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韵文化的美学表达及成因
2024-01-18康保苓
摘 要:宋代是我国文化发展的黄金期,其文化底蕴和审美特质构成了宋韵文化美学表达的重要内容。宋韵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具有中国气派和浙江辨识度的重要文化标识。宋韵文化的美学表达,主要体现在师法自然的审美追求、雅俗相宜的美学生态、以“清”为美的审美追求、“见素抱朴”的淡然之美等方面。宋韵文化美学的兴盛与经济发展、政府促进文化发展的政策、中国文化发展的长期积淀、文化交流融合和创新发展等因素密切相关。
关键词:宋韵;文化;美学;表达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2年度杭州市社科联课题“基于宋韵文化传承的杭州文旅休闲空间提升研究”(2022HZSL015)研究成果。
宋代是我国文化发展的黄金期。陈寅恪《邓广铭〈宋史职官志考正〉序》云:“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1]宋韵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具有中国气派和浙江辨识度的重要文化标识。探寻宋韵文化的美学意蕴,对于其在今天的赓续传承和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宋韵”文化的内涵
(一)“宋韵”概述
何为“宋韵”?首先从“韵”的内涵分析。“韵”的字形,左边为“音”,说明这个字的本义与声音或音乐有关。从字义来看,“韵”字本义是和谐悦耳的声音。东汉时期的文学家蔡邕《琴赋》中有“轻音发兮五音举,韵宫商兮动徵羽”,“繁弦既抑,雅韵复扬。”[2]三国时期曹植《白鹤赋》中有“聆雅琴之清韵”[3]。南朝时期的文学评论家刘勰《文心雕龙·声律》中,进一步对“韵”字做出解释:“异音相从谓之和,同声相应谓之韵”[4],即不同的声音相谐是“和”,相同的声音相应则是“韵”。“同声相应”,是指汉字的尾音相同而产生音乐性的美感。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韵”的含义应用更为广泛。古代文学作品中,“韵”是诗词的韵脚,押韵是诗词格律的基本要素之一。后来,“韵”进一步从音乐美拓展到更宽泛的艺术美、人格美、气质美,将艺术之审美融于人品之美的观照,具有明显的人格化特质,如陶渊明《归园田居》中有“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古文中以“韵”来形容人物风度、气节之美,如“风韵秀彻”[5]1945“雅有远韵”[5]1395。唐代司空图在考察评价诗歌意境时,提出“景外之景”“韵外之致”等美学命题;北宋范温认为,凡事达到它最美好的状态,必有其“韵”,因“韵”而产生的美感就是韵味。清代方东树认为,“韵”就是态度风致[6]。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厚实土壤,“韵”的含义在历史长河中,内涵不断丰富,形成“音韵”“神韵”“气韵”“风韵”“清韵”“韵味”等一系列审美概念,成为中国特色审美的重要概念。
(二)宋韵
中华文化中儒、道、佛等思想的发展与融合,影响着人们对于自然、生命与美的理解。人们在对美的追寻以及由此产生的审美体验中,提炼出许多美学范畴,“韵”就是其中之一,它是中华民族审美风格与智慧的结晶,彰显出中华传统美学的特色与风貌。中华民族审美观建构的系统性和丰富性,在宋代发展到新的高度,其重要表征之一就是“韵”这一概念的广泛运用。人们对于“韵”的理解和表达更为充分,将“韵”更普遍地运用于对文学艺术作品的评价鉴赏、对人物和事物的评价等多个领域[7]。“宋韵”是宋代文化美学理想的具体体现,是中华文化和文明发展过程中创新发展的重要标志。
“宋韵”之“韵”,具有特定的历史界域,既是时间的和空间的,又是历史的、多维的;既是宏观的,又是微观的。在实践领域,宋人突出创作主体的能动作用,强调“声外之音”“言外之意”,用“韵”表达心灵的体悟,感受“韵外之致”的余味绵延。宋人论诗,“韵”是最高的审美境界,“凡事既尽其美,必有其韵,韵苟不胜,亦无其美”[8]。从有形到无形、从有间到无间、从有限到无限,“韵”在宋代凝聚着丰富的思想情感和审美意蕴。
