许多重要问题,如老龄化、家庭矛盾、青少年问题等,这些问题与家庭的和谐幸福密切相关。 如果家庭关系不稳定、家庭观念淡化,将会对社会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因此,家风建设成为维护社会稳定、凝聚国家力量的重要途径,通过强化家庭和谐、维护亲情、孝老敬亲等传统家庭观,可以提高家庭的稳定性,减少家庭矛盾,推动社会的和谐发展。 从党情的角度看, 当下因家庭问题产生的腐败屡见不鲜,家风建设能够从家庭根源上减少腐败、助力净化政治生态。中国共产党是国家的领导核心,党员的家庭观念和道德行为对中国共产党的形象和声誉具有直接影响。 中国共产党历来注重党员的家风和家教,要求党员在家庭中起到先锋模范作用,传承中国共产党的红色基因和优良革命传统。 党情视角下, 家风建设是党内政治生态建设的一部分。 党员家庭的家风, 直接反映了党员的个人作风,间接影响中国共产党的对外形象。如果党员家庭存在问题,会直接影响党员干部的作风和工作,甚至对党的团结和统一造成不利影响。因此,党内强调家风建设,是加强党的建设、涵养优良政治生态的必要举措。

习近平总书记洞察国家发展全局, 其关于家庭家教家风的系列论述立足于社会现实, 又反作用于社会实践, 在国情和党情视角下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二、习近平关于家庭家教家风建设重要论述的核心要义

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对社会发展具有推动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新时代从家庭层面建设文明社会提供了方法论指导。 家庭家教家风三者相互统一,密不可分,都在不同层面上对社会产生影响。家庭作为社会发展的基石,具有不可替代性,家教是全面育人的关键,在社会育人层面发挥重要作用。家风是社会文明的支柱,以家风建设推动形成社会文明新风尚。

(一)家庭:社会发展的基石

第一,家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了家庭的重要性, 认为无论时代如何变化,社会如何发展,家庭在一个社会中都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 2015 年2 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 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17]他言简意赅地指出了家庭在社会中的重要性以及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明确了家庭的重要地位和重要作用。2016 年12 月,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了家庭的不可替代性:“无论时代如何变化,无论经济社会如何发展,对一个社会来说,家庭的生活依托都不可替代, 家庭的社会功能都不可替代,家庭的文明作用都不可替代。 ”[18]281这反映了他对家庭价值的深刻理解以及家庭在社会中的特殊地位和影响力。 除了从家庭本身出发强调家庭的重要地位, 习近平总书记还从家与国的关系上指明了家庭建设对于国家建设的重要性。 在2015 年春节团拜会上的讲话中他强调“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18]281, 将家庭与国家的前途和命运联系起来, 千千万万个家庭的和谐与健康是国家和民族整体发展的基石。当家庭普遍幸福、稳定、和睦时,国家和民族才能实现稳定、繁荣和进步。家庭作为社会的基本单元, 同时也是培养未来国家建设者和社会发展栋梁的重要场所。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千家万户好,国家才能好,民族才能好”[19]“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20]5,形象生动地阐述了家庭和国家的关系。将家庭比喻为最小的国家,意味着家庭拥有自己的内部秩序、 价值观念和组织结构, 是一个具有自治能力和特殊功能的社会单位。 同时,国家由千万个家庭组成,每个家庭的稳定与和谐直接关系到整个国家的发展与进步。 所以, 家庭的健康发展对国家的繁荣和社会的和谐至关重要。 中华民族是由千千万万个家庭汇聚而成的,从家国同构的政治维度出发,家与国不可分割,紧密联系,家庭的作用十分重要,不容忽视。

