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师范类专业认证的美术学专业课程体系优化

2024-01-18李西臣刘恩芹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2023年11期

李西臣 刘恩芹

摘 要:在师范类专业认证背景下,六盘水师范学院美术学专业按照“反向设计、正向施工”的逻辑,对接基础教育美术师资需求,不断优化课程体系,使之达到美术学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中学教育专业师范生教师职业能力标准(试行)》和《中学教育专业认证标准(第二级)》等专业和师范生培养标准,在体现专业特色的同时,更好支撑毕业要求,满足美术师范类人才培养要求,为美术学专业课程体系的优化提供助力。

关键词:师范类专业认证;美术学专业;课程体系优化

基金项目:本文系六盘水师范学院美术学科油画方向团队(LPSSY2023XKTD15)阶段性成果之一。

为加强高校师范类专业建设,不断提高师范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2017年10月,教育部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实施办法(暂行)》,该实施办法明确了认证指导思想、认证理念、认证原则、认证体系和认证标准等,推动了师范类专业内涵式发展。其中“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认证理念,是以人才培养方案为重中之重的,而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课程体系关系到师范生培养质量和能力素质达成。因此,课程体系的优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课程设置满足标准

(一)课程学时学分设置满足美术学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

美术学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对美术学专业课程体系的总体框架和课程设置提出了要求,明确了公共基础等课程模块的学时,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均不少于600学时。专业方向课程、实践(实习)课程和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毕业创作(论文)均不少于400学时,并明确了实施学分制的高校,选修课程比例不低于总学分的15%[1]。

以六盘水师范学院美术学专业2023级人才培养方案为例,公共基础课程必修736学时,选修136学时;专业基础课程688学时;专业方向课程必修192学时,选修304学时;实践(实习)课程和创新创业教育课程720学时加6周;毕业论文(设计、作品)为14周;选修课占总学分的比例为16.78%。

(二)课程设置满足《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

《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包含三个维度、十四个领域,对每个领域提出了三至七项基本要求[2]。

专业理念与师德维度涵盖职业理解与认识、对学生的态度与行为、教育教学的态度与行为、个人修养与行为等四个领域。六盘水师范学院美术学专业2023级人才培养方案设置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研究、思想道德与法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大学语文、教育学基础、教育心理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与专业发展、教师礼仪、教育实践(见习、实习、研习)等课程,通过通识教育、教师教育课程和教育实践,强化学生的职业认知、行为和个人修养,强调认证标准中的师德规范和教育情怀,体现学生中心的认证理念。

专业知识维度涵盖教育知识、学科知识、学科教学知识、通识性知识等四个领域。在六盘水师范学院美术学专业2023级人才培养方案中,设置了心理学基础、教育学基础、教学策略与方法、中外教育简史、教育心理学、美术概论、绘画语言与创作、美术学科教学论、大学计算机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等课程,使学生的教育知识、学科知识、学科教学知识和通识性知识融会贯通,体现了认证标准中的学科素养和综合育人。

专业能力维度涵盖教学设计、教学实施、班级管理与教育活动、教育教学评价、沟通与合作、反思与发展等六个领域。在六盘水师范学院美术学专业2023级人才培养方案中,设置了教育学基础、教育研究方法、现代教育技术、教学策略与方法、美术学科教学论、教育实践(见习、实习、研习)等课程,培养學生的教学、班级管理、沟通合作和自我发展能力,体现了认证标准中的教学能力、班级指导、学会反思和沟通合作。

(三)课程设置满足《中学教育专业师范生教师职业能力标准(试行)》

《中学教育专业师范生教师职业能力标准(试行)》从师德践行能力、教学实践能力、综合育人能力、自主发展能力等四个方面,对中学教育专业师范生遵守师德规范、涵养教育情怀、掌握专业知识、学会教学设计、实施课程教学、开展班级指导、实施课程育人、组织活动育人、注重专业成长、主动交流合作等方面提出了明确而具体的要求[3]。这一要求与师范类专业认证“一践行、三学会”的毕业要求相融通。在六盘水师范学院美术学专业2023级人才培养方案中,支撑这一标准的课程几乎涵盖“通识课程+专业课程+实践环节”的所有课程。

