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学校教育高质量发展研究

2024-01-18李星雨阎晶晶

经济研究导刊 2023年23期
关键词:乡村学校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

李星雨 阎晶晶

摘   要:在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学校教育发展是一个需要重点关注的课题。乡村学校教育高质量发展能够助力乡村教育事业的发展,促进乡村学生全面发展,拓宽学生知识面,弘扬农耕文化。目前,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学校教育发展面临着家校社协同力度不够,课程体系不健全,资金及师资、场地不足等问题,难以激发其内生动力。因此,乡村振兴背景下需要构建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深入挖掘乡村教育课程资源,健全乡村教育评价体系,优化乡村教育资源配置,为乡村学校教育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从而赋能乡村全面振兴。

关键词:乡村振兴;乡村学校;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

中图分类号:G5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3)23-0145-03

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学校教育立足于乡村学校教育的发展使命和现实困境,探究乡村学校教育高质量发展面临的问题,是助力乡村振兴发展的重要一环。因此,厘清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内涵,阐明乡村学校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价值意蕴、现实困境和实现路径,必然对突破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学校教育瓶颈、破解乡村学校教育难题和振兴乡村教育有着重要意义。

一、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学校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价值

(一)助力乡村教育事业的发展

乡村教育事业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支点。乡村学校有着自身独特的教育资源优势,充分挖掘当地特有的地理文化资源可以为乡村学校开展教育提供丰富的资源支持。学校可因地制宜,将可利用资源转化为教育素材,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感悟知识的力量。同时在日常的教学中向学生传授顺应时代发展的知识、技术以及设备的使用,帮助学生掌握实用技能,使学生不仅能掌握契合自身发展需要的技能,还能将这些新知识运用到家庭日常生活中,从而为学生家长传播新的知识。在乡村教育事业的发展中,教育实践是符合实际的重要一环,也为乡村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助力。综上所述,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学校教育高质量发展有助于乡村教育事业的发展。

(二)动手实践,促进乡村学生全面发展

乡村振兴背景下高质量发展的乡村教育可以从德智体美多个方面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乡村学校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支点,应发挥自身独特而丰富的地理文化资源和自然资源、生产资源、社区资源等优势资源,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日常生产生活实践。既能培养学生打扫卫生、洗衣做饭等基本生活技能,又能培育其责任心、勤俭节约等良好的品德;学生通过参与到农业、畜牧业、手工业等乡村特色产业中,可以习得种植、养殖、加工等专业技术知识,还可以培养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团队协作等核心素养;学生为乡村社区提供各种有益的服务,有助于增强其公民意识、社会责任、人文情怀等。教育实践不仅能够使学生掌握一些实用技能和基础知识,还能够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和综合素质,为自己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综上所述,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学校教育高质量发展有助于促进学生动手实践,推动乡村学生全面发展。

(三)扩充学生知识面,弘扬农耕文化

我国是世界文明古国,拥有悠久灿烂的农耕文化,为中华五千年文明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发展农业、弘扬农耕文化、提倡种植,历来是国家发展经济的重要内容。弘扬并传承农耕文化、大力提倡种植,具有十分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要的现实意义。在乡村教育中,加强教育是实现弘扬和传承农耕文化的有效途径之一。通过实施教育,让学生接触农业国情教育,亲身感受农耕的乐趣和不易,认识到农业劳动和节约粮食的重要性。在真实的环境里,学生可参与到农业生产活动中,通过动手实践,将课堂知识与田园实践结合,在丰富认知的同时了解与传承我国农耕文化,感受农耕文化的独特魅力。综上可见,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学校教育高质量发展有助于扩充学生知识面,弘扬农耕文化。

二、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学校教育发展面临的困境

乡村振兴背景下高质量的乡村学校教育,对振兴乡村教育事业、传承乡土文化及促进乡村学生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目前,由于乡村学校的特殊性,乡村学校教育在推进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却面临着一些困境,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家校社合作力度不够,难以形成共育合力

家校社协同力度不足,难以形成共育合力,是阻碍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教育的实施需要充分发挥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力量,整合教育资源构建家校社协同育人格局[1]。但在一些乡村地区,由于父母学历较低,且长年忙于劳作,部分家长存在“教育孩子是学校的责任,孩子成绩好坏与家长无关”的错误观念,一味地把教育责任推给学校,往往只关注孩子成绩,抗拒与提升孩子成绩无关的教育活动。此外,乡村社区是乡村地区承载社会教育的主体,然而随着“分级管理、以县为主”教育管理体制的推进,乡镇在推进学校乡村教育过程中逐渐“失势”“失责”“失位”,在资源的调动、提取、聚合和利用方面缺乏有效的办法与手段,导致农村基层自治及集体经济组织的文化教育和公共服务功能未能很好发挥。因此,家庭教育的推责、社会教育的缺位,破坏了教育生态的正向发展,从而使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难以形成。

