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共生理论视域下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困境及其对策

2024-01-18夏忠欣

经济研究导刊 2023年24期
关键词:共生理论校企合作人才培养

夏忠欣

摘   要:完整的共生关系包含共生单元、共生模式、共生环境、共生界面四个基本要素。高校、企业、政府在作为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主体的同时,也符合共生理论中共生系统的组成。借鉴共生理论可发现当前制约校企合作长远发展的关键因素,即“结构、资源、环境、理念”等方面的矛盾。基于此类问题,从“化解机构型矛盾、合理配置资源、优化共生环境、强化认知理念”方面提出应对策略,以深化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提升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共生理论;校企合作;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3)24-0119-05

2019年《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出台,使职业教育的发展迈上了新台阶,自此职业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成为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抓手,同时也成为我国打破技术封锁,坚持自主创新、谋求自立自强的强大动力。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明确说明,职业教育是与普通教育同等重要的教育类型。创新职业教育模式、优化职业教育路径、打破职业技术技能发展壁垒,是培养“能工巧匠”“大国工匠”,全面提高职业技术人才培养质量的必由之路。

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校企合作模式是校企双方以合作为基础,以人才、技术、利益为集合点,以项目为载体,以资源为纽带,以优势互补和互惠共赢为目标而建立起来的一种结合方式。根据维度划分,可将校企合作主体划分为企业、高职院校、地方政府三个基本单元,理想状态下单元内部会形成交错的“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合作共赢”效应。但是,实际上因各方价值与利益结合点不一致,导致出现资源分配不均衡、权责划分不明确等问题,从而使合作效果难以达到预期。本文尝试从共生理论视角出发,将企業、高职院校、地方政府作为共生系统中一条完整的共生关系链,从共生单元、共生模式、共生环境、共生界面等方面破解制约当前校企合作发展的困境,从而完善三方主体价值利益分配逻辑,更好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一、共生效应:校企合作主体发展困境

共生不仅是生物命运共同体的表象,同时也是社会组织中相互依赖的社会现象,诸如劳动者与用人单位、政府部门与暴力机关、学校与企业都存在理论意义上的共生关系,它们作为社会整体运行系统又与国家政治、经济、文化、法律等多要素形成新共生链,并在协同发展中激发内在要素流动,提升社会生产的适应性、创造性、主动性。地方政府、企业、高职院校同样具有共生的实际特征。通过共生单元、共生模式、共生环境、共生界面维度剖析当前校企合作模式,不难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及制约校企深度合作的原因,基于共生理论基本要素分析可发现如下问题。

(一)共生单元:校企合作主体结构性矛盾凸显

共生单元是共生要素中的基本单位,是维系共生关系稳定发展的基础性要素。学界通常将“质参量”和“象参量”作为共生体内共生单元的评价参量。“质参量”的作用在于反映共生单元内在性质变化,是共生单元特征的决定性因素。而“质参量”用于反映共生单元外在特征与性质影响。二者在一个共生体或共生关系中相互依存,促使共生关系稳定发展。共生单元的形成要求共生内各需求个体“质参量”系数需达到兼容状态,且个体间存在可描述的供需关系。基于此,地方政府、企业、高职院校可组成一个完整的共生单元。其中,地方政府作为国家行政机关的代表,具有维护地方公共利益、管理区域内公共事务、合理配置资源要素的功能,地方政府可以为企业提供政策、资源、资金等要素支持;企业是校企合作中资源、人才的承载主体,能够为校企合作共生系统提供实践场地及科学理论转化平台,可以充分调动技术技能人才内在活力,为人才价值实现及地方经济增长提供支撑,同时企业也是校企合作中最具活力的一方,在前沿技术资源创新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高职院校的主体定位是人才供给及知识产出,提供技术技能前期理论指导,为校企合作共生系统注入人才、知识、技术等资源要素,是校企合作共生系统中的基础性一方,对于三方主体合作质量评估具有决定性作用。故此,三方在供需关系上实现了良好的共生循环,成为了具有与稳定性、发展性、均衡性的合作共生单元。

