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颠倒”的历时演变及其主观化路径

2024-01-19余珩

辞书研究 2024年1期
关键词:语法化

余珩

* 本研究得到教育部青年基金项目“近代汉语语气副词主观化表达演变研究”(项目编号19YJC740110)的资助。

摘 要 文章以“颠倒”的历时发展过程为脉络,详细梳理“颠倒”语法化流变过程,主要关注“颠倒”作为语气副词使用,表示反预期主观性态度的用法。“颠倒”演变为语气副词,主要的动因是主观性程度的加深,即主观化的实现。具体表现为由行域→知域→言域的过渡,这一过程伴随着句法位置灵活性的增加。

关键词 语气副词 主观性演变 主观化 语法化

一、 引 言

“颠倒”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以下简称《现汉》)第7版中归类为动词,读音为“diān dǎo”,有三个义项:①上下、前后跟原有的或应有的位置相反:把这两个字~过来就顺了。②使颠倒:~黑白|~是非。③错乱:神魂~。在“颠倒”的历时演变过程中,它还出现过副词用法,最终发展为语气副词。这种用法学界关注不多,目前还没有专门讨论这一问题的文章。但我们认为,“颠倒”语气副词用法的出现、发展和消亡,是汉语语气副词演变发展的一个重要类型,虽然这个类型的词在现代汉语中已经不再作为语气副词使用,或是已经消亡,但它们是汉语主观化手段的重要实现方式之一。这一类词的演变过程及其主观性发展,是汉语主观性表达演变过程的重要部分,值得关注。

二、 “颠倒”的读音

首先讨论“颠倒”的读音问题。根据郭锡良(2010)《汉字古音手册》,“倒”有两个读音,为方便讨论,下文将这两个读音标注为“倒1”和“倒2”,它们在中古和上古时期的读音如表1所示:

表1 “倒”的上古、中古读音

上古音 中古音

声母 韵部 拟音 声母 韵部 开合口 等 声调 拟音

倒1 端 宵 tau 端 皓 开 一 上 tɑu

倒2 端 宵 tau 端 号 开 一 去 tɑu

由表1可见,“倒1”和“倒2”在中古时期有两个不同的声调,“倒1”是上声,“倒2”是去声。二者在意义上也有一定的区别:一般来说“倒1”是指垂直方向的物体倒下成了水平方向;“倒2”是指物体上下两端位置互换,这一区别一直延续到现代汉语中。《现汉》第7版、《汉语大字典》第二版和《汉语大词典》中“倒”都有“倒1”和“倒2”两个读音,但具体到“颠倒”的读音却标注不同:《现汉》第7版和《汉语大词典》中“颠倒”词条的汉语拼音方案标注为“diān dǎo”,而《汉语大字典》第二版中将有“颠倒”义和副词“反而”义的“倒”归在“dào”读音之下。“颠倒”的“倒”从意义上来看,成词时的“上下反过来、倒过来”义,应读为“dào”,和表示相近意义的“反倒”读音一致,因此我们认为,“颠倒”的“倒”应该读为“dào”。

三、 “颠倒”的历史演变

“颠”和“倒”最早在线性序列上共现是在《诗经》中,此时“颠、倒”尚未凝固成词。“颠”表示“上倒为下”,“倒”表示“下倒为上”。例如:

(1) 東方未明,颠倒衣裳。颠之倒之,自公召之。东方未晞,颠倒裳衣。倒之颠之,自公令之。(《诗经·齐风·东方未明》)

(2) 墓门有梅,有鸮萃止。夫也不良,歌以讯之。讯予不顾,颠倒思予。(《诗经·陈风·墓门有梅》)

