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三个务必”的生成逻辑、基本特征与实践路径

2024-01-21王玉珠

关键词:三个务必斗争中国共产党

王玉珠

(首都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048)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全党同志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绚丽的华章”[1]1-2。“三个务必”应时而生,从旗帜方向、作风建设、动力支撑三个方面,对长期执政的中国共产党提出更高的要求。在管党治党的过程中,习近平为中国共产党的建设提供了明确的指导思想,有助于推动党的建设不断向前发展,确保党始终充满活力、健康成长。为了彰显我们党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对管党治党的高度警醒和战略自觉,习近平提出了“三个务必”的重大论断,将“两个务必”升华为“三个务必”,目的在于保持党的肌体健康,确保党始终具有先进性和纯洁性,同时提升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三个务必”是新时代推进党的高质量建设不可或缺的准则,是中国共产党在关键历史时刻所表现出的显著清醒和不屈不挠的决心,表明了我党面对新的赶考之路的责任意识。

一、“三个务必”的生成逻辑

“三个务必”的形成绝非偶然,它具有清晰的文化渊源、历史脉络和现实背景,是党的战略自信和历史自觉的深刻体现,也是新时代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实践策略,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三个务必”生成的理论逻辑

“三个务必”蕴含着丰富的理论内涵,无论是“两个务必”还是“三个务必”,都是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浸润下产生。中国共产党人具备崇高的精神品质,这得益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让其心怀仁德、胸怀天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素来就包含着“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圣人常无心,以百姓之心为心”“为君之道,必先存百姓”的政治思想,这体现了任何时期中国人民都希望执政者拥有仁爱之心。勤政爱民也是身居高位者必须具备的政治素养。“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渲染出丰收之年农村宁静欢快的氛围,表明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和渴望。“未出土时先有节,便凌云去也无心”“虚心竹有低头叶,傲骨梅无仰面花”,表明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都需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才能够保持前进的状态。在《尚书·大禹谟》中提到的“克勤于邦、克俭于家”,表明既要勤劳,也要节俭,传达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高尚情操,表明中国人民向来保持着吃苦耐劳、勇于拼搏的文化基因。“三个务必”用中国式的语言,传达出深刻的人文理念、哲学思想和价值追求,蕴含着中国韵味、中国精神和中国特色。“三个务必”根植于中华文化沃土,充分吸收传统文化中“天下为公”“修身以德”“克勤至简”“自强不息”等精神内核,展现了强大的文化凝聚力、历史穿透力和实践感召力,同时也彰显了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为其赓续发展铺平了道路。

(二)“三个务必”生成的历史逻辑

“三个务必”的历史渊源体现在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走好新征程的实践当中,清晰地认识“两个务必”的历史缘起,更能准确把握“三个务必”。解放战争后期,三大战役的胜利,预示着中国共产党将成为全国范围内执政的大党。毛泽东将中国共产党从西柏坡出发、进入北平(今北京)这一行动形容为“进京赶考”。毛泽东告诫全体党员:“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2]。这是共产党人对于国家未来建设的深度思考,体现出“进京赶考”的慎重态度和必胜决心。

改革开放后,在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冲破了思想束缚,不断改革创新、自力更生,继续弘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坚持“两个务必”,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江泽民多次告诫全党要始终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面对国际国内局势的风云变幻,他认为作风建设始终是检验党员干部执政能力的试金石。自党的十六大以来,胡锦涛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同时,他将“两个务必”视为重要的理论,促进了党和国家事业的不断进步,同时也有效地遏制了少数党员干部在道德品质上的衰退和堕落。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作为党中央核心,高度重视“两个务必”的现实意义,致力于保持初心、牢记使命,以高度的历史自觉和责任担当守好“两个务必”。为此,在“两个务必”的基础上,形成了“三个务必”重大理论成果。“三个务必”有着深远的智慧,是中国共产党总结长期执政经验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对“两个务必”的继承和发展。

(三)“三个务必”生成的现实逻辑

“三个务必”的提出,是基于党情、世情、国情发生深刻变化,是对时代任务的深刻把握以及对现实问题的深刻认识。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进入历史新阶段,越是各方面发展形势好,越需要正确的理论来保驾护航,防止偏航。中国现阶段的发展,不是凭空想出来的,而是在实实在在的拼搏中,一点一滴走向强大的。“三个务必”表明党具有强烈的危机意识和机遇意识,为有效解决现实问题提供了精神动力。

