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实用性和艺术性在中学美术教育中的结合

2016-11-03黄俊峰

文艺生活·下旬刊 2016年10期
关键词:艺术性美术教育实用性

黄俊峰

摘   要:美术教育是教育类别当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其目的在于培养人、发展人,使之成为身心健康的完善的人,美术教育综合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在中学阶段,美术教育不仅能培养学生对生活和美术作品中的感受力、欣赏力、表现力,还能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创造能力,甚至还可以塑造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美术教育的作用主要体现为艺术性和实用性,本文探讨了何为美术教育的实用性价值和艺术性价值,进而探讨在中学阶段美术教育中如何找到实用性与艺术性的契合点,提高教学感染力和培养学生的艺术实践能力,从而提高精神内涵,促进其全面发展。

关键词:美术教育;实用性;艺术性

中图分类号:G633.9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6)30-0205-02

美国国家美术教育协会这样定义美术:“人类行为的最证据被记录在视觉形式中, 创造和使用美术交流和表达观念、传达希望和感情是整个历史的一种基本人类行为;它是人类用于获得想象形式,美化环境,表达未来愿望的基本方法。”西方有的学者将美术教育的价值分为本质价值和工具价值两类。本质价值主要是根据这项活动本身的性质,评定其价值,即美术教育的艺术性价值;工具价值则主要着眼于其作为工具的价值,即美术教育的实用性价值。美术教育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重要途径,其特点和目标是运用现实美和艺术美来感染、影响、教育学生,使他们具有感受美、欣赏美、评价美和创造美的知识和能力,从而树立正确的审美理想、审美观点和健康的审美情趣。青少年时期是建立审美情趣,获取审美能力的重要阶段,因此中学阶段的美术教育也显得尤为重要。

一、美术教育的艺术性价值

(一)发展人的审美感觉

美术借助于色、线、形等形式美的基本元素以及这些元素在空间和时间上的组合来表现形式规律美的特征,是现实美的反映和延伸。它是艺术家以现实美的原型和素材为依据,经过艺术加工而创造出来的。艺术美是形式美和内容美的统一,它提炼概括了现实美,比普通的实际生活更高、更强烈、更有集中性、更典型、更理想,因此就更带有普遍性。在品鉴优秀的美术作品的过程中,学生能够锻炼艺术欣赏的眼力和水准,进而逐渐品味到美术创作的基本规律和精神创造的重要意义,提升人的审美品味和艺术感觉。

(二)培养人的感受能力

究其本质,审美不是自然现象,而是社会现象,人们对美的感受能力也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后天的生活和学习中逐渐获得的。美存在于自然、社会、艺术和科学等客观事物和客观的活动过程之中,需要去感受,去体验,去实践。通过美术教育,引导学生在审美实践中培养和提高对美的兴趣和爱好,培养和提高对美的事物的感受能力。

(三)传递社会价值观

美术教育影响着生活的舆论、道德风尚,是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表现形式。发展美术教育是社会发展进步的必然要求,具有传递社会价值观和道德规范的作用。通过美术教育潜移默化的影响,可以有效地使人们自觉服从社会道德规范,让受教育者在点滴影响中,把美术教育的成果华为一种自我道德的约束力。从这个意义上来看,美术教育的功能要比说教更有有助于培养人的道德品格。当今社会发生着前所未有的深刻变化,美术教育作为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环节,在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

(四)敞开思想和情感

美术教育是一项心理活动。在美术教育中,学生能够接触到其他学科中接触不到的丰富色彩和各式各样的表现形式、表现手法,能够获得丰富的审美体验和情感体验。美术创作没有统一的标准答案,在参与美术创作的过程中,带给人无限的满足感。而且,美术创作具有宣泄情感的作用,在创作过程中学生可以发泄不满、压抑的情绪,释放学习中的压力,也可以充分表达自己内心的喜悦,抒发思念、兴奋和快乐的感觉,促进个性潜能的发展,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达到调控心理的作用。