例(1) 表述天还未亮,统治者阶级已经号令百姓出门劳作。上句“颠倒衣裳”[1]和下句“颠倒裳衣”对举、“颠之倒之”和“倒之颠之”对举,均指穿在下身的裳和穿在上身的衣穿错了位置。例(2) 讽刺陈佗在兄长病重期间杀兄之子篡位为王。“颠”和“倒”由方位上的“上”“下”引申为地位上的“高”和“低”,均指以下犯上,以低位取代高位。[2]此二例“颠”“倒”在线性序列上共现,均做动词,同义连用,尚未凝固成词。

春秋战国时期到汉代,“颠倒”由“上下倒置”引申出了“倾覆”“混乱”义,内部凝固性增强。例如:

(3) 有掎絜伺诈,权谋倾覆,以相颠倒,以靡敝之。……是以臣或弒其君,下或杀其上,粥其城,倍其节,而不死其事者,无他故焉,人主自取之。(《荀子·富国》)

(4) 彼非本政教也,非致隆高也,非綦文理也,非服人之心也。乡方略,审劳佚,畜积修斗而能颠倒其敌者也。(《荀子·仲尼》)

(5) 功虽成乎外,而生亏乎内。耳不可以听,目不可以视,口不可以食,胸中大扰,妄言想见,临死之上,颠倒惊惧,不知所为。(《吕氏春秋·情欲》)

例(3)为荀子讨论富国的条件和前提。根据后文的提示,“颠倒”表示“以下犯上、以地位取代高位”义。例(4)为荀子和弟子讨论孔门羞于提起春秋五霸的原因。“颠倒”由“上下倒置”引申出了“倾覆”义,[3]仍然做动词。例(5)论述君主消耗生命奉养万物,所以至死时身体状况很差。“颠倒”由“上下倒置”引申为“混乱”义。例(4)、例(5)中,“颠倒”已经开始出现凝固成词的倾向。

汉魏六朝时期,“颠倒”语义逐渐虚化,可以用于“五经”“国门”等语义较为虚化的词语之前,或用来形容“心”“一世”等语义较为空灵的词,“颠倒”不再解读为“上下倒置”的实际意义,而多为由此引申出的“败亡”“错乱”义。从句法位置来看,六朝时期“颠倒”可作为句子谓语使用。无论从语义还是句法上来看,基本可以判断“颠倒”已经成词。例如:

(6) 国师嘉信公颠倒五经,毁师法,令学士疑惑。(《汉书·王莽传》)

(7) 夫天下之士……身不絓王臣之箓,名不厕通人[4]之班。颠倒国门,湮销丘里者,自数十年以往,岂一人哉!(《宋书·周朗沈怀文列传》)

(8) 顷闻外间多用九陌钱,[5]陌减则物贵,陌足则物贱,非物有贵贱,是心有颠倒。(《梁书·武帝纪》下)

(9) 千载阙疑,从春冰而俱泮;一世颠倒,与浮云而俱开。(《弘明集·答释法云书难范缜神灭论》)

例(6)、例(7)为汉代用例。例(6)讨论反对刘歆提议设置古文经博士,即反对以古文经学派取代今文经学派的统治地位。“颠倒”与“毁”对举,表示“败坏、毁坏”的意思。

例(7)为周朗回复羊溪的书信,认为天下有很多贤能之人都没有被重用。“颠倒”与“湮销”对举,表示“在……消亡”的意思。例(8)、例(9)为六朝时期用例。例(8)是禁用“九陌钱”的禁令。“颠倒”表示“混乱”义。例(9)形容读了《神灭论》后疑虑都消失了。“颠倒”表示“混乱”义。此二例“颠倒”都做句子谓语成分。

唐代“颠倒”出现了在谓语动词之前做状语使用的例子,表示“错置”义,带有对事物违反常理、常规的评价性。例如:

(10) 无路从容陪语笑,有时颠倒著衣裳。何人错忆穷愁日,愁日愁随一线长。(杜甫《至日遣兴奉寄北省旧阁老两院故人二首》)

(11) 怅望天回转,动摇万里情。参辰次第出,牛女颠倒倾。(元稹《西州院》)