但是实践表明,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人才与技术的需求程度日趋突出,学校与企业主体间的发展矛盾逐渐凸显,并逐渐演变成多元主体间的资源结构性矛盾。首先是技术迭代而致的人才需求层次降低、存量知识的贬值与产学研周期的增加,为人才产出及成果转换增加难度,而我国职业院校教育体系尚未形成,高职院校的技术技能人才素质难以满足企业需求。此外,高校在知识生产模式变革方面落后于企业发展需求,虽然高校一直秉持将个体创造力的学科内部生产模式转变为“问题导向”的跨学科教育模式,但改革的不彻底、技术的不完善都制约着学校突破“瓶颈”,没有顺应知识生产范式而贴近于企业技术需求。企业方面同样存在结构性发展矛盾。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的经济组织,需要将先进技术、前沿科技、高新成果转化为企业发展内能,从而获取优势资源利益。但在实际调查中发现,企业对于初级职业技术技能人才持“不敢用”“不想用”的态度,原因在于企业出于安全与成本考虑,虽然初级职业技能人才已经具备基本专业素养,但是无法满足企业实际生产需求,企业需要花大量精力去系统培养,从而扩大企业的生产成本。此外,铁路、冶金、采矿等企业还要兼顾学生的人身安全,因此出于自身利益着想,致使许多校企合作项目难以落地,而且也制约了学校办学资源的转化,使得校企合作主体结构性矛盾日益凸显。

(二)共生模式:校企合作资源匹配度失衡

共生模式是指主体之间的合作方式,组织模式强调的是共生要素之间的动态关系,涵盖行为方式从一次性合作到长期的战略性合作,涉及组织程度的单一结构与复杂功能。共生理论认为,共生单元主要存在行为共生和组织共生两种基本模式。国内外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对于行为共生模式的运用主要包括寄生、偏利共生、非对称共生和对称互惠共生。对于组织共生模式的运用,主要包括点共生、间歇性共生、连续性共生和一体化共生。不同行为共生模式和不同组织共生模式相搭配可组合出16种共生模式。理论上的共生模式所要达到的终极目的是,通过提升内部各主体一体化程度从而向共生系统内对称互惠模式演进。但此种发展模式忽略了各方资源要素流动的不均衡性,因而在实际运用上存在资源壁垒,难以达到理想化的共生状态。

当前高职院校和企业方合作所建立的产业学院、行业学院符合共生模式发展体系,双方秉持共同目标,发挥共同价值,达到共同愿景,谋求达到资源配置最优、利益导向最大、长期发展最稳的互惠状态。但在运行过程中双方自愿并非合理分配,多呈现单方主体“一头热”的状态。或是学校大力促进校企签约,但在教学技能和经验上存在欠缺;或是企业人才需求量大,但派驻的企业教师水平参差不齐,导致人才产出质量差、素质低,资源协调低效。共生体的净增能量难以达到均衡分布,资源的配置难以相互持平,企业无法从经济效益、成本、人才获取、管理等方面获取共生新能量,学校无法从人才质量、就业、科研、成果转化等方面获取资源动力,因此,相对“一体化”“对称性互惠”共生模式,“非一体化”“非对称性互惠”共生更具有研究价值,更符合当前校企合作資源配置现状。

