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乡村教育思想及现实意义
2016-05-27张晓莉
张晓莉
摘 要: 陶行知是我国伟大的人民教育家,虽然半个世纪过去了,他的教育思想及理论对现代中国仍有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就陶行知的乡村教育思想展开论述,通过他的关于乡村改造及建设的思想和实践,给中国特色乡村教育的发展提供新的启示。
关键词: 陶行知 乡村教育 农村教育 现实意义
在20世纪初期掀起的乡村教育运动中,学贯中西、融汇古今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对乡村教育进行了不懈的探索与实践,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乡村教育思想体系,被誉为“万世师表”、“伟大的人民教育家”,甚至“当代的孔子”。他客观揭示了农村、农民、农村教育三者之间的关系,从中国的实情出发,创造性地研究中国教育问题;尤其提出了乡村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关键所在,探索出一整套改造乡村教育的理论设想和实践计划,创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活教育”理论体系。陶行知的乡村教育思想,对当今乡村教育改革、农民素质提升乃至农村经济的发展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陶行知乡村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乡村教育“是立国之根本大计”
1917年陶行知从美国学成归国,出生于贫苦农民家庭的他怀揣着救国梦想,提出了一系列反“沿袭陈法”、反“仪型他国”等新主张,却发现资产阶级革命的不彻底性、思想文化的非大众化使得教育难受重视、难以普及、难求发展,乡村教育更是如此。陶行知先生在《中国乡村教育之根本改造》中提出:“中国乡村教育走错了路!他教人离开乡下向城里跑,他教人吃饭不种稻,穿衣不种棉,做房子不造林;他教人羡慕奢华,看不起务农;他教人分利不生利;他教农夫子弟变成书呆子;他教富的变穷,穷的变得格外穷;他教强的变弱,弱的变得格外弱。”他意识到:“中国以农立国,中国农民约有三万万四千万,占人口百分之八十五。我们要想建设新中国,必须用教育的力量,来唤醒老农民,培养新农民,共同负担这个伟大的责任。”于是,乡村教育问题便开始成为陶行知思考的着力点,他推崇的平民教育也逐步偏向农村。陶行知明确提出平民教育下乡的新主张。基于这种认识,他明确提出“教育是立国的根本”,乡村教育“是立国的根本大计”。只有努力发展中国当前的农村教育事业,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农民的素质、改变中国的现状。
(二)乡村教育是符合实际生活的活教育
陶行知的乡村教育思想,可以归纳为两大设想:一是乡村教育在中国这个农业大国中占何等地位?二是乡村教育的出路究竟是在何方?陶行知规划的蓝图是:“建设适合乡村实际生活的活教育。”他坚持活的乡村教育要用活的环境和环境里的活势力,发展学生的活本领——征服自然改造社会的活本领。他指出当时中国乡村教育严重脱离乡村社会实际,完全以城市为价值取向,使乡村教育迷失了方向,乡村教育只有根植在乡村社会的土壤中,同乡村社会的方方面面密切合作,与乡村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才找到自己生存与发展的空间和道路。他主张“乡村学校应当做改造乡村生活的中心”。乡村学校不仅只是发挥培养人才的职能,还应该发展乡村经济职能、政治职能、文化宣传职能等,并成为乡村改造的助推力。他指出:“活的乡村教育,要教人生利,他要叫荒山成林,叫地长五谷,他要叫农民自立、自治、自卫。”陶行知的这种教育观实际上是“民主、大众、科学、创造”生活教育运动的方针体现。他颠覆了老师杜威的观点,强调“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陶行知根据我国的实际国情,先后创办了晓庄学校、山海学工团、育才学校和社会大学,为乡村小学设计了一些切合乡村生活的课程。在他的学校中,除了学习一些基础课程之外,个人、学校的生活和所处环境的改造等一切与社会相关东西都是学校教育的一部分。
(三)乡村教育的关键在于好的教师
陶行知认为:“培养乡村师资是地方教育的先决问题,也是改造乡村的先决问题。”只有“活的教师”才能培养出“活的学生”,教师是改造乡村生活的灵魂和精神领袖。他在1926年11月举行的特约教师研究会第二次会议上提倡乡村教师要愿意把自己的整个心都奉献给农民,心怀农民,能够常常念着他们的苦与乐,想他们所想,为他们“烧心香”。为了提高乡村教师的素质、实现他的思想,陶行知在1927年创立了晓庄试验乡村师范学校。虽然该校只存在了短短的三年时间,但对开辟新的教育理论和提高教师素质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四)乡村教育要建立均衡的教育发展体系
陶行知说:“城里学校林立,乡下一个学校都没有。以赋税论,乡下人出钱,比城里人多些;他们的代价,至少也应当和城里平均,才是公允的办法。故乡村教育,应为教育者所注意。”我国的农村教育与农村社会发展的需要相比还非常缺失,与城市教育相比亦非常落后。如何才能打破城乡教育失衡、打破乡村教育内部的失衡呢?普及基础教育、推进职业教育、发展成人教育,做到三教统筹是实现农村飞跃的有效途径。它有利于密切各类教育之间的关系,强化了农村教育的整体性,有利于促进农村教育与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和社会和谐发展。
二、陶行知乡村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
(一)改革现有农村教育模式
