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入党誓词百年话语叙事的起点、演进和规律
2024-01-21简梦婷
王 霞,简梦婷
(江西理工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西 赣州 341000)
习近平同志指出:“入党誓词字数不多,记住并不难,难的是终身坚守。每个党员要牢记入党誓词,经常加以对照,坚定不移,终生不渝。”[1]在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节点,重温入党誓词、解读入党誓词百年来话语叙事的生成、演进和规律等,有助于丰富中国特色的政党建设话语体系,重念初心。
一、中国共产党入党誓词百年话语叙事的起点
(一)文本起点:《共产主义者同盟章程》
中国共产党入党誓词的出现稍晚于党的成立,其话语叙事源头可追溯至《共产主义者同盟章程》。“在国际共运史上,最早的入党誓词见之于世界上第一个共产党的党章——《共产主义者同盟章程》。”[2]《共产主义者同盟章程》于1847年在共产主义者同盟第一届代表大会上拟定,包括同盟、支部、区部、中央委员会、代表大会、一般规定、接收盟员,共七章、三十六条内容。章程第九条规定:接收新盟员“由支部主席和充当介绍人的盟员办理”[3]420;第三十六条规定:接收新盟员时要回答五个问题,入盟者做出肯定回答并许下诺言才可正式入盟。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逐渐吸收借鉴了《共产主义者同盟章程》关于接收新成员的相关话语。“凡承认本党纲领和政策,并愿成为忠实党员的人,经党员一人介绍,不分性别、国籍,均可接收为党员”[4],新党员需“经党员一人介绍”与共产主义者同盟要求新盟员需由老盟员介绍入盟的规定相似。同时,新盟员入盟时需回答的5个问题[3]423也体现在中国共产党入党誓词最初的话语叙事中。“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回应同盟章程中的(a)和(c)问题,分别是“你相信财产公有的原则是真理吗?你保证始终不渝地用言语和行动来传播财产公有的原则并促其实现吗?”“为共产主义”可视为相信财产公有,“奋斗终身”可视为愿意用言语和行动来实现共产主义,中国共产党入党誓词用最精练的语言表明了对信仰赞同和拥护的决心。“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回应的是同盟章程中的(b)问题,即“你认为要尽快地实现这些原则,建立一个强有力的同盟是必要的吗?你愿意加入这样一个同盟吗?”“志愿加入”既认可了成立党组织的必要性,又明确表态愿意加入。“保守党的秘密”回应的是同盟章程中的(d)问题,即“你保证对同盟的存在及其一切事情保守机密吗?”“执行党的决定”回答的是同盟章程中的(e)问题,即“你保证服从同盟的决议吗?”
根据以上分析,从内容的关联度判断,《共产主义者同盟章程》中要求新盟员回答的5个问题是中国共产党入党誓词话语叙事最初的文本参考。但在话语表达形式上,两者不同:共产主义者同盟采用的是19世纪欧洲宗教领域盛行的“问答式起誓”,新盟员在得到老盟员的提问后做出肯定回答,是一种被动的承诺;中国共产党入党誓词选择的是中国传统的“宣誓表达”,新党员以宣誓的形式向党组织表明政治信仰,是一种主动承诺。“宣誓”又称“盟誓”“起誓”,作为一种表示遵守契约道德的古老形式,在我国先秦时期就已经出现,《周礼·秋官》记载当时已经出现了专门主管盟书礼仪的“司盟”之职,由先前单纯的诺言过渡到制度化的盟誓。中国共产党党员的入党承诺,选择“主动宣誓”而不是“问答式起誓”,这一方面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善于将马克思主义先进文化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创新逻辑,是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政党宣言的创新性发展;另一方面,这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然结果,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政党建设过程中既积极借鉴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经验,又立足自身实际的政党品格。中国共产党入党誓词话语叙事的历史出场,体现了习近平同志提出的“两个结合”思想。
(二)实践起点:大革命时期的斗争
