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任务驱动法在高校美术教育中的运用

2024-01-18赵金宇徐薇娜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2023年11期
关键词:任务驱动法美术教育

赵金宇 徐薇娜

摘 要:中外美术史是对人类的艺术文明历史发展及其规律的总结和归纳,学习中外美术史能够提升人们的审美水平及艺术鉴赏能力。然而一些高校美术史论教学长期存在重技能、轻理论的现象,出现教学上的不重视、考核的单一化等问题,导致美术史教育成为辅助,使中外美术史这门学科陷入困境之中。如何让学生对中外美术史产生兴趣,丰富他们的学科素养,是高校教师教学过程中要解决的重要问题。通过分析任务驱动法融入中外美术史课堂的必要性及该教学法融入中外美术史课堂面临的挑战,探讨任务驱动法融入高校中外美术史课堂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任务驱动法;中外美术史;美术教育

一、任务驱动法融入中外美术史课堂的必要性

任务驱动法出自杜威教育思想和以皮亚杰、维果茨基为代表的建构主义教育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教师是指导者和促进者”“做中学”的理念。传统的中外美术史教学,教师注重的是在课堂上讲解课本知识;任务驱动法则强调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自主探索,鼓励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学习新的知识,自主地建构知识体系。因此,在中外美术史课堂中引入任务驱动型教学方法是有必要的。其必要性具体可从以下两方面叙述[1]:

(一)提升学生审美能力

中外美术史的教育有利于促进学生审美水平及人文素养的提升,也会对他们日后学习和工作发展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在中外美术史课堂教学中实施任务驱动法,可以从学生视角出发,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需求,使学生全面掌握中外美术的发展脉络及客观规律,以此为基础深入学习不同时期和各个美术流派之间的关系,使学生形成系统性认知。这样有利于学生对经典美术作品价值进行深入探究,提高自身的审美鉴赏能力。

通过在中外美术史的教学中使用任务驱动法,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了解学生的真正需求,掌握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更新自身教学观念,并且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科学、正确的教育观念,促使学生掌握良好的理论知识和团队协作的能力,进而有效掌握学习中外美术史的正确方法。因此,将任务驱动型的教学方法科学合理地运用到中外美术史的课堂教学中去,是有必要的。

(二)丰富学生艺术创作的思维

中外美术史属于美术史理论教育。艺术来源于生活,且高于生活。绘画艺术产生的时间比较早,而且美术的发展具有多元化与复杂化的特点,因此,学生只有对美术史相关知识有基本的理解和掌握,才能更好地进行艺术实践。实际上,对中外美术史理论知识的认知程度,在一定意义上是现当代艺术家在创作中实现突破与变化的关键因素。在艺术创作中,只有掌握前人的理论知识并深入去理解,才有可能创作出优秀的艺术作品。由此可知,高校的中外美术史课程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于学生今后的艺术创作而言十分关键。因此,学生必须熟悉并掌握艺术创作所需要的美术史理论知识,为艺术创作打下良好的基础。高校教师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美术史理论知识、掌握知识和运用知识,通过中外美术史理论知识的学习,促使学生更加全面地发展。

在任务驱动法中,教师可以设置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分析中外美术史中的问题并解决问题,从而有效提升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这样也能促使他们在以后的艺术创作中,可以及时发现自身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而通过有效方法解决问题,推动学生创作能力更好更快地发展[2]。

二、中外美术史课堂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学习史论的积极性不高

因为中外美术史的知识本身较为抽象,不易于理解,加上一些学生本身对理论课学习缺乏兴趣,教师若是一味地口头讲解会使课程相对乏味,容易导致学生对中外美术史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同时,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不断地进步,对美术人才的要求不断提高,当前高校美术教学尤为关注应用型美术专业人才培养,偏向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所以,在一些高校美术教学中,美术专业比较重视专业实践课程,轻视理论课程,导致部分学生也比较重视实践,而对于理论课较为轻视。高校和学生的这种心态对于中外美术史的教学具有一定的负面影响,不利于中外美术史理论课的教学有效开展。