第二,家庭建设需注意方式方法。治国需要方法,治家同样需要方法。2023 年9 月,习近平总书记对妇女儿童工作作出重要指示, 进一步强调要发挥妇女的优势和作用, 让更多女性为新时代建功立业。他一直重视发挥妇女的价值,认可和赞扬妇女对家庭和社会的贡献, 鼓励和支持妇女积极参与社会发展, 并鼓励女性在家庭建设中凸显优势、发挥作用。“做好家庭工作,发挥妇女在社会生活和家庭生活中的独特作用”[20]5,妇女在家庭建设中有自己的优势, 尤其是在家庭中树立良好家风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广大妇女要自觉肩负起尊老爱幼、教育子女的责任,在家庭美德建设中发挥作用”[20]15。由此可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了妇女在家庭工作和社会生活中所扮演的独特角色和作用,他认识到妇女在家庭中的劳动和付出,以及她们对家庭和社会稳定和发展的贡献。 他强调了妇女在家庭中起到的关键作用,如照顾和教育子女、维护家庭和谐、传承家风等。 同时,习近平总书记也认识到妇女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他鼓励妇女积极参与社会发展、创造、创新的进程,充分发挥她们的才智和能力。 他提出要激发妇女的创造性、积极性和创业精神,推动妇女在经济、科技、文化等领域的发展, 为国家和社会的进步做出贡献。除了发挥妇女在家庭建设中教育主体的作用,还应注意在家庭建设中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中华民族历来重视家庭, 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诸如尊老爱幼,兄友弟恭等家庭美德,这些传统家庭美德在每一位中国人心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历来重真情、尚大义。”[21]这体现了他对中华民族传统价值观的肯定和赞扬。 习近平总书记认为中华民族以真情为纽带、 追求民族大义的传统价值观对国家和民族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并鼓励人们在生活中继承和弘扬这些优良价值观。

(二)家教:全面育人的关键

第一,家庭教育最重要的是品德教育。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讲话中提到“注重家教”,并重点强调家教在育人方面发挥的作用、 家教的核心内容等。家庭教育是全面育人的关键环节,是培养孩子的人格、道德和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家庭教育,父母可以传授知识、道德观念和生活技能,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重视家教有利于培养孩子的人格, 为培养有益于社会发展的新时代公民奠定基础。 品德是一个人核心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的集合, 对个人和社会的发展至关重要。家庭是孩子最早接触社会的场所,家庭中的品德教育可以为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奠定基础, 家庭教育传递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对孩子的身心成长和人格形成有着深远的影响。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孩子们从牙牙学语起就开始接受家教,有什么样的家教,就有什么样的人。 ”[18]282家庭教育的品德教育是一种无形的教育, 贯穿于孩子生活的方方面面。 从日常生活中的点滴细节开始,父母既是家长的角色又是老师的角色,通过言传身教、行为示范来培养孩子的品德。父母作为孩子学习品德的第一任老师, 应该注重自身的品质修养,要以身作则,成为孩子的良好榜样。“广大家庭都要重言传、重身教,教知识、育品德……要在家庭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8]282-28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品德教育之中, 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尤其是要培育青少年的家国情怀,为国家建设贡献青春力量。这既有利于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又能够推动建设社会主义文明社会。 除此之外,“要开展以劳动创造幸福为主题的宣传教育”[22]5,在家庭教育中注重培养青少年的劳动意识,树立勤俭节约、劳动光荣的正确认识,以培养出一代代热爱劳动、勇于奉献的高素质劳动者。

第二,推动党员干部重视家庭教育。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在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下, 党员干部在国家建设中发挥着先锋模范作用。 党员干部的家庭教育状况和家庭氛围直接影响其子女的成长和发展。 作为党的骨干力量, 党员干部在社会中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并起到示范作用。如果党员干部能够重视家庭教育,注重子女的品德培养和人格塑造,将对其他家庭产生积极的示范作用, 促进整个社会的家庭教育质量提升。 近些年来,部分干部以权谋私、丧失理想信念,甚至出现“家族式腐败”。究其根源,家庭教育的偏差埋下了第一颗不良的种子。习近平同志从小成长于干部家庭, 父母的言传身教让他知道家庭教育对塑造党员干部人格的重要性,同时他也严格要求自己的子女亲属, 决不允许借他的名义谋取私利。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员干部要重视家庭教育,要求党员干部严格教育亲属子女。他曾在讲话中指出“我们不仅要管好自己,而且要管好配偶、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决不谋私利,决不搞特权。”[20]45他告诫党员干部要自觉廉洁自律、公正为政, 强调党员干部在家庭教育和个人工作中要秉持清正廉洁的作风,以身作则,做到廉洁奉公,坚守初心使命。 此外,习近平总书记还多次提到, 党员干部要管好自己的亲属和身边的工作人员,要进行自我监督、自我约束,不因私情影响公务决策,不利用职权谋求私利,真正做到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维护权力的公平和公正。 “各级领导干部要保持高尚道德情操和健康生活情趣,严格要求亲属子女,过好亲情关,教育他们树立遵纪守法、艰苦朴素、自食其力的良好观念”[18]284,这既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各级领导干部自身品格上的要求,又体现了对领导干部重视家庭教育,要以身作则,为子女树立良好榜样,促进全社会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的要求。 2020 年1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提到领导干部家教不好所带来的危害,可能会出现“裙带腐败”“衙内腐败”,甚至会出现谚语常说的“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他生动地说:“老子为官不正带坏了配偶子女, 配偶子女不端最终把老子拉下水。 ”[20]58这说明作为党员干部如若不做好家庭教育,最终会害人害己,要摒弃特权思想,加强自我约束和监督。