(三)共生环境:校企合作环境区域性有待优化

共生单元内各主体相互作用、相互增力于特定的区域环境,并受到该环境变化的影响。这种环境就是除共生单元外一切影响因素的总和,称之为共生环境。共生环境是事物赖以生存的媒介。举例来讲,自然界中大部分菌类只有在土壤环境稳定、温度湿度适宜的环境下才能与植物建立生物共生关系。同理,一家企业只有在市场、政策环境的支持下才能长远发展,这也反映共生环境对于各共生单元的影响力。区别于共生单元和共生模式的内在增量,共生环境多体现在施加外在作用力。但该作用力对于维持共生系统的平稳发展是不可或缺的,而且一个共生体所受到的共生环境影响可能是多重的,可能会面临正向环境、反向环境、中性环境的作用。共同体在受多重环境影响的同时也会向共生环境施加反向的作用力,从而形成约束、合作、矛盾等多重共生环境表现,故共生环境对于维持共生系统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校企合作的共生环境主要包括产教政策环境、产业结构、教育结构以及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等外在客观因素。理想状态下的共生环境是将外部影响因素降低至最小值,使共生体与共生环境呈现稳定的理想状态,促进二者的双向激励,当一方受到外部冲击导致功能偏离时,仍可自动调整到原有状态。营造一个良好的共生环境离不开政府政策、教育机制、社会人文等多方面支持。但是在实际对接中往往会出现校企合作的举措难以落地的问题。学校方面,各试点院校无论顶层设计还是教师观念都无法落实到课程改革上,因为缺乏系统的理论指导,仅仅依靠教育部等联合出台的相关文件,更像是“摸石头过河”,没有聚焦在应用型技术人才培养课程上,缺乏一个稳定的教育环境。企业方面,存在观念难转变问题,企业方过度依赖政策扶持和培养效果,只求“量”的大小,不管“质”的水平,合作效果差强人意,久而久之导致学校更倾向于选择大型企业作为合作单位,从而使得中小企业丧失了共生的对等环境。政府方面,共生环境的建设离不开国家政策性方针的指导,好的政策更能够直接或者间接地改变校企合作的交易成本,进而影响共生体的发展状态。但从政策落实来看,当前出台的多为纲领性、原则性文件,对企业如何参与职业教育、学校如何开展“订单”培养缺乏统一标准,各地执行尺度不一,甚至陷入各方面都停滞的局面。长此以往,形成“自娱自乐”的运行环境,弱化了校企合作共生环境区域化特点,降低了政策协同的有效性。

(四)共生界面:校企合作理念和认知存在差异

学界内对于共生体的研究多以共生单元、共生模式、共生环境为主要研究方向,但共生系统内还存在一个影响共生体稳定的要素,那就是共生界面。共生界面是指共生单元之间的接触方式和机制的总和,或者说是共生单元之间物质、信息和能量传导的媒介、通道或载体,它是共生关系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共生界面的表现形式有多种,如今学者将其划分为有介质界面与无介质界面。无介质界面的含义主要为共生体内各共生个体无须通过接触便可直接与其他单元建立联系,在生物学中表现为“寄生”现象。有介质界面主要是指各单元须要通过中介而完成信息的交换或能量的传输。通过共生界面进行交换可缩短物质交换成本,有利于共生体内部资源匹配和稳定运行。

在校企合作中,共生界面是沟通各主体之间进行合作的制度体系,能够增强共生体内各主体之间的联系,是约束和规范共生关系有序开展的一种规则和尺度。但当前校企合作过程中双方主体存在认知差异,具体表现为双方均站在各自的角度去看待校企合作带来的利益和效益,故造成当前校企合作的结合程度较为松散,程度不深、力度不足。企业在实际校企合作中往往呈现被动接受的状态,没有真正在教学、实践、成果转化等方面发挥主体作用;学校方面为了提高就业率、提升学校整体实力,在合作中过于急功近利,一味索取企业利益,从而导致校企合作过程中权、责、利分配不明确,各环节缺乏有效的保障机制,无法达到校企合作的预期效果。

二、共生系统:校企合作困境的破解方法

(一)整合共生单元,化解结构性矛盾

若要提升共生单元内各主体“质参量”兼容系数,缓解校企合作主体结构性矛盾,首先要建立供给与需求相匹配的动力机制。校企合作动力是在市场供需、政策引导等多重因素作用下形成的共同路径选择。

高校方面,首先要立足科研发展方向,不断提高科技成果产出和人才培养水平。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应当与市场需求相对接,不断加强顶层设计,推进学校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明确高职院校在校企合作中的定位,调动高校优势资源利益,深化结构性改革。其次,高校应明确职业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内涵,不断增强技术型教师队伍建设、学科体系建设,不断完善人才产出评价标准,提升人才产出质量,化解因技术迭代而导致的人才需求鸿沟,增强存量知识价值,缩短产学研产出周期。最后,高职院校应坚持特色办学模式,重点发展优势学科,实现专业设置与行业企业需求相对接、相匹配,课程内容与生产实践相适应的现代化职业教育办学模式。企业方面,要充分调动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热情,促进企业与政府、学校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发挥其优化职业教育的作用。同时,企业应构建三方主体信息交互平台,动态掌握高校在人才产出及定向培养方面的信息。要增加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补偿措施,提高企业对高校技术支持力度,通过参与教育基金扶持项目获取税收优惠,降低企业的间接成本。