(二)缺乏优秀师资

我国部分高校在设置艺术类相关专业时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对自身的办学条件和能力没有进行准确定位评估,对于艺术教育专业的教学特點及专业教师人才培养的需求没有进行充分了解,导致教师的整体素养与中外美术史课程的开设要求不相匹配,例如由其他设计类专任教师去承担中外美术史教学任务,这样很难取得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因此,专业的中外美术史任课教师的缺乏,成了当前高校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中外美术史课程要求任课教师需要具备多方面、多维度的理论知识,比如历史、设计和美术等,这不是短时间内就能速成的,需要教师长期积累。高校美术教师也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不断地去研究新的教育教学方法,跟上新时代教育思想的进度,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更好地去教授学生学习中外美术史的相关知识。高校教师除了具备基础的专业知识和自然科学知识外,在讲解中外美术史的过程中,还需要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从而引导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拓宽思路。简而言之,只有教师自身拥有丰富的教学经验、深厚的学识素养、广泛的阅历,才能将更多的学术理论传授给学生,才能更好地解决学生在课堂中出现的方方面面的问题。

三、任务驱动法在高校中外美术史课堂教学中的

应用路径

(一)营造真实化的中外美术史教学情境

传统的高校美术史理论课堂是教师讲,学生听,或者是教师布置任务,学生分组完成任务并做成果展示。虽然教师在课堂中也会制定相应的任务,但是往往没有营造真实化的教学情境,很难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任务驱动法强调设计真实的教学情境,教师可以使用最新的现代教育技术,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创造真实的教学情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一般的情境设置是教师使用多媒体教学,通过图片或者视频的形式,或者是教师口头叙述情境。中外美术史课堂中的情境设置,需要教师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或者是教材上的知识情境,创造并设计出相关的视频、背景音乐或者是想象中的景象。教师要善于运用生动幽默的语言进行组织引导,最终让学生能够完美地融入教师所创设的与现实生活相联系的教学情境中去。这样学生可以跟着教师的教学步骤,一步步完成课堂教学任务,从而开拓自身的思维,丰富自身的想象力。

在中外美术史的课堂中,教师设置的教学情境,可以是故事性情境,或者是真实的生活情境。比如教师通过网络技术带领学生沉浸式游览西安的博物馆,教师可以直接提出问题:“我们会碰見哪些有趣的文物呢?”“同学们有没有在网上或者是博物馆中见过兵马俑遗址呢?”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去思考问题,再将学生的思维从想象中转移到现实课堂中来,向学生展示自己课前准备好的教学内容[3]。

在中外美术史课堂上,素材选择是否恰当,将直接影响学生的专注度与参与度,进而影响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与中外美术史教学目标的实现。因此,要想在课堂上有效提高学生的兴趣,教师应当注重从身边就地取材,以便于学生在生活中联想到学习内容。在高校美术教育中,教师所选择的教学内容要贴近学生现实生活中的话题、事物或事件,并合理运用教学方法,更好地展开中外美术史的课堂。这样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知识,推动中外美术史这门课程真正发挥它的实际作用[4]。

(二)建立小组,探究任务

任务驱动教学法下的美术史课堂,教师是指导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习任务是主线,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是合作关系。因此,小组合作学习可以作为实施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有效方式,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在中外美术史的课堂中,学习小组一般是4—6人。学习小组可以让学生自行组队,这样小组成员之间相对熟络,合作效率较高;还有一种是任课教师根据学生的不同艺术素养或者不同性格分组,使小组成员优势互补,互相学习。在学生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的角色也十分重要。虽然实施任务驱动教学法下的课堂的主导权在学生手中,但是教学目标的制定、学习活动的掌控、及时的指导以及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都要教师完成,因此教师也需要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更好地作为合作学习的执行者。