当前农村教育依然以面向高等教育的“应试升学”为导向,在教育理念、教育方法、课程设置等方面都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相脱节,农村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和基础教育发展滞后。农村教育的发展制约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不利于农村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和农民现代化的实现。在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由于城镇经济效益的拉动效应和现代因素的集聚效应,农村和城镇之间存在严重的人才“剪刀差”,因此,农村教育要为农村培养专业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加快实施新课改,在应试教育的基础上,适当安排当地需要的劳动技能和技术教育,在课程教学中开设更适用于农业生产的课程,让学生学到能谋生、能致富的实用知识与技能。教育内容可以涉及“生产教育、科技教育、健康教育、艺术教育和思想教育”等,教学方法上努力做到“教学做合一”、“事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校本培训增设的实用课程可以到田间地头教、学、做,可以请专家到校讲课。除了培养学生继续深造外,也给农村孩子另一条谋生之路,发挥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兴趣性,从而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作用。
(二)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
教育投入的严重不足,既制约了农村教育的发展,更不利于农村小康社会的实现。目前广大农村,尤其是老少边穷地区,存在师资严重缺乏和教学设施落后现象,导致教育质量低下。部分农村中小学校资金投入少,教学设施简陋,图书、器材严重不足,师资不但短缺而且素质偏低,教学质量低。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教育优先发展和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协调发展”。因此,加大农村教育投入要努力做到:一是对农村教育特别是偏远农村教育应当予以倾斜;完善农村义务教育投入机制,确保投入规模稳定整张;加强农村教师培训经费投入,实施校舍安全质量工程。二是制定优惠政策,提高工资待遇,从师范院校选拔优秀毕业生充实到农村师资队伍;实施以新课程新方法为重点的青年骨干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努力培养一大批“乡村儿童所敬爱的导师”。
(三)树立农村教育终身发展的理念
教育使人由自然人变为社会人,教育促进一个人从生到死一生的可持续发展。通过教育,每个人文化素质得到提高、适用能力得到增强、社会贡献越来越多。终身教育是指人的一生不要断接受教育,以适应社会急剧的变化和激烈的竞争。农村教育作为我国教育的组成部分,必然要树立终身发展的理念。我国还是农业大国,农业人口多,受教育水平低,在农村开展终身教育要综合考虑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口素质的现实,既要重视学历教育,又要重视职业教育、成人教育。我国区域经济间发展差异较大,农民需求不同,终身教育的内容要符合当地农民的实际需要。要“大力办好农村教育事业”,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和“农村人人享有良好受教育机会”,建设所有农民参与的学习型社会,树立农村教育为农村、农民服务的观念,最终促使“农村终身教育体系的基本形成”。
(四)加快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步伐
人的受教育水平与现代性显著正相关。对于广大农村居民而言,教育的作用是其现代化的基础。没有良好的基础教育,他们就无法接受和理解现代化信息。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深化农村改革、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重大举措;也是发展现代农业、保障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关键环节。培育新型职业农民,要提高他们的独立意识、创新意识和科技意识,使他们掌握现代农业生产技能、具备一定经营管理能力,成为高素质的生产型、服务型和经营型职业农民。现代农村教育的重要使命是培养一大批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一是要不断加强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体系建设,重视产前、产中、产后培训。二是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培训,重点抓好普及性培训、职业技能培训、农民学历教育,提高职业农民素质。三是通过农业专业合作组织、农业创业实践基地,典型示范引领、助推新型职业农民成长。
参考文献:
[1]陶行知全集编辑委员会.陶行知全集(第1、2、3卷)[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
[2]华中师范学院教科所.陶行知全集(卷一)[C].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
[3]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陶行知教育文选[C].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