二、美术教育的实用性价值

(一)充实人的业余生活

通过美术教育,能够充分激发学生对于美术的兴趣,进而产生进一步参与鉴赏和创作的热情。现在学生的业余生活充斥着网络和电子游戏,通过美术教育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爱好,能够帮助学生培养积极向上的业务爱好,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二)参与艺术治疗

近年来,在升学压力增大的环境下,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成为了亟待解决的教育问题,很多中学都设立了心理咨询室,然而许多心理咨询室却形同虚设,这与中国人内敛的性格有关,也与中学心理咨询老师水平参差不齐有关。其实,美术教育参与艺术治疗,是解决学生心理问题的有效手段之一。美术教育在教学方式上更为灵活多半,在内容上也更具有趣味性和吸引力,符合中学阶段学生的心理期待,能够使受教者调节心情,放松身心。通过系统的美术教育,让学生在长期的受教过程中能获得心理上的愉悦,在情绪波动的时候,能有一个宣泄情感的渠道,成为心理上的寄托。

(三)促进创造思维的发展

创新是艺术的生命,也是人类发展进步的源泉,是人获得成功的基础。美术教育是对于视觉的系统训练,是培养的人的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通过对人进行一系列的系统视觉训练,来构建感官与外界与习惯的和谐关系。有关研究表明,人的视觉能力是由低级向高级发展,或者说由具象向抽象发展的。通过对于优秀美术作品的大量视图欣赏,领悟美术作品中美感存在的规律,能够让受教者思维更为活跃,在学习、工作中用更灵活的态度去创造性的完成工作。

(四)促进智力发育

美术教育也是智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有效促进左右脑均衡发展,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有助于智育工作的开展。在日常美术教育中,引导学生欣赏和运用美术的元素,如形状、色彩等,甚至运用抽象的眼光创造艺术作用,能够促进感知力和观察力的发展,进而提升思维能力,有效的辅助智育工作。而且从生理的角度来看,参与美术创作过程中需要锻炼手部的精细动作,也能够刺激学生的大脑发展和智力发育。

三、在中学美术教育中实现实用性与艺术性结合的策略

既然美术教育的艺术性作用和实用性作用对于中学阶段学生的发展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那么如何在美术教育中寻求艺术性与实用性的结合点,丰富创新美术教育的模式,是中学美术教师必须思考解决的问题。可以从课堂教学、课外美术实践等方面入手,以教材为依托,充分借助教学工具、互联网、微课等丰富的教学手段,拓展美术教育的视野,以实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目标。

(一)注重学生对新事物的理解,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比较持久的知觉活动,人凭借自身的感觉器官直接进行观察活动。在美术教育中培养观察能力显得尤为重要。教师要从理论研究、绘画训练、临摹欣赏和评论教学四个方面入手,教给学生整体观察法和对比观察法,帮助学生对审美对象建立正确客观的认识,提高审美能力。并且,通过欣赏优秀美术作品和临摹的过程,能够培养观察能力,训练学生的美术实践能力,帮助学生取长补短提高自己的绘画水平。可见,无论是在对事物的构想还是表现当中,观察力都是学习美术的重要能力,只有掌握了正确的观察方法才能准确的描绘各种物体,才能够实现传递内心情感的目标,实现美术教育艺术性作用与实用性作用的结合。例如,在欣赏装饰画作品时,要让学生了解装饰画的含义、作用、类别等,引导学生观察总结装饰画作品的特点和艺术手法,并在欣赏各种不同风格的装饰画之后,鼓励学生进行临摹或创作。通过这一教学过程,提高学生对装饰画的审美和鉴赏能力,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在临摹和创作过程中逐步形成自己的风格,使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同步提升。