“三个务必”是针对当前党所处的历史方位、肩负的初心使命做出的深入分析,是对“两个务必”的时代升华。一方面,“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1]60。国际力量变化明显,国际形势日益复杂多变,全球产业布局发生深刻变化,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因素增加。另一方面,我们正处于历史交汇点,面临着复杂的大变革时期,这对于中华民族复兴战略的全局有着重大影响。中华民族在逐渐走向富强的过程中,风险挑战也随之增多,社会发展出现新的难题,机遇和挑战并存。中国共产党能否坚持初心使命,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能否继续带领全国人民迈向共同富裕的道路,直接关系到党的领导能力和执政能力。虽然前途一片向好,但前路充满曲折,我们需要在前行的路上认真执行“三个务必”。

二、“三个务必”的基本特征

“三个务必”具有深厚的指导意义,为我国在新的历史时期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指引。“三个务必”基本特征显著,离不开党的坚强领导,需要有人民的支持和正确的斗争方法为共同的理想接续奋斗。

(一)牢固的主体性

中国共产党是“三个务必”的践行者。“主”有主导、主动意味,“体”则有归属之意,“三个务必”所具有的主体性有着深刻的理论支撑。中国共产党作为一支思想先进的政党,起着先锋队作用,是一个真正无私的政党,他的一切行为都以广大人民的福祉为出发点。任何一个领导阶级,都需要在坚持不懈的斗争过程中经受住考验,成长为有智慧、有担当、有理想、有情怀的领导阶级。中国共产党紧紧依靠人民,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发挥执政党的领导作用,在中华大地上建立伟大的事业。“三个务必”这一提法充分彰显了党的历史自觉和责任担当,是对党员干部踏上新征程的再次鞭策与警醒。我们党执政的时间越长,越要注意党群干群关系是否紧密,越要体察民情、了解民意,增强执政能力,坚持初心使命。中国共产党是极其自律的政党,对自身的约束和要求远远高于其他政党。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中国可以在纷繁杂乱的国内国际环境中保持战略定力,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实践证明,强烈的使命感可以激发人的精神动力,进而投入实际工作当中。党的领导坚强有力,为国家的繁荣发展保驾护航。一个拥有理想信念和政治定力的政党有利于赢得历史的主动,朝着光明的未来奋勇前行。

党是办好中国事情的关键。中国共产党是“三个务必”的提出者和执行者,在加强自身建设的前提下,有责任带领人民走向康庄大道。在新的赶考路上,如何确保我们党长期的领导地位,做到“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是一个需要长期思考并且不断探索的问题。这反映出共产党员对自身职责的认同和拥护,努力在自己的责任范围内为人们提供更好的生活条件。他们时刻保持着对人民和社会的关注,毫不动摇地为实现社会公平、正义而努力奋斗。最终,他们的行动体现了高尚的人性和光辉的道德,成为名副其实的社会楷模。

(二)鲜明的人民性

“三个务必”体现了鲜明的人民性。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信仰马克思主义的政党,在其建立、壮大和发展过程中,最核心的力量来源于人民群众。“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表达了人民至上的价值意蕴,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连接着党“为人民谋幸福”的庄严承诺。这种崇高的情怀时刻激励着党在实际工作中考虑人民的最大利益。牢记初心使命是一种高尚的信仰,是对人民的尊重与负责,也是中国共产党永不变色的重要法宝。

“人民是党执政的最大底气,也是党执政最深厚的根基。”[4]这体现了人民的支持与拥护对于国家政局的稳定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中国共产党的政治本色是以人民为中心,这一原则可以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民本思想中找到答案。无论何时,执政者都应该关心人民大众的生活情况。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高度认同人民在社会历史进程中的首要地位,人民群众是推动生产力进步的主要因素。在社会历史的演进中,人民群众的力量是非常重要的,它有能力扭转社会的发展方向。“人民群众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5]“三个务必”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根基在人民、命脉在人民,一切成果的取得都需要依靠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得以实现,“人”理应成为所有优秀成果的受益者和拥有者。一个政党要想保持长期执政,也应该得到人民的认可和支持。我们党的奋斗目标是坚定不移地实现人民对幸福生活的追求,这就意味着必须深入了解群众真实的需求和呼声。守得住初心,才可以民心所向。不忘来时的路,传递好“为人民服务”的接力棒,让初心和使命不断传承和发展。