(12) 妾为此事人偶知,自惭不密方自悲。主今颠倒安置妾,贪天僭地谁不为?(元稹《将进酒》)

例(10)“颠倒”出现在谓语动词“著”之前,作为副词使用,表示“上下倒置”义。例(11)为元稹宿于西州院夜怀有感,抒发其忧郁思乡之情,“颠倒”出现在谓语动词“倾”之前,作为副词使用,表示物理状态的“错置”义。例(12)元稹以“妾”比喻自己没有得到公正的待遇,“颠倒”出现在谓语动词“安置”之前,作为副词使用,表示抽象关系的“错置”义。从这三个例子可以看出,“颠倒”作为副词使用时,也存在虚化程度由浅入深的过程,即从表示具体方位上和下的颠倒,到表示抽象的空间混乱,再到完全抽象的社会关系、地位的不对称。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从魏晋时期至唐五代,“颠倒”常作为佛学术语,多见于佛经当中,意义较为凝固,表示“违背常道、正理”之义。例如:

(13) 是身如幻,从颠倒起。是身如梦,为虚妄见。是身如影,从业缘现。(《维摩经·维摩诘示疾说法之二》)

(14) 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盘。(《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15) 师曰:“阇梨因什摩颠倒?”僧云:“学人有何颠倒?”师曰:“若不颠倒,你因什摩认奴作郎?”(《祖堂集·洞山》)

例(13)是魏晋时期的佛经,“颠倒”前面有介词“从”修饰,无论是在意义还是句法上,都已经是一个凝固的词。例(14)是唐代玄奘和尚翻译的《心经》,此时译经中已经使用“颠倒”一词,可见其在佛教中已经成为了凝固的术语。例(15)是五代时期的佛经,此时“颠倒”已经可以做句子谓语使用,可见它在凝固成词的基础上,已经开始发展出新的用法。佛经中“颠倒”的凝固和意义的演变,对其扩展到非佛经中作为语气副词使用有着非常积极的影响。这一点从宋代的语料中也能得到

佐证。

宋代“颠倒”仍多见于佛经之中,意义进一步虚化,由“违背常道、正理”这一客观描述,延伸出对“不合理行为”表达质问、带有不满的意旨,可以做副词修饰谓语动词。例如:

(16) 一日,忽率首座游山。首座云:“何往?”汾州云:“接侍者去。”首座云:“和尚颠倒作什么?”汾州云:“但去。”果逢师至,即与同归。(《古尊宿语录·慈明禅师语录》)

(17) 师云:“一切法即非一切法。是名一切法。”乃拈扇子云:“唤作扇子。是名拈了也。在什么处?从朝至暮颠倒妄想作么?”《古尊宿语录·云门(文偃)匡真禅师广录》

例(16)为首座问汾州和尚为何要他一起去游山,汾州和尚回答后,首座仍有疑问,再次发起提问。例(17)为文偃禅师以扇子为例问其僧徒什么是一切法。值得注意的是例(16)中“颠倒”有两种解读的可能,既可以理解为“违背常理”义的谓语动词,“作什么”是对谓语动词的提问,也可以理解为“颠倒”作为副词修饰“作什么”,表达追问、不满的意旨。例(17)中由“从朝至暮”“妄想”这些词的表达中,可见“颠倒”表达的不满意味更加强烈。由此可见,“颠倒”在此二例中带有一定的主观性态度,表现出向表达主观性的语气副词过渡的倾向。

但是,在宋代非佛经的口语体语料(如《朱子语类》)中,“颠倒”仍然多做谓语动词表示“颠覆”义,也有做形容词表示“错谬”义的用法,偶做副词表示“反过来”。例如:

(18) 辞逊便是礼,攘夺便是非礼;是非便是智,大段无知颠倒错谬,便是不智。(《朱子语类·孟子三》)