(三)宋韵文化
什么是宋韵文化?学术界关于宋韵文化内涵的代表性观点主要有:姜青青认为,“‘宋韵文化是两宋文化的精华和精彩所在,是在物质和非物质遗产中表现出来的进步思想、高尚情操、哲学理念、美学观念、文学造诣、艺术格调、匠心精神和生活风尚等文化价值,具有积极进取、和谐包容、精致典雅、诗情画意的人文特色,代表了当时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高度”[9]。陶然认为,“宋韵文化之‘韵既包括宋代辉煌的文学艺术之风韵,也涵盖宋代人格气象的神韵,更指向宋代时代精神的气韵。其外延又拓展为从宋代传承至今的文化内涵与底蕴,展现为文学、思想、艺术、礼俗、民情等贴近当代民众生活、反映时代精神的文化,集中在诗词文赋、书法绘画、佛道信仰、学术思想、建筑风貌、乡贤名宦、礼俗文化、地域文化等各领域”[10]。陈野等认为,“宋韵文化,特指两宋文化中优秀的文明元素、内在精神和传延至今的文化价值……以其具有文化创造价值和历史进步意义的文明成就,汇聚成两宋文化精华之所在,凝聚为一个时代的独特气质和風尚”[11]。
立足于历史发展的维度和视角,概而言之,宋韵文化是指从宋代优秀文化中传承下来的文化底蕴、文明元素、精神气质、审美风尚等,涵盖思想、制度、经济、科技、社会、文学、艺术、建筑等多个领域。历史发展到今天,“宋韵”一词成为具有丰富指向性和文化意蕴的文化符号、审美风格和文化标识,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弘扬和创新的载体。
二、宋韵文化的美学表达
文化底蕴和审美特质,构成了宋韵文化美学表达的重要内容。目前学术界关于宋韵文化的代表性研究成果,主要有徐吉军[12]对宋代历史地位与宋代文化影响的研究;何忠礼[13]对南宋历史地位与“宋韵”文化关系的研究;陈野[14]、徐吉军[15]对宋韵文化的认识维度和当代价值进行研究,等等。学术界已有的研究成果为宋韵文化的深入解读和当今应用提供了很好的基础,但就针对宋韵文化美学的研究而言,尚存在零星分散、不够系统的情况。宋韵文化美学的研究,对于进一步深入理解和把握“宋韵”的丰富内涵和精神实质,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对于将宋韵文化融入人们美好生活的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宋韵文化的美学表达,主要体现在师法自然的审美追求、雅俗相宜的美学生态、“见素抱朴”的淡然之美、以“清”为美的审美追求等方面。
(一)师法自然的审美宗旨
自然审美观念是“宋韵”文化的内蕴所在,崇尚清新自然的审美追求是宋韵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重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将个体融于天地自然之中,在人与自然的互动交融中体悟人生之道、宇宙之道,这也是中国传统哲学“天人合一”理念的具体实践。苏洵议论性散文《仲兄字文甫说》用“风水相遭”的理论阐述了对自然审美的观照,借自然景观来论述文章高下的道理。苏轼以“如风吹水,自成文理”(《书辩才次韵参寥诗》)的观点鉴评他人的诗文,并提出了“行云流水”“随物赋形”“绚烂”至于“平淡”(见周紫芝《竹坡诗话》引)等生动形象的观点。“风水相遇,自然成文”成为文学界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学说。楼钥主张诗文写作要自然本真,简约平淡,追求意境隽永[16]。
再如宋代瓷器,对制作工艺和自然之法非常重视。正如上品的汝窑的“天青色”,需在烟雨天气中,才能烧制出此颜色,故有“天青色等烟雨”之说。钧窑的纹色具有窑变的特点,“入窑一色,出窑万彩”,自然天成[17]。
(二)雅俗相宜的美学生态