(三)家风:社会文明的支柱

第一,推动形成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中华民族历来重视家风建设, 注重以家风传承来育人兴家。在历史长河中,家庭美德一直深植于中华儿女的心中, 是维系中华民族不断发展和传承的重要精神支柱。 中国共产党人也一贯注重家风的传承, 在革命战争年代便形成了影响深远的红色家风, 深受红色家风影响的习近平同志特别注重家风的建设与传承。 早在2013 年,习近平总书记就强调:“千千万万个家庭的家风好, 子女教育得好,社会风气好才有基础。”[20]23这表明社会风气和家庭风气息息相关,每一个小家的风气好了,汇聚到整个社会风气才会好。 2016 年6 月,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指出:“希望大家注重家风。 家风是社会风气的重要组成部分。”[18]283家风的好坏不仅事关家族的兴衰,更关系到社会的健康发展。好的家风培育出爱家爱国,思想端正,人格完整的子孙后代,差的家风则会影响到子孙后代的价值观, 甚至有可能让他们成为危害社会的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好的家风引领人向上向善, 不良的家风却会败坏社会风气, 贻害无穷。 ”[20]25这也印证了培育优良家风的重要性。 党中央号召中华民族每个家庭注重培育家风,不只是为了培育更好的人,更为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推动形成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 家庭教育遵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原则, 引导家庭成员树立新时代的家庭观,尤其是培养爱家爱国的家庭情怀,推动形成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的优良家风。

第二,以家风建设涵养党风、政风。 新时代以来, 党中央着力加强党的建设, 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坚决严惩党内腐败,提升领导干部的党性修养和政治素养。 自2012 年起,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多次提到把家风建设作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重要内容,多次号召向焦裕禄同志、龚全珍同志等党的优秀干部看齐。 他特别指出:“我们着眼于以优良党风带动民风社风,发挥优秀党员、干部、道德模范的作用, 把家风建设作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重要内容。 ”[23]4家风建设对于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具有重要影响,家风建设有利于培养品德优良、作风正派的领导干部, 对领导干部的作风建设具有促进作用,这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党的建设。领导干部要做好家风建设, 不仅是使领导干部本人为子女做表率,做党的克己奉公、作风端正的好干部,还要让领导干部自觉规范子女,不让子女在外以权谋私。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提到:“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自觉遵守廉政准则,既严于律己,又加强对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的教育和约束,决不允许以权谋私,决不允许搞特权。 ”[24]4党员干部家庭风气好, 一是能够减少他人通过家属进行贿赂等谋取私利的行为; 二是领导干部规范自身, 不让家庭亲属利用特权。 党的干部规范自身,严格要求自己,新时代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就会事半功倍。此外,落实家风建设尤其是领导干部的家风建设要以条例规定的形式落实下去, 新时代家风建设的重点对象是领导干部及其亲属、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并把相关内容在《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 等党内法规中作出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等法律法规也注重引导全社会注重家风家教, 以制度化法治化的形式推动家风建设。