(19) 他就此无善无恶之名,浑然无所分别,虽为恶为罪,总不妨也。与今世之不择善恶而颠倒是非称为本性者,何以异哉!(《朱子语类·孟子九》)

(20) 曰:“……‘以同而异’语意与‘用晦而明’相似。大凡读《易》到精熟后,颠倒说来皆合;不然,则是死说耳。”(《朱子语类·易八》)

例(18)朱熹解释什么是“四端”,认为明辨是非是“智”,否则就是“不智”。例(19)朱熹对告子提出的善恶无分之说进行了反驳,认为这是颠倒是非的言论。例(20)朱熹解释“以同而异”一句,认为只要读《易》精熟,就可以求同存异。这三例“颠倒”实义性很强,与“颠倒”在現代汉语中的用法基本接近,由此可见现代汉语中“颠倒”的意义和用法更多是非佛经文献中的保留,而作为语气副词的“颠倒”来源于佛经用法的可能性更大。

元代“颠倒”做副词使用的数量增多,除延续以上几种用法外,“颠倒”由“上下倒置”义引申出做语气副词表示反预期的“反倒、反而”义,带有不满、诘责意味。

例如:

(21) 你好优游,百万豼貅,手段冲天射斗牛,眼睁睁的见死不救。望人急偎亲,颠倒火上浇油。(《元刊杂剧三十种·楚昭王疏者下船》)

(22) (刘弘)云:“谁想这厮,去那解典库中,治下许多的弊病,颠倒与我身上为害。(《脉望馆抄校本古今杂剧·施仁义刘弘嫁婢》)

例(21)叙述楚昭王被伍子胥围攻,等不到申包胥的援兵而心生烦闷。例(22)叙述刘弘责骂侄儿王秀才在经营解典库时见利忘义,害得自己被乡里人误会,且没有子嗣。这两例“颠倒”都做语气副词表示“反倒、反而”义。但元代这种用法尚处于萌芽时期,并不多见,且“颠倒”还有“反过来”的意义,实义性较强。

明代“颠倒”的发展进入鼎盛时期,除了延续之前的几种用法之外,还可以表示无主观性态度的“反复”义和有主观性态度的“反倒”义。后者作为语气副词,用法逐渐兴盛起来。例如:

1. 反复(客观性非反预期/语义指向物体或事件)

(23) 文若虚其实不知值多少,讨少了,怕不在行;讨多了,怕吃笑。忖了一忖,面红耳热,颠倒讨不出价钱来。(《初刻拍案惊奇》卷一)

(24) 唐僧一见,惊下马来,睡在路旁,更无二话,只是把《紧箍儿咒》颠倒足足念了二十遍。(《西游记》第二十七回)

例(23)叙述文若虚给跟随船队出海得到的大龟壳估价。例(24)叙述唐僧不识白骨精化成的老妇,孙悟空打死老妇后,唐僧反复念紧箍咒责罚他。这二例“颠倒”表示反复实行某种行为的客观性事件,对话主体对该事件没有预期,因此不涉及说话人或者听话人的主观态度。这种用法不属于语气副词用法,可以归入其他副词的类别中。

2. 反复(客观性反预期/语义指向物体或事件)

(25) (天师)又查那斗牛宫外,二十八宿,颠倒只有二十七位,内独少了奎星。(《西游记》第三十一回)

(26) 清风、明月二童子道:“前日不见了果子时,颠倒只数得二十二个,今日回生,怎么又多了一个?”(《西游记》第二十六回)

例(25)叙述奎星下界为害唐僧,孙悟空上天宫讨要公道。例(26)叙述二童子细数人参果时发现多了一个。这二例“颠倒”是对客观性事件有预期:二十八星宿应该有二十八颗,人参果的数量是二十二个,这都是预期。与事实不符合的事件发生,就存在反预期。这二例的“颠倒”是对事件的评价,强调的仍然是事件本身,只有评价功能,没有交际功能,即不能通过说话人的语言达到任何交际目的。