建党之初,在入党宣誓和入党誓词正式出场前,第一批共产党员自动获得党员身份,或者是经过党组织的“谈话”入党。1945年毛泽东在中共七大上回忆:“这次大会发给我一张表,其中一项要填何人介绍入党。我说我没有介绍人。我们那时候就是自己搞的,知道的事也并不多,可谓年幼无知,不知世事。”[5]著名工人运动活动家邓培的入党经历是“那时入党没有很多手续,由北京党组织把邓培找去谈一次话,宣布党组织的决定,就是入党了。”[6]1922年经陈独秀介绍入党的徐梅坤在回忆录中写道:“早期入党手续非常简单,没有候补期,不用举行宣誓,不填写表格,由介绍人谈一次话,就是党员了。”[7]除较早参与建党的党员外,后面入党的党员都经过了“谈话”,“谈话”是入党宣誓和入党誓词出现前入党程序的重要环节。由“谈话”发展为“宣誓”,始于最早采用宣誓仪式的中国共产党的组织——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旅欧支部。青年团旅欧支部成立于1922年,周恩来曾提议新成员加入时进行宣誓,“我们宣誓不是宗教信仰,是带有政治约束的”[8]。1923年邓小平在法国留学时加入了旅欧支部,1924年当选为旅欧共青团执委会书记局成员,根据中央规定其自动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980年邓小平回忆说:“党员一章中增加了入党要举行宣誓仪式的内容很好,我很赞成。我加入共青团时,是和蔡大姐一起宣的誓,誓词是事先背好的。入党宣誓是一件很庄重的事,可以使人终生不忘。”[9]邓小平的党员身份是由团员转化而来,他的入团宣誓可视为入党宣誓,“誓词事先背好”说明内容相对固定的入团(党)誓词此时已开始出现。1925年中央通告第53号《介绍新党员之变通办法,各团体中党团的组织与任务》明确规定:“惟新生入学时必须经过入学仪式,并立即编入某一支部”[10],“新生入学”指的是接收新党员,“入学仪式”即为入党仪式。20世纪20年代宣誓入党且提到入党誓词的有几位代表,如1925年邓颖超宣誓入党,1926年夏正和、王树声、王首道宣誓入党,1927年李志民、陈士榘、张宗逊、贺龙、杨得志宣誓入党。特别是1927年,毛泽东、周恩来、陈云都亲自主持过入党仪式并带领新党员宣誓。1927年毛泽东分别在湖南酃县(今炎陵县)和江西遂川主持了开国上将陈士榘和曾担任过解放军原总后勤部部长的张宗逊上将等多位党员的入党宣誓仪式。贺龙也在1927年南昌起义后入党,周恩来在瑞金绵江中学一间教室里主持了贺龙的入党宣誓仪式。陈云1927年在江苏省青浦县(今上海市青浦区)也主持过一次党员大会,带领全体新党员宣誓。
以上记载表明,入党宣誓在1925年前后已成为入党必备程序,入党誓词内容在这一时期逐渐形成。1925-1927年的大革命时期是中国共产党政党建设的重要起步期。与国民党合作反对帝国主义、推翻北洋军阀,是中国共产党诞生后为改变旧中国面貌而进行的伟大社会实践,残酷的革命斗争和艰巨的革命任务赋予党的建设鲜明的实践内涵,经过战争洗礼的中国共产党更加注重党的规范化建设,这一时期是中国共产党入党誓词话语叙事的实践起点。
二、中国共产党入党誓词百年话语叙事的演进
中国共产党入党誓词话语叙事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在不同阶段突出不同的话语主题或产生新的话语,记录着中国共产党的百年成长历程。
(一)救亡图存中立初心(1921-1927年):确立为共产主义奋斗的远大理想
1921年中国共产党在救亡图存中应运而生,第一代共产党员勇敢承担起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重任,对刚成立的党组织十分珍视、充满信心,在实现共产主义最高理想的期许中许下了铮铮誓言。以下列举几份具有代表性的誓词。1925年邓颖超入党誓词:“我一定遵守党章,服从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不惜流血牺牲,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11]1926年王树声的入党誓词:“我自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服从党的纪律,为共产主义奋斗终生,严守秘密,誓不叛党。”[12]夏征农在百岁生日时回忆:“我1926年10月在南京加入共产党,当时我庄严宣誓:永远跟党,永不叛变,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我一辈子记住我的入党誓言,什么时候都不会忘记。”[13]“为共产主义奋斗”明确了中国共产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强调信仰的唯一性,是这一时期入党誓词话语叙事的主题。“共产主义”这一人类社会未来图景的科学设想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先进分子,他们通过入党宣誓将对真理的信仰镌刻在灵魂深处,入党誓词就是见证这一过程的话语载体。