此外,为使课程体系设置满足《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和《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试行)》,在六盘水师范学院美术学专业2023级人才培养方案中,开设了教育理论基础、教师能力基础、教师专业发展基础等模块化的教师教育课程,其中必修13学分,选修4学分,教育实践20周(教育见习2周、教育实习16周、教育研习2周),满足了教师教育课程标准对学习领域和课程模块的要求;信息技术课程开设了大学计算机基础、现代教育技术、三维动画、VI设计、Photoshop、CorelDRAW等课程,以提升师范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并将信息技术融入教学。

二、课程结构满足师范类专业认证要求

《中学教育专业认证标准(第二级)》对课程结构提出了如下要求:课程结构体现通识教育、学科专业教育与教师教育有机结合;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必修课与选修课设置合理。各类课程学分比例恰当,通识教育课程中的人文社会与科学素养课程学分不低于总学分的10%,学科专业课程学分不低于总学分的50%,教师教育课程达到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规定的学分要求[4]。针对这些要求,在2023级人才培养方案中,六盘水师范学院美术学专业进行了如下完善:

(一)课程结构体现通识教育和学科专业教育有机融合

一是通识教育课程为学生学科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通识教育课程涵盖政治、历史、思想道德、英语、计算机、体育、心理健康、创新创业等,有助于学生思想道德和身心素质的提升。英语、计算机和创新创业等课程,既有助于学生掌握工具性知识,帮助学科专业课程的深入学习,也有助于学生开阔视野,培养创新创业思维。二是学科专业课程中也融合了通识教育的内容。如美术史论、书法与篆刻、传统工艺产品设计、民间艺术与三线文化考察、文化创意产业考察等课程,既涵盖了通识教育的历史等文化知识,也涉及考古、书法、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方面的知识,体现了学科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的融合。

(二)课程结构体现学科专业教育与教师教育有机结合

一是学科专业课程支撑学生学科素养和教学能力的养成,为学生自我发展打下基础。如素描、色彩、中外美术史、艺用透视与解剖、文献检索与论文写作、美术鉴赏与批评、美术学科教学论等课程。在上课的过程中,既有教师的理论讲解,又有学生绘画技能的锻炼和教育教学的实践,体现了学科专业知识与教育教学知识的结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理论素养、技能素养、教学能力和知识整合能力,打下学生自我发展的基础。二是学科专业课程、教育实践与教师教育有机融合。美术学专业开设了美术学科教学论、美术教学案例分析等课程,还有教育实践(见习、实习、研习)等环节,围绕美术学科开展课程教学和实践,在学科专业教育课程中融入教师教育课程,强化学生教学实践,提升学生教学技能。

(三)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必修课与选修课设置合理

实践在美术学专业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六盘水师范学院美术学专业2023级人才培养方案中,除集中实践环节和第二课堂外,专业技能课程均设置实践学时学分,实践32学时计1学分,实践教学学分占总学分的比例为37.76%。必修课程为126.5学分,占总学分的比例为83.22%;选修课为25.5学分,占总学分的比例为16.78%。通识教育课程中的人文社会与科学素养课程占总学分的比例为16.43%,学科专业课程学分占总学分的比例为50%。美术学专业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必修课与选修课设置合理,达到师范专业认证标准规定的学分要求。

三、课程体系支撑“一践行、三学会”的毕业要求

六盘水师范学院美术学专业按照“一践行、三学会”的毕业要求,根据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及学时学分,合理确定支撑毕业要求的课程及其支撑权重,使课程体系能够支撑毕业要求达成。

践行师德方面:一是通过思想道德与法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研究等课程,对师德规范形成高支撑。二是通过贵州省情、大学生职业生涯与就业指导、美术专业导论、美术学科教学论、教育见习、教育实习等课程,对教育情怀形成高支撑。