宋代审美主体的阶层扩大,不是个别人群的,而是社会性的,不管是皇室贵族、文人士大夫,还是普通民众,都是审美的主体。宋代的审美客体不仅仅是阳春白雪,“美”也在生动鲜活富有意趣的日常中,生活审美也是宋韵美学的重要内容。艺术生活化、生活艺术化,雅俗互构互成,呈现审美精致化和日常化的特色。“宋韵”体现的审美风格和审美情趣,既是艺术和生活的统一,也是雅和俗的统一。
宋代文化的“雅”是精致风雅、雅致、雅正。词是宋代文学的最高成就,是宋代审美精致化的典型形态之一。宋词的韵味千姿百态,构思精巧、意境空灵,代表一代文学之盛。宋词创作之盛,与宋人审美能力的提升密切相关,范仲淹、晏殊、欧阳修、苏轼、秦观、周邦彦、辛弃疾、李清照、姜夔、柳永等宋词名家,佳作纷纭,引领宋代词坛创作风尚。
再如宋代建筑,筑山理水,技艺高超。李诫的建筑学著作《营造法式》是官方颁布的一部建筑设计、建筑施工的规范用书,标志着中国古代建筑已经发展到了较高阶段。北宋东京汴梁(今开封)和南宋京城临安(今杭州)的皇家园林,规划设计精密细致,充分体现了宋雅之风。
宋代是中国社会平民化进程加速发展的时期,国外很多学者将宋代称为“近世中国之滥觞”。社会经济繁荣,文化教育普及,人们文化素质普遍较高,追求生活品质,有利于形成新的生活方式和社会风尚。日常生活审美化成为宋代文化美学的重要特征,雅俗相宜,和谐共存,在宋代社会生活的很多方面都有体现。宋代社会是宫廷文化与士人文化、士人文化与市民文化相互影响、空前融合的时期。宋代统治者大多擅长文艺,引领审美风尚。文人士大夫追求生活的艺术化,重文政策使得一批批优秀的文人活跃于政坛,统治者与文人士子之间的审美观念互相影响。“日常家庭生活之文学艺术化,在宋以后,已不是贵族生活才如此,而是一般的平民生活,大体都能向此上进。”[18]宫廷意趣、士大夫追求、平民的日常生活,形成差异化的共存模式。在审美日常化的宋代社会中,一般市民在日常生活中受到贵族和士大夫审美旨趣的影响,耳濡目染地提升了审美趣味和审美能力,雅俗交流渗透,共同构成宋韵文化发展的土壤,丰富了宋代文化的人文意蕴之美。宋代文化审美呈现艺术化、人文化、生活化、多样化的特色。不同阶层的文化审美相互融合、相映成趣,在更广的群体和社会形态范围、更多世俗化的领域提升了对于美的审视和呈现[19]。
(三)以“清”为美的审美追求
“清”是宋人崇尚的审美原则。以“清”为美,是宋韵文化的美学追求之一。“清”,有清净、清雅、清新、清寂、率真等多种含义,犹如“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宋代人重视的“清”,是有关人、事、物评判的重要审美标准。梅尧臣《依韵和吴正仲闻重梅已开见招》,写“愿携茶具作清欢”;欧阳修《和梅公仪尝建茶》,有“喜共紫瓯吟且酌,羡君潇洒有余清”。苏轼也赞同并欣赏“清”,据统计,苏轼作品中有上千个“清”字,他所提倡的美学观点中也经常运用到“清”,如“人间有味是清欢”(《浣溪沙·细雨斜风作晓寒》)[20]。尚“清”的审美观念,不仅仅影响着文学、书法、绘画、工艺美术等艺术创作的发展,而且也成为人们自觉修身养性、提升精神品质的人格追求[21]。
(四)“见素抱朴”的淡然之美
极简风格是肇始于宋代的一种审美取向,宋人秉承简素淡然的创作观。“见素抱朴”的淡然之美,体现于宋代的造物美学中,如建筑设计、陶瓷工艺、服饰设计等。“器以致用,文质兼备”,器物承载着创作思想、社会功能、人文精神、审美指向等多方面内容。
宋代工艺美术具有典雅平和的风格,其家具、陶瓷、漆器、染织大多造型古雅、線条简练、色彩纯净,以质朴取胜。瓷器是宋代器物的重要代表,宋代瓷器设计简洁,张弛有度,色调淡雅。官、哥、汝、定、钧五大名窑,虽然各具特色,但都体现了宋代文人的审美情趣和喜好,平和淡然,含蓄典雅。宋代匠人在瓷器制作过程中努力塑造具有意境美、韵味美的艺术品,进而在精巧雅致的宋瓷中体现出简淡的美学风格[22]。宋瓷的极简主义追求“言外之意”,于淡然中突出对韵味的追求,对后世器物的审美风尚产生了很大影响[23]。宋代极简主义审美也体现在书法、绘画等多个领域,“风雅处处是平常”。
三、宋韵文化美学的成因
宋韵文化美学的勃兴与经济发展、适宜文化发展的政策、文化发展的长期积淀、交流融合创新发展等因素密切相关。
(一)经济发展的基础