3. 反倒(弱主观性反预期/语义指向说话人)

(27) 那妇人取出一贯钱付与王婆,说道:“干娘,奴和你买杯酒吃。”王婆道:“啊呀!那里有这个道理?老身央及娘子在这里做生活,如何颠倒教娘子坏钱?”(《水浒传》第二十

三回)

(28) (贾仁)哀求不止道:“上圣,可怜见!但与我些小衣禄食禄,我是必做个好人。我爹娘在时,也是尽力奉养的。亡化之后,不知甚么缘故,颠倒一日穷一日了……”(《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十五)

例(27)叙述王婆与潘金莲寒暄交往。例(28)叙述贾仁请求拘魂的鬼差让他还魂。这二例“颠倒”是对客观性规则或合理发展预期的反预期:例(27)是说话人认为根据客观事理或社会行为准则,实行某种行为是违反预期的;例(28)是说话人按照客观规则推测事件结果,事件结果却违反预期。这二例“颠倒”的语义均指向说话人,但由于涉及客观性的事理、准则,并非说话人主观性态度的完全表达,主观性相对较弱。

4. 反倒(强主观性反预期/语义指向听话人)

(29) 潘公炮燥道:“想是他来家说了甚么谎,您家要悔赖了别嫁人,故装出圈套,反来问信么?”那男女道:“人在你家不见了,颠倒这样说,这事必定跷蹊。”(《初刻拍案惊奇》卷二)

(30) 薛霸道:“只见罪人伏侍公人,那曾有公人伏侍罪人。好意叫他洗脚,颠倒嫌冷嫌热,却不是好心不得好报!”(《水浒传》第八回)

(31) 阮小七大怒,指着王禀、赵谭道:“……若不是俺哥哥宋公明时,你这两个驴马头,早被方腊已都砍下了!今日我等众将弟兄成了功劳,你们颠倒来欺负!……”(《水浒传》第一百十九回)

(32) 解珍认得是毛太公儿子毛仲义,接着说道:“你家庄上庄客捉过了我大虫,你爹不讨还我,颠倒要打我弟兄两个!”(《水浒传》第四十八回)

例(29)叙述姚滴珠回婆家路上被拐走,父母派人去婆家问询时两家各执一词。例(30)叙述武松在流放途中被随行看押的狱卒欺辱。例(31)叙述王、赵二人與阮小七因战功问题起了矛盾争执。例(32)叙述解珍二兄弟去毛仲义家讨要打死滚落在毛家后园的老虎,毛家不还。这四个例子都是说话人和听话人出现争执、互不相让的语境,“颠倒”均表达说话人强烈谴责的主观性态度,此时“颠倒”实现的是向听话人显露不满、示意对方在此次冲突中退让的交际功能,语义指向都在听话人身上是强主观性反预期语气副词。

清代“颠倒”的语气副词用法开始出现式微趋势,其中有一例表示让步意义的用法出现在句子主语之前,辖域涵盖整个句子,语义更为虚化,基本可以判定为高位副词。

例如:

(33) 无奈他(季献唐)一团少年盛气,那里肯罢手?早向地下拿起他用惯的那杆两丈二长的白蜡杆子,使的似怪蟒一般,望了顾先生道:“来!来!来!”顾先生笑了一笑,也拣了一根短些的拿在手里。两下里杆梢点地,顾先生道:“且住,颠倒你我两个,没啥意思,你这些管家既都会使家伙,何不大家顽着热闹些?”(《儿女英雄传》第十八回)

