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工成本对建筑工程造价的建模分析与自然发展态势预测

2024-01-18洪静文

建筑与预算 2023年12期
关键词:阶数建筑业劳动力

洪静文

(南安市建设工程造价服务站,福建 南安 362300)

据人口管理与近年来的普查调研结果可知,目前,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越发显著,社会劳动型人口数量越来越少。基于行业发展整体层面上分析,现在的劳动力市场上,存在着较大的缺口,劳动力供应不足的问题十分明显。尽管我国目前的产业经济增长速度很快,但是许多产业仍然处于劳动力密集阶段,而要实现产业发展中的技术密集、资金密集,仍需要经过大量的时间沉淀[1]。劳动密集型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所占的比例很大,如何有效解决基础劳动力供给不足的问题,仍是行业当前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建筑业是一个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建筑行业的从业人员可主要划分为3 类:管理者、技术员、施工人员。这些人员在项目实施中都是不可或缺的存在,不同类型的从业人员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比例关系,其中以施工人员所占比例最大[2]。在深入行业需求与发展的研究中发现,建筑工程项目在建设中,人工成本占项目总成本的30%甚至以上,为更直观地感知人工成本对项目造价的影响,本文将对此展开研究。

1 人工成本对建筑工程项目的影响分析

1.1 目标变量选择与影响分析模型构建

为实现对人工成本对建筑工程项目影响的定量分析,对各个影响因素进行量化处理。对每一因素选取一种指标进行描述。在选取指标时,首先,指标能较好地表现和反映出相关的影响因素;其次,指标数据的来源必须真实可靠;最后,所采用的指标数据获取方式可靠、切实可行。根据上述考量,选取了五个变量,对人工成本对建筑工程项目的影响进行定量分析[3]。由于本文主要探究人工成本对建筑工程项目的影响,因此选择将综合人工成本作为目标变量。综合人工成本的数据来自中国建筑工程造价信息网络,该网络由住建部每季度发布,对30 个城市的劳务费进行筛选。选择将建筑业用人需求量占比、建筑业总产值、建筑业按总产值计算的劳动生产率作为解释变量。通过对建筑业人才需求的分析,可以更好地反映建筑业人才的供需状况。人力资源部通过中国人力资源市场信息网,每季度发布一次人力资源市场供求状况报告。该报告所提供的数据来自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门,反映了我国主要城市的人力资源供求状况,具有一定的时效性。选择我国建筑业总人才需求量占全国总人才需求量的比例作为指标变量,并将其作为评价指标[4]。在此基础上,将建筑行业的总投资作为一个反映建筑行业总体发展水平的指标,并将其作为一个指数变量加以定量。劳动生产率是一项衡量工业发展程度的重要指标。同时,劳动生产率又和劳动成本密切相关。

将VAR 向量自回归函数作为影响分析模型,其数学公式为:

1.2 模型检验

在应用向量自回归模型时,首先要确定最优的滞后周期数目。关于最优延迟期数目的选取,可以是从通用的,也可以是特殊的。通过计算似然比(Likelihood Ratio,LR)、最终预测误差(Final Prediction Error,FPE)、赤池信息准则(Akaike Information Criterion,AIC)、施瓦兹准则(Schwarz Criterion,SC)、汉南-奎因准则(Hannan-Quinn criter,HQ)等值确定[6]。模型计算得出的上述各项指标的最小值对应的滞后阶数为最佳数值。考虑到本文研究数据规模较小,因此VAR 模型的滞后期过大会造成自由度的降低,进而影响到最终估计量的有效性。针对这一问题,将最大滞后期设置为2,针对不同的滞后期,对表1 中的数据进行统计。

表1 VAR 模型滞后期数据统计

表1 中,*代表对应行的滞后阶数为最佳滞后阶数。对表1 中的数据进行分析,在滞后阶数为2 时,此时、、等值均为最小值,因此可以选择将滞后阶数为2 作为最佳滞后阶数。在确定滞后阶数后,对其是否为最佳进行验证。当各项指标的联合检验值均为0.000 0 时,此时说明所有指标数值在滞后阶数为2 时,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显著,符合人工成本对建筑工程项目的影响分析模型检验标准。

1.3 影响分析

脉冲响应函数的作用是衡量一个内生变量对误差冲击的反应,也就是在对随机误差项上施加一个标准差大小的信息冲击后,对其对变量当前和未来取值的影响进行观察,进而判断该冲击内生变量的当期值和未来值所带来的影响,并以此来判断变量之间是否存在着动态关系[7]。该模型能够更加直观地反应出各个因素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用滞后及单位根检验方法对五维矢量自回归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很好的稳定性,满足了对冲击反应的分析需要。通过脉冲响应函数的分析,得出以下结论:目标变量DNdui CPI 的响应较为显著,但是对LP和OCI的响应较小[8]。同时,目标变量DN对CPI的终极得出的是正向变动响应,在响应到达最大值之后,又出现了回落,并逐渐趋于0,最后下降为负响应。