政府在校企合作中的定位是引导和支持高校与企业协调发展。作为宏观方向的把控者,政府应走在高校与企业的前列,动态调整相关政策,以避免共生体内部出现目标偏离。首先,政府在出台政策前应进行充分的调查研究,论证政策出台的可行性,制定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发展战略,厘清三方主体责任,加强对企业的经济支持力度,增强对高校的教育扶持,细化相关配套措施,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其次,政府应加强宣传引导,维持共生体内共生单元的紧密联系,化解高校与企业之间存在的利益壁垒,稳定共生体内部环境,化解共生单元内结构性矛盾。

(二)合理匹配资源,建构共生模式

建立一个具有高度资源匹配的校企合作共生模式,重点在于提升共生体内部的“质参量”兼容性。一般而言,隨机性兼容对应点共生,不连续因果关系对应间歇共生,若想谋求各方主体平稳发展,就要探索高职院校、地方政府、企业之间的关联性,从而解决共生体内部不平衡、不稳定发展的矛盾关系。具体而言,成立由高校、政府、企业共同决策的管理机构,负责校企合作日常运行、学科教学、人才培养等多模块建设。

在日常运行上,校企合作各单元主体可依托管理机构平台建立契约治理关系,即通过明确的契约划定各主体的权利、责任、义务及合作过程中的投入与分配关系,并制定明确的利益分配及补偿标准。当主体间出现利益冲突时,可通过利益补偿标准可最大程度减少单方受损情况出现;当校企合作取得预期成果时,可根据分配标准平均分配至各共生单元主体,从而保证合作的持续性和公平性。

在学科教学上,由校方与企业方共同制订教学方案和教学计划,引入企业生产标准,建立产学研成果评价体系,推进企业方驻扎办学模式。企业技术型人才可作为兼职教师助力教育教学,同时要加强企业教师人才队伍建设,提高驻校企业老师准入门槛要引入高素质、高水平技术人才,注重采用柔性引才方式打造“双师双能”“专兼结合”的共生教育培养模式,充分调动企业与高校人才资源优势,化解共生体内人才资源匹配不均问题。

在人才培养上,高校应和企业采取联合招生、联合培养、联合帮扶就业的人才培育模式,在传统“订单式”输出的基础上,更加突出过程性培养。要从高职院校学生的引入、培养、产出三个环节把控人才产出质量,加强人才培养全过程监管,提升人才产出水平。同时,要推进人才培养创新发展,加大科技成果开发力度,打造特色人才培养基地,使人才培养更贴近国家重点科技研究方向。

(三)优化共生环境,维持区域稳定

共生单元内各共生主体物质、信息、能量交换离不开稳定的共生环境支持。正向的外部环境可促进各共生体的协调发展,对共生系统的进化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且积极的共生系统又可强化外部环境支持,从而形成环境与单元的双向激励。校企合作中各主体进化无一不受环境约束,因此,优化共生环境,维持共生环境的区域稳定是解决校企合作发展困境的重要途径。

1.政府方面

地方政府是高校校企合作的引导者和推动者,也是校企合作运行的管理者、监督者,承担着调配社会资源、优化营商环境、出台经济政策的重要职责。因此,为保证校企合作能够发挥其最大效能,地方政府可根据校企合作运营情况成立领导小组,设置校企合作项目负责人,参与高校与企业合作培养的全过程。要在实践中发现校企合作存在的现实问题,并根据问题及时修订相关政策要求,促使各参与主体获取决策话语权,总体的维持在一个稳定的状态,实现不同行政主体利益的整合,从松散走向集中,从多元走向整合。

2.高校方面

高校应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调整内部教育教学结构,细化专业技术培训方案,鼓励职业技术教师“走出去”,不断完善学科建设、教学管理、实习实训等教学项目,结合实际情况加强职业教育人才队伍建设,建设具有双教学技能的“双师型”职业技能教师。聘任社会劳动经营、产业研发首席、高级工程师等人才为校外专业教师,逐步弥补高校在实践研究上的不足。在教学管理过程中,学校还应打造“校中企”办学特色,营造高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环境,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增强学习意识,不断提升人才产出的质量和水平。