(二)教学与评论相结合

在教学设计上,要注重发挥评析教学的作用。可以设计展评环节,鼓励学生对课堂欣赏的作品和同学创作的作品进行评价,各抒己见谈看法,这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也能提升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艺术家正是因为具有了观察没、发现美、创造美、塑造美的能力,才成为了艺术家。在中学美术教育中,我们的目的不是要培养专业的艺术家,而是要让学生在课内外的教学活动中培养像艺术家那样的审美和创造美的能力。通过教师讲评,引导学生掌握一定的艺术能力;通过学生互评,能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学生的思维方式和道德导向,将为接下来组织教学活动、设计教学环节提供一定的参考。

(三)创设与生活相关联的艺术环境

艺术来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在美术课堂中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能够实现课堂教学与生活实际相互的衔接,教材知识系统与生活逻辑广泛的渗透,认知活动与情感活动有机的融合。通过观察生活、体验生活,能够拉近美术与生活的距离,是相对抽象的教学内容融入生活情境当中,使美术教育融入到学生的生活之中。例如,在讲授凝固的音乐——世界著名建筑欣赏时,可以让学生参与到授课环节中,把自己曾经见过的世界著名建筑和身边的优秀建筑讲授给同学们,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对生活中的美的感知力。

(四)运用启发性的教学方法

在教学当中,教师要善于设计运用启发性的教学情境,巧妙设置疑问,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通过小组讨论、实验演示等方式创设能够激发审美潜能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审美欲望和求知欲望,引导学生在对审美对象的不断积极思考当中,通过“认知困惑----主动探索----知识掌握”的过程,在审美鉴赏过程中获得深层次的情感体验。在参与美术创作的过程中,也要采取启发式的教学方法,鼓励学生运用创新的艺术表现媒介、手段、方法充分抒发内心中的情感,实现在知识与技能、方法与情感的价值观上相互交融,最终实现自我完善。

(五)有效利用现代教育媒体

美术具有可视性的艺术,美术教育是基于视觉感官的教育形式,因此凡是能发挥视觉艺术长处的现代教育媒体,都应充分利用到美术教育当中。教师应在教录像、投影、幻灯、摄像机、照相机、计算机等现代媒体的运用,充分运用诸如“微课”视频、互联网图片、3D影像等能够丰富视觉体验的教学方式,丰富学生的审美感受,广阔视野,提高审美能力。例如,教师可以根据课程要求制作“微课”视频,以课程大纲要求为中心,将发散性的知识展现在视频当中,充分调动起学生对于美术学科和审美教育的兴趣,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得到情感上的满足。

四、总结

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课程和实施美育的重要手段,美术教育的重要性不容小觑。美术教育既有培养审美能力、感受能力、传递社会价值、抒发内心情感的艺术性价值,也有丰富业余生活、参与艺术治疗、促进思维发展和智力发育的实用性价值,是促进学生个性化和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中学美术教师要充分认识到美术教育的重要作用,在课程设计、课堂组织上注重创新,注重与学生的互动,在学生的美术教育中既要担任领头人又要做好参与者和欣赏者,最终实现在美术教育中最大限度的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冯常广.中学美术教育现状思考[J].大众文艺:理论,2009(22).

[2]张善庆.关于美术教育中审美教育的认识与思考[J].文山学院学报,2014(01).

[3]陆阳.美术课与美育——对中学美术教育的思考[J].科教文汇,2015(01).

[4]王玉峰.中学美术教育中创新能力的培养[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10(01).

[5]杨飞.中学美术教育基础教学方法新探[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5,(23).

[6]吴丽.浅谈改善中学美术教育的途径和方法[J].时代教育,2015(02).

[7]许静.谈中学美术教育中渗透德育的实践研究[J].学苑教育,2014(16.

猜你喜欢

艺术性美术教育实用性
医学论文实用性的判断
医学论文实用性的判断
医学论文实用性的判断
论三维动画特效数字模拟真实性与艺术性的结合
医学论文实用性的判断
浅谈英语课堂教学的艺术性
浅谈小学生的美术教育
基于视觉识别时代的学校美术课程
论电视新闻的艺术性
把握电视编辑的艺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