(二)教育课程体系不健全,难以培育学生核心素养

由于乡村学校不同主体之间存在的差异性,使乡村学校难以形成健全的乡村教育课程体系。一是教育课程意识滞后。乡村地区“唯分数论”依然盛行,这种应试教育环境淡化了学校和教师的课程意识,使教育被边缘化,无法形成高质量的课程体系。二是教育课程内容简单化。教育内容的构成是确定教育方式的重要前提,制约着教育的实施效果[2]。学校或教師对教育内涵的片面认识,造成教育课程内容乏味、单一,无法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三是课程设置名不副实。在一些乡村学校里,教育课程设置被形式化,教育课程往往是为了应付上级部门检查而被设置在课程表上的,这类被形式化的课程长期被语数外课程占有,沦为教师讲解练习、课堂测验的途径。四是教育课程评价不完善。教育评价指标体系是衡量教育效果的重要标尺,是教育开展的行动指南,建立健全教育评价机制是加强教育规范性的重要手段。目前乡村学校教育课程评价主体和方式单一,缺乏统一的教育课程评价标准。其评价以教师为主,往往根据参与时间及内容展开评价,未依据科学有效的评价标准对学生的成果及过程表现进行评价。

(三)资金、场地、师资不足,难以激发内生动力

一是教育经费投入不均衡、投入体单一。农村教育的健康有序发展主要依赖于地方政府的投入,尤其是在经费上的大力支持。在我国当前城乡发展不平衡的背景下,义务教育在经费投入上自然呈现出城市、乡村有别的状态。教育经费投入不均衡,投入主体单一,不仅限制了乡村学校教育开展的经费预算,还限制了乡村学校教育的高质量发展。二是教育实践基地建设不规范。实践基地是开展教育实践的重要场所,当前乡村学校所建立的教育实践基地存在设施不完善、安全保障不到位、未充分挖掘教育资源等问题,此类基地无法满足学生的多样化发展需求,进而影响了教育实施效果。三是师资配备不足。乡村教师是乡村学校教育开展的主力军,但当前乡村教师队伍问题突出,严重制约着乡村学校教育的高质量发展。乡村学校教育课程大多由各班班主任或科任老师担任,并未聘请专业人员执教。此外,乡村学校教师年龄结构偏大,教育教学观念陈旧,精力有限,且没有接受过专门的教育培训,缺乏专业的教育教学的基本技能和知识。

三、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学校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路径

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在厘清其发展面临的困境后,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促进其高质量发展。

(一)加强家校社合作,构建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

形成家校社三位一体的教育合力是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措施,三方应在达成教育共识的基础上,发挥各自优势,激发乡村教育发展动力。家庭教育体现在学生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能够有效弥补学校教育中的不足。学校可以引导家长在家庭教育中创新使用“任务清单”。同时,社会方面的教育又能够弥补家校专业性較弱、工具器材不足、应用场地不足等问题,可以为乡村教育提供大量人力物力等方面的支持,如提供大面积耕地帮助学生们开展农耕体验,在校外创设科创实验区、实践基地、社区、劳模实践基地等,拓宽教育的格局。家校社三方职责清晰,各有担当,协同培养学生认真负责、坚持不懈等习惯,促进核心素养“内化于心”。

(二)坚持因地制宜,深入挖掘乡村教育课程资源

一方面要因地制宜,充分挖掘乡村教育资源。乡村作为天然的场域,是人类生活的发源地。乡村学校作为乡村的主要教育空间,在生活资源的获得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3]。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乡村学校教育的发展空间没有得到拓展,造成许多宝贵的教育资源未能受到重视,缺乏相应的开发和应用。因此,实现乡村学校教育高质量发展,要坚持因地制宜,依据当地文化及自然资源挖掘可用素材,结合学生认知特点与兴趣爱好开发相应课程。如乡土文化中的精神文化、乡村工农业生产等资源都是乡村学校教育不可或缺的宝贵资源,为乡村学校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必备条件[4]。另一方面要根据学生的学段、类型等特点因材施教。乡村学校在实施教育时,要结合学生的学段、类型等特征探索不同的教育教学形式,而不应该局限于传统的课堂教学。乡村学校应充分利用乡村这一天然的场域及其特有的资源,不断去拓展教育的空间,引导学生主动走进田间地头,通过学生自身的实践经验去培养核心素养。