人民性是中国共产党最大的政治底气,它是党连续不断获得人力资源的重要保障。“三个务必”深刻体现了民心政治,彰显了以人民为中心的理论品质。“初心”始终未变,依然建立在服务人民、造福人民的根基上。“人”是所有因素中最富有创造性的变量,尊重人的生存发展需求,为人们提供更好的生活条件,是中国共产党始终如一的政治追求。

(三)清晰的指向性

马克思指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6]。对马克思而言,哲学的目的是为了揭示世界的本质和运动规律,深入理解社会的现状和矛盾。但单纯的理论和观察无法解决社会问题,真正的改变来自人们的实践行动,通过社会运动和政治斗争来改变不公正和不平等的社会现状。具有清晰的指向性是“三个务必”的重要特征。干事创业需要有一个确定的目标,这样才有利于汇聚集体力量,朝着共同的方向奋进。中国共产党率领人民持续勇往直前,经过一个又一个艰难险阻,取得了历史性的跨越,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一穷二白”,到赶上时代再到引领时代。“中国共产党开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一条越走越宽的人间正道,是能够使民族振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社会和谐、生态美丽的康庄大道,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唯一正确道路。”[7]

“初心凝聚起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坚定理想信念的共识,促使中国共产党人自觉地为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不懈奋斗、笃行不怠。”[8]实践证明,有了正确的目标和任务,才可以为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做出应有的努力。要想真正实现中国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们要有战胜困难、开拓未知之路的能力。中国共产党目标坚定,通过实践改造主客观世界,尊重社会发展客观规律,依靠人民的力量创造美好生活。真正的宏伟目标只能建立在务实的基础上,只有勤劳的双手才能创造出美好的生活。“三个务必”为我们指明了前行的方向,需要我们在正确的目标指引下,鼓足干劲、全力以赴,向着既定的目标高质量、高标准推进。站在新的历史起点,顺势而为、御风而上,用实践的力量为民族打造未来之基。

“三个务必”所呈现的清晰指向,背后折射出中国共产党的睿智和冷静。居安依然思危,身处盛世亦能心系天下。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人们永恒的追求,而实现这一目标,是中国共产党对人民的郑重承诺。心中有目标,脚下的步伐才会变得更加坚定,终有一天,在踏遍千山万水,经历荆棘丛林,到达心中梦想的彼岸。“三个务必”的提出,是对未来坚定而有力的回应。前路漫漫,怀揣着理想与抱负,方能走得更远。

(四)深刻的斗争性

“矛盾是绝对的,斗争是必然的,通过斗争,在旧矛盾得到解决的同时新矛盾再次出现,事物就是在矛盾斗争的此消彼长中得到进步与发展”[9]。中华民族的奋斗史也是一部斗争史,显示了党带领人民在各种复杂严峻的环境中获得的巨大成功。幸福并不是轻易获得的,它是通过个人不断的努力和坚持不懈的斗争才能实现的。敢于斗争表现在面对风险挑战的强硬态度,善于斗争体现出克服困难的智慧和勇气。我们今天的成就、创造的辉煌,都是通过不断斗争、顽强拼搏取得的。今天的幸福生活,离不开许多人的负重前行。做到居安思危、防微杜渐,做好经受各种风浪的重大考验,要在斗争中增强中国人民的志气、骨气、底气。

毛泽东强调:“有条件的相对的同一性和无条件的绝对的斗争性相结合,构成了一切事物的矛盾运动”[10]。事物的发展过程离不开矛盾运动。正是通过各种矛盾、曲折,才逐渐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与方法,从而得到提升。敢于斗争是中国人民的精神风骨,也是共产党人克敌制胜的有力武器。中国共产党在历经持久战和抗日战争的斗争中不断壮大和发展,并且经历了无数的困难和挫折,始终保持着坚定的信念,并且敢于直面各种艰难险阻。正是在一次次的斗争与磨难中,中国共产党逐渐成为今天人民的领头人和国家强大的重要力量。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要善于在以往的斗争中汲取经验教训,增强斗争智慧和斗争本领。强大的斗争能力有利于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坚定政治立场和前进方向,在实际工作当中坚持党性原则,以强大的政治定力办好中国的事情。