经济发展为文化事业提供持续的物质基础,是促进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北宋建立以后,采取了一系列发展经济的措施,农业、手工业生产发展迅速;实行坊市合一,商业活动场所扩大,城市经济发达,开封、洛阳、杭州、苏州等在当时都是繁华的大都市,成为宋韵美学生长发育的重要基地。
北宋中后期,长江中下游和东南沿海地区,是全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农业、手工业均居全国之冠,粮食、茶叶、食盐、纺织品、瓷器、铜器等都有较大优势。城市经济发达,商业、手工业等从业者增多,作为城市生活中主体的市民阶层队伍壮大,他们是社会文化的创造者、体验者、传播者,对于美的追求、探索、创造,以及审美风尚、审美趣味产生的影响力增强,促进了市民文化的发展,丰富了宋韵文化的内容,刺激或引导着城市的发展、城市文化的成长和审美风尚。
随着经济重心南移,海上丝绸之路成为对外贸易的重要通道,宋代对外交往密切,有外贸关系的国家和地区最多时达60多个,范围从今天的南海、印度洋到波斯湾、地中海、东非海岸,中国融入世界贸易体系,在世界经济中发挥重要作用。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孕育形成了开放进取、多元发展的理念,促进了文化创新发展。宋代社会经济的发展,是宋韵文化美学进一步繁荣的物质前提。
(二)适宜文化发展的政策环境
两宋时期,是中国古代史上文化繁荣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宋王朝制定了重文抑武、以文化成天下的右文國策。《宋史》卷四百三十九《文苑传一》记载:“艺祖革命,首用文吏而夺武臣之权,宋之尚文,端本乎此。”[24]
宋代教育普及,太学实行外舍、内舍、上舍的递进升级制度,是现代教育分级培养的滥觞,也是世界教育史上的首创。另外还有武学、律学、医学、算学、书学、画学等专科学校,实行特定领域的专门化培养。各地的州县学和书院如雨后春笋,蓬勃发展。科举取士政策,是宋代重文抑武国策实施的重要路径之一,大批士人通过科举考试脱颖而出,跻身于政坛甚至统治集团的高层,活跃于政治、文化领域,甚至成为某个领域的学术文化的领袖。他们对国家政治、文化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其生活方式和审美情趣不仅仅为统治者吸纳,而且由于有很多人出身于草莽之间,其观点和审美倾向,也易于为社会大众所接受,对整个社会文化审美的发展,起了引领和积极推动作用。
宋太祖立下“不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者”的祖训,为文人士大夫的文艺创作活动提供了相对宽松的环境。在右文国策下,伴随着经济的繁荣,宋朝统治者对于思想、学术、文学、艺术等领域的流派,采取兼容并包的政策,对社会各阶层的价值取向、个人成长、文化活动等方面都产生了重要影响。与以前相比,宋代国家组织与社会结构体现出更多的公平性,有助于引导人们追求更美好的生活,激发不同阶层人士的文化创新。很多文人士大夫,身兼多种身份,是官员,同时又是学者、诗人、画家,如苏轼、范仲淹、陆游等,他们成为促进宋韵美学发展的重要力量。文人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前所未有的重要作用,这是宋韵文化能够成长的又一个有利条件,促进了宋韵文化美学的繁荣。
(三)文化发展的长期积淀
文化的发展有很强的继承性、持续性,任何国家或地区的文化,都不是一开始就是进入繁荣状态的;任何文化现象,从孕育期、成长期、成熟期到繁荣期,都需要有一个持续发展的过程。宋代文化繁荣的出现不是偶然的,而是在中国文化长期发展的基础上,遇到宋代适合文化发展的条件,继往开来加以发展而形成的。中国传统哲学、史学、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领域的发展,到宋朝时都经历了千余年的时间,已经积累并形成了丰富的文化遗产,有着厚实的基础。如诗歌方面,从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起源,发展到宋代,诗歌的韵律、体裁都趋于成熟;词始于南朝,特别是经过唐和五代的发展,更为成熟,宋代词人在此基础上不断创作发展,使之盛于宋代。唐、五代绘画艺术为宋代绘画的发展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宋代科学技术等领域的成就都是在前人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发展的结果[25]。