(二)土地革命中强党性(1927-1937年):许下永远忠诚于党的庄严承诺
1927年蒋介石集团制造白色恐怖,共产党党员数量由近6万锐减至1万多,党的组织被打散、被宣布为非法,生存面临严峻考验。为生存,中国共产党人把工作重点由城市转入农村,革命斗争在隐蔽的方式下进行。这一时期毛泽东主持入党仪式时的誓词是:“牺牲个人,努力革命,阶级斗争,服从组织,严守秘密,永不叛党。”[14]目前现存最早的入党誓词实物——贺页朵的入党誓词,也出自这一时期,内容是:“言(严)首(守)纟必(秘)蜜(密),阶级斗争,努力革命,伏(服)从党其(纪),永不叛党”[15]。2019年10月,贺页朵的“宣誓书”被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与中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编入《见证初心和使命的“十一书”》第一书。一位普通农民在极其艰苦条件下留下了宝贵的入党誓词,这种忠诚和信仰具有强烈的震撼力和教育价值。贺页朵的入党誓词与毛泽东领读的誓词内容基本相同,主题鲜明、朗朗上口,这种言简意赅的话语表达风格很显然是基于当时残酷的生存环境。1930年9月中央通过的《组织问题决议案》明确指出:“加入共产党绝不是随随便便的事,而是有严重责任有异常需要有光荣的一件事”[16],“严重责任”“异常需要”是这一时期残酷阶级斗争背景下党员必须面对的现实考验。为求生存,“永不叛党”是这一时期入党誓词话语叙事的主题,昭示着党员对党的无限忠诚。
(三)抗日烽火中图发展(1937-1945年):增强实现民族独立的信心和决心
1937年国共实现合作,中国共产党的生存环境和中心任务发生很大变化,入党誓词出现了一些新内容。这一时期中央组织部拟定的誓词:“1.为共产主义奋斗到底;2.党的利益高于一切,经常地积极工作(模范);3.遵守党的纪律,永远不叛党(秘密);4.不怕困难,永远为党工作;5.要做群众的模范;6.保守党的秘密;7.对党有信心;8.百折不挠,永不叛党。”[17]这版誓词相较于前一时期,内容更加翔实,誓词中出现了“要做群众的模范”和“对党有信心”等新内容。抗日战争时期,中央提出要十倍地发展党员,共产党员数量已发展到120多万,党领导的人民革命力量也得到空前发展。“做群众的模范”表明党组织开始重视党员形象建设,“对党有信心”是驳斥这一时期“亡国论”的有力话语。1938年,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一文,从根本上驳斥了“亡国论”和“速胜论”的错误观点,党员带头“做群众的模范”、增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打败日寇、实现民族独立的信心和决心,是这一时期入党誓词话语叙事的主题。
(四)解放战争中谋稳定(1945-1949年):提振解放全中国的士气和志气
解放战争时期,无数党员怀着解放全中国、推翻“三座大山”的理想和信念火线入党,党员人数由1945年的121万增至1949年的448万,翻了近三倍。为适应新形势下党组织体量的剧增和迎接即将到来的胜利,中央对入党宣誓及誓词不再统一规定,但强调誓词内容需遵照党章前两条。“入党仪式与入党誓词在党章中没有明文规定,亦不适宜再作明文规定,所谓‘誓词’的内容,亦不能不是党章第一章第一、二条的内容。”[18]以1948年西北局宣传部编印的《共产党员课本》中收录的誓词为例:“誓为共产主义,坚决奋斗到底。密切联系群众,不断努力学习。实行党的政策,服从党的决议。遵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倘有违反行为,愿受党的处分。”[19]为发动群众夺取解放战争的胜利,这一时期党内强调走群众路线,入党誓词中出现了“密切联系群众”新内容,陈毅元帅说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密切联系群众、依靠人民的力量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是这一时期入党誓词话语叙事的主题。“实行党的政策,服从党的决议”也是新内容,强调党员对党的服从原则,后来演变为“坚决执行党的决定”,这一时期誓词中还有“倘有违反行为,愿受党的处分”这种补充话语,但这种从惩罚功能出发令宣誓者产生敬畏的内容没有在后面的入党誓词中延续下来。