斗争是为了解决事物产生的矛盾问题,及时应对风险挑战。中国共产党具有敢于斗争、不畏风险、永攀高峰的风骨与韧劲,正是在这种精神的鼓舞下,党团结带领人民完成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还将带领人民走向共同富裕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一个政党、一支队伍只有时刻保持斗争意志,才会有更多的出路。中国共产党所散发出的斗争精神不仅体现在他勇于面对问题、坚守真理、勇于自我净化和自我革命的态度上,还体现在用坚强的斗争意志不断打磨和锤炼自己,坚持刀刃向内,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三、新时代“三个务必”的实践路径

“三个务必”以时代和实践发展为指引,实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守正与创新相统一。从“两个务必”到“三个务必”,是新时代的“赶考”精神对以往“赶考”要求的价值超越。“三个务必”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创新理论,中国共产党有信心、有能力在“三个务必”的指引下为国家的健康发展注入强大力量。

(一)深入开展“三个务必”思想教育,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深度结合

“三个务必”内涵丰富,言简意赅,相互联系又自成体系,既强调目标任务,又回归现实,体现了认识论和方法论的紧密结合,具有很强的实践引领力。从“两个务必”到“三个务必”,是对理论的升华和实践的超越,体现的是党始终坚持问题导向。时代是出卷人,人民是阅卷人,中国共产党是答卷人。“三个务必”是新时代取得的创新理论成果,需要从中国具体实际出发,在“三个务必”的科学指引下,扎扎实实推进中国现代化建设。

第一,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巩固思想基础。用先进的理论教育全党、引导人民,这是“三个务必”中不可缺少的要素。理论上坚定,政治信仰才会更加牢固,脚下的步伐才会更加稳健。重提“初心”“使命”是对中国共产党所具有的执政理念和政治信仰的再次鞭策,要求党员干部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主动在思想层面严格把关,督促自己不断进步。如多次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和政治执行力,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增强历史主动和责任意识。要经常在微博、微信、抖音、快手、学习强国等社交平台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正能量宣传,深刻领悟“三个务必”的思想精髓。在“三个务必”的精神指引下,将自身的发展前途和国家、民族的命运联系起来,建立开阔的政治视野和坚定的理想抱负。

第二,增强学习本领,充分吸收“三个务必”的思想精华。一个国家和民族的进步和发展有赖于人们的学习。只有通过学习新的理论和思想来武装自己的头脑,才能够保持敏锐的观察力。坚持“三个务必”,党员干部要带头学,带着问题学,成为学习型政党,增强学习能力,成为不断进步的马克思主义政党。要善于总结以往的历史经验,做到学史增信、学史明理,通过丰富的理论知识形成稳定的精神品质。立足“三个务必”,要保持优良的学风,不断学习前沿知识,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在独立思考中不断提升思想境界与政治涵养。

第三,在实际行动中践行“三个务必”,做到知行合一。正确的思想不会凭空产生,需要经过扎实的理论学习和实践磨炼。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必然会面临复杂的国际形势,也会遇到国内改革发展问题。中国共产党要牢记自己的初心与使命,发扬自己的优良传统,坚持走群众路线,把人民的幸福作为自己的奋斗方向,领导全国人民共同迈向国家的伟大复兴之路。用坚强的革命意志和顽强的拼搏精神继续创造新的辉煌,在思想上保持谦虚谨慎、笃实好学的态度,在行动上始终与人民群众站在一起,与人民同心同德,在坚强的斗争中开创伟大的事业。

(二)增强忧患意识,保持强大的战略定力与历史自信

“三个务必”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深刻的忧患意识,是中国共产党对跳出历史周期率的经验总结以及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清醒认知,要求党员干部在新征程上保持谨慎的态度。“三个务必”既准确涵盖了以往的历史经验,又对未来发展有着科学的指引,体现出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价值意蕴,为应对时代之变提供了科学的方法指引。新时代,我们需要深刻挖掘“三个务必”的时代精华,发挥“三个务必”的思想感召力和实践引领力,在守正和创新过程中,保持历史主动和战略定力。