总的来说, 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是不可分割的整体,三者紧密联系。 家庭是最基本的社会单位,家教是建设家庭的途径与方法, 而家风是一个家庭甚至一个家族经过家庭建设长久下来形成的良好风气。 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三位一体、层层递进,共同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基础。

三、习近平关于家庭家教家风建设重要论述的现实价值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重要论述,内涵深刻、内容丰富,从个人层面看,契合个人健康成长和建设幸福家庭的现实需要, 为新时代推进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提供根本遵循与重要指导。从国家和社会层面看,立足于家风与政风党风的密切联系, 为新时代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拓宽了基本路径。

(一)为新时代推进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提供根本遵循

家庭关系的健康发展事关社会的长治久安,新时代如何更好地进行家庭文明建设, 形成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是国家、 社会和个人都十分关切的重要课题,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家庭家风家教建设的系列论述为如何建设家庭、 如何提供家庭教育、如何以家风影响社风等提供了重要指导。

第一,以立德树人为核心促进家庭“育人”。纵观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家庭建设的相关论述, 归根结底离不开“育人”的根本目标。 人的发展不仅事关家庭的幸福, 从长远来看还关系到整个社会的稳定和中华民族的兴衰。 无论是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 都是育人的重要环节。 2021 年10 月23日, 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新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 其中特别提到家庭教育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强调在未成年人教育中要以德为先,这正是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到加强品德教育的应有之义。 立德树人是贯穿于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重要教育理念,强调“以德为先”、培养人的品德和道德是培养高素质人才、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家庭建设的重要论述就如何培养人、 培养什么样的人做了深刻的总结。父母作为家庭教育中的责任主体,在家庭教育中应以“立德树人”为核心进行家庭育人。首先,父母应树立正确的育人理念。 父母要充分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意识到育人不仅是子女发展的问题,更是整个家庭幸福和社会稳定的基础;要明确培养孩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目标, 注重孩子的德育、能力、情感价值等方面的提升。其次,父母应注重教育的方式方法。 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了“言传身教法”“榜样示范法”。 父母要以身作则,以自己的言行和行为示范引导孩子,为他们树立正确的榜样;要注重激发孩子的内在动力,激发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父母还可以通过启发式教育、 情感教育和实践教育等多种教育方式,培养孩子的综合能力。 最后,父母应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和教育水平。 父母作为家庭教育的责任主体,必须不断学习,树立与新时代相符的育人理念, 掌握培养时代新人的育人方法,牢固树立“立德树人”的培养意识,从而培养出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堪当大任的高素质人才。

第二,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引领推动家庭教育。 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良好家风和家庭美德正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现实生活中的直观体现。”[2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过程中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形成的全社会共同的道德基准和行为准则,包含了民族精神、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等多个方面的价值观念,能够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形成积极向上、和谐有序的社会风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 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五千年来形成的历史积淀, 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举措。 习近平总书记在论及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时多次提及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家庭家教家风建设中, 更要把家庭家教家风建设作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一环。在进行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时,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指引,弘扬传统美德,培育良好家风;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 同时重视将中华文化中的爱国主义、孝老敬亲、勤俭节约等传统美德融入日常教育之中,鼓励孩子成长为能够为家庭、社会和国家奉献力量的有用之才, 使其成为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随着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不断深入, 众多家庭形成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准则、 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内核的优良家风, 从而推动全社会形成家庭文明新风尚。