从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分析,宋韵文化的发展繁荣是总结、继承千百年来文化发展积累的成果,进一步发展而成的,宋韵文化成为中华文明演进过程中的历史性高峰。
(四)交流融合与创新发展
文化在不同区域、不同群体中,交流融合,创新发展,形成文化发展的新观念、新风尚、新形态,是宋韵文化美学兴盛的重要时空因素。
宋代是中国文化发展史上一个明显的加速度时期,从南北方文化发展情况对比看,宋代南方文化发展的加速度尤为明显。中国南方与北方的交流融合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到了宋代,随着南方经济文化的快速发展,南方士人政治地位的提高,也在一定意义上促进了南北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宋真宗、宋仁宗时期开始,大批南方人士进入政治、文化领域,这推动了南北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由于政治因素和经济因素的影响,宋代北方人口大规模地向南迁移,这不仅使长期以来的人口重心彻底南移,而且对南方的政治、经济、文化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北宋末年到南宋末年,由于战争影响,北方经济受到较大影响。大批北方人口迁入秦岭、淮河以南地区,特别是江浙、湖湘、闽广等地。1162年,南方各府路共有11541629户,全国共有18331078户,南方地区人口的户数占全国的63%,也就是说,近2/3的人口分布在中国南方地区[26]。宋代,由北方迁往南方的移民既有统治集团中的皇室、贵族、官员及其家属,也有因避战乱而到南方的普通百姓,包括手工业者、商人等。“平江、常、润、湖、杭、明、越,号为士大夫渊薮,天下贤俊,多避地于此。”[27]南迁人士将北方的生产技术、文化理念、审美风尚、生活习俗等带到南方。南迁的手工业人才,推动了陶瓷、丝织业等手工业的发展。陈与义、吕本中、李清照、辛弃疾等南迁的移民,以其在学术上的感召力和声望,对宋代文风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人口南迁,引起了南方的社会文化变革,如南宋临安府(杭州)的政治制度、经济政策等方面与京师开封一脉相承,在社会风尚、节日习俗、文学艺术、饮食文化、说话口音等方面,效法开封。开放的杭州迎接着京城气象的融汇洗礼,并不断创新,成为宋韵文化美学发展和创新的地标。
从南北方文化发展特点看,北方文化有着厚重的历史传承,保守而成熟、厚实,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发展;南方文化开放,受传统束缚少,更容易接受新事物,富有朝气和进取精神,更富有生机和活力;南方人文渊薮,是经济、政治、文化全方位崛起的结果,在经济重心、文化重心南移的过程中,北方气象与南国风雅碰撞、交流、融合、创新、发展,形成重内省、重义理、尚雅致、雅俗并存的文化风格和审美倾向,江南文化灵动、婉约、自由、活跃,对传统文化中“雅”文化的承继也更加突出,这些都促进了宋韵文化美学的发展和成熟。
宋代文化的兴盛既是中國文化持续发展的必然,又因宋代社会特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发展要素的影响,形成具有鲜明“宋韵”特质的两宋文化,使两宋时期成为中国文化发展史上具有独特韵味的发展阶段,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宋韵文化中蕴含的文化底蕴、文明元素、精神气质、审美风尚等,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弘扬和创新的重要载体。以文弘道、以文兴业、以文化人,充分挖掘宋韵文化的当代价值,突出宋韵文化美学的精华,实现宋韵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对于新时期的文化建设具有重要价值。