在任务驱动法的应用中,教师要创设与中外美术史主题密切相关的真实任务,例如基于美术作品的任务设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不知道该如何掌握美术作品的内涵,对于这种情况,教师可以通过设置具体问题帮助学生分步骤掌握。通过将学生分为多个小组,使学生开展相互协作,不同的观点、方法相互碰撞,学生之间相互补充、修正,从而加深每个学生对当前学习任务的吸收与理解。在确定学习任务后,教师应紧密结合高校中外美术史的教学重难点,根据学生的现有知识水平,制定一个个问题,最后合成大问题,指向终极的学习任务。这样可以促使学生在一个个小问题的引领下,主动且积极地分析问题,搜集与问题相关的信息,快速地完成高质量的学习任务,从而促使学生利用现有的美术史理论知识,解决具体课堂中的学习任务,实现新老知识的有效过渡与衔接。在任务驱动法融入高校中外美术史的课堂中,教师应确保教学任务的真实性和具体性,以保证教学任务的可行性。

(三)多元评价,促进发展

学生要完成真实任务或者是模拟真实的任务,完成任务的过程就是学习知识的过程,教师可以对学生完成学习任务过程中的表现和团队分工与协作能力进行评价,用这些标准评价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这一过程可以直接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效果。在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如发现学生的创造性较强和完成任务时小组合作分工明确时,教师可以及时地给予恰当的表扬,增强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自信心,针对完成比较困难的个别小组,教师要适时地给学生一定的鼓励。因此教师需要在评价的过程中强调过程性评价,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记录学生的表现。任务驱动法的效果评价是对高校美术中外美术史教学质量的反思和总结,是促进美术史课堂教学良好发展的有效手段。在任务驱动法的教学评价中,教师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评价,除了评价学生的完成任务过程外,还可以对完成任务的结果进行评价,对美术史论教学设定的教学目标进行合理的评价,对学生的期末中外美术史学习效果进行终结性的评价。教师可以尝试制作学习评价表,进行量化评价,以此来驱动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教师还需要利用多种形式的评价方式,加强对任务驱动法的理解应用,并通过反思与改良,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

任务驱动法的效果评价不但能够激发学生参与任务完成的积极性,而且能加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还能够让学生在完成每一个任务时具体感受到自己的进步,从而提高学生在中外美术史课堂的参与度。通过帮助学生树立理论学习的自信心,逐步提升学生的美术核心素养和综合素养[5]。

四、结语

对于高校美术专业学生来说,中外美术史是一门至关重要的学科基础理论课程,而任务驱动法可以很好地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教师在中外美术史的理论教学中,要充分发挥任务驱动法的优势,对培养大学生的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团队合作的能力具有积极意义。目前,我国各大高校的现代教育体系已基本形成,美术教育理论发展成熟,这也为高校美术教育工作带来诸多便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避免将任务简单化、形式化,要正视以往理论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及时地反思自身的教学方法,将任务驱动教学法合理应用于中外美术史的课堂,使该教学法能够较好地发挥自身的价值,培养学生的艺术核心素养,最终为学生的艺术实践能力培养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李亚,李芳芳,王弈.任务驱动法在《计算机导论》实验课程中的应用研究[J].教育现代化,2020(27):164-166,170.

[2]梁方晓.任务驱动法在美术学专业版画课程中的应用研究:以肇庆学院美术学院为例[J].美术教育研究,2022(21):139-141.

[3]刘艳萍.任务驱动法在高校美术史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J].大众文艺,2015(5):241.

[4]王荥.“任务驱动法”在高校音乐理论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音乐生活,2022(2):62-64.

[5]唐毅.中外美术史课程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模式的改革[J].美术教育研究,2021(6):134-135.

作者简介:

赵金宇,佳木斯大学美术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学科教学(美术)。

徐薇娜(通讯作者),硕士,佳木斯大学美术学院教授。研究方向:艺术理论与实践研究、美术教育研究。

猜你喜欢

任务驱动法美术教育
任务驱动法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胶囊剂的制备课程教学设计
物流运输管理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任务驱动法在土木工程测量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小学生的美术教育
教孩子画画——放手,让孩子获得精彩
浅析实用性和艺术性在中学美术教育中的结合
浅论美术教育对于素质教育的影响和作用
基于视觉识别时代的学校美术课程
任务驱动法在车工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