(三)坚持多元评价,健全乡村教育评价体系

首先,注重评价主体多元化,建立多方参与的评价机制。乡村学校实施教育离不开家校社等社会力量的参与,若教育评价权过度集中则会导致各方评价权力失衡,进而影响评价结果。为充分发挥教育育人价值,家校社等主体应积极参与到评价中,通过协商合作等方式平衡教育评价权,提升教育评价的有效性。

其次,注重评价方式多样化,综合运用多种评价手段。由于受遗传因素和外部环境的影响,乡村学生的表现是不尽相同的,相应的教育评价的方式也应有所变化。乡村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育评价时,应注重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相结合,既要对学生在教育实践活动中的成果及表现进行及时评价,又要在学期或学段结束时,依据一定目标及内容,对其进行综合评定分析[5]。

最后,注重评价内容的完整性,根据学生的情况进行综合评定。教育是以促进学生形成价值观和养成良好素养为目的的教育活动。乡村学校教育评价内容除了对学生的知识的掌握、技术的运用等外在成果进行评价考查外,还应积极把现代化信息技术应用到评价过程中,借助大数据、云平台等对学生所表现出来的态度、精神等内隐的表现进行实时跟踪和监测,充分发挥教育评价的指挥棒作用,引导确立科学的育人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四)加大保障支持力度,优化乡村教育资源配置

首先,教育部门应加强乡村教育课程教师的管理,通过定期开展教研、培训等工作,提升教育课程设计与实施能力。教育部门可建立教师特聘制度,为学校聘请具有实践经验的社会专业技术人员担任专职教师创造条件。

其次,规范实践场所建设,满足多样化实践需求。教育实践场所是开展教育的主阵地,其建设应满足学生的多样化实践需求。一方面乡村学校除了设立草场、土地、山林等作为农学实践基地外,还可以积极与村里的企业、社会机构合作,协商合作建立教育实践基地。如与花卉园艺公司合作建立校外教育实践基地,带领学生走进花卉采后生产处理车间,让花卉种植的专业人员为学生介绍花卉的科属、品种和采后处理技术等相关知识。另一方面乡村学校还应完善校内实践基地建设,完善校内实践基地的布局、功能、安全保障等条件,提高校内实践基地的使用效益。

最后,健全经费投入机制,保障教育有效实施。经费投入是乡村学校教育开展的重要保障。一方面,建设经费投入协同机制,采取多种形式筹措资金。教育经费投入的参与者包括政府和广义社会的所有其他提供教育服务和产品的组织及个人。相关政府部门应支持和鼓励民营、国有企业参与乡村学校建设,增加乡村学校投建的资金渠道,同时还可以通过教育基金会、校友会等平台,争取更多校友和社会贤达的资金投入,从而拓宽资金筹措的社会渠道。另一方面,平衡和扩大乡村教育经费投入。相关政府部门应根据实际情况,对乡村学校的教育布局进行优化和调整,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同时还应建立完善的乡村学校教育经费保障制度,确保乡村学校的教育器材能够得到有效补充。

参考文献:

[1]   牙星欢.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教育发展研究[J].乡村科技,2019(1):53-54.

[2]   肖慧.发展农村基础教育的理论依据及现实意义:乡村振兴背景下[J].学理论,2018(12):26-28.

[3]   王蔚雯.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社区教育发展策略研究[J].山西农经,2020(11):41-43.

[4]   赖明谷,安丽娟.基于乡村振兴战略的乡村教育发展研究[J].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19(4):79-86.

[5]   张迪.乡村振兴背景下我国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困境及实现进路[J].农村经济与科技,2021(13):299-301.

[责任编辑   刘   瑶]

猜你喜欢

乡村学校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
中国经济改革“高质量发展”是关键词
开启新时代民航强国建设新征程
我国经济怎样实现“高质量发展”
村落文化的传承与乡村学校的使命
新农村文化建设中教育功能的缺失及其认识论根源
新时代乡村学校班主任工作的挑战与应对策略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乡村教育治理的困境与突破
小传统的危机与乡村学校的文化使命
陶行知乡村教育思想及现实意义
乡村学校开展义工服务活动是践行核心价值观重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