(五)新中国曲折探索中显变化(1949-1978年):激发建设新中国的动力和热情
新中国成立后,延续了前一时期入党誓词可遵照党章自拟、入党仪式由各地根据需求自行安排的做法。中南局宣传部1950年版的入党誓词是:“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承认党纲、党章,遵守党的纪律,服从党的决议,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努力提高自己的觉悟,积极工作,精通业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屈不挠,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到底。”[20]“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积极工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等内容为新增话语,体现了党对党员在思想理论学习和工作态度上的新要求,“自愿入党”变为“志愿入党”,体现了党员从组织入党到思想入党的变化,“承认党纲党章”强调了党纲党章对党员行为的引导与规范作用。新中国成立后,党的中心任务由民主革命过渡到国家建设,这一时期入党誓词话语叙事的主题是引导党员将民主革命时期的奋斗牺牲精神转化为新时期的工作动力和奋斗热情,要求党员在新时期努力提升思想觉悟,坚守人民立场,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1952年开始,中央组织部制定的新版入党志愿书中取消了入党誓词一栏,“文化大革命”期间入党誓词一度出现不统一、不规范现象。
(六)改革开放飞速发展中定规范(1978-2012年):提升新时期应对风险挑战的能力和水平
1982年党的十二大召开,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党的执政环境和中心任务发生新变化。党的十二大将入党誓词正式写入党章,这在党的历史上是第一次,重新修订的入党志愿书也印制了入党誓词。从党的十二大到党的二十大,尽管党章有所修订,但入党誓词内容一直未变,体现了此版誓词的权威性。“严守党的纪律,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来源于建党之初和大革命时期,在救亡图存中第一代中国共产党党员立下了初心。“保守党的秘密,对党忠诚,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来源于土地革命时期,在残酷的斗争环境下中国共产党党员用生命践行誓言、求得生存。“自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来源于建党之初,抗日战争时期普遍使用,解放战争时期由“自愿”演变为“志愿”,得道者多助,越来越多的人“志(自)愿入党”,党的力量飞速发展。“执行党的决定”来源于解放战争时期,“党员能否坚定地、不折不扣地执行党的决定,既是一个政治态度问题,也是一个党性修养和政治觉悟问题”[21]。“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积极工作”来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在全新的执政环境下对党员提出了更高、更具体的新要求。“履行党员义务”是新增内容,一定程度上替代了入党誓词演进过程中出现的诸如“做群众的模范”“对党有信心”“密切联系群众”“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精通业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等话语,这些都可视为是党员应履行基本“义务”的统一表达。这一时期入党誓词话语叙事整合优化了前几个阶段入党誓词的基本内容,明确了入党誓词在新时期的规范化和权威性,要求党员全面投入改革开放的伟大战略并积极应对新时期的风险和挑战。
(七)新时代民族复兴中促传承(2012年至今):强化新时代坚守初心的责任和担当