再结合方差分解法进行分析,CPI对目标变量的影响程度最大,响应程度排在第2 位和第3 位的目标变量为目标变量自身和DN,其他因素OCI和LP对目标变量的影响非常微小。根据模型给出的结果分析,建筑业劳动力的需求量与人工成本相关,建筑业总产值和劳动生产率对人工成本的影响十分微小。

2 建筑工程人工成本变化态势分析与控制

2.1 建筑工程人工成本自然发展预测

中国正处于经济稳步增长和快速城市化发展的关键时期,需要大量的劳动人口作为支撑。在建筑业,由于人力资源短缺,各大公司为了争取更多的人力资源,不得不提高工人的工资水平,此种做法不仅会增加工程方的额外支出,还会导致人力资源的浪费。

建筑业是一个劳动密集型行业,当前,我国的建筑业还处于对人力资源的需求较大的时期,为助力城市化发展,各地的铁路、公路、基础设施、住宅建设等建筑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建设项目也在不断地增多。这类工程数量庞大,同时建筑行业也将面对更多的发展机会与空间。在全国总体劳动力短缺的情况下,建筑行业也不可避免地遇到了招工困难,特别是以缺少熟练工人和劳动力为特点的人力资源“结构性短缺”问题,更是极大程度上地制约了行业持续发展。以某地为例,对建筑工程中劳动力年龄结构进行分析,见图1。

图1 建筑工程中劳动力年龄结构

从图1 可以看出,建筑工程中劳动力年龄40~50 岁占到约半数,而青年劳动力较少。而建筑工程基层工人岗位又属于高强度工作岗位,更适合青年劳动力,显然,建筑工程中基层岗位青年劳动力缺失现象十分普遍。

当前,在整个工程项目的建设施工中,人工成本大约占据了30%的总成本比重,而建筑产品的价格都是在招标时就已经提前确定好的,特别是对于政府工程项目而言,在招标之后,价格通常是不能更改的,因此,随着工价的持续上涨,很多工程项目都会因为劳动力成本的大幅上涨而面临着亏损。

为把握人工成本的发展趋势,本文将从自然发展角度,对此方面内容展开分析。在此过程中,应明确人工成本的自然发展,是指在不受到外界环境因素、未予以政策更改等条件下,以当前环境自然发展从而产生的结果。在此基础上,将作为参照(为人工成本平均日工资),结合历年数据,绘制散点图,对建筑工程人工成本的自然发展趋势进行预测,见图2。

图2 建筑工程人工成本的自然发展趋势

根据上述内容可以看到,随着行业的持续建设,建筑工程人工成本将持续走高,尽管人工成本上涨将成本必然趋势,但可以根据近年来行业发展中的GDP季度累计同比增长情况,适当采取一些手段,进行人工成本的控制。对近年来建筑工程行业GDP 季度累计同比增长情况进行分析,见图3。

图3 近年来建筑工程行业GDP 季度累计同比增长情况

从上图可以看到,近年来建筑工程行业GDP 季度累计同比增长呈现相对稳定的趋势,并无显著性的剧增情况,针对此种情况,可以在联合有关部门的情况下,由各地政府采用经济政策调控的方式,进行货币政策的宏观调整,通过此种方式,有效控制市场物价的涨幅,如能够使市场物价涨幅进行有效控制,避免通货膨胀现象的发生,便可以有效缓解建筑工程项目实施中的人工成本增长速度。

2.2 人工成本控制

为解决建筑工程项目在实施中的人工成本过高等问题,提出如下几个方面的控制措施,见图4。

图4 人工成本控制措施

从目前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来看,建设项目人工费用的增长趋势在短期内难以改变。但在此基础上,可以通过政府引导、调整企业自身需求等方式,对人工成本支出加以改进。在劳动力价格上升的大势不变的前提下,尽量将其上升幅度降下来,这样建筑工程企业才能更好地应对市场变化。

3 结语

虽然目前我国的劳动力市场还没有达到完全的自由化,但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依然是决定劳动力价格的重要因素。中国数十年来一直保持着“人口红利”,以此种方式,为劳动力密集行业的发展提供稳定的劳动力供给。中国数十年的高速发展,与基层工人的支持密不可分,“农民工进城潮”为中国带来了一场廉价劳动力的革命,但随着“用工荒”在各行各业的不断涌现,这场人口的红利也随之终结。

根据建筑产业的反馈可知,建设项目在施工中的人工支出仍是影响项目造价的关键,为解决项目施工中人工成本过高的问题,本文在分析了此类成本支出对项目的影响后,提出了对应的控制优化策略,以此种方式,为提高建筑行业人力资源利用率、合理控制人工支出等,提供全面的技术支持与帮助。

猜你喜欢

阶数建筑业劳动力
关于无穷小阶数的几点注记
动物“跨界”建筑业
甘肃建筑业将采用清洁能源降低碳排放
确定有限级数解的阶数上界的一种n阶展开方法
2020年河南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5.81万人
广东:实现贫困劳动力未就业动态清零
毕赛端 “从事建筑业,我乐在其中”
2004~2013年建筑业坍塌死亡事故统计分析
相对剥夺对农村劳动力迁移的影响
一种新的多址信道有效阶数估计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