3.企业方面

提升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引导企业承担更多社会责任,对开展校企合作优秀的企业开通经营绿色通道。教育部门可联合工商、税务等部门对校企合作示范企业实行政策优惠,这样参与校企合作的企业会提升其知名度,一方面增加了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热情,另一方面也可减少企业生产成本和人才培养成本,在提升共生单元的质参量系数的同时,稳定了共生环境,有利于推动校企合作稳定发展。

(四)完善共生界面,强化认识理念

政府、高校、企业作为一个共生体,属于共生界面中的有节制共生界面类型,因此,提升校企合作共生界面层次的优势和重要性,关键在于改变各共生单元的理念,提高各主体的认知能力。因此,各共生单元可从机制、管理、风险方面做出调整。

1.机制方面

各主体可建立权责分明的约束机制,在一方无法达到预期效果时,其他主体可要求该主体及时调整管理方式。若因一方消极参与而导致共生体利益受损的情况出现,可要求该主体赔偿因此而产生的利益损失。这种机制具有一定的制约性,可提升各方重视程度,增进对校企合作理念的认知。

2.管理方面

校企合作应注重过程管理,可遵循管理学PDCA模型展示,将精密策划—完整实施—跟踪调查—后续改进等环节融入校企合作全过程,深化各主体责任,强化过程控制,建立校企合作的运行管理机制,提升共生界面内各共生单元合作效果。

3.风险方面

建立校企合作系统风险共担机制,加强对校企合作全过程、各领域的资金管理,明确各主体资金投入,精确投资风险划分,形成“预期投入+资金注入+风险划分+过程监管”的风险共担投资机制,增强各共生单元的主体责任,强化合作理念。

参考文献:

[1]   章晓明,南旭光.基于共生理论的校企合作治理模式创新研究[J].成人教育,2017,37(7):60-64.

[2]   宋瑾瑜,张元宝.高职院校与企业合作共生体系构建研究[J].教育与职业,2022,1012(12):55-61.

[3]   张建航,康婷雅.共生理论视域下应用型高校校企深度融合的路径[J].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学报,2021,43(4):13-18.

[4]   钱程,陈鹏,韩宝平.应用型高校产教融合的思维转换与模式建构[J].中国高校科技,2020,383(7):74-77.

[5]   张建航,康婷雅.共生理论视域下应用型高校校企深度融合的路径[J].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学报,2021,43(4):13-18.

[6]   张志强.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440(4):62-66.

[7]   杜岩,王鹏.基于共生理论的校企合作问题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2,46(S1):228-230.

[8]   王贵明.产业共生组织的运行机制与驱动因素[J].改革,2008,172(6):61-65.

[9]   鲍风雨,王启龙.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模式创新:以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职教集团为例[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404(4):54-56.

[10]   王振洪.基于校企利益共同体的高职育人机制探索[J].教育研究,2011,32(10):59-63.

[11]   耿洁.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体制机制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11.

[12]   袁纯清.共生理论:兼论小型经济[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1-10.

Dilemma and Countermeasures of School Enterprise Cooperation in Vocational Educ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ymbiosis Theory

Xia Zhongxin

(Changchun Finance College, Changchun 136000, China)

Abstract: A complete symbiotic relationship includes four basic elements: symbiotic unit, symbiotic mode, symbiotic environment and symbiotic interface. Universities, enterprises and governments, as the main body of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in vocational education, also conform to the composition of symbiotic theory co-generation system. Learning from the symbiosis theory, we can find the current dilemma restricting the long-term development of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namely, the contradiction in the aspects of “structure, resources, environment and concept”. Based on such problems, countermeasures are proposed from the aspects of “resolving institutional contradictions, rationally allocating resources, optimizing symbiotic environment and strengthening cognitive concepts”, so as to deepen the cooperation between schools and enterprises in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improve the training quality of technical skills talents.

Key words: symbiosis theory;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talent training

[責任编辑   若   云]

猜你喜欢

共生理论校企合作人才培养
产业结构与用地效益互动机理探究
边疆民族地区农村治理能力现代化研究
基于共生视角的财务战略拓展及实践路径研究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就业视域下卓越工程师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探析
民办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深度校企合作模式探索