党的十九大后,习近平同志带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到党的一大会址重温入党誓词,彰显了党中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责任和担当;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同志再次强调全党同志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对初心和使命的执着坚守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信仰真理、秉持人民至上和胸怀天下的世界第一大党形象。当前,入党誓词的运用更加普及,“运用的群体更加‘草根化’,入党誓词的认知认同不断强化”[22]。入党誓词已成为大众普遍认同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政党建设话语。在入党誓词走进大众视域下,重温入党誓词有助于通过具有马克思主义、中国价值、现代文明的话语语境使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血脉在新时代得到更深层次的赓续。新时代入党誓词话语叙事的主题是重温入党誓词以强化党员的初心意识和使命担当,推进党内教育活动在实践层面的创新,为党在新时期继续推进自我革命提供内驱动力。
三、中国共产党入党誓词百年话语叙事的规律
中国共产党入党誓词百年来的话语叙事生动描绘了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攻坚克难的政党形象,体现着独特的中国思维和演进规律。
(一)叙事内容始终围绕党在不同时期的中心任务和历史使命,是反映党在不同阶段生存发展状态的晴雨表
入党誓词的话语叙事内容与特定历史背景下中国共产党肩负的中心任务和历史使命相统一。一方面,党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生存空间和执政环境是导致入党誓词话语叙事内容发生变化的引擎;另一方面,入党誓词话语叙事内容的变迁是反映党在不同阶段生存发展状态的晴雨表。1921-1927年是入党誓词话语叙事酝酿的萌芽起步期。这一时期,党制定民主革命纲领、推动国民革命军建立、掀起大革命高潮,党的力量不断成长壮大。伴随着党组织的发展,入党誓词在1925年前后开始出现,强调服从党的纪律,突出为共产主义奋斗的最高理想。1927年,国民党反动集团背叛革命,党组织受到重创,生存空间被大幅压缩,入党宣誓由公开转为秘密。1927-1949年是入党誓词话语叙事的渐进发展期。中国共产党找到了革命新道路,依托革命根据地不断发展壮大,取得了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党员数量在22年间翻了将近80倍。入党誓词话语叙事的内容伴随党伟大事业的推进而不断丰富,出现了反映忠诚观、群众观和服从原则的新话语,入党宣誓成为发展新党员的必备程序和党性教育的有力抓手。1949-1982年是入党誓词话语叙事的曲折实践期。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如何带领中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是崭新任务,这一时期虽然取得了巨大成就,但由于建设经验不足,党的事业在曲折中前进。入党誓词中出现了要求党员加强思想理论学习和积极为党工作等新内容,但“文化大革命”期间入党誓词内容的规范性有所下降。1982年至今是入党誓话语叙事的成熟定型期。入党誓词话语叙事实现了与时俱进,入党誓词的精神感召力得到更广泛、更有深度的释放。
(二)叙事功能始终服务于党的成长,与党的建设伟大工程话语同构
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百年来一脉相承,入党誓词一直贯穿其中,话语叙事功能始终服务于党的成长。从整体功能看,入党誓词是规范党的最终目标和最高理想的“顶层设计”,赋予党员个体规范性的认知图式,作用于个体对政党使命的理解和认知。好的“顶层设计”不仅具有高度的解释力,还具有强大的引导力,这种“解释力”和“引导力”体现了入党誓词话语叙事的引领功能,与党的建设伟大工程话语同构。革命战争时期,入党誓词的话语叙事功能突出革命性和忠诚性,无论是大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还是解放战争,坚定的革命斗志和对党的无限忠诚是入党誓词话语叙事对合格党员设定的基本条件。新中国成立后,入党誓词话语叙事功能突出建设性和激励性,经过了抗美援朝、镇压反革命和“三大改造”等巨大考验,党的建设再次面临新课题,各项事业百废待兴,入党誓词话语叙事承担着激励党员不改奋斗本色、积极投身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功能。改革开放新时期,入党誓词话语叙事功能突出政治性和规范性,为了应对改革开放新环境下的各种挑战,党员要站稳政治立场、旗帜鲜明讲政治。同时,入党誓词写入党章,话语内容和表达形式实现规范化,党的规范化建设原则日益鲜明。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入党誓词话语叙事功能聚焦唤醒党员的初心意识和提升全党带领中国人民奋进新征程的历史自信和历史主动,重温入党誓词有助于强化党员的初心意识和使命担当,对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继续开新局、谱新篇、建新功有重要意义。