此例前一部分叙述顾肯堂与季献唐切磋武艺,季献唐处于劣势,又不肯罢休。顾肯堂念及情面,要求季献唐的手下也参与切磋。“颠倒”出现在句首、句子主语“你我”之前,有让步的意味。这种用法的例子不多见,目前只看到这一例,从其他语气副词发展的整体脉络来看,有很多语气副词在明清时期演变成了高位副词。根据类推原则,似乎可将这一例视为“颠倒”发展为高位副词的萌芽,但是从现代汉语中“颠倒”几乎不见语气副词用法的实际情况来看,“颠倒”应该是受到其他词的排挤而趋于消亡了,其高位副词的用法也因此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

我们将“颠倒”各个历史时期的语义内涵和句法性质归纳为表2,将其历史演变过程归纳为图1:

四、 “颠倒”的主观化路径

语言的主观性(subjectiviey)是指语言的一种特性,即“说话人在说出一段话的同时表明自己对这段话的立场、态度和感情”,这是人类语言的一个重要特征,也是人类通过语言表达态度和情感的必然产物。(沈家煊 2001)邵敬敏(2017)认为,所有的句子都是以客观事态为基础的,但是不同的句子表达,存在客观性与主观性的强弱、显现和隐蔽的不同。而主观化就是语言从客观性转化为主观性的过程。在汉语中,主观性主要是通过语气系统来实现的。齐沪扬(2002)认为语气系统包含三个方面:叹词、助动词和语气

副词。

我们认为,语气副词是语气系统中数量最多、主观态度种类最丰富、句法位置最灵活的一个次类。语气副词的发展过程最大的内在动因就是主观性表达的需要,即主观化的实现。沈家煊(2003)将主观化进程分为行域、知域和言域三个阶段。根据我们的研究,三域之间主观性的程度形成了一个由浅到深的连续统。

“颠倒”的语法化过程也遵循了行域→知域→言域的主观性增强过程,如图2所示:

从图2可以看出,“颠倒”的发展经历了客观描写→主观评价→交际功能的过程,这是主观性不断增强的体现,也是语言表达中主观化实现要求的体现。

主观性程度的加深,意味着虚化程度的加深,即实义性逐渐减弱,句法灵活度不断增加。“颠倒”作为谓语动词使用时,实义性最强,句法位置固定在主语之后、宾语之前;虚化为副词后,它出现在典型的副词句法位置上,即主语之后、谓语动词之前;当它进一步发展为语气副词后,则成为了高位副词,可以出现在副词的典型句法位置上,也可以出现在句首、句子主语之前,辖域涵盖整个句子,即:

阶段Ⅰ→阶段Ⅱ是语气副词虚化的必经阶段,但阶段Ⅲ不是必然的,有的语气副词没有进入阶段Ⅲ。“颠倒”在阶段Ⅲ只是出现了萌芽,就迅速消亡了,这可能是受到了“反倒”的排挤,下面就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论述。

五、 “颠倒”与“反倒”的关系

“反倒”这一组合形式最早出现在唐代的文献中,有两种用法,一是作为偏正词组表示“反过来倒下”,二是并列连用表示“反转、颠倒”义。例如:

(34) (释宝琼)遂礼一拜,道像并座,一时动摇。又礼一拜,连座反倒,坠落在地。[6](《法苑珠林》卷五十五《舍邪归正第六》)

(35) 以先世时所行不善,今遭斯厄。当设方便,[7]以善禳恶,永与苦别。如何反倒行害求安,长夜受苦,无有出期。(《法苑珠林》卷六十二《献佛部第二》)

例(34)叙述众人因释宝琼不向道像行礼而非难他,他行礼后道像向反面倒在了地上,“反”为方式状语修饰“倒”,“反”表示“反过来”,“倒”为“倾倒”义动词。例(35)叙述维耶离国遭受大难,弹尼认为不应该以害生的方式消除灾难,而应该多做善事,“反”与“倒”为并列关系,表示“反过来;倒转”义。

宋代“反倒”的内部凝固性增加,发展出做句子谓语动词表示“反回、倒回(某处)”义。例如:

(36) 如今人做诗曲,亦自有体制不同者,自不可乱,不必说雅之降为风。今且就诗上理会意义,其不可晓处,不必反倒。(《朱子语类·诗一》)