学会教学方面:一是通过美术专业导论、中外美术史、美术概论、艺用透视与解剖、文献检索与论文写作、风景写生等课程,对学科素养形成高支撑。二是通过心理学基础、教育学基础、现代教育技术、美术学科教学论、教育研习、毕业论文(设计、作品)等课程,对教学能力形成高支撑。

学会育人方面:一是通过班主任工作方法、教育实习等课程,掌握班级管理理论,实践班主任工作,对班级指导形成高支撑。二是通过美术学科教学论、民间艺术和三线文化考察、文化创意产业考察等课程,对综合育人形成高支撑。

学会发展方面:一是通过创新创业教育基础、大学生职业生涯与就业指导、生态文明教育、创新创业实践等课程,对学会反思形成高支撑。二是通过大学英语、民间艺术和三线文化考察、文化创意产业考察、教育实习等课程,对沟通合作形成高支撑。

四、课程体系体现专业特色

六盘水师范学院美术学专业经过二十余年的办学积淀,秉承“重师德,厚基础,强技能”的办学理念,通过“通识课程+专业课程+实践环节”的课程体系,逐步形成了“通识教育、学科教育、师范教育相统一,传统文化、民族文化、地域文化相融合”的办学特色。在学科专业课程和实践环节设置中,结合贵州地域文化和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开设了蜡染、剪纸、刺绣等课程,形成了具有本专业特色的课程体系,既有利于学生对贵州地域文化的传承,也有利于学生从教后能够结合地域文化和美术资源,开设特色化校本课程。

五、课程体系持续改进和优化

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的重要方面,基于师范类专业认证“持续改进”的理念,仍需不断优化。

(一)加强课程整合,形成模块化课程

优化各类课程特别是专业课程设置,加强课程整合,形成模块化课程。在六盘水师范学院美术学专业2023级人才培养方案中,学科基础和专业主干课程整合,形成了模块化的课程群;专业方向课程形成了中国画、油画、工艺美术三个方向课程群。整合形成模块化课程,有利于学生美术理论知识体系的形成、专业技能的提升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二)丰富专业选修课程资源,加强特色课程建设

专业选修课程的开设,有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专业技能,强化学生个性化培养。在对毕业生、在校生、专业教师以及用人单位等利益相关方调研的基础上,进一步挖掘贵州省和六盘水市地域文化和民族民间美术资源,加强特色课程建设。如在2023级人才培养方案中开设了剪纸、刺绣等选修课程,能培养师范生教育情怀和学科素养。

六、结语

六盘水师范学院美术学专业以产出为导向构建课程体系,通过思政课、教师教育课程和教育实践等,涵养美术师范生的师德修养和教育情怀;通过专业技能课程、美术写生技能大赛、教师教育课程、教育实践和教学技能比赛等,训练美术师范生写生创作能力和教学能力;通过“通识课程+专业课程+实践环节”的课程体系,提升美术师范生的综合素质。课程体系优化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仍需持续改进,以不断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基础教育对美术师范生的需求。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941.

[2]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印发《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和《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的通知(教师〔2012〕1号)[EB/OL].(2012-02-10)[2023-09-22].http://www.moe.gov.cn/srcsite/A10/s6991/201209/t20120913_145603.html.

[3]教育部办公厅.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中学教育专业师范生教师职业能力标准(试行)》等五个文件的通知(教师厅〔2021〕2号)[EB/OL].(2021-04-02)[2023-09-22].http://www.moe.gov.cn/srcsite/A10/s6991/202104/t20210412_525943.html.

[4]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实施办法(暂行)》的通知(教师〔2017〕13号)[EB/OL].(2017-10-26)[2023-09-22].http://www.moe.gov.cn/srcsite/A10/s7011/201711/

t20171106_318535.html.

作者簡介:

李西臣,硕士,六盘水师范学院教授。研究方向:油画语言与创作、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

刘恩芹,硕士,六盘水师范学院教授。研究方向:现当代艺术理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