(三)叙事启示始终指向对党绝对拥护的政治自信,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政党建设的价值追求和政治本色
入党誓词是党员的庄严政治承诺,无论内容如何调整,其叙事启示始终指向对党绝对拥护的政治自信。
第一,始终坚持自我革命,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跳出“历史周期律”的第二个答案,“自我革命的思想引擎、实践遵循、价值导向、根本要求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特征”[23]。从立初心到强党性、图发展、谋稳定、定规范、促传承,入党誓词话语叙事的百年演进记录着党在不同阶段进行自我革命的政治清醒和行动自觉。在重温入党誓词中汲取自我革命的智慧、经验和勇气,有助于清除一切有损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因素,巩固党的坚强领导核心地位。
第二,始终保持守正创新,永葆党的生机和活力。守正创新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品质和优良传统,入党誓词话语叙事的百年演进体现着中国共产党“变”与“不变”共存的政党建设逻辑。尽管入党誓词的话语内容会“因时而调整”,但坚守共产主义的目标指向从未改变,服务于党的建设的基本宗旨从未改变,“无论历史风云如何变幻,我们党始终能够坚持适应变化、调整自我、从容应对”[24],体现着百年发展中的守正创新。在重温入党誓词中弘扬守正创新的政党品质,有助于推进“两个结合”,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境界。
第三,始终重视对党员进行党性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永葆党的初心不改、使命不怠。“为共产主义奋斗”“永不叛党”“对党忠诚”等彰显党员党性和理想信念的话语在入党誓词话语叙事演进中出现最早、变动最小,是党自成立时起对党员一以贯之的要求。在新的赶考路上,党性和理想信念教育需要继续推进,以更加纯粹的党性修养、更加坚定的理想信念、更加饱满的实干精神、更加主动的奋斗姿态答好新时代问卷,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葆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政治本色。
四、中国共产党入党誓词话语叙事和伟大建党精神话语叙事同向同行
中国共产党入党誓词话语叙事和伟大建党精神话语叙事的内涵高度契合,入党誓词话语叙事记录着建党精神的孕育历程,两者同向同行,共同记录着中国共产党践行初心和使命的奋进之路。
(一)入党誓词话语叙事与建党精神话语叙事内涵契合
首先,入党誓词中“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与建党精神中“坚持真理、坚守理想”相契合,集中体现了两者崇尚信仰的属性。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即是对“坚持真理”的践行。“共产主义”是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是第一代共产党人对如何实现理想的庄严承诺,也是建党精神“坚守理想”的实践表达。入党誓词和建党精神崇尚信仰、追求真理的叙事逻辑,共同阐明了中国共产党何以建党的历史之问。
其次,入党誓词中“履行党员义务,执行党的决定”与建党精神中“践行初心、担当使命”相契合,集中体现了两者重视实践的属性。履行义务和执行决定是党组织对党员的基本要求,同时也是判断党员能否践行初心和担当使命的重要实践标准。任何伟大的理想都需要实践的桥梁,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没有停留于理论上的美好设定,也没有局限于空泛的动员和号召,而是身先士卒、冲锋在前。入党誓词和建党精神重视实践、崇尚行动的叙事逻辑,共同阐明了中国共产党何以立党的历史之问。