第三, 以全社会共建共享为方法开展家庭文明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系列论述中强调家庭文明建设离不开各级党委政府、社会各界组织的共同努力。他指出:“动员社会各界广泛参与,推动形成爱国爱家、相亲相爱、向上向善、 共建共享的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 ”[18]284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是一项事关国家社会长远发展的系统工程, 既需要千千万万个家庭形成合力,建设好自己的家庭,又需要社会和国家共同努力,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助力。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家庭建设离不开发挥人民的主体作用,即每一位家庭成员为建设幸福家庭而努力。 从个人层面来看, 无论是父母还是子女都应强化主人翁意识, 增强家庭责任感, 培养家庭归属感和凝聚力,注意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和相互关怀,建立良好的家庭氛围;树立正确的家庭观,认识到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家庭的稳定和幸福对个人、社会和国家都具有重要意义, 应站在家国同构的政治高度,自觉建设幸福家庭、维护家庭和谐。 从社会层面来看,社会各界应当凝聚力量,提供全面的家庭教育支持, 加强对家庭家教家风建设重要性的宣传。 各组织要积极动员, 开展精神文明建设活动, 鼓励家庭培育优良家风, 形成家庭文明新风尚。 从国家大局来看,党是一切事业的领导核心,必须坚持党对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领导。 党中央要号召全国上下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 充分利用网络媒体或其他平台加大宣传力度, 自上而下形成推进家庭文明建设的良好氛围。 同时,应针对现阶段家庭教育出现的问题,加快与家庭教育有关的政策的制定和实施, 制定相关法律规范以保障家庭权益。 国家、社会、个人三方凝聚力量,以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指导,共同开创家庭文明建设新局面。

(二)为新时代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拓宽基本路径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提出“四个全面”重要战略布局,“全面从严治党”是“四个全面”的重要组成部分。 习近平总书记特别重视领导干部的作风建设,并着重强调家庭、亲情、家风在领导干部作风建设中所起的作用, 这为新时代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拓宽了基本路径、 打开了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新思路。

在家风与党风的良性互动中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反腐倡廉先齐家”,领导干部家风建设是党规党纪的一贯要求[26]。 领导干部的家风是评估其自身作风的重要标准, 也是群众了解党风政风状况的重要途径。 新时代以来,党中央大刀阔斧,严惩腐败,结合近些年的贪腐案件来看,因家风不正而产生的腐败占据很大一部分。 有不少案件是夫妻联手、父子上阵、兄弟串通、家族人员共同敛财。 除此之外,领导干部作风不正的原因,一是个人思想薄弱,二是受家庭影响,在家庭成员的鼓动下开始违背理想信念,贪污受贿。家风不仅事关个人作风,更与党风政风息息相关,在此基础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领导干部要注重家风建设, 自觉管束家人,绝不让家人成为腐败的根源,这为新时代推进党的建设提供了新方法。 要想净化党内政治生态就要从其家庭入手, 家庭家风家教建设不仅有助于提升个人作风, 更对党的建设大局具有积极影响。 作为领导干部,首先,要强化个人的家庭教育,党员干部作为党的骨干力量,应该在家庭中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引导家庭成员树立正确的家庭价值观和道德观, 筑牢防止贪污腐败的底线。 其次,要加强党员家庭作风建设,强化廉洁意识,明确廉洁的重要性, 引导家庭成员自觉遵守廉洁的行为准则,不接受贿赂、不违法乱纪,做到廉洁自律,真正当好领导干部的后备力量。 再次,要推动党员家庭文化建设,通过家庭活动、家庭教育等形式,传承和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和光荣历史,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廉洁文化力量, 继承红色革命家风, 增强党员家庭成员的党性观念和奉献意识。 同时,党员干部家庭要以身作则,以更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主动为社会作出贡献,以实际行动践行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最后,要加强党员家庭的自我监督和约束, 党员家庭成员要自觉接受党组织的监督和约束,自觉遵守党的纪律和规定;要建立健全家庭管理制度, 加强家庭成员自我约束意识,防止家庭成员出现违纪违法行为。将家风建设贯穿于党的建设伟大工程之中, 能够从家庭根源上减少腐败发生,既以家风促党风,又能让党风影响家风,以家庭为基,筑牢反腐底线,在家风和党风的良性互动中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

总的来说, 习近平总书记发表的系列论述逻辑鲜明,内涵丰富,多层次多角度多方面涵盖了对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准则和要求,其思想深刻,为新时代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 更为新时代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拓宽了基本路径。 以家庭建设促进国家建设, 每一位中华儿女都要致力于社会文明建设之中, 成为文明国家建设的参与者、受益者与推动者。

猜你喜欢

家教家风总书记
勤劳节俭传家风
家风伴我成长
习总书记“下团组”
总书记的话儿记心上
关于雄安新区,总书记最关注什么
幽默好家风(二)
家风
总书记的告诚
家教短评
家教短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