第一,保持高度的政治清醒和历史自觉。中国共产党想要保持长期的执政地位,需要时常反省自身,坚持优点,摒弃缺点,抵挡各种不同程度的诱惑。全体党员在新的历史时期继续保持“赶考”状态的高度清醒,在新挑战和新问题面前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谨慎的态度和果敢的斗争精神。

第二,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斗争精神,提升抗压能力,以极大的勇气和自信不断开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在各种斗争实践中磨炼自身坚强的意志,努力破解现实难题。前进的路上会遇到各种“绊脚石”,斗争精神在必要时转化为一种乘风破浪的勇气。马克思主义政党始终保持其先进性,勇于进行自我革命,在各种风险挑战中经受考验。

第三,激发中国共产党与时俱进的潜力。“三个务必”具有深远的思想意义和历史意义,一定程度上可以防止党内出现骄傲自满的情绪和不思进取的不良风气,鞭策着中国共产党继续奋勇向前,并保持着与时俱进的优良品质。善于学习,重视学习,向人民学习,向世界学习,依靠学习新理论、新知识增强执政本领。“三个务必”具有深刻的前瞻性和历史的预见性,从理想信念、作风建设和行动能力三个方面,彰显中国共产党宏伟的志向和开阔的视野。

(三)构建富有责任担当的执政党,开辟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新境界

新时代,我们需要一个有着强烈责任感和使命感的政党来领导我们一步步走向美好的未来。“三个务必”作为重要的思想理论,有着重大的引领作用,它包含了伟大的建党精神,契合了思想建党、理论强党的政治理念。必须时刻铭记“三个务必”,持续深化新型政党建设,进一步充实和拓展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

第一,深化党的自我革命,全面从严治党。作为执政党,中国共产党必须时刻紧跟时代潮流,赢得人民的信任和支持,勇于进行内部自我革新,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党的建设问题,无论在哪个时期,都牵引着国家发展的方向,需要认真对待从严治党的现实问题。党的政治底色永不改变是全面从严治党的核心要求和管理党的重要方针,体现了管党治党、全面从严治党的政治要求。以“三个务必”为现实指引,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和思想建设,在自我净化的过程中巩固党的长期执政地位,使党内的工作人员树立科学的政绩观,从而促进良好的政治生态形成。

第二,健全党的制度监督体系。要认识到“三个务必”的警示作用,健全党的制度监督机制,使党内政治生态持续向好发展。在加强党内自我监督和自我惩戒的同时,也必须接受来自外界人民的监督。在党内监督与党外监督的合力作用下,从根本上避免违反党规、党纪现象的发生。逐步形成具有指导性、针对性和可控性的监督机制,激励和褒奖认真履职、为民服务的好干部,形成先进典型示范激励机制,惩处信仰缺失、违法乱纪的人,强化规则意识和制度意识,将“三个务必”的思想内核融入党的制度建设当中,努力构建高效运行、科学系统的制度体系。

第三,培养求真务实、使命感强的干部队伍。“三个务必”集中概括了党的根本宗旨、历史任务、执政信念、为政本色、作风形象,蕴含着巨大的能量和作用,需要从思想认识、作风要求深入挖掘,内化成共产党人的行为习惯和道德操守。“三个务必”为全体党员政治修养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和方向性的指导,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思想指引和行动指南。在新征程中,党员干部需要具备强大的斗争本领和专业能力,才可能在前进的道路上担当历史重任,建设美好的未来。我们必须培养踏实肯干、政治立场坚定、德才兼备的干部队伍,用只争朝夕、时不我待、勇攀高峰的精神激励党员干部迈向新的赶考之路。

四、结语

“三个务必”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新征程中的强大精神动力,显示了百年大党独有的政治清醒与坚定立场。“三个务必”涵盖了坚贞不渝、率先垂范、脚踏实地的党性要求,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求真务实的思想理念。这意味着我们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路线,推进党的思想建设,遵守党的组织纪律。深刻领悟“三个务必”的精神要义,始终坚持问题意识和使命意识,为新时代走好新的赶考之路提供理论支撑和行动指南。

猜你喜欢

三个务必斗争中国共产党
“三个务必”的深刻内涵和重大意义
“三个务必”的价值意蕴与实践指向
让“三个务必”成为新时代的思想引领和行为遵循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极高火险期,阿坝州如何防火?做到“三个务必”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朱允炆和叔叔们的斗争(下)
正当防卫正当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