(37) 初且恁地平看过去,便看下面“率性之谓道”;若只反倒这“天命之谓性”一句,便无工夫看“率性之谓道”了。(《朱子语类·朱子十四》)

例(36)为朱熹阐述作诗今古各有体制,不能妄自揣测古诗的不可晓处。例(37)为朱熹阐述看书的时候应该上下文一起看,不能只看一段就去揣测其意义。

明末清初时,“反倒”发展出语气副词的用法,表示说话人认为某件事的发生出乎意料。例如:

(38) 内中还有几位说出不中听的话来,说道:“这凶年饥岁,是上天堕罚那顽民……我们做举人在家,做公祖父母的不作兴我们罢了,反倒要我们的赈济,这也可发一大笑!”(《醒世姻缘传》第三十一回)

(39) 天是“王大”,你就做了“王二”,把两个正经管家,反倒欺侮起来,开口就骂,行动就嚷,说管家是个真奴才,他是央倩的人客。(《醒世姻缘传》第八十八回)

例(38)叙述典史请乡宦们募捐赈灾款,乡宦讽刺典史。例(39)叙述吕祥自抬身價,装腔作势辱骂主人家的管家。此二例“反倒”均表示意料之外的事件发生,例(38)是对说话人不利的事,例(39)是相对中性的事件,不带有标记性。

清代“反倒”进入鼎盛时期,主要用作语气副词表示转折,可以出现在积极转折、中性转折或消极转折的语境中。例如:

(40) (薛宝钗)更将大道理的话告诉他母亲了。薛姨妈心里反倒安了,便到王夫人那里先把宝钗的话说了。(《红楼梦》第一百二十回)

(41) 偏有一等不做脸儿男子,本是自己生气来着,忽见妇人一闹,他不但没气,反倒笑了。只落得妇人聒絮不休,那男子竟会无言可对。(《三侠五义》二十九回)

(42) 众人瞧着,就有气不平的说:“……和尚给你找了水,把僧衣给你盖上,你出了汗好了,你不说谢谢和尚,反倒骂和尚,真是以怨报德,太实无礼。”(《济公全传》第六十六回)

例(40)叙述宝玉出家,薛宝钗宽解安慰担心她守寡的母亲,“反倒”出现在对说话人有利的积极语境中。例(41)为作者讽刺某些男子听信妇人摆布,没有主见,“反倒”出现的语境较为中性,即不对说话人和听话人有消极或积极的影响。例(42)叙述张文魁因被和尚骗过而误会济公,“反倒”出现在对说话人不利的消极语境中。

现代汉语中,“反倒”也发展出了高位副词的用法,可以出现在句首修饰句子。例如:

(43) 郭敬明说,现在市面上很多书根本不是我写的,只是打着我的名号,反倒我每次被别人说你写太多书了吧。(《文汇报·不会总写青春文学》)

(44) 怎么她说起这种话题脸不红、气也不喘,一派落落大方,反倒他一个大男人直要不好意思起来。(小说《寒月映蝶》)

(45) 对外开放一周,反倒骚扰电话少了,就接到这一个。(微博)

以上三例“反倒”都出现在句首修饰句子,语义进一步脱落,表示反预期的功能义凸显。

由以上讨论可见,“反倒”做表示转折义的语气副词的使用范围比“颠倒”更广,“颠倒”只能用在中性和消極的转折中,而“反倒”还可以用于积极的转折,在语气表达的功能上比“颠倒”更强。同时,由于“反”有“+转折”的义项,如“反而”“反让”“反使”等词的转折语义都是由“反”来表达的,而“颠倒”的“颠”却没有这一义项,这使得“反倒”在语气表达的强度上大于“颠倒”。就作为高位副词的功能而言,“颠倒”只是处于萌芽状态,就已经被“反倒”排挤,“颠倒”消亡后,“反倒”继续发展出了高位副词的用法。