参考文献:
[1]陈寅恪.金明馆丛稿二编[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245.
[2]逯钦立,辑.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M].北京:中华书局,1983:350.
[3]陈元龙,编.历代赋汇[M].南京:凤凰出版社,2004:513.
[4]刘勰.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553.
[5]房玄龄.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
[6]董晔,温馨.中国古典文艺中独特的审美范式——“韵”“味”内涵的转变及影响[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5-12.
[7]刘克敌.关于“宋韵”阐释的几个问题[J].浙江学刊,2022(1):35-39.
[8]郭绍虞.宋诗话辑佚[M].北京:中华书局,1980:372.
[9]姜青青.“宋韵”说[N].杭州日报,2021-08-23.
[10]陶然.从人的层面认识宋韵文化[N].浙江日报,2021-10-11.
[11]陈野,等.宋韵文化简读[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21.
[12]徐吉军.论宋代文明的成就及历史地位[J].浙江学刊,2022(1):14-21.
[13]何忠礼.南宋的历史地位与“宋韵”文化[J].社会科学文摘,2022(5):40-42.
[14]陈野.试论宋韵文化的认识维度、精神实质和当代价值[J].浙江学刊,2022(1):4-13.
[15]徐吉军.弘扬宋韵,就是重新找回浙江人的“根”[J].杭州,2022(7):32-35.
[16]张福勋,徐文潮.“风水”之喻:宋人诗学“自然”观之精灵[J].阴山学刊,1998(2):5-8.
[17]段珩.宋瓷的极简之道[J].中国艺术,2017(4):26-29.
[18]钱穆.国史新论[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365-366.
[19]潘立勇,陆庆祥.宫廷奢雅与瓦肆风韵——宋代从皇室到民间的审美文化与休闲风尚[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75-80.
[20]张海鸥.宋代文化与文学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127.
[21]王欣星.茶与宋人尚“清”的美学观[J].荆楚理工学院学报,2010(10):46-48.
[22]张国庆,胡丹蕾.宋代文学艺术中的“极简主义”审美取向——以宋瓷为研究中心[J].河北学刊,2021(2):112-118.
[23]刘同同.论“简古朴素”的宋文化与现代极简主义的比较[J].美术教育研究,2019(9):66-67.
[24]脱脱.宋史[M].北京:中华书局,1985:12997.
[25]徐吉军.论宋代文化高峰形成的原因[J].浙江学刊,1988(4):112-119,111.
[26]梁方仲.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161.
[27]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M].北京:中华书局,2013:405.
作者简介:康保苓,博士,浙江旅游职业学院教授。研究方向:文化史、休闲产业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