再次,入党誓词中“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与建党精神中“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相契合,集中体现了两者不怕牺牲的属性。生存考验是验证共产党员以行动兑现初心的试金石,不怕牺牲就要做到能够随时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在血雨腥风的年代,残酷的生存环境不允许党员有更多的选择,为了完成任务,很多情况下牺牲生命是唯一选项。“开展革命必然付出牺牲,赢得胜利必须进行斗争,这是历史发展的普遍规律。”[25]只有敢于牺牲,才能推进斗争。入党誓词和建党精神不怕牺牲、勇于斗争的叙事逻辑,共同阐明了中国共产党何以兴党的历史之问。
最后,入党誓词中“严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对党忠诚,积极工作,永不叛党”与建党精神中“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相契合,集中体现了两者恪守忠诚的属性。中国共产党为民执政,没有所谓的政党利益,党员做到严守纪律、保守秘密、积极工作既是“对党忠诚”的实践内涵,也是“不负人民”的基本体现,换言之,对党忠诚就是不负人民。入党誓词和建党精神恪守忠诚、不负人民的叙事逻辑,共同阐明了中国共产党何以强党的历史之问。
(二)入党誓词话语叙事和建党精神话语叙事场域一致
话语是由实践到思维再到语言的一种高度抽象,建党精神的孕育远远早于其话语的形成,与入党誓词同步。在建党精神话语出场前,作为与建党精神有着共同叙事场域的入党誓词,以其百年演进的叙事轨迹记录着建党精神兴起、发展与成熟的历程,更具象地展现了建党精神在百年征程中的精神伟力。
首先是共同的话语资源。入党誓词像一根有形的线规范着党员的言行、保障着党组织的安全,建党精神像一根无形的线牵引着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持续奋斗。从一叶扁舟到巍巍巨轮、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丰硕果实,党的队伍不断扩大,数以百万计的共产党员用生命兑现誓言。“从古以来,中国没有一个集团,像共产党一样,不惜牺牲一切,牺牲多少人,干这样的大事。”[26]这一过程中出现的事件、人物、实物等相关历史资源是见证入党誓词和建党精神孕育并使两者话语“言之有物”的重要支撑,是两者共同的话语资源。
其次是共同的话语主体。中国共产党人是入党誓词和建党精神共同的话语主体。为完成各阶段党的中心任务和历史使命,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在党旗下宣誓,入党誓词被一个个鲜活的生命践行,被一次次英勇的斗争延续,这一过程与伟大建党精神的书写同向同行。作为共同的话语主体,中国共产党人是入党誓词和建党精神的孕育者、践行者和传承者。可以说,入党誓词和建党精神在同一时空的不同维度上记录着中华民族如何从任人宰割到逐步走向民族复兴的伟大蜕变。
五、结语
中国共产党入党誓词是对马克思主义政党宣言的创新性发展,“是党员加强自我党性修养的思想宝典、行为镜鉴”[27]。在百年征程中,入党誓词话语叙事经历了在救亡图存中立初心、在土地革命中强党性、在抗日烽火中图发展、在解放战争中谋稳定、在新中国曲折探索中显变化、在改革开放飞速发展中定规范、在新时代民族复兴中促传承七个阶段的演进。七个阶段话语叙事的内容在功能和定位的调试中不断发生变化,尽管不同时期有不同侧重的话语主题、有不同情形的话语运用和话语特点,但入党誓词话语叙事的内核始终指向党的宗旨、国家命运和人民利益。可以说,入党誓词百年来的话语叙事既是政党建设话语的演进过程,体现为中国共产党对政党品格的塑造;也是一种稳定的文化形态,体现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主结合;还是一个政权意识的规范化过程,体现为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权建设原则和建设规律。通过对入党誓词百年话语叙事予以时代性的诠释,可以面向实践进行话语内涵的创新和传统话语概念的延展,将其与新时代的需求结合起来,并以问题为中心,以传统话语为材料,为当前面临的重大问题创造出新的解释架构,深化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规律性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