无论是从语气表达的范围还是强度上来看,“反倒”都优于“颠倒”,这可能是“反倒”最终排挤“颠倒”的原因。

“反倒”排挤“颠倒”大约是在明末清初时期,从二者在同一部著作中的用例情况,可以看出这一趋势(见表3)。

从表3可以看出,五代时期的《祖堂集》中,“反倒”尚未出现用例,宋代的《五灯会元》和《朱子语类》中,“颠倒”的用例远多于“反倒”,此时“颠倒”的用法基本已经成熟,而“反倒”尚处于萌芽状态。到明代《初刻拍案惊奇》和《二刻拍案惊奇》中,“颠倒”的用例仍然很多,而“反倒”没有用例。到清代“颠倒”式微,“反倒”开始占据主导地位。

六、 结 语

“颠倒”最早在线性序列上共现是在春秋时期的《诗经》中,到汉代尚未凝固成词,“颠”和“倒”属于动词同义连用。汉魏六朝时期,“颠倒”语义逐渐虚化,凝固成词。唐代出现做状语使用的例子。五代时期在佛经中的大量使用使得“颠倒”语法化进程加速。宋代“颠倒”多做形容词使用,副词用法少见。直到元代“颠倒”发展出反预期语气副词的用法,并于明代进入鼎盛期,主观态度表达由弱增强,向交际功能过渡。清代“颠倒”的语气副词用法逐渐消亡。“颠倒”语法化的动因,是主观性表达不断增强的需要,即行域→知域→言域的过渡,这是汉语主观化手段的一个重要体现。“颠倒”语气副词用法衰败的原因,可能是受到了“反倒”的排挤。关于“倒”的读音,我们认为综合各种因素,应该判定为“dào”。

附 注

[1] 衣服在上为衣,在下为裳。

[2] 有学者认为此例中“颠倒”为“跌倒”义,如姜亮夫等(1998)、王秀梅(2015)等。但根据我们搜集到的语料,“颠”和“倒”在先秦时期均未见“跌倒”义。

[3] 杨倞注“颠倒其敌”为“倾覆其敌”。

[4] 通人,指学识渊博的人。

[5] 九陌钱:指以九十充当一百使用的钱。

[6] 此句《大唐内典录》作“连座反倒,狼藉在地”,可知“倒”为实义动词,表示“倾倒、倒下”。

[7] “方便”为佛教用语,谓以灵活方式因人施教,使悟佛法真义。(释义摘自《汉语大词典》)

[8] “二拍”为《初刻拍案惊奇》和《二刻拍案惊奇》的合称。

参考文献

1. 郭锡良.汉字古音手册(增订本).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2. 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词典编纂处编.汉语大词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86—1994.

3. 汉语大字典编辑委员会编.汉语大字典(第二版).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武汉:崇文书局,2010.

4. 姜亮夫等. 先秦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

5. 齐沪扬. 现代汉语虚词研究系列.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

6. 邵敬敏. 主观性的类型与主观化的途径.汉语学报,2017(4).

7. 沈家煊.语言的“主观性”和“主观化”.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4).

8. 沈家煊.复句三域“行、知、言”.中国语文,2003(3).

9. 王秀梅译注. 诗经(上):国风.北京:中华书局,2015.

10.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

(江苏师范大学 徐州 221116)

(责任编辑 马 沙)

猜你喜欢

语法化
“所有”的语法化微征
清代土默特历史档案中因果连词的语法化及其动因
浅析隐喻和转喻在词义演变中的作用
介词“依据”的词汇化与语法化
汉语方言“驮”字被动句的特征及其生成机制
贵港方言“爹”的多功能用法
上古汉语“之”的词性及用法
《汉语史论集》述评
俄汉情态词语法化特征对比研究
湖南祁东话复数标记“一各”的功能及语法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